镇远:穿越千年的梦里水乡

2017-06-10 22:09张临军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舞阳龙池青龙

张临军

在贵州有这样一个地方,人们把它形容成一幅“山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美在其中”的水墨画卷。它清秀、宁静、端庄、典雅,犹如在小河边上梳妆的姑娘;它含蓄阴柔,不媚不俏,文静娴雅,天生丽质,让人第一眼就怦然心动。它就是镇远——一个清新质朴、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山水古镇。

镇远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历史遗迹,诉说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烽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是名副其实的“山雄水美”之地。

入黔第一洞天——青龙洞

镇远地处贵州东部,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为湘黔门户。它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秉承了文化与自然的极致魅力,清澈明净,沧桑厚重。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奇貌,成就了“太极古镇”的完美格局。

漫步小镇的街道上,你会发现这里的古巷似乎与别处有所不同。大多的巷子并不平直地延伸而去,而是转弯抹角,爬坡上坎,有时以为已经走到尽头了,一转身,另一条巷子又铺展开来,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而每一个巷子,都依着河水的走势而行,无论从何处看,都是青山相拥,碧水环绕,巷子与巷子间环环相连,玲珑有致,幽静而又灵动,秀美而又具有山野意趣。更为令人称奇的是,每一户的大门都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正所谓的“歪门斜道”。老人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有“财不露白”的意思。

如果说镇远是一个文化漩涡的话,青龙洞就是这个漩涡的中心,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奇观,以及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凝聚在青龙洞上,成为镇远文化的缩影。

青龙洞始建于明代中叶,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贵州最大的古建筑群,与山西悬空寺、甘肃麦积山洞窟群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之一。它靠山临江、贴壁凌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那飞檐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曾经书声琅琅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閣荟萃为一方。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山洞相连、洞楼相嵌、楼桥相邻、桥水相映、水影相依、珠联璧合、巧夺天工,堪称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

走进青龙洞,“入黔第一洞天”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青龙洞似洞非洞,而是贴壁临空依山而建的寺庙。它们之间以砖墙隔离左邻右舍,一为防火,二为安全,三为美观。进入其中,仿佛进了一个曲径通幽的建筑迷宫。里面洞中有楼,楼中有洞,雕栏画阁,红墙碧瓦,天人合一,形成了半壁楼台半壁洞的绝妙景观,既有佛寺的建筑风格,又具园林建筑的韵味,堪称鬼斧神工之作。

整个建筑群因势造型,在崖壁上采用“悬挑”“吊脚”“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工艺,硬是在奇特怪异的石灰华溶蚀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每一座建筑都独具匠心。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人们称之为“建筑园林的博物馆”。

当年,青龙洞落成后,一位不知名的石匠将青龙洞建筑全景按1∶8000比例雕刻在石板上,两块砖雕各长120厘米、宽40厘米,却将2万余平方米面积的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四组古建筑群全景雕刻其间。

溯游铁溪遇龙池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让人们知道了凡尘俗世之外还有一个桃源仙境。在我看来,倘若这世上真有世外桃源存在,那么它一定是在铁溪。

到达铁溪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丛林叠翠,不是山涧奔流,也不是峡谷峭壁,而是一支硕大的水泥毛笔,横卧在景区门口,路旁的石碑上,“儒林外史”四个泼墨大字分外醒目。旁边刻写的是《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一章,这一章曾写到铁溪龙神嫁妹的传说,铁溪因此而成为一个充满神秘和梦幻的地方。

顺着镇远城边一条小路向山的方向走去,循着一座算不上挺拔的山,一条清澈的溪流伴山流淌着,那便是铁溪。在铁溪和翁仲河的交汇处,我们看到一个4公里长的溶洞,洞中有三个大厅,各具特色。前厅为银堆玉砌的宝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中厅有一个20平方米的水潭,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后厅像一个宫殿,有一个巨大石柱,上面的天然浮雕状如群龙抱柱,厅壁上的神台供奉着一个天然形成的、栩栩如生的观音坐莲。

溯水而上,就进入翁仲河与龙塘的地段,这里是一个24平方公里的原始混交林区。生长着各种常绿阔叶树、竹枝、银杏、大叶榕,还有藤本、草本植物与地衣类植物,目光所及看不到一片裸露的土地,甚至于岩石和树干都穿上了茸茸的苔衣。河中还栖息着大鲵(娃娃鱼)、团鱼等水生动物,难怪人们称它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清新的山风悠悠吹着,行走在龙塘河上游,流水涓涓,峡谷幽幽,间或有竹林,一片青翠。越走近龙池,周围越是安静,神秘感也就越强,让人不禁想要屏住呼吸,唯恐惊走灵气。来到龙塘河尽头,横河蹚水而过,登上对岸的竹林,穿行30多米,眼前豁然一片蓝光。只见一池篮球场大小的碧水,水平如镜,呈宝蓝色,深不可测,原来这就是令人向往的龙池。

透过水面,水中摇曳的水草清晰可见,水波中鱼群跳跃,让人不禁也想要飞身跃入其中。池周围有高不见顶、似刀劈斧削的悬崖三面环绕,悬崖上长满高大乔木,遮天蔽日。至于龙池的深度,至今尚未做过科学的测量,仍然是个“谜”。当地人告诉我们,这蓝蓝的龙池水,一旦流入龙塘河床,就变成了洁白的“玉液”。更神奇的是即使春夏之季,连日暴雨,甚至于山洪暴发,龙塘河水倒灌入龙池(龙池的水平面高于龙塘河河床),龙池的水依然是蓝色。

谜一样的龙池,谜一样的醉人。

诗情画意舞阳河

如果说镇远是一幅古朴苍劲的山水画,舞阳河就是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诗。在到贵州之前,只是听说贵州多大山。崇山峻嶺,应该是贵州的代名词。然而到了舞阳河,才发现贵州还有这么柔的河流,这才让我真正感受到镇远的灵气。

舞阳河发源于贵州瓮安,最终流入洞庭湖,分为上舞阳和下舞阳两段。上舞阳主要游览观音峡,下舞阳是欣赏有“小三峡”之美誉的龙王峡、西峡和东峡。舞阳河全长258公里,全程没有一处靠人工蓄水形成的河段,是一条由大自然天造地设的神奇河流。

难怪乔羽先生曾赋诗于此:“也曾舞阳泛轻舟,青山妩媚水温柔。照影时见凤摆尾,临波又见龙抬头。既有怨女望夫婿,岂无征人思归舟。难言桂林甲天下,权将三峡作同俦。”这诗,便是对舞阳河神韵最好的写照。

去舞阳河的时候,天空中正下着蒙蒙雨,游船从码头出发,向着舞阳河的上游前进。烟雨朦胧中,两岸的青山在云遮雾罩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空灵而神秘之感。

游船缓缓地行驶在河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极目望去,但见翠树流碧,苍松翠柏,重峦叠嶂,连绵不绝。青山绿影如画,倒映在水中,被轻波扰动,舒缓地晃开来,复又还原。河水清澈,碧绿如蓝。白居易有诗云:“春来江水绿如蓝。”而舞阳河的水,四季如一的绿色,绿出了千种风情,万般神韵。

雨水落在游船顶篷上,叮咚作响,好一番"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意境。倒也真有游人斜倚在座位上,梦游去了。不过美景怡人,大多数的人是不舍得睡去的,也顾不得雨水飘湿了衣服,拥在船头欣赏这动人的诗章、优美的画卷。

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每一处景致都有一个传说,而传说总是离不开爱情。“鸳鸯湾”温馨恬淡,据说每年春天都有很多鸳鸯聚集于此,缠缠绵绵,凡尘俗事皆在红尘之外,难怪人们常叹“只羡鸳鸯不羡仙”。和“鸳鸯湾”相比,“破镜重圆”则令人感慨万千。它是悬挂在岩上的半个岩洞与水中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每当有游船驶过时,镜面被划开,游船过后,圆满如初。山与水的爱情竟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坚贞,任千次万次破碎分离,终能不问缘由,不谈过往,不离不弃地合二为一,完整而又完美。

而舞阳河最闻名的“孔雀开屏”,更是让人产生许多联想。那是一座耸立在下游的石峰,石峰类似英文字母的“U”形,只是左边的石峰低矮一些。从远处望去,“U”形石峰的左边活像一只孔雀的头,而右边却似孔雀的尾巴。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沿孔雀的尾巴顺势而上的山坡,满眼翠绿,犹如孔雀打开的羽毛,极显妩媚。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下舞阳。最美景观为西峡瀑布的“大飞水”,这是一处从130米高的绝壁上飞流而下的山间瀑布,气势之磅礴,实属少见。倾泻下来的瀑布,落到舞阳河的河面上,竟然能在平静如镜的河面上,勾勒出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图案,据说这个图案从未改变过。陪同的导游说,这只凤凰飞了数千年,还没飞出过舞阳河。兴许,凤凰也很眷恋这条河流吧。

雨渐渐停了,天色晴朗起来,景色也越发秀美起来,或雄壮,或秀丽,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韵致,如云如烟如絮,如锦如绸如练。“三叠瀑布”从百余米高的峭壁上喷泻而出,一唱三叹,一波三折,终于汇入这碧绿的河水中。还有那些数不胜数的传说与美景相谐成卷,纤巧玲珑的山泉与阳刚雄健的瀑布相映成趣,林风天籁与鸟飞鱼游相与和鸣,青山不墨,却泼洒了一幅幅画卷,绿水无弦,却弹拨了一曲曲清音。

此刻,游船慢慢地往回行驶,前方的景色依然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往船后望去,碧水青山迤逦蜿蜒,留恋不舍。

猜你喜欢
舞阳龙池青龙
庾雪水彩画作品
明正德皇帝与清江浦跃龙池
龙池鲫鱼 再跃龙门
月光下的舞阳河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舞阳“四重”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