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诺亚
继黄河山东、宁夏段1月28日、2月15日开河后,3月21日10时,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平稳开河。黄河2016—2017年度凌汛工作持续近6个月,在各级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和黄委水文局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面对复杂的凌情,完整监测了凌汛期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过程,圆满完成2016—2017年度黄河防凌调度工作。
新生力量战凌汛
黄河宁蒙测区地处黄河最北端,冬季严寒漫长,该区域内平原峡谷交错,河势游荡,弯道多,水文测验断面易淤积,河道过流能力较弱,极易出现卡冰结坝现象,从而造成冰塞壅水。针对该河段严峻、复杂的防凌形势,为顺利完成凌汛的各项测验任务,保证向上级及地方防凌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凌情信息,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及早部署,于2016年11月17日召开2016—2017年度凌汛测报工作会议,要求全局职工认真落实黄河防凌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担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凌汛工作纪律,按照年度黄河防凌调度预案,扎实做好凌汛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流凌期、封河期、封冻期、开河期等不同阶段的防凌工作机制加强凌汛期冰情巡测和水文测报工作。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6年11月20—24日,黄河内蒙古河段气温骤降,21日最低气温达零下16摄氏度,黄河最北端的三湖河口,朔风吹在人的脸上如刀割一般。三湖河口水文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临近乌梁素海,距離乌拉特前旗县城20公里,这里方圆十几里人烟稀少。三湖河口断面离站房较远,在滴水成冰的冬季一天几次往返观测水位十分不便。三湖河口水文站站长裴云说:“奉献和坚守永不过时,这是我们守卫在水文一线的信仰。但是,像过去那样单纯按照水文测验任务书完成任务,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新一代水文人更注重创新。”
笔者了解到,黄委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全局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5.5岁,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该局的主力军。1984年出生的裴云曾在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机关技术科、巡测队、水质检测中心进行过多岗位锻炼,2014年1月,他来到了三湖河口水文站。凌汛期几个月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感受到,三湖河口站每天除了繁重的测验任务,还要在看水位、查水情和凌情等细小分散的工作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影响了同志们的工作节奏,正常的休息也难保障。因此,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解放劳动力,他组织几个年轻人进行攻关,经过几次实验,最终敲定“网络球机监控”的方案。他们自己购买设备,通过“点对点信号放大”技术,把站房的无线网络信号范围扩大到1公里开外的测验断面,可将全景摄像头对水情、冰情的监测情况实时传送到手机上。测站的年轻人生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他们脑子灵活、勤于动手,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测验条件,这是水文新生代不可限量的生产力。
这套系统可把断面全景摄像头和水位计测井内摄像头拍摄实况实时传输到站员的手机上。只需简单的屏幕操作,就能对断面各个方向、角度的实景进行放大,即使夜间也可开启夜视功能全方位监控断面冰情。该系统的建设显著地提高了凌汛冰情监控的效率和精度。
2016年11月21日9时,“断面流凌了”!站长裴云举起播放着断面实景的手机,向同事展示漂向下游的朵朵凌花。凌花初绽,标志着黄河流域凌汛期的正式开始,宁蒙测区各水文站即刻从完备的凌汛前准备进入了凌汛水文测报工作环节。
年年汛相似,岁岁凌不同。如今,无人机、雷达测冰仪、雷达水位计、RG-30在线流量监测系统等各种先进水文测验仪器设备的应用,还有年轻的水文人专业技术知识在水文生产中迸发的创造力,两股智慧力量交织在一起,就如同给水文现代化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助力复杂的凌汛水文测验更加及时、精准。
新春封河紧攻坚
黄河内蒙古河段于2016年11月23日发生首封,2017年1月20日封河上首进入宁夏境内。受河道特性和封冻期气温偏高影响,封冻发展速度缓慢,河段出现三段分段封冻,由首封河段向上下延伸。针对2016—2017年度宁蒙河段流凌封河初期气温较低、封冻冰层薄、槽蓄水增量小、开河前气温偏高等凌情特点,宁蒙水文水资源局在2017年春节前就对封冻期的凌汛测报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前提下,加强春节期间的气象、水情、凌情观测,全面监控凌情变化。
2017年 2月1日,石嘴山水文断面上、下游封冻,封冻日期较常年偏晚18天,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封冻日期最晚的年份。石嘴山水文站断面流凌长、封冻期短,开河早。长达50天左右的流凌期常常持续到春节以后,测验任务十分繁重。吴东、李红、马煜东和刚参加工作的马凯都是年轻的80后,他们严阵以待、驻站值守。28岁的吴东是宁蒙测区最年轻的站长,他说:“今年温度偏高,清沟多,开河可能偏早,我们要把握开河前抢测的时间节点。”
若是河道断面全封,测报水情只需根据任务书规定时间和测次在河面上凿冰打孔,进行冰下测验。而没有封冻的河段叫“清沟”,河道测验断面有了“清沟”就得乘吊箱才能测得流量和含沙量等数据。但是,石嘴山水文站的情况十分复杂,站址位于矿区,由于挖采煤矿地面产生了沉降,测验使用的吊船钢架和吊箱钢架先后出现倾斜。
为了保证测验的安全,石嘴山水文站从2016年10月开始使用小型冲锋舟进行动船抛锚测量。但是,流凌期在河道内行船十分困难,小型冲锋舟操控难度大,大风和流冰又给测验工作平添了风险。
石嘴山水文站的几名同志虽然年轻,但有的已是历经多岗位锻炼的老手。腊月二十六,受黄河宁夏河段下游封河影响,石嘴山水文站基本水尺断面水位开始不断上涨,凌晨4时,水位上涨至1087.02米,水位涨幅达到规定要求。
吴东、李红、马煜东、马凯身穿厚重的大衣,头戴棉帽,脚上穿着大胶鞋,来到了河边。寒风瞬间刺穿了他们的冬衣,可他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打起精神,有条不紊地进行测验准备。他们劈开坚实的岸冰,驾驶冲锋舟在流淌着冰凌的大河里测流。刺骨的寒风中,冲锋舟上下颠簸冲向测验河段,只见他们果断地定点抛锚,熟练地测水深、下流速仪,迅捷有力地起锚,一气呵成。每一个环节都诠释了水文新生力量群体扛得起责任、打得起硬仗的优秀素质。起锚时飞溅的泥水、冰水洒满衣裤,不仅双手因拉锚冻得僵硬,而且浑身上下的衣物先是浸湿,然后瞬时被冰冻住。他们说:“有时测验一次就需要近4个小时,回到站里衣服都冻硬了。可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手电筒和探照灯的亮光将深夜的大河照成闪着粼粼波光的银色,随着水势起伏的夜明浮标宛如星光,给艰苦的夜测工作增添几分诗意。清晨6时,测验任务终于告一段落,而新一天的工作任务也如期而至。查凌情、量蒸发、记气温……忙到晌午,河面上凌花开始密集起来,冰块互相碰撞的声音气势磅礴。冰凌在下游堆积,使得测验断面的水位随之上涨。站长吴东心里掂量,接下来的测验工作恐怕会更艰巨。
果然不出所料,傍晚时分,下游弯道原本堆积起来的冰面被冲开一条长长的豁口,不断上涨的河水一泻而下,测验的号角也随之再一次响起。
腊月二十七凌晨3时,腊月二十八下午4时,腊月二十九上午10时,除夕下午3时……直到大年初五上午8时测验断面成功封冻,这场驻守岗位的“持久战”一共實测流量12次,拍发水情信息20余份,测得最高水位1089.38米,最大流量500立方米每秒,完整地监测了封河变化的过程。
各方合力迎开河
2017年2月13日起,黄河宁蒙河段进入开河期,随着气温的回升,开河速度加快。奔波在黄河沿岸的宁蒙水文水资源巡测队,追寻着大河冰封和解冻的脚步,已经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巡测工作。鹰击长空一般的巡测利器——无人机盘旋在河道上方150米高空,4K高清摄像头传至屏幕的图像稳定、清晰,全面而直观地反映了河段水情、冰情。每天航拍视频都与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水情信息中心利用黄河防汛远程视频监视平台和测区17个固定冰情监测断面遥测水位计观测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一起,于下午2时准时传送至黄委水文局水情信息中心,两部门认真会商后,制作发布开河冰情形势图,指导测站测报工作。
2月25日,黄河防总宣布黄河进入2016—2017年度开河关键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宁蒙河段凌情变化,多次赴一线检查指导防凌主体责任落实和凌汛测验情况,明确岗位分工,严格工作纪律,督查安全生产。
3月1日,国家防办督察专员田以堂、黄委防办主任魏军一行5人检查指导三湖河口水文站开河测报工作。3月8日,黄委水文局副局长霍世青一行3人检查指导包头水文站开河测报工作。3月9日,黄河内蒙古河段开河上首位于三盛公水利枢纽闸下140公里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河段即将进入乌拉特前旗河段),三湖河口至万家寨坝前未解冻河段多有清沟,弯道多,险工多,桥梁多,极易发生凌汛灾害,防凌形势十分严峻。
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按照国家防总和黄河防总检查指导黄河开河期防凌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全面部署开河测报工作。测区各水文站投入开河攻坚战,严守防凌纪律,根据水位、流量变化情况,及时加密测次,凝心聚力提高测验质量;水情信息中心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加强凌情分析,确保凌情信息传递畅通;水文水资源巡测队加大冰情巡测力度,对开河界面上下游河段、重要桥梁险工、薄弱堤段和易出现冰塞冰坝的重点河段加密巡测频次。
3月11日,包头水文站290米宽的断面上,30个人工挖凿的测验冰孔下已是暗流涌动。封冻期河面冰厚曾达60余厘米,随着气温的回升,开河速度加快,此时打冰测验有落水危险。全站人员绷紧神经,鏖战开河关键期。
伴随着逐渐密集的开河测报,3月21日,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平稳开河了。2016—2017年度凌汛期,黄河水文网络保障率实现100%,整个凌汛期共接收黄河流域雨水情信息82万份,向上级及防汛部门发送水情短信5520条次,发布长、中、短期气温预报208期,流凌、封(开)河预报和通报19期,绘制传送封(开)河形势图99期,完成固定冰情巡测断面冰厚测量1次,为黄河防凌和水库调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