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制约因素分析

2017-06-10 19:20滕云萍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经营生态效益制约因素

滕云萍

摘要:目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日益得到重视。在剖析遼宁省以及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宽甸县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宽甸县的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生态效益;问题;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2-0021-04

辽东山区是辽宁省重要水源涵养林兼用材林区,在维系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林产品可持续供应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但近几年来,由于林农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加上林业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宽甸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使全县森林资源呈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低下、增长缓慢、破坏较重的现状。

1 辽宁省及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

1.1 辽宁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

山川秀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

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辽宁省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少,分布不均衡,结构失调,生态防护功能不足,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减小。全省森林面积342.3万hm2,人均不足0.1 hm2;林种和树种结构不尽合理,水源涵养林、薪炭林所占比重较低;林分质量不高,平均蓄积量仅为3.3 m3/667 m2;全省森林覆盖率、人均林木蓄积量、人均有林地面积分别排在全国第12位、16位和15位。森林分布主要集中在辽东的丹东、本溪、抚顺3个市,占全省森林资源的65.5%,而辽西地区森林覆盖率仅占18.0%左右;造林保存率较低,仅为35.6%。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结构失调、生态防护功能不足,荒山多、林分质量差,树种、林种和林龄结构不合理,森林分布不均衡是全省森林资源的四大特点。

由于人工纯林面积比例高、树种单一,森林自控能力下降,森林病虫害逐年加重,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达到394.4万hm2,比70年代增长了近5倍。现有林分均为单层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为54.2 m3,平均胸径为13.1 cm,林地生产力与林业先进国家有近10倍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先进省份也有较大差距。

各树种按照面积排序前5位为阔叶混、栎类、油松、硬阔类、落叶松,按照蓄积排序前5位为阔叶混、栎类、落叶松、油松、杨树,说明作为辽宁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硬阔已经不占据基础树种地位。在五大林种中,用材林面积、蓄积比重高达43.1%和68.7%,与森林的生态主体功能不适应。全省幼龄林和中龄林所占比例高达60.3%和32.7%,而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分别只占9.4%,6.2%和1.4%。后备资源虽然丰富,但可利用资源不足。

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全省共有国家保护动物种类64种、植物种类45种,由于长期以来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一批珍贵动植物种类面临灭绝的严重威胁。

林区可采资源已近枯竭,特别是天然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生产单位被迫寻找新的出路,形成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制约因素。山区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生活仍比较困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重建设、轻管理,边修建、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想认识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症结。

由于辽宁是工业大省、经济大省,城市群多,现代化水平高。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辽宁同时又是生态弱省、林业小省,虽然经多年来的治理与保护,总体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治理措施相对滞后,地区间生态差异较大这一结构性问题短期内得不到彻底解决,造成全省生态建设形势十分严峻,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1.2 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

辽东山区森林资源总体水平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1.2.1 森林资源的数量 辽宁省东部山区现有森林面积22.3万hm2,占全省的52.9%;活力木蓄积7 577.3万m3,占全省的49.8%;森林覆盖率47.1%。虽然东部小区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由于人口数量大,使森林资源失去了绝对总量优势,人均占有林地仅0.3 hm2,蓄积量11.3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1.2%和13.6%。

1.2.2 森林资源的质量 森林资源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可直接利用经济价值的多少上,还应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上。辽东山区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首先表现在林地生产力不高,本区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约占86.0%),且大部分为中、幼龄林(占93.0%),林分质量差,每公顷立木蓄积量仅34.2 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1.0%。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森林资源质量好坏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长期以来,辽东山区一方面对天然次生林采取伐好留劣的掠夺式采伐,使次生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另一方面不注重现有林的经营管理工作,使本区大面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得不到及时抚育,林下植被稀少,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的衰退,使物种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造成本区特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种类日趋减少或绝迹。

1.2.3 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不强 对辽东山区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辽东地区的丹东、本溪和抚顺三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的35.0%,占三市土地面积的25.0%;水土流失强度逐年增加,强度以上流失面积由1996年的1.6万hm2,增长到2000年的9.8万hm2,增加近5倍,其中强度流失和剧烈流失面积分别达到5.0万hm2和1.3万hm2,占全省同级别流失面积的53.0%和66.0%。进入20世纪80年代,“春旱秋吊”现象不断发生,水灾发生频率由50年代以前的10多a一遇,增加到80年代以来的3 a一遇。近几年还出现多年不见的沙尘和雾霾天气。几条主要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了7.0%~15.7%,河流洪枯期流量差额巨大,地下水位下降,已严重影响下游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这充分说明辽东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难以胜任环境服务功能。

1.2.4 人与森林之间的关系日趋尖锐 据史料记载,辽东山区在清初曾作为满清发祥地而受到禁伐和保护,因而“林木葱郁连绵,隐蔽千里,蓄积丰富”,至1904年(光绪三十年)以后,从沙俄开始到后期日本占领,本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及其自然景观惨遭破坏。在这一时期,由于帝国主义要从林业积累一定数量的工业化资本,加剧了对区域内森林资源的掠夺式采伐,使森林资源贫乏。建国后,辽东山区进入了恢复建设阶段,营造了大面积森林后续资源,但由于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化社会过渡,实际上是一边恢复、一边破坏,加上本来的资源和人口增加,使森林资源的物质产品供应能力和环境服务功能日趋下降。例如,位于辽东山区西部的西丰、开原、铁岭、海城、岫岩、盖县等已成为全省的生态脆弱带,蚕场沙化,疏林增加,昔日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已很难寻觅。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化的发展将会使人与森林的矛盾更加尖锐。如果不从现在开始通过可持续林业的实践来协调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势必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与生产力进一步下降,严重阻碍辽东山区社会经济的持續发展。

2 宽甸县森林资源现状与问题

宽甸县是全省的重点林区,全县总面积61.9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0.7万hm2,有林地面积46.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2 438.0万m3;森林覆盖率76.1%,比辽东山区高出29.0%,比全省高45.0%;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均高于全省水平。目前宽甸县的森林还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对蓄水、保土等生态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的地类、林种、树种、林分和林龄结构等还远不及理想状态,表现为纯林多、混交林少,疏林多、密林少,幼林多、成林少。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致使区内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压力很大。全县尚有5.0万hm2中龄林得不到及时抚育,有3.0万hm2低质林亟待改造,有4.0万hm2遭病虫害危害的林分急需防治和保护。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宽甸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

宽甸县现有森林资源的主要问题概括来讲就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低下,增长缓慢,破坏严重”。

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宽甸县森林资源无论是面积还是蓄积,其绝对量在全省都占有一定地位。全县森林面积46.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2 438.0万m3,名列全省第1位。全县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分别为1.1 hm2,57.0 m3,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 hm2的18.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72.0 m3的79.0%,这与宽甸县林业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符。

2.2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差异较大

宽甸县森林覆盖率为76.1%,但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系统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于宽北地区、而宽南地区林相单一,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特别是柞蚕林和经济林多,下草覆盖较少,造成地表裸露、土地沙化。森林潜在生态作用和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使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能力有所下降。

2.3 森林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低下

在全县活立木蓄积总量2 438.0万m3中,森林蓄积量2 310.0万m3,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仅为49.9万m3,全县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6,这些指标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从全县人工林林分平均蓄积量状况来看,全县人工林林木平均生长率为5.0%,平均每公顷森林立木蓄积量60.0 m3,仅为全国的78.0%,日本的50.0%。全县人工林现保存面积中,林分面积8.6万hm2,中幼龄林面积达8.3万hm2,占人工林林分面积的96.5%,形成了以中幼龄林为主体的人工林森林资源。这些中幼林普遍存在“太密、太疏、太纯”的问题,直接导致这些林分生态功能低下、经济效益较差、地力衰退、自控能力弱,难以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目前,全县中幼林中待抚育的面积达2.6万hm2。

2.4 森林资源增长缓慢

在过去的50 a中,宽甸县森林覆盖率增加约15.0个百分点,年均只增加了0.3个百分点。第三次森林清查结果显示,成过熟林可采资源已趋于枯竭,中龄林和近熟林资源已成为主要采伐对象;近两次清查间隔期内,过熟林蓄积净减9.6万m3。林龄结构更趋不合理,森林资源增长速度缓慢,很难适应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快速发展的水平。

2.5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在加大造林力度、提高造林质量、努力增加林地面积的同时,一些地方乱砍乱占林地、毁林开恳、种参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歪风屡禁不止,少数地方还很严重。

3 影响宽甸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因素

3.1 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农业的发展和利益的驱动对森林经营有着巨大影响,为了满足对大面积农耕地、燃料及利益的需求,毁林开垦、种参、滥砍盗伐使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日趋缩减。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广阔的森林成了最直接和便利的能源与原材料。宽甸县林业产值位列全县国民经济各部门前3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2000年已累计向社会提供木材近800.0万m3。天然保护工程实施以后,由于天然林比重大,每年减少木材采伐量19.0万m3,减少收入

4 450万元,客观上加重了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木制品以及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的要求也快速增加。

3.2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产权不清

从法律角度来讲,宽甸县森林产权的宏观概念是清晰的;但实际上,当林权所有者具体行使产权所有者的权力时,森林资源产权的概念却十分模糊。例如:国有林名为国家所有,但实际上其产权是由经营单位(林场)行使的,当木材需求的国家利益与经营单位利益一致时,这种体制的矛盾并不突出,但当国家强调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利益与经营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经营单位将会牺牲国家利益而关心其局部利益。大多数的国有林只有利用主体,而没有经营管理主体。集体林的产权关系与国有林在逻辑上是完全一样的。这种产权虚置的体制制约了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导致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3 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有偏差

从宽甸县的林业情况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林业工作都是紧紧围绕为国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森林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错位,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森林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认识,特别是对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砍轻造”“重取轻予”使森林采育比例失调,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和消费失控,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初步扭转。目前寬甸县的森林经营实际上还处于由单一的木材利用向多效益利用的转变阶段,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金学云.从森林可持续经营谈森林经营策略[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4):291.

[2] 何振仲,杨艳波.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16(6):169.

[3] 张国强.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原则[J].农业与技术,2016(2):190.

Analysis on Constraint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Kuandian Country

TENG Yunping

(Dandong City Kuandi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Kuandian Town Forestry Station, Dandong Liaoning 1182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it has increasingly payed atten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benefits. On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iaoning and mountainous area of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forest resources status in Kuandian country and factors that effect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Kuandian country.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ecological benefits; problems; constraint

猜你喜欢
可持续经营生态效益制约因素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南华森林抚育的技术与措施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广德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经营策略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