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 机

2017-06-10 08:38李松蔚
爱你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人物周刊状况婆婆

◎ 李松蔚

契 机

◎ 李松蔚

一个来访者给我讲她的故事。她来自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那种连饭都吃不饱的穷。

她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小小年纪就辍学了,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家里的经济有所好转是她十七八岁以后的事,也是从那时开始,她染上了一种怪病,每天都恹恹的,不想跟人说话,还常常莫名其妙地流泪。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多年,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结婚以后住进婆婆家,婆婆听说了她的情况,告诉她这一定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婆婆建议她多喝汤。公婆是广东人,每顿饭都要煲汤。吃饭之前先喝一碗汤,这么连着喝了一两个月,她感觉状态大有改善,头不晕了,人精神了,也爱说笑了。

又过了好几年,她才第一次听到抑郁症的说法,那些症状跟自己几年前一模一样,敢情自己得的就是抑郁症。自然,这是后话。

她找我做咨询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一个儿子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她并不理解医生的诊断,但尝试用当年的经验来帮助儿子。可惜儿子并不认为自己每天喝汤就能有所改善。“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儿子说,“我得的是一种病,而不是缺乏营养。”

她反复强调自己也有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经验,儿子摇头说:“你得的肯定不是抑郁症,抑郁症不可能通过喝汤治好。”

她发现没法说服孩子,转而向我求证:“我当时只是没上医院,但您说我得的是不是抑郁症?”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凭我有限的知识,我猜测以她当时的状况,换到今天的医院里很可能是会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然而,我不会因为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就主张抑郁症可以凭喝汤、加强营养的方式治愈。

她的康复最简单的解释是巧合。有时候抑郁症会自然而然地好转,契机可以是任何事情。我个人更愿意相信的一种解释是,对当时那个姑娘来说,结婚、加入一个温暖的家庭、被关心照顾,这些事情本身就有积极的治愈作用。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当时还没有抑郁症的概念。缺乏这个名词,人们意识不到抑郁症是一种很危险、很痛苦的疾病,总体来说会导致很多风险,但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人们的心态可以很平和。

当我们给自己或者别人贴上XX病的标签,就会在生活中时刻警惕任何跟它有关的征兆。警惕的另一面其实也是加倍的敏感,一边害怕出问题,一边又强化了发现问题的眼睛。无论是想证明“并没有这个病”或者“真的有这个病”,究其本质,“这个病”已经成立。

“补充营养对病情会有一点好处吧?”她始终执着于此。

儿子愤怒地看着她:“可是我不缺乏营养!”

“我知道,我只是想试一试……”她并不知道她和儿子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他来说,喝一碗汤的意义大不相同——20年前是慈爱和关照,20年后则是徒劳的迷信。(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第4期 图/海洛创意)

猜你喜欢
人物周刊状况婆婆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别把婆婆当成妈
近10年我国啦啦操研究状况及趋势
安全感,你有吗?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