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教书、学生读书来完成的,所以,在百姓的话里,上学又叫“读书”,甚至于,教育即读书,读书即教育。比如,我们常常听见家长教训孩子说:“你呀,白相蛮好,就是读书不行!”
然而,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校教育依然是“为了生计的教育”,而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譬如,你问一个学生:“你为何上学?”答案多半是“找个好工作”;而父母激励子女认真读书的话,多数不过是“好好读书,否则捡垃圾”之类的不同版本。
那么,怎样才是“教人生活”的教育?就人的一生来说,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所谓“生活”,其实不过是生命个体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人生活的教育”也即教会生命个体不断解决问题的本领的教育。
“为了生计的教育”自然是重要的,因为生计着实是生活的基础。但是,生计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个道理,似乎教育者都能理解,并且许多学校早已立志于“生活的教育”,但是,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迄今为止,学校教育事实上仍然执行着“为了生计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里,只有读那些被认为与未来的生计有关的书才受到充分的嘉许,读其他的书则被视为“不务正业”。读书之不得自由,使读书
成了一件苦事,一件不得已之事。读书既成为苦事、不得已之事,心灵也就失去了自由,于是,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人生最初的苦难便从此开始。
学校教育既然不能执行“为了生活的教育”,读书的自由就不能不由自己来把握。所幸的是,学校只是人生的驿站之一,读书的自由并不能被彻底剥夺。所以,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说一些关于自由的读书的话题。
二
那么,当我们拥有了读书的自由的时候,我们该选择哪些种类的书籍?
人的生活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伦理、信仰、艺术、科学、娱乐……从道理上说,人类发明了多少种类的文化活动,生活就应有多少内容。从这一角度出发,“完整的生活”必然应包括所有的文化活动。然而,作为个体的人,生命的能量是有限的,他所能获取的客观条件也是有限的。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只能投身于其中的若干领域,而对其他领域则只能浅尝辄止。故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多数人来说,“生活的不完整”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完整的生活”只能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状态,那么,怎样的生活才是可能的?答案或许在这里:“完满的生活”才是可能的。
什么是“完满的生活”?月有阴晴圆缺,但仍觉其有大美。前者呈现的是审美对象的“不完整”,而对于审美者来说,这一“不完整”并不影响美感的获取。完整是一种客观状态,它描述的是你所拥有的,以“多”和“少”来衡量;完满,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它描述的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是否有价值,以“满足”和“不满足”来衡量。
依我的意見,完满的生活大致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完成自己对于他人的责任,譬如,对于父母、爱人、子女、友人乃至于陌生人的责任;第二,完成自己对于自己的责任。读什么书,也可大致依据这两个方面选择。
对于前者,每一个人的处境不同,每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担负不同的责任。为着担负起这些责任,我们必须读书以增加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但凡能够有助于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的书,都应该去读一读。对此,道理是了然的。
所谓“完成自己对于自己的责任”,是说要把天赋的可能性推向它所能到达的高度。
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也即顺乎自然。这个自然,既包括提供物质营养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自己的“自然”,即人自身形体和精神的特质。人不仅要倾听外部自然界的声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要倾听身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声音,使身心能够通畅调达以至和平。人的天赋,是人的“自然”的一部分,天赋的发展,也是顺乎自然的一个顶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深深地感恩,感谢造物主,他是如此的慈爱!他赋予每一个人以不同的禀赋,使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生命的光彩。既如此,我们怎能辜负他的拳拳美意?读书吧,让天赋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凡是和天赋相契的书,我们都以十二分的热爱亲近它,宠爱它,珍藏它!
每个人面对的生活问题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每个人的天赋,更是生而不同。故此,读书种类的选择不必强求,尽可以照着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偏好。
三
如果我们想要通过读书使生活到达可能的高度,那么,“经典”和“系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经典是知识领域的典范之作。经典的作者们,皓首穷经,呕心沥血,为后人留下精神的食粮。经典是思想精华的浓缩,取之即能事半功倍,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们又是文化史的源头活水,后人或对它们做阐释,或截取部分加以发展,了解了它们,就能更好地把握后人的思想。除此之外,书还是心灵的结晶,是作者人格的映射。读书的过程,即是读者接受人格重塑的过程。因而,经典的价值不只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提供人格的典范。虽则,从文化史看,伟大的作品未必有伟大的人格作保证,但是,作品本身显示出来的人格力量,足以感化人的心灵,撼动人的立场。
那么,从哪里发现经典?
人生而愚钝,如果没有指南针,生活随时会迷失方向。百科全书,各类“名著提要”,学术史,知识导论,是人类知识的指南针。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除了对各个知识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做概述之外,还对各个知识领域的重要人物及其重要著作一一简介。又如《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对中国文化史上重要著作的版本流传、主要内容逐一阐述。再如,翻开一部哲学史(哲学的学术发展史),哲学领域的经典文献一目了然。同理,如果我们找到一本专业知识的“导论”(如《中医学导论》),同样可以了解一些专业领域的经典之作。
读书不在多,在于精,故需多读经典;读书亦不在广,更在于系统。
通常,知识的生长有如大树之发育,树林之形成。某一知识领域的不同分支既单刀直入,日渐精深,又彼此呼应,相互扶持。为此,遵循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依一定的顺序依次阅读是必要的,这一顺序,即由整体至局部,再由局部回至整体。
初次接触新的知识领域,为知其全貌,可先阅读几本具有“导论”性质的基础书籍(如“某某学概论”“某某学基础”等),之所以称之“导论”,是因为这些书籍的任务即在于对某一专门知识领域的总貌、分支做一总揽,其功效类似旅行之“导览图”。
了解全貌之后,即可依各自的喜好逐一择取分支作更细致、深入的阅读。但是,阅读局部,必联系整体,即,时时和其他分支的知识相联系。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局部的知识。这个过程,正如欣赏画作:你展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先自卷首阅至卷尾,得其总体山水之势;再细品局部一草一木、一石一屋,得其笔墨之精;继而将这些局部的笔墨相互参照,方可知其笔墨变化之所以然。
四
书之于人的精神,犹如谷物之于人的形体。谷物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择时机,又加烹饪不良,难免食之无味,即便勉强下咽,也难以吸收。读书亦如此。那么,
如何使读书不再是痛苦之事,不得已之事?择时、择地、择心情。
不同的书籍各具脾气。有的书,思想精深,言语沉静甚至晦涩难懂,非正襟危坐不能与之对语。这类书籍,需择取整段的时间,觅一僻静处,心平气和地细细品味;有的书,思想虽深刻,语词却颇亲切——这是最令我欢喜的,可以听着乐曲,静静独享;还有一些书,内容未必深刻,略加思索即能理解,即便打开QQ,聊着微信也未尝不可;再有一类书,既不求甚解,更可以随身携带,以解旅途之寂寞。
读书虽有种种益处,但终究费脑费力。一种书读久了,难免心生倦意,此时,不妨同时翻阅多种不同领域的书籍,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由着自己的心情,信手拈来,如此,轮流在不同的领域工作,是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式。
当然,信手翻书,不等于不分主次。读书如有计划,效率定会更高。每一个时间段(如假期、学期),都宜确定一二主题,其余则随性而定。之所以确定主题,为的是确保知识的连续性,进而确保系统性,有了系统性,才谈得上触类旁通,高效率地吸收知识。
读书是心灵的体操,需要合适的表演场地,这个场地就是读书的环境。肉体是安放心灵的场所,唯有肉体舒适了,心灵才会更自由地伸展。我们的古人深谙个中道理,书房陈设之精巧盖胜于家中任一场所,即便是式样纷呈的现代家具,都几乎无法和古人的智慧相匹敌。当然,书房的风格可随性而设,最要紧的,是让自己的感官所及都能舒适无碍。不管你的书房是古色古香的优雅,还是后现代我行我素的张扬,只要你的鼻子、眼睛、耳朵、肢体随时都能放松和愉悦,你的心灵就有了安放的场所。
书房是读书的中心舞台,但如有可能,家里随处都可成为读书的好去处。床头、浴室、沙发、露台,随处随性放几本书,它们就此融入生活,成为你最忠实的精神伴侣。
五
读书是向外求营养,如要吸收完全,必定要经过精细的思维加工。写作,是这一加工的最好方式。
读书是把外部的信息转化为内部符号的过程,但这些符号是粗糙的,似湖中的珍珠,等待精细的打磨抛光;它们还各行其是,散漫地待在一角,等待集合的号令。而写作,是变粗糙、散漫为精炼、系统的捷径。
写作需要仔細斟酌语词、句子,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命题都要作透彻的理解,原本囫囵吞枣的知识因此变得清晰起来;写作还需东征西引,彼此勾连,原本七零八落的信息也因此喜结良缘,共赴良辰。到此还不够,为讨得读者的欢心,你还必须用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至此,其间的辛苦已然可以和那杜鹃啼血相媲美了!
苦则苦矣!经过这番呕心沥血,你总算把营养尽力地消化吸收,幸运的话,你也许又因此为别人提供了精神的营养——人类的文化就在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字中从此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王海燕,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