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一号线轨道施工进度管理研究

2017-06-09 15:39刘佳明王振中
科学与财富 2017年9期
关键词:作业面铺轨道岔

刘佳明 王振中

摘要:文章依托长春地铁1号线轨道施工,主要介绍了从轨道施工进度的管理在促进地铁工程整体建设进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铁;轨道施工进度优化;管理

随着地铁建设日益加快,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施工進度是业主关注焦点,轨道施工在地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轨道拉通后也就拉通过了设备安装物料的运输通道,为后续设备安装可起到最为有力的保证,文章从轨道施工进度管控入手,介绍了如何优化轨道施工组织。

一、工程概况

长春地铁1号线贯穿长春市南北,一期工程沿线设置15座车站,起点为北部北环路站,经由火车站、人民广场沿人民大街向南过CBD中央商务区止于终点红嘴子站最后引入永春车辆段。其中轨道工程正线铺轨双线18.066km(单线41.250km,其中钢弹簧浮置板4.966km)、铺设60-9交叉渡线2组、单开道岔25组。招投标阶段设有两个铺轨基地即北环路基地以及南端的中央商务区基地,间隔16.5km,且在线路中段北京大街站至南湖大路站五个区间里分布了全线所有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4.966km)。长春地铁一号线是长春市第一条地铁线路,轨道工程作为地铁工程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工序,关系到后续专业进场以及联调联试等工作的进展,由于土建工期严重滞后,为了实现总体要求的2016年9月30试通车目标,作为业主代表对全线进行研究,计划从铺轨施工环节突破入手,通过增设散铺基地、道岔预铺、长轨焊接穿插作业等措施以促进铺轨。

二、轨道重难点分析

轨道工期压力大;土建进度参差不齐,增加了轨道施工工期实现的组织难度;全线特殊减振轨道形式及特殊减振道岔分布较集中需要采用专项施工方案。

三、轨道施工进度保证策略

(1)增设铺轨基地

增设铺轨基地等同于增加了铺轨作业面,对促进工期进度控制是最为直接的手段。经过对土建工期的分析,其中人民广场至南湖大路几个区间土建在年底基本完成,明年可大范围具备铺轨条件,但是中央商务区基地距离这几个区间距离较远,短时间内铺轨无法辐射这几个区间,通过沿线调查,在人民广场站端部有两个盾构井尺寸为7×12m,里程位置为K18+300,此处比较适合作为一个铺轨基地。

全线平面图 盾构井改造成的轨排井

由于井口尺寸无法满足25米轨排吊装要求,后经过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现有盾构井通过切割车站的形式来实现下25米轨排的要求,考虑车站切割后的安全风险,最终井口尺寸扩为20米,所以轨排吊装需通过专用夹具,实现轨排倾斜吊装。

盾构井通过切割车站改造成轨排井估计在国内地铁轨道工程尚属首例,实践证明改造后的盾构井使基地具备了机铺能力,不光对铺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其他专业创造了下料等便利条件,为实现9.20重要节点目标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2)全线铺轨施工重点、难点部位的专项方案

①北人区间浮置板道岔预铺

通过对全线土建单位工期计划的了解和研究,认为盾构过南广场受到过铁路的影响较为滞后,且更为突出的与之相邻的北人区间进度非常滞后,且洞通之后调线调坡未知因素非常大,存在较大的工期、技术风险。在正线铺轨前完成六组浮置板道岔的铺设是关系到全线轨通的最为关键的首要难题,因此北人区间铺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专项方案,确保节点目标的实现。专项方案即为通过提前预铺完成浮置板道岔的铺设,现场充分利用竖井,完成线路料吊装,混凝土采用泵送完成。

从2016年7月20日进场至最后一组道岔铺设完历时32天完成所有道岔预铺,期间完成了六组浮置板道岔以及一组普通单开道岔。

②红嘴子道岔预铺

红嘴子站后设有两组单开道岔以及交叉渡线,因此必须先提前预铺,才能保证正线铺轨顺利通过,通过对红嘴子站土建的调查了解,其工期计划基本与轨道工期吻合,因此在红嘴子站单独设立道岔预铺作业点,依托现场资源条件,所有物资材料通过CBD轨排井完成下料,人工倒运至道岔作业面,人员住宿安排到红嘴子站附近,混凝土通过泵送完成浇筑。实践证明红嘴子增设预铺作业面实现了正线铺轨顺利通过,确保了工期,避免了窝工的出现。

③南广场增设散铺作业面确保节点实现

由于盾构过南广场站未知因素无法估计,最后的轨道关门工期非常可能就在北京大街至南广场区间,为了确保9.20节点目标安全,因此在南广场现场盾构井增加散铺作业面。

根据工期、工程数量以及现场施工条件,计划完成200米浮置板铺设以及200米浮置板垫层的施工。

(3)长轨焊接及其他专业交叉作业

短轨通后利用3天时间完成铺轨设备出洞,暂不进行边沟浇筑,钢轨焊接马上组织上线焊轨,紧随钢轨焊接,钢轨焊接实行双班作业,单机可实现日进度60个焊头,双机实现120个焊头。供电专业马上进场,各专业物料运输紧随其后,但是由于考虑到焊轨作业以及放线作业车、物料运输车的交叉行车影响,现场采取左右穿袖式作业,及焊轨先左后右,其他专业先右后左,之后换边作业,这样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互相干扰,有效地确保了区间运输行车的安全。在各专业交叉施工期间,现场采取严格的区间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使得杂乱的区间作业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测量风险

人民广场进场后最先向自由大路方向铺轨,但是考虑到人民广场向北方向土建结构未完成,设计方面不具备调线调坡条件,向南如果铺正式轨道会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确保向南铺轨安全、规避后期因土建误差产生调线调坡给轨道带来的风险,经过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暂时向南铺设一段沙袋木枕轨排约300米的临时线路,待北段结构完成、调线调坡后拆除临时线路,在二次铺设正式轨道。实践证明后期调线调坡较明显,切实避免了风险的发生。

四、总结

通过增设铺轨基以及散铺作业增加了铺轨作业面的数量,利用现场有效资源条件,展开重难点部位的突破,是实现长春地铁一号线顺利轨通的关键所在,轨道工程是连接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的纽带是地铁施工组织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有效推进铺轨施工进度对地铁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无论是在轨道重难点分析还是施工组织等环节都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作业面铺轨道岔
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年内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铺轨顺利到达景寨隧道 铺轨进度超95%
基于MIDAS/Civil地铁铺轨门吊结构设计及研究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作业面批的几大好处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高速铁路铺轨工程技术探讨
浅析小班化数学作业面批策略的有效性
KJH101-127型气动司控道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