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攀
【摘 要】小学语文考察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写,一个就是读。写主要体现在写作文和对已学的名言警句的记忆和诵读能力;而读,主要考察得就是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整篇文章主旨的把握,句子结构的上下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及作者的时代背景了解,所塑造人物角色的心理特点的揣摩等等,这都需要孩子有一个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延伸阅读广度;做读书笔记
一、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教学意义
阅读对于人的重要性正如作家曹文轩所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而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这样一种伴随自己一生的能力。那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对小学生有哪些实际帮助呢?
1.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改善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体现在书面的文章的阅读理解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别人交流,都要使用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就需要我们必须有效得接收对方的信息,什么是有效得接收呢?就是说别人说,我们能听懂,能明白他的真实意思,而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而且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为输入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输出。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一个数学应用题做不好的孩子,势必存在题意理解上的问题,那么必然在语文的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缺陷。我们说学科的知识是想通的,确实如此,不仅仅是数学应用题,很多学科知识的理解,都依赖于孩子对语言的实际把控和吸收能力。现在小学课堂都开设英语课,英语的语法及句子结构和汉语虽略有不同,但也是触类旁通的,如果语文的语法和句词结构掌握得好,那么英语语法也就手到擒来了。
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常见方法
课堂导入的常见方法一般有:复习导入、故事引入、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常见的几种,接下来我会用具体实例来说明。
1.培养阅读习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现在的小孩子大都比较好动,很少有安安静静坐下来的看书的。加之外界的电子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颇大,很多小学生的阅读量都很少。那么作为老师,怎么从根本上干涉这一现象呢?
作为语文老师,建议可以身体力行,自己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儿童读物,并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如在每节课堂的开始,拿出20到30分钟的时间带领大家做分享,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优美的词句,这样孩子有了群体意识的参与,慢慢就会主动去读书。
或者组织一些读书比赛,以周阅读量为标准,获胜者可以设立一个小奖品。在每周的特定一天,安排一次读书日,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读过的书可以拿出来交换。
2.立足语文课堂,适当延伸课外读物的广度
鲁迅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书亦如此,如果只是靠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教材,无论是怎么深读精读也是不够的,因为阅读的题材有点过于狭窄了,反而限制了孩子们的主管能动性。
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的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既不会过于突兀,又加深了对教材内文章的理解。如小学六年级的《鲁智深醉打镇关西》一文,节选自《水浒传》,讲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建议学生们先读一读《水浒传》,这样对文章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特点就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直观的了解,对文章的主旨把握也会更加到位。
3.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加强阅读的深度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说,一本书如果第一次没有读懂,多看几次就懂了。其实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多读,因为每一次读都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每一次读都能感受到新的东西。那如果不把自己的感受加以记录,时间长了,这些内心深处触动也就烟消云散了,所以经常听到有人说,我读过一本非常好的书,大意是说啥啥,但时间久远记不太清了。这样的阅读,就相当吃一道菜,只是尝个新鲜,时间长了,味道就全忘了。
要想身正读懂一本书,真正学以致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写读书笔记。把文章中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做下摘抄,同时记录一下自己的思考,这不仅能够对文章内容做一个整体梳理,使文章架构更加清晰一目撩人,有助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相当于把文章又读了一遍,就像大自然的动物会“反刍”一样,将文章又再消化了一次,肯定可以体悟到更深刻的东西。只有这样,食材的美味才会像储存在罐子里,永远留在记忆中。
三、结语
所以,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作为教師,要合理得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也要注意阅读的方法,真正有效得去阅读。不仅仅是在小学生涯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好是能够影响到每一位孩子,让阅读成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