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本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7-06-09 09:50潘云霞
教师·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字课本课文

潘云霞

教育的发展让各种教学手段、方式、资源层出不穷,多媒体教学的诞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但要做到堂堂课都使用多媒体并不现实,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设备、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科书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课本中有丰富多彩的图画、生动形象的语言、渊博的知识、循循善诱的童话故事、经典的传说、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歌……这些精美的内容对学生德育、智育、美智的学习与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有些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课本虽是死的,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却大相径庭,但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朋友,也是主要的工具,是其他教学手段、教学途径无法替代的。呆板的教师用它进行枯燥无趣的说教,聪明的教师会让它开出德育之花、智育之果、美育之实。“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何有效地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而不退而求其次地依赖其他教学工具呢?

一、利用插图 激发情感

课文内容都渗透着相应的思想教育。情感的一个特点是情境性,“触景生情”就是这个意思。教学情境多姿多彩,课文中的一幅插图、一段抒发真挚情感的话语、一种富有感召力的行为,甚至是一种符号的使用都能激起学生不同情感的朗读,都有可能成为点燃学生直觉情绪体验的火种。如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中宏观的场面,告诉学生我们祖国取得解放的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课文,大声朗读自己深受感染的语句,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各抒己见,说说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人民。《桂林山水》一课诗境般的插图和富有韵律的排比句式,让学生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秦兵马俑》一课的插图,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明白兵马俑的个性特点并体会其宏大气势。书本中的隐性教育远比单上思想品德课影响深远,如《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教育,《宇宙生命之谜》的想象思维教育。书本中的图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如广玉兰、夹竹桃、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教材内容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传授与爱国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教育学生,而不是像有些优秀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语言感人,做起来却不尽如人意。

二、对照练习 训练拓展

学生是有灵性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之体,他们善于创造,有无穷的想象力。给学生一点颜色,他们就能画出美丽的画卷。课本资源虽然有限,但是学生都能把有限的资源无限化。课前的悬念、课中的精彩、课尾的意味深长,都让学生学得意犹未尽。每篇课文后总有一些拓展练习,这些练习是知识的运用和深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智力需要。”教师利用课文后的练习,再进行一些个别化的作业设计,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理解,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把作业做完。二年级上册的《水乡歌》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课文,学生在深受感染之余,也动手作诗,俨然一个个小诗人。童真有趣的语言出自学生稚嫩之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发挥想象力,转化角度,让诗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第十一册的语文训练中有关于对联的学习,课文也安排了课后的学习拓展。学生把学到的对联知识,迫不及待地运用到生活中,学生成群结对地到每个人家门口寻对联。发现哪一家的上下联贴颠倒时,比找到宝贝还高兴,大伙七嘴八舌地指出错误之处,并且教给这家主人辨识上下联的决窍,亲手把对联换过来。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还赢得了家长的认可,第二天在课堂上情绪高涨,议论纷纷。学生自己动手寻找新的知识技能,还不断要求老师赶快教类似的新知识。有的学生还在阅课本前面学过的《狱中联欢》中去找对联,印证知识。苏教版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后都有“词语开花”的练习,学生很喜欢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摘抄在“花朵”里。教师只要稍加点拨,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就能让学生热情高涨。这是一道不难的习题,但又是学生词语积累的一种方式,学生不但比谁写得好、写得多,还比谁记得牢,所以这道习题常常是学生在新授课之前预先完成的。课后的练习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拓展点,教师如果善于运用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学生受到赞美之后,往往能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指导书写 妙笔生花

课本资源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可能就是田字格里的生字了。认清生字笔画笔顺、书写位置,这些教学任务通常都安排在课堂的结尾处,这时的学生学习有些疲劳,写字也是应付成分居多,很少有学生会做到认真地写好每个生字,教师通常更关注学生词语积累的多少,而忽视学生写好生字。因此,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生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但总有部分的学生写字不认真,甚至有的家长还买来生字字帖让学生练写,学生还是写不好。其实,课文中的生字是最好的写字范本,只不过教师和学生在经常的练习中出现习惯性的忽视。记得有位家长说过,他的仕途畅通就是源于他的字写得好,而他的字之所以写得好就是由于他小时候的一位老师对他的教育。就像一年级上册《怀素写字》中的一句:“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怀素最终成了一代书法家。学生学完这篇课文,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读这段话,认真体会,再让学生照怀素写字的方法,学写生字时就比以前认真多了,真的是一笔一画照着田字格里的范字写。这个工程耗费的时间长,需要教师的不断点拨,学生也需要很大的恒心。只要教师有心栽花,迟早会花香满溢的。

四、图文结合 感悟真情

语言的魅力可以细嚼慢咽,默默地体会,图画却能让人赏心悦目,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本中的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绚丽的色彩、动人的情节都能让学生在缤纷的图画世界中领略风光,与情感的撞击产生共鸣。利用文中的插图阐释文本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意会轻松些、积极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是看图学文,先看图,发展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以致初步想象力的形成,为高一级的想象思维打好基础。一年级上册中《江南》是一篇富有韵味的诗文,图文并茂,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朗朗上口的韵文中学生仿佛看到了江南的美。其中“莲叶何田田”这一句的“田田”是什么意思,学生不理解,只是感觉读起来有节奏。教师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莲叶挤挤挨挨,连成一片,到处都是绿的,再联系文中的句子,反复朗读此句,不用过多解释,学生就在图中和语感中细细体会,逐渐领悟到“田田”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莲叶的繁茂,描绘出一片壮观的景象。《看菊花》一文中的菊花插图色彩明丽、姿态多样,用图促文,学生理解文中描写菊花颜色多、样式多的句子就显得自然、浅显易懂,大部分學生没见过这么多颜色,这么多姿态的菊花,但可以通过文中插图和句子的描绘感受大自然的美,向往美的世界。感受美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美可以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起教育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感情,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可见,教师应充分利用图文的美帮助学生美化生活,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课本的资源有限,教师如果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得到的发展也将是无限的。课本资源的整合优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教师的细心挖掘,用心设计,让学生在“黄金屋”中得到锻炼,得到全面的发展,寻找乐趣,感受生活。特别是在教学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小学,有效、合理地整合利用课本资源是基础的、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教师要在儿童的心灵中点燃“学习快乐的火花”。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八一小学)

猜你喜欢
生字课本课文
读儿歌识生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生字辨识大闯关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