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潘娟 王玉明
摘 要 为适应建筑业的发展节奏,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为代表的可视化建筑协同软件被业界引入,BIM技术也被认为是未来建筑业信息化的核心推动力。目前BIM技术人才匮乏,高校BIM课程建设举步维艰。为改变现状,产学结合是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产学结合 BIM 课程建设
如今的建筑领域,奇异外形和综合功能的建筑越来越多,传统的设计表达语言已经很难完整表达设计者的思维,跟上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步伐。为适应建筑业的发展节奏,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为代表可视化新型建筑协同软件被业界引入。BIM技术因其不仅能表现造型各异的建筑,还能利用虚拟模型涵盖“设计—施工—运营”全寿命周期的相关信息,便于检查设计和协同的错误,让建筑的功能更加完美。而且,模型信息还能帮助后期各专业团队的合作,缩短项目竣工时间,让工作更高效。高效的生产力和更好的沟通,还能为项目节约建造时间和成本提供帮助。
BIM的优点业内人士皆知,也认识到是未来建筑业信息化的核心推动力。但在中国建筑行业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技术标准相对滞后,软件本土化程度不高,建设应用成本过大,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其中人才匮乏是关键问题,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的高校,在BIM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文章从BIM课程特点、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产学结合解决高校院校BIM课程建设困境等方面进行论证,提出解决BIM课程建设有效途径——产学结合。
1 BIM课程特点
1.1 BIM课程与专业的关系
BIM技术出现改变了传统建筑专业群课程设计模式,不再是单一考虑专业内的课程关联性。BIM技术教学始于建筑设计,核心是建筑专业群的“协同管理”。课程贯穿多门核心技能,包括:建筑、结构、MEP(设备电气和给排水)的模型,总平面图,成本控制,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还有项目动画演示等相关知识(见图1)。只有将多门课程融会贯通,才能领悟到BIM的真谛——“协同管理”。
1.2 BIM技术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BIM可以帮助建筑专业群的学生更好理解各个专业的协调和合作,使学生能更好了解建筑要素与系统是如何作用的,让学生与专业群的相关人员互动学习做好准备。[1]比如对于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而言,BIM技术将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与可视化参数模型结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将概念设计与建筑技术相结合,能让学生更完整地考虑成本、可行性和环境因素。如图2所示,BIM技术与建筑学多门专业课建立了联系。
2 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通过高校调研发现,很多高校已经将BIM课程安排到建筑专业群的相关专业中,目前排成专业选修课的居多。也有部分高校为了解决技术、资金和师资问题,尝试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室、建设课程等。但是高校在建设BIM课程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问题。
2.1 教师培训拘于形式
目前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软件供应商,一类是考证机构。前者的目的是说服参加培训的教师购买产品,后者更多是为考证培训师资。这两类培训的性质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很肤浅,受训老师也很难学到BIM技术的本质。
2.2 校企合作很难实现双赢
由于师资短缺,投资过大等困境,与企业合作似乎成了高校BIM课程建设的出路。调查发现,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BIM咨询服务企业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软件和师资,对学生进行培训;学校提供场地、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培训后能达到要求的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为企业减少人力成本。这种模式下,企业带入的项目是实际项目,但是授予学生的更多是BIM技术流程的前段——建模阶段,很难将BIM的核心——协同传授给学生。学校很难利用企业资源培训师资,更谈不上课程开发了。另外一种是与BIM软件供应商合作,软件供应商提供BIM软件、师资培训和讲实际项目引入课堂,高校提供软件购置费用。这种模式由于软件公司有自己的培训教材,对合作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不够高。同时过高的软件和硬件投入,往往让合作“无疾而终”。
2.3 对BIM技术重视程度有待验证
在欧美、新加坡、港台等BIM技术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建筑行业使用BIM技术有硬性规定并颁布BIM应用标准,比如新加坡于2011年发布了BIM发展路线规划,明确2015年前建筑行业规范使用BIM技术;香港房屋署与2009年发布了BIM应用标准,提出2014年—2015年BIM技术覆盖香港房屋总署的所有项目。[2]
相对于BIM技术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而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自2017年7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BIM技术重视度有待验证,也导致市场对人才需求还处于观望状态,后果就是高校主管部门对投资高、人才匮乏的BIM课程开发和实训建设仍处于观望状态。
3 产学结合解决高校BIM课程建设困境
3.1 产学结合建设BIM课程的优势
BIM技术核心是“协同管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和理解BIM技术,便于后期更好的专业群协同,不同专业建模精度和建模技巧尤为重要。“产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优势尽显,行业人士拥有专业知识,掌握了BIM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最新软件及行业动态;学校教师则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以达到让学生真正领悟BIM技术。
引入业内人士的参与,教学资料更具真实性、代表性,确保知识与时俱进,并能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教学内容更加关注BIM核心的教学理念而非软件操作。[3]
在实际课程建设时,建议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以“讲授核心概念、辅助动手实践和行业拓展讲座”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设计。这样,两条腿走路,让想学专业的同学关注专业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過选修主动参与到BIM技术学习中来。
3.2 产学结合解决目前BIM课程建设的困境
由于国内对BIM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而通过引入与海外和港台市场联系紧密的软件供应商,通过软件企业的咨询公司,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利用BIM技术成熟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指导学习。这样可以很大程度推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而且还能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
由于与BIM软件供应商企业合作过程中,通常是需要付费的。这样可以通过在合同中明确购买软件费用、师资培训费用、合作开发课程和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等条款来约束企业。
总之,在师资匮乏、与成熟市场脱节严重,建设成本过高等情况下,产学结合会是高校走出BIM课程建设困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谭洁,刘威,汪梦林.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3.33(6):103-105.
[2] 贺灵童.BIM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工程质量,2013.31(3):12-19.
[3] 卡罗琳娜·M·克莱温格尔,史蒂芬尼·卡雷.产学结合:开发以BIM为基础的设备、电气、给排水和消防专业协同教学单元[J].建筑创作,2012.10: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