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新媒体舆情引导策略与危机应对研究

2017-06-09 12:44邓丹丹
东方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策略

邓丹丹

摘要: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舆情状况更加复杂,管理难度逐渐提升。高职高专院校的舆情管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管理的一部分,在面临新媒体时代的新挑战时,应当不断做出新的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尝试性提出恰当的应对策略,积极维护校园舆论氛围的和谐稳定,维护校园整体形象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策略

引言:

当前社会发展逐渐暴露出更多矛盾,这一特点也表现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氛围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形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同时,院校学生的过激行为也影响院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院校学生舆情更加自由,也更缺乏规范,舆情的混乱可能引起学生言行的不合规范。这对于院校舆情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拟定对应措施。

一、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以及新时代特点

要做好院校舆情管理,需要先明确校园舆情的内涵、特点,以及与当下时代结合后产生的新内涵。

(一)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当前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舆情已经同时代特点相结合,并且在传播性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舆情只指院校学生及工作者在互联网中表达出来的意见、情绪、态度和意愿,具体对象是院校事件以及社会公众事件。因此,院校舆情一方面会表现出院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另一方面会反映社会对院校的关注。当前新媒体是互联网中的重要一环,新媒体背景下的高职高专院校舆情也就与网络以及新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目前院校学生及工作人员的舆情也反映出其网络人格,并可能影响到现实中的行为,因此具体讨论其互联网舆情很有必要。

高职高专院校新媒体舆情的载体包括微信、微博以及院校的BBS等。在这些新媒体途径上发表言论几乎没有门槛,交流起来更加自由、随意,同时也缺乏基本的管理,使其中信息水平良莠不齐,甚至可能出现过于偏激、狭隘的言论。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监管难,正因为如此,院校的监督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调整策略,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方式。

(二)院校网络舆情的新时代特点:

与网络和新媒体结合后,增加了更多的传播手段,高职高专院校的舆情形式更加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微信的使用面极其广泛,其中微信群、朋友圈等成为新的舆情传播途径。微信的朋友圈功能,能使一个人公开发布的消息被他的所有好友看到,也使一個人能够浏览所有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在朋友圈还可以参与互动,可以点赞或者发表评论。朋友圈信息查看的顺序依照朋友发布时间来排列,这种互相之间交叉的毫无规律可循的传播方式给相关信息的监管和引导带来了很大挑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微信加好友、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产生了“个人—家庭”的新传播模式。家人之间可以相互转发看到过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也可以转发其他与微信有合作的平台内容,比如知乎等等。目前很多平台都有通过微信转发给好友的功能,使微信可以呈现的内容远远超出微信本身,加上家庭之间的传播,又纵向沟通了不同代之间的传播内容和模式。如果代际冲突结合院校舆情,将给院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增大难度。

其次,微博的更新换代。微博比微信产生时间更早,但比起腾讯QQ,其存在感更强,至今仍比较活跃。其传播模式主要呈现为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具体是指每一位博主的微博内容不仅能被其粉丝看到,还能被其粉丝的粉丝看到。因此,其传播模式使信息接受者人数呈几何级迅速增长。另外,除去原有的粉丝间传播,微博还拥有热门话题榜等内容,热门话题榜是通过统计得出当天话题热门度位居前面的话题,然后推到榜单,使每一位用户都能看到。进一步增加热门话题的热度。

院校网络舆情在社会上起到的影响和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在全球化的趋势中,互联网在故断打破各种形式的壁垒,每一个点发出的信息可以通向任何一个角落,全球的信息系统在互相融合。人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贴吧、公众号等等向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也都可以成为几乎不用为信息负责的编辑者。互联网上随时随地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传播,在信息量巨大的情况下信息的优劣也难以鉴别,一旦有虚假信息,影响范围巨大,最终会影响人们怀疑互联网的可信度。

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的舆情呈现出更不稳定、不安全的情形。信息传播成本极低,导致不同目的、不同水准的信息都可能出现在院校网络中。虚假信息,煽动性信息也能趁虚而入,可能引起局部恐慌,打乱正常生活秩序,最严重的是损害了院校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网络言论的匿名制、责任追究难的特点还容易引发“多数暴政”,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大量网民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的集体谩骂。这样情况下,网民已经失去理性和对事实的判断力,更多是无端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对于指责对象造成极大心理伤害并影响其正常生活;院校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思想较为单纯,同时又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如果煽动性谣言在学生范围内广泛传播,可能会造成不理智行为,比如聚众游行等等。

二、高职高专学生新媒体舆情引导原则与危机应对策略

(一)舆情引导原则:

重视并加强传统引导方式。院校中传统舆情引导方式是单向的教育活动,有道德教育课程,相关讲座等形式。虽然难以覆盖到新媒体的影响面,但作为更严肃、深刻的教育模式在信息深度和影响程度方面更有优势,更有可能触动学生内心,起到舆情引导的作用。

增加新媒体传播方式。舆情引导需要针对舆情的改变而改变,当下院校舆情已经与新媒体紧紧融合,舆情引导方式也应当与新媒体相融合。使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方式叠加,增强引导覆盖面和亲和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寓教于生活之中。

(二)院校学生舆情的引导策略

首先要深入了解院校学生当下舆情的具体情形和发展方向,这要求跟进、了解和分析院校学生舆情,了解其整体特点和产生基本规律。及时捕捉到不良舆论产生的爆发点,及早进行干预,避免后期局势扩大,难以控制。在早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深入了解言论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引导。要通过流行语等具体热点了解当下院校学生的关注点和他们的心声,理解其内在需求。对于不合理的言行应该理性引导,同时还应该把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源头减少学生偏激、狭隘的可能性。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舆情引导的“度”,把舆情监督和控制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论自由。

三、结束语:

面对新媒体背景下更加复杂、混乱的院校舆情,相关部门更应该积极应对,发挥好媒体舆论的道德导向作用。不断总结经验,用切实可行的方法维护校园舆情安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维持校园网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陈琼秋,郑天翔.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J].新闻战线,2016,(14):131-132.

[2]刘天航,靳振华,林波. 全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大学生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50-52+68.

[3]裘潘芳.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4,(36): 287-288.

[4]于春生.新媒体舆情危机事件:内涵、特征与应对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9):141-142.

猜你喜欢
新媒体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