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未来学校,成就非凡梦想

2017-06-09 10:49宋永田
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科体系素养

宋永田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在发展,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用同一种模式面对教室的每一个孩子,我们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是否忽视了孩子们的个性需求,是否抹杀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智慧,同时,我们学校的教育也面临诸多的挑战。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教育如何迎接未来?我们如何读懂未来的学生?这些问题既新奇又充满挑战。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未来的学校是一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地方。这所学校能够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去选择课程,在课程整合中学习,能够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下面就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习模式的改变、课堂的关注以及评价体系的转变四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未来学校的理解。

一、自主选择的课程资源

课程表将会统一转化为学生订制的个人课程表,这就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适合他自身发展的、可供自由选择的一些课程资源。现在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可以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但是大部分课程还是不能自主选择的。但是在未来,我们的教学实践将会发生改变,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的位置上,静静地听老师上课,他可以自己选择到哪里去上课,怎样去学习。现在我们山东省在中小学开展了自主选课日活动,学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多项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把他喜欢的这些选修课程转化为自己的成长过程。

下面是我所在的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一些简单的做法和探索。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了每天三节的校本必修课,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落实学科素养。同时,我们每周还开设了三节校本选修课程,包括特长超市和科技超市两大类,共计52项,供我们全校4000名学生自由选择。

我们要在学校运作方式上做更大的调整和变革,能够设置更多元、更宽泛的课程内容;建设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和课程场馆;配备更多经验丰富的课程教师,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提供硬件以及软件上的条件。

二、学科融合的主题学习

当下我们的教学通常会被课程表所分割,使我们的教育体系出现了一定的“碎片化”现象,不利于孩子对知识进行整体性的建构。那么在未来的学校,应该提倡学科间的交叉和互动,鼓励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倡导跨学科之间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和学习项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他们可能选择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去确定,那么这样的主题课程就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多门学科融合为一体,这样未来学校的师生的教学就成为一个共同体,让身处其中的师生实现生命的成长。

现在,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学科组成的STEAM教育应该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学校现在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山东省滨州市开展了主题式组合课程的试点和改革,把我们前面的三级课程整合为七大主题式课程,在教学中凸显主题之下的学科整合,从而落实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例如上一周我和学生在学习完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以后,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题式教学作业:让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同时联系了科学和美术的知识,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这种主题式教学可以改变传统学科教学中彼此相对孤立的不足,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学习内容上的相互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将不同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形成更优价值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体验合作的深度学习

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大多数时候还是被动地聽,消极接纳课堂的知识,交流互动偏少,而未来我们的课堂中,交流互动会比较多,学生应该主动地参与,然后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合作学习会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合作和互动。我们主要的职责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感到能够被尊重、被信任、被接纳,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要经历知识发生的最主要过程,在小组当中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科素养。

在未来的学校当中,现代教育制度不仅是呈现式的手段,也不仅是更大容量的知识的存储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于现代知识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颠覆性的改革,让我们的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能够打破课堂和学校的围墙,实现无边界、自由的教学互动,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现在微课、慕课等各种学习方式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线上线下这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魅力,这是我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智慧课堂的试验研究,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学习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我们老师更多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和进行知识的架构,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

四、自我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未来学校,我们会让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为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希望能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的职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我们学校要确立一个合适的评估机制,去鼓励和指导孩子,尽量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学科掌握与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起一种可持续性的引导式的支持性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当中,分数不应该再是核心的内容,它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成果展示、项目展示甚至口头陈述展示自己,即使考试通不过也没有关系,可以重新再来,从失败当中学习一些有利的东西。

学生可以通过提交创意、成果展示或者是动手操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个知识性的评价体系应该在我们教学当中发挥一个更大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开展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并将评估纳入学校的成绩评定体系。学生自我评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确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行为。

现在的学生非常看重我们的考试,我们就是关注分数,但是长远来看,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素养,关注素养的长期性发展目标。中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我们下一步的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因为它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关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感悟,而不是只想结果;它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的优化的过程。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家校合作,未来的学校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父母一起成长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父母参与我们学校的活动,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同时为孩子多方面的成长去提供更为丰富的一些教育资源,同时,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和培训,让父母也能明白我们的教育方向、教育方法是怎样的;让父母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去评价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幸福,我们未来的学校应该把父母变得更好,变单一的学校培养为家校一起培养。

各位同仁,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梦想实现的地方,让我们用创新的视角把学校建成孩子们喜欢的地方,让孩子找到兴趣,爱上学习,实现梦想。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梁邹小学。根据会议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学科体系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