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造未来

2017-06-09 07:43童喜喜
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朝向农耕重生

童喜喜

教育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

因为,教育绝非无所不能,教育却是人类唯一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教育将人类文明一代代传承,才让人类从洞穴里一步步走出,走到了今天的星空之下。

教育,注定了永远朝向未来。

教育是对此前成功经验的总结,永远立足于今天,目标却是为了创造明天的美好。

教育,必须引领人们开创未来。

复杂的人性,是经由漫长的历史孵化,经由冷漠的自然打磨,才累积出今天的世界。美好未来,绝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来自我们的双手。

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时代大潮汹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特征,对人们有着不同要求。因此,不同时代呼唤着不同的教育,决定了教育必須因时代而变。

不幸的是,相较于时代的更迭,人类的寿命过于短暂,以至于大多数人常常看不见变迁,而是习惯于当下,把有待继续改进的现实,视为与生俱来的不够完美。

所以,当我们在畅想未来时,与其说我们是畅想未来,不如说在借助于未来,反观当下,审视现在,从而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

毫无疑问,信息时代将带来教育形式上的诸多改变。无论是网络授课日益蓬勃,导致课堂的改变,还是知识传播的不同,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乃至导致学校作为教育这一重要载体的改变,这些都将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是,更重要的也是更为本质的改变,或许是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不同,导致时代对人的要求的改变,这种改变,又恰恰呼应着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存在价值认可的改变。这两种力量汇聚,激荡着生成一股洪流。

工业时代,为了提高效率,强调大规模生产,强调集体行动,强调整齐划一。我们当下所开展的教育,无一不是根据这种要求而进行。

信息时代,特点就是优点。在这个时代中,拥有丰富的知识不再是人一生中足以依靠的优势,知识的运用乃至创造,才是生命最可贵的标签。于是,强调个体,强调个性,强调创造性思维等等,都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呼唤。

从人类的成长来说,也从农耕时代的高度极权下,人类更认可秩序、层级,发展到工业时代的稳定生活,乐于成为螺丝钉,成为平等的部件共同构建出集体,发展到信息时代,人类日复一日地反思叩问人性,不断粉碎已有的规则:男女平权,同性之爱,发现儿童……人们在不断重新制定新的标准。

正因为未来只是设想,也就意味着未来有着无穷可能。如果说农耕时代是神佑众人,工业时代是上帝已死,那么,乐观地说,信息时代或许意味着人之重生。

重生,自然首先意味着阵痛。尤其是信息时代这样的改变,对于习惯整体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是一个格外巨大的挑战。对各种诸如不患穷而患不均、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等陋习,两者的碰撞会格外剧烈。

纵然如此,我们也并不悲观。我们只是更加谦逊也更加坚定地热议未来,更加严谨也更加勇猛地探索未来。

未来尚未到来,一切仍可期待。教育扎根于现实,朝向着明天,致力于改变。由此,教育创造未来。

猜你喜欢
朝向农耕重生
朝向马头的方向
朝向马头的方向
农耕旧事十二韵
乌龟快跑
重生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趣玩:南下重生
朝向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