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师

2017-06-09 01:02郭明晓
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玩具游戏培训

郭明晓

现在学校的教师确实很辛苦。退休前,我每天早晨总是早早地到教室,既要查看教室是否整洁,又要陪伴早来的学生早读;既要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管学生在家的表现,甚至比孩子的父母还管得多。比如,要管亲子阅读,要管孩子在家里做作业的事,甚至要管孩子在家里是否好好吃饭睡觉等等。班级有一孩子,家庭成员之间极少交流,他们家除了日常生活对话外,基本不会对其他的话题展开对话。孩子的认知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大家都知道的平常事,他不知道;他的情感发展也受到阻碍,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班级发生的各种事,他觉得无所谓,似乎与他无关;他更不会去思念谁。我们读着韦应物的“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时,他对我说:“郭老师,古人好无聊哦,自己做自己的事就是了,干嘛去相思哦!我才不会去想那些呢!”这样的孩子,老师不仅要陪伴他阅读,周末还把他带到自己家里,与他聊天,讲日常生活之外的话题,给他补家庭应该开展的对话。

因此,现在的教师不仅要担当学校里教师的职责,还得担负起家庭父母的职责。当然,在学校里,既要当班主任,又要担任学科教师;既要担任自己的专业学科的教学,还要兼任许多学科的教学。我在当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时,就兼任过美术、音乐、体育,甚至是计算机课的老师。

未来的学校里的教师,随着未来教育的个性化,需要教师角色的进一步细分。再也不会有一位老师包班涉及所有学科的现象,因为学生各自在家里在网上学习;课程是学生私人订制,老师的上课都是根据学生制定的课而上,即便有人在学习相同的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针对性都是非常强的,都是满足个体需要的,不需要这样的课程的学生是不会进入教师的班级之中的。因此,教师角色在未来教育中,只会越来越细分,而不是越来越笼统。我们共同梳理归纳为以下

三类:

1.教师角色分化之一:坐在家里当老师——对某一门知识精深掌握,能够浅出地通过网络传播。

不用到学校去上课,这也许是现在许多老师的愿望吧。在学校当老师,我不知道你们最怕什么,反正我最怕迟到。我这个人睡眠很好,基本不做梦,上班的时候,做的梦基本都是与上班迟到有关,不是走不到学校被吓醒,就是找不到教室给急醒,因为家与学校再近也有一段距离。未来的教师在网上上课,不用到学校,在家里就能上课,再也没有迟到的忧虑了,是多爽的一件事啊!

在网上授课又有多少学生呢?前段时间在网上备受争议的王羽老师,我关注的不是他日进多少斗金,我看到的是他一节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竟然有2617名学生。教师的劳动效益得到如此提高,是我们站在教室里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吧?

其实,王羽老师一节课有两千多名学生,就是现在在网上也只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点开慕课网站,我看到这个平台上有2229门课程,每门课程少则几万人,多则十几万人。一个老师在家里就能给几万乃至十几万的人上课,是站在教室里的我们能想象的吗?

我们现在的教师,能成为这样未来的教师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我现在在网师上课,仅仅是利用QQ群,坐在家里,就能给全国各地数百位老师上课,且能直接互动。如果借以现代化网络平台,我们网师的课也可以成为慕课,加之我们努力学习这样的网络上课技术,我们就能成为掌握现代技术的未来的教师。

2.教师角色分化之二:天涯海角当老师——对某一群人(学生)的整体了解,成为学习伙伴、心理导师,在学生面对选择时积极提供专业协助,协助学生人格成长。

在线课程、适应性学习、大数据、游戏化……数字化创新正在变革人们的学习方式,打破教育公平之路上的障碍。原来我们的乡村缺少教育资源,现在有了网络,再偏僻的乡村,在网上也与国际化都市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平台。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慕课平台上,每门课程都有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来自全国各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给天涯海角的人上课,也就是在天涯海角当老师。

天涯海角当老师,利用网络课堂,教师首先与网络终端的人成为学习伙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知识的引入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分配者,他告诉学生什么是知识里的规则;他将各种信息包装起来,形成一篇篇讲义和一本本教科书。教材是有序地排列下来的,由教师决定了学生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学习。未来的教师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人,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是一个有研究任务的图书馆员。他不必懂得所有的学习内容,但知道如何获取这些知识。他也是个学生,只是学习的经验更丰富。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完全主动的,教师只是默默地在一旁,设法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并且偶尔检查一下进度,或顺着学生的需要,做一些辅导。未来的教学,更注重团队学习方式,让学生一块儿工作,互相沟通,分享学习的美妙经验,达到刺激学习效果的目的。

未来的网络课堂,也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平台上,教师获得的信息,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选课内容、学习过程、作业效果及完成时间等进行精确跟踪后,再经过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的结果。这样获得的学生信息,比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时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全面、更有科学依据。教师可根据这准确、全面的信息给予学生及时的、生理的、心理的和专业的帮助。

教师在网络授课,并由大数据获得学生信息,对学生更加了解。因此,当面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时,指导就更具针对性,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而在学生面对选择时,教师更能积极提供专业协助,协助学生人格成长。

我们现今的教师,能成为未来的教师吗?我的回答仍然是肯定的。因为,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中,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知识的引入者,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合作者。这就是现在的教师走向未来教师的路径。

新教育课堂的三重境界,强调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强调知行合一,就是在追求。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知识引入者,就是在追求教师与学生成为伙伴,成为追求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新教育追寻的理想课堂,新教育教师追寻的理想课堂,就是在让自己成为未来的教师。

新教育的许多课程也是这样,已经不是老师在传递知识,而是老师在引入知识,老师和学生成为合伙人,一起去追寻知识、建构知识、用知识去获取知识,让自己的生命更美好。

比如新教育的生命叙事剧课程,虽然是在教室里的课程,教师只是课程的引入者,而学生们在主动地学习,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教师和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地探索着追寻目标的路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促进学生主动成长,促进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自我教育,在对话中质疑,点拨,引导课程的走向。

3.教师角色分化之三:深入各行当老师——网络让教育更加社会化,各行各业都对教育有所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更加需要教师。现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培训机构,有专职的教师在对自己行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专业技术提升培训

等等。

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她本来是粮食技工学校的教师,技工学校撤消后,她转行到了保险公司,随着对保险业务的提升,加上教师出身,她就成了公司专业技术提升的培训师。我女儿所在的一家医药公司,每个季度除了对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外,还要对老员工进行全员培训,以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养;且公司有专职培训师。我二姐在一家大型银行做网络安全的技术开发与提升,同时她还兼任对银行员工在网络升级提升后的技术培训。她既是技术的研发者,又是技术推广的培训者,集专业研发与专业培训为一身。就我们自己身边的人的工作,都说明各行各业都需要老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老师的需求越来越大,不要说大型企业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就是小至每个家庭乃至到每个家庭成员,也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的。因为,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上岗证,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还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培训呢。

对于父母来说,养育孩子是需要进行培训的。怎样才能科学养育,父母不仅需要生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营养学、医学、健康学等等知识与技能。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唯有不断地学习与参与培训。

对于父母来说,最难的还是教育的问题。每个父母若想具有教育学素养,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培训。单就父母怎样掌握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技能,就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为此,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致力推动的萤火虫项目,就是在探索网络上与现实生活中怎样帮助父母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工作。我们知道,仅一个亲子阅读项目,对于父母的培训只是沧海一粟,对父母的培训,社会还有无限的需求。

因此,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训父母,比如通过妇联的培训,通过工会的培训,通过共青团的培训,通过父母学校的培训等等,来对家庭中的父母乃至祖父辈进行培训。我就曾经被邀请到工会,对全区的工会中专职管理父母工作的人员进行过培训,他们又将进行下一级的培训。

所有的行业要发展,都需要教育培训,而培训人员既要有行业的专业知识,还得有教师的专业技能。因此,行业培训的教师,一定既具有教师的专业技能,还得有行业的专业技能。

与教育无关的行业都需要教师,那么与教育有关的行业就更需要教师了,而教师因为对教育基本规律的了解,他们就可以介入各种行业,参与各行业的工作,作为教育咨询人员,凸显此行业的教育功能,让此行业的产品的教育功能更大更强。

如玩具行业,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自由与规则、过程与结果,在满足玩的乐趣的同时,丰富了自己人格的内涵。一个没有上学的孩子,玩具就是他们的教课书。试想没有教师或懂教育的人介入玩具行业,能编好这样的“教科书”吗?

孩子通过玩具去认识世界,孩子的认识是在各种感知中建立起来的,在设计玩具的时候,教师的介入,就能把玩具变成学具,孩子在玩耍中就进入知识世界,就在进行自我教育。比如,最简单的七巧板为什么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是一种益智的玩具,具有教育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玩具向电子化、智能化、互动化玩具方向发展。如有一种玩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有接在电脑上的数码摄像机、软件和各种配件,若加上自己的想象,便能自拍一套个人化的电影。该产品适合8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孩子在玩乐中,可以学到有关现代科技知识,达到开发孩子想象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玩具的开发中,还注意表现出人性化的情趣,要体现科学的人文关怀。制造这样的玩具,必须要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设计美学、甚至人体工程学等等相关的理论。

电子游戏兴起后,许多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中不能自拔,当时就有许多老师感叹:“如果把教材内容变成电子游戏,学生既学得快乐且能热爱,老师也教得轻松。”一二十年前的玩笑话,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诞生了一种教育游戏,它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这样的游戏的开发,更需要教师的介入。

因此,游戏和学习之间的界限正在变模糊。游戏不再只是娱乐,它是一种特有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好的教育游戏并不是给苦涩的学习裹上糖衣——它拥有更大的价值和使命,即用全新的方法组织知识,创造跨学科的整体学习体验。游戏是人类学习和探索最初的形式。未来,游戏又将成为数字时代的教与学的方式。

而今,游戏进入了我们的教育平台,成为学习内容的载体,成为课程。我在中国慕课网平台上看到有四十款在线游戏,涵盖数学、外语、科学、社科等各个学科。这些游戏设计与教学又怎能离开教师呢?

在我国,多克多比就是一款很有名的教育游戏产品。多克多比以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以国际教育专家巴伯的巴伯公式为设计核心,针对6~14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一款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绝对有益的能力教育类互联网产品。更不用说,像动画片、儿童影片制作,就更需要教育人士跟进。

因此,面对这样的未来,教師需要进行选择,更需要掌握相应的能力——第一是知识的专精尖,第二是心理的洞察力,第三是跨界的能力。

我们都在路上。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

猜你喜欢
玩具游戏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爆笑游戏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