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所队合作”模式下如何加强对公安院校实习学员的教育培养

2017-06-09 18:41韦炜
科教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

韦炜

摘 要 当前,公安院校实习学员在基层单位实习工作中存在警察意识不强、专业不对口、实习内容不规范、实战化技能训练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公安基层所队必须从加强实习学员警察意识培养,紧贴实战加强情景式互动式培训,强化后勤和安全保障措施,跟踪学员实习心理等方式强化实习学员教育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常态化培养机制才能确保实习学员适应第一任职需要。

关键词 校所队合作 实习学员 教育培训

近年来,公安边防高等专科学校与公安边防基层实战单位建立紧密型“校所队”合作模式,将在校学员分批次推送到基层一线单位开展实习,实现公安边防院校与公安实战单位的双向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全面推进公安边防工作与公安边防队伍建设科学可持续发展。实习学员作为“校所队互动”的主要实践对象,其在实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是“校所队互动”工作的一个重点。基层所队作为实习学员的主要接收单位,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常态化培养机制,实现在校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无缝对接,为学员更好地适应第一任职需要,是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1 基层所队做好实习学员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1)对于实习学员而言,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公安边防基层工作涵盖了公安边防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突发事件处置、刑事案件侦查、治安案件办理、边防巡逻设卡检查、接处警工作、社区警务和犯罪预防等,面广量大,工作标准要求高,辖区群众需求也多样。因此在校学员第一时间充实到基层一线,有利于检验其在校学习情况,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切实将所学知识与实战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迅速全面提升自身实战能力。

(2)对于基层所队而言,是补充警力不足的重要力量。自“校所队”实习工作开展以来,实习学员大部分被分配到边防一线基层所队,参与到边防执法执勤日常工作中去。虽然实习学员并无执法资格,不是正式警察,但通过参与值班备勤、纠纷调解、协助办理案件等实习工作,依旧有力缓解了基层所队警力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基层所队只有加强对实习学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使实习学员尽快融入到公安边防工作的实际中去,使基层所队用得放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

(3)对于公安边防工作发展而言,是实现院校和基层单位共赢的必然要求。“校所队合作”作为培养具备警务核心能力、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公安高等教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渠道,在充分发挥公安教学对公安边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基础理论支撑作用以及公安边防工作对公安边防教学的实战效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实习实训是“校所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习学员在基层所队实习所达到的效果如何是衡量“校所队合作”模式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因此,基层所队在加强对实习学员的培养教育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责任所在。

2 目前基层所队对实习学员培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实习学员的警察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由于基层所队日常警务工作比较繁杂,很多单位在接收实习学员后就直接排其开展具体的警务工作,从而忽视了其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具体表现在:一是实习学员职责意识淡薄,很多实习学员在参与警务活动时没有意识到自己岗位的具体职责,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行动随意,言语随意,往往给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二是实习学员警察纪律意识松懈。部分实习学员自律能力较差,加上实习单位管理不到位,以为基层所队不需要像在学校一样纪律严,要求高,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着装不规范、不假外出等不良情形时有发生,给队伍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三是实习学员警察保密意识不强。基层所队日常涉及警务秘密的文件资料比较多,因此要求全体民警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全方面遵守保密规定,严守警务秘密,而实习学员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培训不够深入,几乎涉及不到涉密的文件资料,对可能造成泄密的情形认识不清,实习学员一些想当然的随意举动就很容易造成泄密事件的发生。

(2)对实习学员的教育培训不系统。部分基层所队在给实习学员指定带领的“师父”之后往往就仅依靠“师父”的带动教学,对实习学员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检验学习的效果没有相关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其次在學习岗位的安排上,基层单位往往哪里缺人就将实习学员安排去哪里,实习学员多数被安排在街面巡逻、个别安保执勤或者内勤档案室帮助工作,基层单位缺乏对学员专业的了解和针对性的全面培养锻炼。再次,个别基层所队有些“师父”自身就存在法律知识更新不及时,办案功底不扎实,口头传授思路方法不系统清晰,没有耐心等问题,这对实习学员的学习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导致学员实际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学员掌握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不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检验,往往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从警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对实习学员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公安边防工作具有刑事司法权和行政执法权,学生在巡逻或执法办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也会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基层所队作为实践教学的实施部门以及实习学员实习期间的管理部门,在其安全保障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就目前而言个别基层所队往往忽视了对实习学员的安全管理,对学员参与抓捕、办案没有相应的措施保障,个别基层所队民警甚至带领实习学员参与危险程度较高的执法执勤工作。个别基层所队对学员的八小时之外的跟踪管理不够,实习学员行踪不能及时掌握,导致各种违规、违纪、违法和安全事故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时有发生。

3 基层所队加强实习学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1)切实加强警察意识养成。一是组织开展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层所队必须结合“为何入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教育实习学员牢固树立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忠诚意识,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在实习学员被分配到基层所队的第一时间,基层所队领导必须紧密结合边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指导,教育实习学员执法办案必须严格规范,讲法律、讲程序、讲效果,筑牢法律底线思维,时刻铭记一名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坚决杜绝滥用职权、知法犯法、执法害民等问题的发生。三是端正入警动机,着重培养警察事业意识。基层所队可通过优秀民警先进事迹报告会、警务工作能手座谈会、观看教育影片等形式,帮助实习队员从“准警察”到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转变,增强实习学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切实把公安边防工作当作一份真心实意要干的事业来做。

(2)加强警察业务技能培训。一是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紧紧围绕“贴近实战、服务实战”的要求,精心选编案件办理、群体性事件处置、窗口接待、群众服务等基层岗位实战技能方面的内容,不断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目的,全面提高实习学员适应警察职业所需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在培训形式上下功夫。除了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外,要积极探索以“从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培训,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教”与“行”的有机结合,组织经验丰富的民警开展现场教学,现场检验教学效果,以训代讲,以练代授,构建实习学员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情景教学,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三是在培训效果上下功夫。基层所队必须为学员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作风素养硬、沟通能力强的民警作为警师,带领学员参与执勤,讲解勤务流程及工作特点,帮助实习学员熟悉业务,让实习学员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检验。确保学员实习效果与安全。公安院校教员和管理人员可以与基层所队领导定期对学员的实习效果进行跟踪、评价,指出学员存在的技术问题,观察学员的纠正效果。不让优秀实习学员的选拔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而是真正成为实习学员努力奋斗的目标。

(3)加强警务保障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后勤保障机制。为实习学员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尽力帮助学员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对身体欠佳的学员,可适当调整工作内容,及时安排休息,打消实习学员的顾虑,确保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二是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安全问题是基层所队实习学员工作重中之重的问题。在实习学员进入基层所队之初就必须组织学员进行条令条例、“八项规定”、“四项严禁”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育引导学员养成令行禁止的紀律意识。在安排实习学员参加各种警务任务时要明确实习学员的职责范围,禁止基层所队安排实习学员参加高风险的警务任务,落实带队民警的监护责任,着实保证实习学员的安全。三是建立心理调适机制。实习学员普遍年纪小,社会阅历不足,面对基层工作压力大、解决难度高等挑战时,思想上容易产生障碍。因此基层所队应当加强对实习学员的跟踪性心理调试,拓宽与实习学员的交流沟通渠道,通过座谈会摸底,面对面沟通,微博微信互动等多种形式,广泛真实地了解实习学员在实习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对实习学员存在的困惑积极引导,对其提出的问题有效解决,加强互动,建立彼此信任,及时发现、解决实习学员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银松.公安院校学员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28(4).

[2] 袁媛.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毕业实习的管理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2).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
我国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校扩招下的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如何补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短板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