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助推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2017-06-09 18:16李巧玲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案例实践

李巧玲

【摘 要】如何有效又尽快地使教研组内的青年教师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团队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英语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经过实践与探索,实现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具体可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的案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依托“课例研究”来实现青年教师团队共同发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例研究 青年教师培养 实践 案例

【案例叙述】

2015年期末,教导处在做学科考试质量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情况,让我们惊诧不已:五位年轻英语教师所任教班级的质量全线告急,有一个班的情况甚至让我们几欲崩溃。

“为什么会这样?”

“这几位老师平时还是比较勤恳的啊?”

“学校不是为他们找了师父吗?”

“备课本、作业本检查时,他们的完成情况不是还不错的吗?”

我们不断自问,试图尽快找到原因,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我们开始听他们的课。课前,先看他们的备课笔记,发现流程设计还是完整的,结构清楚。可是,上课的情形让我们急了,他们只是走完了教学流程;重点的地方没有凸显,没有时间的保证;难点之处,没有集中攻坚的举措;整节课,浮光掠影,“奔忙”而过。在课后的交流中,上课教师也表达了自己课堂的迷茫之处:缺乏课堂的实践智慧,缺失自信。

原来,问题出在课堂教学上!出在没有课堂实践智慧上!

【问题分析】

说实话,上述情况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常规的“师徒结对”对教师的孵化功能还行吗?没有机制的保证,没有新意当然会渐渐消退。年轻教师最最需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课堂教学技能的长进,这也是他们专业自信的源头;他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当然是“课例”的引领,对,是“课例”,他们需要在课例的引领下把握教学的目标、重难点,需要在“课例”中改进,找到教学该有的节奏,进而谙熟教和学的真谛。

【实施策略】

于是,学校谋划以“团队共进”为出发点,在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同时,构建“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共同体培养模式。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不断改进研究模式,优化研究方法,形成了助推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制度保障,规范课例研究活动

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课例”研究对教师团队培养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初期阶段就规范了运作的要求。

(一)组建团队

我们在原有英语教研组的基础上建立“英语教师成长共同体”,由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学校教导处分管英语的主任直接管理,英语教研组组长协助管理。

(二)保证时间

每一次课例研究活动,想要教师们积极参与,就需要有时间的保障,所以学校在开学初排课程表时就把每周三上午的三、四节课定为英语课例研讨时间,这两节课所有英语教师都不排课,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们在每一次活动时要调课的麻烦,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规定流程

为了使每一次的课例研讨活动都能保质保量地开展,我们制订了一套系统化的运作流程。

1.个人备课——上课教师先自己独立备课,写出教学设计初稿。

2.小组研讨——同备课组教师就教学设计初稿进行第一轮研讨,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3.集体听课——英语组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同时结合每一次研讨的主题填写课堂评价表。

4.评课议课——听完课后,所有教师结合听课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所听课,要求人人发言,既肯定优点,也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上课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5.优化教案——上课教师结合教师们研讨的结果再次修改、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定稿,放入学校资源库。

6.撰写反思——上课教师结合自己上课、磨课这一过程撰写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结合自己听课、研讨的过程撰写听课反思。大家一起反思,一起成长。

二、骨干示范,推动课例研究开展

为了提高活动的效果,同时也为了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我们的前两次活动分别安排了组内区学科带头人李老师、区优秀青年教师高老师先后执教研讨课。教导处组织所有英语教师一起听课并填写课堂评价记录表,听完课后,教师们围坐在一起进行研讨。

研讨时,每位教师都能从自己的收获和建议两方面发言,最后由教研组长汇总教师们的发言内容,并记录在册。两位上课教师也根据大家交流的内容撰写了教学反思。不仅如此,其他教师在教学博客上撰写了教研活动反思,写下了自己在参与观课议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教师们纷纷跟帖点赞。一石激起千层浪,兩位骨干教师在英语组开了一个好头,大家参与研讨课的氛围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原定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到了第二学期,我们将此课例研讨活动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每一次的课例都围绕主题设计,教师们的观课也更突出主题化:除了要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思考校本研修主题的渗透落实情况。

这样,随着课例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切实感受到这种“抱团成长”模式对自己教学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每一次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三、不断创新,优化课例研究形式

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除了结合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开展活动外,我们还结合市区教研活动的主题开展了系列化的研讨活动,如语篇板块教学研讨、单元目标分解研讨、练习课教学研讨等。随着课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研究的形式,让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所以,在第三学期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师徒同台

执教三年级的邹老师和她的徒弟俞老师共同解读教材,一起备课,在达成一致意见以后,撰写教学设计方案、制作课件,两人分别用这份课件在自己的班级上课。通过听课对比,教师们发现,虽然两位教师用的是相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统一的课件,但是课堂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邹老师经验丰富,课堂把控能力比较强,还能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点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而新手俞老师上课时更多的是跟着课件内容走,对学生的关注相对就要少一些,有一些内容的操练还不够扎实。这一次的研讨活动对几位年轻教师的触动特别大,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仅是备好课,还要下很多的“功夫”。

(二)同课异构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研讨形式,五年级的两位教师分别就Unit 7 At weekends这一单元的story time教学进行备课、上课,内容统一,但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却不尽相同,各有利弊。研讨时,大家基本达成的一致共识是:五(2)班杨老师的课导入部分重点突出,操练有效,学生参与面广,而文本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时层次还不够清晰;而五(3)班的成老师刚好与杨老师相反,导入部分设计显得有些冗长,重点句型操练不到位,但是文本学习的过程,以人物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条理清楚。结论是两位教师的教案如果能互相取长补短,整合彼此的优点,改进自己的设计缺陷,则是一份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

(三)同课续构

这是六年级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六(1)班的李老师先开始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个单元第一课时的研讨课,大家在进行认真的研讨后,六(3)班的皇甫老师结合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第二次执教这一内容,大家再次听课。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同课续构这一形式不仅可以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理解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生现场学习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续”的核心在于对前课堂的反思与改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四)解析优课

除上述方法之外,我们还将课例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名师课堂”,此活动分为两步:第一步,教师们一起观看名师上课的教学录像,观摩之后,大家一起对名师的课堂进行解析,罗列出名师课堂的亮点。第二步,大家进行二次研讨,选取与名师课堂同课型教学材料,讨论如何将名师课堂中的精彩设计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来。

四、借力活动,实现课例研究价值

2015年,区举行小学英语“红枫杯”教学竞赛活动,学校派出了英语组最年轻的两位教师参赛。这让部分领导不禁有些担忧起比赛的结果,但是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因为虽然上课的是两位年轻的教师,但是我们有整个团队的后方支持。我区的红枫杯赛课都是采用48小时备课制,这让我们明白等知道课题再着手准备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在比赛前一个月,组长带领所有教师开始准备——学习。而我们学习的方式就是结合本次赛课的主题观看名师教学视频,然后在组内进行研讨。在观看一节节的优秀课例和研讨时,通过大家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师们有了积累与沉淀。当两位教师同时拿到课题时,组内其余六人分为两组,分别由一名骨干教师领头,大家先用半天时间分头备课,中午集中交换意见形成统一方案,下午就由上课教师制作PPT初稿并进行试上。教师们因为已经提前有了深入的思考,在听课时一些想法很快就能成形。所以听完课之后的研讨,大家的观点竟然会不约而同地趋向一致。由于意见的统一,教学设计的修改就顺利很多,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定稿,两位教师当天下午进行了第二次试上,两个磨课小组成员分别再次参与听课。这次听完课后,教师们一致认为主体思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一部分细节需再进行完善。当天晚上,所有教师一起加班,大家分工合作:修改课件、录制音频、制作道具……一起协助两位上课教师完成准备工作。

由于我们的团队协助以及精心打磨,这次的赛课,两位教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短短的48小时,让两位工作只三年的新教师与全区众多骨干教师角逐,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课例研究”既提升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在教研组内营造出一种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互相启发的氛围,让年轻的教师蓬勃向上,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管培俊,朱旭东.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

[3] 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4] 潘志琴.小学英语教研组活动的观察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4).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尧佳路校区210046)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案例实践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