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锡刚
关于涵养无锡文脉的若干思考
◎ 樊锡刚
文脉,是指文化传承的脉络,包含社会思想的演进及其相关的精英人物,是国家、民族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并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质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涵养和发展文脉,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与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对无锡地区历史文脉的演变作一梳理,指陈利弊得失,并对今后如何涵养文脉、聚集文气提出建议。
无锡地处江南,景色旖旎、风物清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赖以生息的福地。无锡有3000年建城史,史前文明可追溯至7000年前。据考证,1981年,在宜兴灵谷洞就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年的人类骨骼;1985年,在无锡太湖三山岛发现约500平方米的旧石期晚期人类遗址。据对本地区仙蠡墩、彭祖墩、高城墩、邱承墩等数十处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无锡人类史前文明完整覆盖了距今约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约6000年的崧泽文化、距今约5300年的良渚文化以及距今约3500年的马桥文化,在这些不同的文化层遗址中,相继发现了石斧、石锄、石犁、石镰等农具和籼稻、粳稻,捕鱼的陶坠网、独木舟,纺轮及蚕丝织物,祭祀及日常佩带的玉琮、玉铖、玉璧,发现有村落、墓地、城址、祭坛乃至宫殿,这些说明远在泰伯南奔之前,以无锡为代表之一的吴地文化已客观存在,无锡地区的渔猎和农业已十分发达,社会生活已有了组织、礼仪与规范,无锡并非“荆蛮之地”,无锡先民也非愚昧无知。
原始图腾崇拜是无锡悠远文脉的起始。2003年至2005年,邱承墩万家坟先后出土了四件盘蛇玲珑形器,此后在鸿山越墓出土的1800多件瓷器、硬陶器及玉器上发现了大量以蛇为造型的装饰图案,无锡先民对蛇的原始崇拜,是基于无锡地区远古时代蛇类肆虐,由惧而敬的生存需要。此外,还有对凤、龙的崇拜,玉飞凤的出土就是无锡先民凤崇拜的实证。原始图腾崇拜的出现,意味着无锡先民开始懂得敬畏万物上苍和寻求精神寄托,进而有了祭拜天地、祈求神灵、祭祀祖宗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活动,无锡先民围绕生存的这种思想开悟,极大地推动了无锡史前文明的发展。
泰伯南奔为无锡文脉亮出了尊贤重德的重要底色。公元前1123年,周泰伯、仲雍昆仲为让位于弟季历及其子姬昌,南奔并定居无锡梅里,建“勾吴”,吴文化由此得名。547年后,泰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为让王位“弃其室而耕”于常州焦溪舜过山下,死后归葬今江阴申港。泰伯仓促南下,被拥为“勾吴之主”,靠的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其“三让两家天下”的德义,从另一方面看,也反映了无锡先民尊贤重德,有史料记载无锡先民“时追随其有千余家”。泰伯居梅里后,相传曾率领无锡先民开凿长43公里的伯渎河,扩大桑蚕种殖,无锡农耕业得到长足发展。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阖闾)命死士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吴王位,阖闾在无锡建都城、重民生、强军事、扩疆土,史称其为“春秋五霸”之一,能够在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强势发声,对于无锡(或称作是吴人)来说这是惟一的一次,此后2500余年无锡一直扮演的是富庶之邦的角色。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封吴,“治无锡湖,立无锡塘”,受到无锡民众爱戴,“黄埠墩”“春申涧”“黄田港”“黄山”等与之有关的地名沿用至今。尊贤重德,无锡文脉的这一重要底色流转千古,从未蜕变,许多名贤先哲在无锡留下了辉煌印记。
秦汉置县使无锡文脉发展步入正轨。先秦,无锡先后属吴、越、楚,秦统一六国后属会稽郡。公元前202年即汉高祖5年,无锡建县治,仍隶会稽郡。近年来也有专家研究认为秦即设无锡县,两种看法从时间上讲相差数十年。无锡置县后设文学掾管教育,乡设三老掌教化,无锡文脉发展由此从民间自发转向政府主导。这种政府主导有始无终,近年来考古发现明嘉靖朝无锡知县管嘉祯所立的里社碑,内容有“鼓励民众抑强扶弱、劝善惩恶”“立社学、设教读,以训童蒙”等。从宏观学术环境看,先秦诸子百家学术争鸣同样流泽影响无锡,《吴越春秋》《吴地记》《抱朴子》等古籍都有“孔子入吴”的记载,无锡曾拥有孔子三位弟子的祠堂(荣氏宗祠、施子祠、廉子祠),有专家研究推断孔子第四次游列国经无锡抵苏州,或途经或逗留,至少对泰伯所在的无锡施以深情一瞥,因而在《论语》中写下了《泰伯篇》。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国赤乌年间,永兴寺兴建,佛教文化进入无锡,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由此打破。此后一千余年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基本维系儒、释、道鼎足三分的状况,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时期的此消彼长。
以“书画二圣”的出现为标志东晋时期无锡文脉迎来首度辉煌。307年,永嘉之乱前,幼年王羲之随父王旷为避战乱南迁落户无锡洛社,323年,王羲之族叔王导位于无锡城中白水荡的右军府被晋明帝赐予王羲之。从307年至359年,王羲之除离锡供职外,在无锡前后居住数十年,临池不辍,终成一代书圣。在洛社及城中白水荡两处分别留下了鹅池、观鹅亭、洗砚池及右军涤砚池刻石等古迹。有资料显示,王羲之在无锡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条幅”的“文章移造化 忠孝作良图”,为友写百余通信札,写下《王右军告祭文》《王内史借船帖》《今在田里帖》《天鼠帖》等名作。可以说,对王羲之而言,如果没有在无锡的沉潜苦习,就没有日后在山阴道上的随性挥洒,就没有《兰亭集序》这一千古名篇。与书圣交相辉映的是画圣顾恺之,344年,顾恺之诞于无锡,与王羲之差不多处同时代,以“才绝、画绝、痴绝”著称于世,他提出中国画“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传神在阿睹(眼睛)”,曾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相传他在南京瓦棺寺当众点睛妙募百万。书画二圣流泽千载,此后无锡书画艺术代有国手,元之倪瓒、明之王绂、现代之徐悲鸿和吴冠中等,均彪炳中国美术史册。
民本意识在无锡文脉发展中始终居突出地位。被誉为“悯农诗人”的李绅幼年随父于唐大历年间迁居无锡梅里,15岁时在惠山读书时目睹农民辛劳与疾苦,写下《悯农诗》两则,浩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少年李绅为农民仗义执言,实则是发自肺腑的民本意识,与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唐相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民本意识在无锡历史长河中时有闪现,为政者治水赈灾、轻赋簿税、保护桑梓,富绅造桥铺路、建义仓办义学,文人墨客吟诵悯农惜民的辞章,行为各异,但关注民生之心相通。明嘉靖三十二年,倭寇来犯,时任无锡县令王其勤率民众苦战18天将其击退,使百姓免遭涂炭。转年,王其勤又会同朝廷大员重新丈量全县土地,免去无田农民赋粮7000石。明天启年间,时任无锡县令刘五纬因县西北诸乡非旱即涝、连年歉收,“躬率湖民”建成鹅子岸,整修芙蓉圩堤,使西北诸乡旱涝无虞,刘五纬因辛劳逝于任所,无锡民众建庙祀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这种民本意识从根本上得到了升华。
读书办学风尚是无锡文脉发展的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无锡人重视读书。南朝时,司徒右长史湛挺在惠山创历山草堂隐居读书,唐士大夫李骘在惠山寺读书三年,唐名相李绅在惠山苦读30载。在惠山结庐读书还有后世的尤袤、邵宝、邹迪光、秦耀、顾可久、顾贞观等等。北宋国本初定时就把“尚文”定为国策,太祖立下誓碑“不得擅杀士大夫”,读书人受到举国尊崇,北宋嘉祐三年(1058),无锡县学宫建成,标志着无锡始有官学,官宦、富绅子弟可以入学就读。同时,无锡历代以来还涌现出众多家塾、教馆、族塾和义塾,至清末,无锡私塾总数达到866所。与普及式教育所不同的是,自宋至清,无锡先后有13所书院,这些书院堪称精英学术团体,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北宋理学家杨时创建,晚明因东林党人而大放异彩的东林书院。自隋创立科举以来,无锡出了540位进士,其中状元6人,“六科三解元”“一榜九进士”传为佳话;江阴有进士415人;宜兴中进士385人,其中状元4人。这些经科举入仕的官员中,除唐元和元年进士后为相的李绅外,有宋政和二年进士,力主抗金的“南渡第一相”李纲,有明正德九年进士,两遭廷杖的“锡谷四谏”之一、海瑞之师顾可久,有明万历二年状元,任会试同考官时提拔魏大中、顾宪成的孙继皋,有明天启进士,率5000兵血战数万清军并殉职的兵部尚书卢象升,还有清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对治理黄河功勋卓著的嵇曾筠等,这些人都名垂青史。读书办学之风行,不仅造就了大批人才,而且涵养学术思想。说起办学不得不提及无锡国专,无锡国家专修馆肇自于传统国学备受质疑的1920年底,止于1950年,计培养了1700多人,现今国内各大学文史学科精英大多出于此,无锡成就了中国传统学术生命的坚守与延续。由于无锡地区文风腾蔚,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江苏学政衙署移驻江阴,前后历124任。
晚明东林党人使无锡再度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晚明,政治腐败、阉党专权、民不聊生。万历三十二年,因忤旨削职归籍的顾宪成、高攀龙重修荒废已久的东林书院,聚天下士人讲学论道、讽议朝政、指陈时弊、关注民生、抨击阉党,一改与世无涉、空谈心性的文人流俗,顾宪成14岁便提出“凡读书不论何书,要在立意处探讨,不然即六经皆糟粕也”,崇尚“实学”,提倡“躬行”,后撰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反对空疏、学以致用”的学术见地为全国学人认同,“上自各公卿,下迨布衣,莫不虚已悚神,执经以听,东南讲学之盛遂甲天下”。一些学者竞从北京、湖广、云贵、闽浙等地千里趋附,路远的要在途中颠沛一两个月。天启初年,东林党人周宗建上疏究论权阉魏忠贤,左都御史杨涟也在奏章中列举魏忠贤24条罪状,在他号召下数日之内竟有百疏,在天启帝看来,这么多人抱团反对一个奴才很不正常,决意拿东林党人开刀。当时以朝廷名义发布的《东林党人榜》开列钦犯有309人。“东林六君子”等数十名东林党人遇害,下狱遣戍者达数百人,其他被革职、蒙冤、株连、打击者有几千人以上。其时,顾宪成已殁,高攀龙在自家后园投水自沉。昔日学人云集的东林书院被夷为一片废墟。如果说血肉之躯与有形构建可被戗害毁灭,但思想的脉动却无法禁绝。史实证明,受东林精神浸润的文化精英支撑起了风雨飘摇的晚明江山,如左光斗的节操影响了史可法,史可法的扬州殉国则震撼了松江才俊和复社领袖陈子龙,陈子龙又影响了在白卯港眺望故国旌旗的柳如是等等,这些在天崩地坼之际挺身而出的志士,成为昏暗的晚明政治舞台上的一抹亮色。《明史》认为,东林党人对后世的黄宗羲、傅山的反君主专制思想起到了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不过,旧时代的结点并非新时代的真正起点。但是,东林党人的出现,可视作无锡文脉从务虚转向务实,从强调自我修转向经世济事的先声和前导。
实学崛起开启无锡文脉发展的百年兴盛。有鉴于空疏清淡导致明代灭亡的惨痛教训,明末清初,无锡人顾祖禹编撰《读史方舆纪要》,备述全国各地的山川险要、军事地位、城市兴废、漕运增减、交通变迁等。与魏源所撰《四海图志》可谓殊途同归,都是以文化人的视野,围绕固国强邦检点得失,惜未引发当局的重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为摆脱被列强任意宰割的现实,朝野上下开始思考变法维新,以李鸿章为首开展洋务运动,张之洞提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在这场千载未遇的时代大变革面前,无锡精英阶层领风气之先,率先推动近代化进程,也迎来了无锡文脉发展的百年兴盛。1897年,无锡第一所新式学堂竢实学堂诞生,其后“三等公学堂”“东林学堂”“胡氏公立蒙学堂”“竞志女学”等相继成立,后来荣氏创办江南大学,这些新式学堂最显著的特点是跳出研读经史子集的樊篱,以启迪民智、教育救国为宗旨,培养面向近代化、文理工兼修的新型人才。创建于1915年的无锡县立图书馆也是国内较早成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到1921年,无锡籍的出国留学生达240多名。新式教育的大兴,可谓流泽久远,百余年来无锡籍大师、学者的蓬勃而出与之紧密关联。与此同时,“实业救国”亦成时代潮流。史料显示,1922年,荣氏企业所产面粉占全国产量的30.7%;1932年,荣氏企业所产的棉纱与棉布分占国内产量的18.4%和29.3%;1937年,无锡工业总产量与职工人数分列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无锡涌现出了“棉纱大王”“面粉大王”“煤铁大王”“电气大王”“丝茧大王”“香烟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等享誉全国的龙头企业,这些都离不开新型人才的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无锡文脉发展进入新纪元。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历届市委、市府的领导下,无锡文脉在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围绕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在诸多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有思想、有建树、有影响的顶尖人物,以“两院院士”为例,至2009年,无锡籍院士就有67人。
综观无锡文脉历史进程,其发展特性有:
渐进性。无锡文脉的发展经由从自发到自觉、感性到理性、单一到多样、浅层到高端的变化提升。表现在学术层面,从关注经史子集等传统学术到全面涉猎人文、自然、社会学科,在思想层面,从膜拜神灵到崇尚封建道统再到信仰现代民主与科学,在个体层面,从自我修为到家国同构、修齐治平再到襟怀天下、建设大同。
融合性。古往今来,无锡文脉发展依次经历了商末泰伯南奔、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靖康之变”后南宋抵定江南、近代以来西风东渐四次大的文化融合,前三次融合使无锡所在的吴地文化、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其结果是接受中原士族文化及精英文化的薰染,获得一个更高更宽广的视野,最后一次的融合则是接受西方近代文明和民主科学精神的洗礼。
灵动性。无锡因水而秀、因水而兴。无锡文脉发展中水的灵动特质表现得尤为突出,因势而动,流转通达。因着水的灵动,无锡人好学、勤思、善鉴,古往今来,无锡籍文化精英声名卓著、不胜枚举,以古吴文化肇始地为统领的无锡传统农耕文化,以东林学派崛起为标志的近代“实学”文化,以民族工商业策源地为依托的无锡工商文化,以“苏南模式”发祥地为载体的现代创新文化,即便放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亦可谓熠熠生辉。也因着水的灵秀,一大批先哲今贤流连在无锡的湖光山色间,留下铭刻千载的辉煌身影。
无锡文脉流转悠悠千载,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文化浸润与精神支撑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使无锡能在历史演进的重要节点上把握先机、勇立潮头。古往今来,无锡的地位大体是定格在经济之邦之上,自西汉置县始便以县的身份委屈了二千余年,元朝曾升为州,明初又恢复县制。新中国成立才先后成为苏南行署驻地、省辖市,1983年起辖县。政治地位的长期缺失,带来的好处是使无锡远离了政坛的、官场的喧闹和烦杂,得以在一个相对淡定的空间里营运经济、创造财富。
无锡自古以来就重视发展农耕,西周至春秋时期,青铜器具被用作农事,至汉,农耕又开始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与此同时不断兴修水利,从泰伯开伯渎河到黄歇治无锡湖到六朝疏浚长广溪、梁溪河、续治芙蓉湖,再到明朝周枕治湖造田,无锡粮食耕作不仅能自给而且能用于外调,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当然包含无锡在内。有明一代产自无锡的糯米成为贡品。
东晋、南北朝时期无锡商贸业形成,但辐射圈并不大,至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情势大变,无锡借助运河之便和滨湖通江达海之利,渐次成为江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水运漕运的重要节点,出自江南的稻米、丝绸、茶叶、瓷器乃至国帑源源不断地经由无锡溯水北上,直趋京师。明清以降,无锡赢得“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等桂冠,境内运河里常常桅帆联翩,吃水线很深的来往舟楫上负载的是应市的物货,更是沉甸甸的国计民生。有资料显示,无锡米市起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年吞吐量达七八百万石;明末清初无锡外销土布每年有百万匹;19世纪60年代,无锡丝市年营业额达数十万金,19世纪70年代后期无锡丝产量居全国首位,占28%;清咸丰同治年间无锡有钱庄6家,光绪二十二年(1896)有钱庄20多家,1935年无锡有13家银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甲午中日海战硝烟尚未散尽、维新变法六君子被弑血迹未干之时,无锡已率先开启近代化变革,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到清宣统三年(1911),无锡先后有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工业企业、无锡第一家水上机动运输企业、无锡第一家银行、无锡第一家邮电局、无锡第一家电灯公司、无锡第一处铁路站、无锡第一份白话报纸、无锡第一所新式学堂。连同此前无锡人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中国第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无锡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重要身影。
自民国创立至抗战爆发,无锡迎来经济发展黄金期,以荣氏为首的六大民族资本集团大展身手,至民国25年,无锡有20个工业门类315家工厂,资本额、产值和工人数在全国分别居第五位、第三位和第二位,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
新中国成立后,无锡历史开启了新纪元。近七十年的发展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下观察,是无锡延续了经济重镇的传统,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尤其是以乡镇企业“一包三改”为重点,创立“苏南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写下重要篇章。
综观古往今来的无锡文明发展之路,在每一处重要节点和每一次关键提升中,都离不开无锡文脉的导引与支撑,诸如,如果没有无锡先民的尚德尊贤就没有泰伯在梅里建“勾吴”和吴文化的策源,如果没有民本意识农本意识就没有发达的传统农耕文明,如果没有东林学派躬行“实学”的浸润以及对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失败的痛彻体悟就没有无锡民族工业的崛起和无锡的近代化,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胆魂就没有华西村的共同富裕之路和“苏南模式”的创立。
应该清醒地看到,无锡文脉的发展还存在着缺憾与不足:
其一,无锡文脉一路走来历尽劫难与坎坷。文脉有形构建因战乱、灾害及人祸,大多湮没在历史的烟尘里。有资料显示,自神农氏时代至清末,中国计历战争3791次。战事频仍是导致古建损毁的第一元凶。咸丰十年(1860),清兵与太平军作战中,无锡城南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初年、明洪武二十八年重修,鼎盛时计有5000余间殿堂的保安寺绝大部分被毁,仅存正殿3间,这里曾是宋杨时讲学的所在,杨时讲学被视作东林学派的先声。1937年7月,无锡在日军轰炸下“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过火房舍16万多间,被毁街坊20个,诸多文化古建被诸之一炬,无锡县立图书馆馆藏图书十成被毁一成,城乡2000余处祠堂被化为灰烬。在战争硝烟尽散的今天,我们只能在扼腕浩叹中想象并揣摩那些业已湮没的无锡文化古建的风采,泰伯经纶勾吴的庙堂,阖闾挥身伐楚的宫殿,黄歇驻节行辕及在舜柯山麓所筑的黄城,无锡第一位状元蒋重珍晚年归休的“一梅堂”,大画家倪云林的“清閟阁”。政治构陷也是无锡文化古建被废毁的重要原因。明天启六年东林党人事发后,朝廷传谕江南“苏常等地书院尽行拆毁”,东林书院被夷为废墟,所拆的木料砖瓦与田地作银600两解往苏州用于修建魏忠贤生祠。十年“文革”,无锡被毁的古建和可移动文物为数可观。为表彰嵇曾筠治理黄河功勋,乾隆二年御赐建“人伦坊表”牌坊一座,“文革”中被推倒。20世纪50年代,无锡城区拆城墙填内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古城风貌被打破,到了80年代初尚保留有85%以上的旧房老宅,随后的城市拆建使之殆尽,城区30余处深宅大院中的楠木厅无一留存,历经300多年沧桑躲过多次劫难的孙继皋故居“少宰第”大部被拆除。上世纪末,位于盛巷中段为祀春申君而建的“大王庙”消失。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侯桐“少宰第”,为让位于人民中路改扩建,门楼及第一进院被拆,余者也已面目全非。
其二,无锡文脉发展现状令人堪忧。与无锡比邻的苏州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无锡才获此桂冠,相隔25年,反映出苏州无锡文脉厚度及对历史文化重视与保护工作的差距。由无锡乡绅出资创办于1920年的无锡国学专修馆成果丰硕,1950年因经费短缺而停办,无锡作为中国国学研究教育的重镇也划上句号。1996年,为扩建市中医院,市有关部门一度要求拆除钱钟书故居,改为整体西移30米或建八角亭以示纪念,后经民间人士多方呼吁才得以保存。崇宁路上的大画家秦古柳故居为让建市中级法院而西移了200米。近年来无锡围绕保护文脉举措多手笔大,历史街区、古镇、博物馆、纪念馆、故居等竞相涌现,但史料与文物征集研究相对滞后,阿炳故居的改建修缮耗资近亿元,但迄今没有出版记述研究其生平和艺术的《阿炳传》。
其三,当代文化精英群体后继乏人。无锡文化名人的成长机制正在弱化,现有无锡当代文化名人大多成长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民国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顶尖名家并不多见。缺少具有独立意识和思想高度的思想家。客观来看,十年“文革”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脉搏,面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大时代和大变革,无锡缺乏站在潮头发出呼号呐喊的思想家。思想家的匮乏,会使文脉发展缺少灵魂与精神,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没有鲁迅,中华民族的脊梁骨会软很多”,其寓意就在于此。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文化精英后续储备不足。家国意识在部分学子心中淡薄,多数人一旦入国内顶尖高校或出国留校,首选国外和北上广就业。1996年至2006年,无锡净输出7万名大学生,流入初中以下学历的新市民有200多万名。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一重要论断为涵养和发展无锡文脉、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涵养文脉,须有放眼长远的宏大视野、聚滴汇溪的坚韧毅力和静摄慢理的生息之道。
(一)深入研究无锡文脉的历史轨迹、主要特征和发展现状。研究无锡文脉,当前要着重厘清无锡文脉的来龙去脉、发展节点、个性特征、主要人物、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涵养保护无锡文脉提供决策依据。
要着眼全局。研究无锡文脉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需要联系与着眼中华文脉发展的大背景、大走势,还要摆到江南文脉的整体格局下及与邻近区域文脉发展的比较中进行综合研判,通过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历史与未来的结合,提炼总结无锡文脉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独创性、启迪性的闪光点突破点,既总结既往又昭示未来。
抓住影响无锡文明进程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和文化思想进行深入解读。诸如“无锡先民尊贤尚德与古吴立国肇基”“民本农本意识与无锡望县建设”“东林实学兴起与无锡社会近代化”“实业救国思想与民族工业崛起”“敢为人先精神与苏南模式诞生”“灵动通达敏慧的水乡基因与无锡人创新创业”等等,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诠释文脉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突出对历代文化名人的研究。文化名人辈出是文脉演进的内核与灵魂,是文脉昌盛繁荣的标志和印记。研究文脉最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名人。古往今来,在无锡的湖光山色间走出了一大批辉映华夏史册的贤哲硕彦,同时也有为数众多的名士俊杰与无锡结缘,在无锡的苍茫烟水里留下挥之不去的伟岸身影。发掘和提炼文化名人的精神境界,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彰显无锡文脉的精神内涵与思想品位,而且为传承无锡城市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生动素材。
查找影响无锡文脉传承的问题症结。要立足当前,立足于壮大文脉,通过专题调查,深入梳理和查摆问题,找准原因症结所在,从思想认识、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工作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开创无锡文脉传承发展新局面。
(二)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力度。历史文化资源是文脉的发展纪录和客观见证,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涵养壮大文脉至关重要。无锡是吴文化发祥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源地、“苏南模式”发轫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资料显示,无锡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86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1处和39处,大型地下文物埋藏区5处,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有3项和102项。当前在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要处理解决好四个关系。
一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无锡是江南地区唯一古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南长街段被誉为“运河绝版地、千年水弄堂”,然两次改造皆不够理想,第二次改建后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河西岸居民被整体迁出,代之以酒吧、茶肆、饭馆等,活色生香的水乡风情尽失。崇安寺历史文化街区前世今生更耐人寻味,1700多年前,书圣王羲之曾在此笔走龙蛇,留下“右军涤砚池”刻石等古迹,如今在一片喧闹之中很难寻览当年书圣那一方宁静的书斋。这类实例提示我们在今后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绝不能重蹈文化让位经济覆辙。
二是载体与内涵的关系。强化对无锡文脉所蕴涵精神财富的梳理、发掘、研究和宣传工作,通过编纂史、志、记、传、谱和通俗读物的形式,通过记载、提炼、诠释、演绎,使之转化为激发家国情怀、立志报效时代的精神楷模与强大动力。还要顺应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来临的受众需求变化,借助电影、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介,以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丰富呈现,不断扩大无锡文脉的影响力与受众面。
三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重点是抓住在海内外具有影响的,对无锡文明历程具有重要推动力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无锡太湖山水园林,不少出自实业巨子和乡绅名士之手笔,是无锡近代化的一个侧影,在开发利用中要特别留意保护。又如,古运河无锡段,堪称世所公认的历史文化宝库。在穿越古今的波光水影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北上、经无锡黄埠墩时写下慷慨诗篇,明天启年间天下士子乘舟经古运河参加东林学会纵论国家大事,康乾盛世时皇帝乘御舟经运河溯惠山浜幸锡惠名苑,凭借运河的漕运商运更是烟水间展开的国计民生。2004年无锡古运河申遗专家组认为西门桥日晖巷街区是“古运河边最后的瑰宝”,是“最无锡”的地方。保护和开发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篇章。
四是稳步推进与补救抢救的关系。对处于危亡边缘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要采取断然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如处市县前街上的陆定一故居,应抓紧修缮保护,为瞻仰这位无锡籍革命家留下宝贵遗址。对业已湮没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如崇宁路金匮山旧址、专诸刺王僚发生地、中山路高子止水处、北塘三里桥米市等,可在原址勒石树碑记之以为补救。对已然消失的老行当、老手艺建议以情景再现形式在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进行展示。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其中属于小宗的濒临消亡的,如吴歌、锡绣、泥人等应予以抢救和保护,不能使其成为一脉绝响。
(三)花大力气聚集和涵养文气人脉。涵养文脉,重在汇聚知识精英、凝结书香文气。精英荟萃也是决定现代城市发展质态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培育与催生无锡籍大师。对于具有重要影响和大师潜质的在锡专家学者,应通过资助组建工作室、发放特殊工作津贴、解决个人实际困难等途径,使其安心暖心,感恩感念,充分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对无锡籍在外埠工作的顶尖专家学者,要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沟通感情,增加往来,期望他们热爱故乡、回馈桑梓。此外,还要加大对历代无锡文化名人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形成礼尊贤哲、崇敬文化的社会风尚和时代风貌。
培养和留住可堪重任的青年才俊。文脉延续需要薪火相传,要围绕争创国家“211”“985”大学目标,不失时机地推进名校与重点学科建设,逐步缩小与国内先进城市的办学差距,尽快补上无锡高校发展的短板,以培养出更多青年才俊和优秀学子。要研究和解决无锡本土人才净流出的问题,从政策扶助、经济补偿、条件保障、人文关怀、精神激励等方面鼓励本土及外籍学子在锡就业创业,尤其是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吸引更多名牌大学生和优秀留学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贡献才智。
建办各类历史文化研究交流教育机构。在条件成熟时续办无锡国学院,作为民国时期无锡国专的延续与发展,弘扬国学精粹,播撒书香文气,使无锡重拾国学学术重镇之辉煌。同时,要鼓励各类历史文化学术团体的兴办和发展,提倡无锡历史文化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充分发挥其育人教化功能,形成“以史为鉴,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四)着力构建全社会共襄盛举的长效机制。涵养文脉关乎千秋万代,且事涉浩繁冗杂、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引导全社会共襄盛举,营造文风腾蔚、文脉兴盛的浓烈氛围。
充分认识涵养文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随着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和社会思潮的日趋多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意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思想领地,必须从涵养和壮大华夏文脉中充汲取精华,并不断地赋予其时代内涵,展示其崭新风貌。这个时代风貌就是要把涵养文脉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城市精神紧密结合,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构建涵养文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涵养文脉事关建设文化强市和增强城市软实力,要建立党委挂帅、政府主导、人大和政协关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要从顶层设计、法规制订、政策扶持、经费投入、组织保障等方面,将涵养文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研究制订《无锡市涵养文脉工作条例》,以立法形式规范涵养文脉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使涵养文脉有法可依。城市发展规划要优先考虑文化遗存保护。要加强对文化遗存的刚性保护,依法查处籍建设名义破坏文化遗存的行为。要思考文脉宣传与国学教育进党校问题,使党员领导干部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人文情怀、带头肩负涵养文脉的崇高责任。
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共襄涵养文脉之盛举。综观无锡文脉的历史发展,各界人士躬行咸与屡见不鲜,成就了办教兴学、造福乡梓的美谈佳话,可见社会有识之士但有涵养文脉之心皆大有可为。因此要引导和鼓励有识之士投身文化教育事业,参与对无锡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与利用,谱写共襄文脉盛事之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