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邓权丽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马红梅
六枝特区:“生态葬”破丧葬旧习
文 邓权丽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马红梅
3月28日,位于六枝特区城郊的仙鹤山生态陵园,免费举行了一场意义深刻的集体“生态葬”。
看着司仪将镌刻着大儿子名字的大理石板仔细扣好,69岁的何世兰轻轻拭去眼角的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何世兰家住六盘水六枝特区,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十岁时,丈夫意外过世。此后,她独自拉扯三个孩子长大成人。令她更难受的是,2016年8月大儿子突然因病过世。
着手处理儿子丧事时,何世兰陷入悲痛的境地,到陵园买墓地至少需要15000元,家里的积蓄都拿去给儿子治病了,连儿子火化的费用都是借的,哪里还拿得出那么多钱?无奈之下,她只得把儿子的骨灰盒放在家里,这一放就是半年。
三月初,何世兰得知仙鹤山生态陵园将为特困群体集体免费举行“生态葬”,就赶紧到当地民政局报了名。3月28日,在六枝特区民政局的组织下,何世兰与其他七户特困家庭以“花坛葬”的形式,在仙鹤山为已故亲人送行。
“花坛葬”使用的墓比公墓里的其他墓穴小,占地仅0.25平方米,大理石的墓碑合围在种有五针松、茶花和红叶石楠的花坛边,使用的骨灰盒可降解,生态环保。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还有专人管理,我放心了。”何世兰说。
3月28日,在六枝特区城郊仙鹤山生态陵园,8户特困家庭用“花坛葬”为已故亲人送行。(六枝特区民政局供图)
在六枝特区,传统墓穴平均为1—2平方米,自行购买地皮修建墓地至少需要花费5-6万元。据六枝特区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六枝特区每年用于购买棺木、墓地、操办丧事的支出约6800万元,占用土地100亩以上。目前,六枝特区可用墓穴数量逐年减少,城市用地面临一定压力。
仙鹤山生态陵园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鲁千元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节约城市用地,减少丧葬费用,仙鹤山的墓穴与传统墓穴相比,小得多。其中生态葬的墓穴最小,而普通墓穴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部分墓穴不到0.5平方米。
2016年2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与六枝特区的做法不谋而合。早在2015年,六枝特区就大力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在当地政府和陵园的努力下,不少人开始摒弃传统的“大坟”观念,选择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为逝者树碑。目前特区选择壁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安葬骨灰的案例已有164例,其中骨灰散洒19例,江葬1例,海葬1例。
同时,六枝特区已连续举行三届免费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为23位逝者举行集体落葬仪式,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丧葬需求。
(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