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霞 尉春艳
摘 要: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承德地名的语源考察,发现多民族地区地名有以下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关键词:多民族 地名 语源 考察
地名是地理事物的名称,它以语言为“构筑材料”,离开语言,就无所谓地名。地名的语源,这里指地理事物名称的民族语言属性,通常表现为当地民族的固有语言。多民族地区的区域地名在语言属性方面非常复杂,但寻根溯源还是能考察出其最初语言属性的。
地名也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它伴随着区域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随着区域的变化而演变,最终形成一种程式化的文化积淀,形成当地独特的地名文化。
本文以承德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为例,考察其地名的语源构成,从而为地域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借鉴。
一、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特点
多民族融合地區的地名具有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汉族人占大多数的地区汉语地名是主流,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多民族语言的地名就比较突出,而多语合璧地名往往是这一地区地名的特色。
历史上,承德是北方少数民族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约在四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自周秦以来,即为少数民族所辖。到金、元、明时期,这里成为蒙古人的游牧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都先后在承德进行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活动。清军入关后,在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限,形成了交错杂居的格局。大约在清顺治年间,大批满族人纷纷进入承德,开始在这里定居。所以,这里的文化受蒙古族和满族的影响最大。作为多民族融合地区,承德的地名具有融合性与多元性特点。从共时平面看,现代承德地名多为汉语地名,但满语、蒙语依然在地名中留有痕迹,默默地见证着承德历史的变迁。
承德的满语地名主要出现于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之后,特别是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的八十年间。至于这段时间产生了多少满语地名,满语、蒙古语、汉语三种语言地名在地名总量中各占多大比例,无据可查,难得确切的数字。据《清实录》《康熙起居注》记载,清康熙二十年至三十四年的十五年间,康熙帝北巡满蒙生计和习武狩猎,往返于承德广阔地域十九次,驻跸地共85处,其中满语地名31个(含满蒙语合璧地名9个),占37%,蒙古语地名29个(含蒙汉合璧地名6个),占34%,汉语地名25个,占29%。
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所见地名中,满、蒙、汉地名的比例已大大改观,汉语地名已是绝大多数,多语合璧地名体现了地名演变的规律。
二、多民族地区的汉语地名
现在承德的地名多数为汉语地名。承德市是在18世纪初兴起的一座城市,是随着清王朝塞外行宫的兴建而逐渐形成的特殊的城市,由清初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进而发展为“古北口外一大都会”,成为清王朝鼎盛时期的京师陪都,此时承德地名也由清初的寥廖无几渐渐多了起来,承德的很多村镇名、街道胡同名、寺庙景点名等多于这一时期命名。纵观承德地区地名的形成,其汉语地名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形成之初即为汉语地名
清之前的地名为数不多,汉语地名也寥寥无几,据《承德市地名资料汇编》《河北省地名志承德分志》等资料记载的承德地名的命名来由,可以看出最初为汉语的地名,如距承德东3公里处有明初将领常遇春的寿堂遗址,故得名“寿王坟”。清代承德随着避暑山庄的兴建繁盛起来,这时期形成的地名有很多是汉语地名,如承德市有一条主要街道叫“西大街”,据《承德府志》记载,西大街为避暑山庄通往北京之间的御道,因其在山庄以西,故名“西大街”;平泉县因城内有平地涌泉,故名曰“平泉”;“半壁山”因村东北有座大槐山,山背悬崖陡峭呈半面山状,故得名。
一批以清朝王公大臣、地方官员的官府以及其活动地点而定名的也多为汉语地名,如“常王府、佟王府、郑王府、都统府”。
以一些商界、士绅大户或是早先在这里定居的老户家族的姓氏而定名的,如“温家沟、潘家沟、柴家沟、赵家沟、吴家沟、孟泉沟、王家花园、劳家园子、曹家园子”。
以经商种类或是按某一种行业集中在一个地址,多家门店占据这条街巷而命名的,如“粮市街、草市街、马市街、皮袄街、板棚街、鸭子圈(后叫东兴市场)、窝瓜园、韭菜沟、南菜园子、火药库沟”。
(二)由满蒙地名汉化而来
承德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区,清之前有很多蒙古族在此活动,故蒙语地名很多,清代大量满族移民到来,满语地名多了起来,这里也有很多关内移民来的汉族人,清朝之后,这里的地名出现了很明显的汉化趋势,现在的一些汉语地名很多是由最初的满语、蒙语地名意译而来。如:“热河”蒙古语曰“哈伦告鲁”,汉译“热河”。
滦平的“鞍匠屯”原为满语“恩格木噶珊”(Enggemuga?an),后意译而成。
(三)解放后形成的汉语地名
解放后形成的地名多为汉语地名,如西大街的“安定里、美风里”、南营子五条的“居仁里”、小溪沟的“三槐里”。后来,在钟鼓楼前建起了“一市场”,在草市街靠火车铁道桥的北侧建起了“二市场”。先后在承德火车站前修建起“老居宅”“中居宅”“新居宅”等,出现了许多新的汉语街巷地名。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形成了新的街道、社区、建筑等,都是汉语地名,不再赘述。
三、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地名
承德是多民族聚居地,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承德地区现有25个少数民族,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名主要是蒙、满语言构成的。
(一)满语地名
清代大量满族移民来到承德,彻底改变了这里的民族分布,主体民族由蒙古族变为满族,承德地域成为满族人口主要聚居地,因此承德的地名中有很多属于满语地名或由满语地名发展而来。
通過查阅1981年承德市各区县地名普查原始资料发现,最早的自然实体满语地名出现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以后,如“上都毕拉”(毕拉bira,意为“河”)等。承德地域的满语地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催生和发展承德地域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满语、满文发挥了推动、记载和传承的作用。时至今日,在承德市县的20765条标准地名中,仍存活着527条满语地名。65%的满语地名,分布于围场、隆化、丰宁的北三县中,目前仍在使用的满语地名中以满语专名为主的派生地名较多,如以“老虎”(loho,意为腰刀状)为主派生的地名:“老虎、大老虎沟、小老虎沟”等;以“拨”(boo,意为人家、房屋)为主的派生地名:“拨、艾苏拨(意为网户人家)”。这些满语地名,用汉字书写满语词的语音,仍然顽强地镌刻并传递着最初当地的历史风貌。
(二)蒙语地名
明末清初,承德的广阔地域曾分属于漠南蒙古查尔哈部、喀喇沁部及翁牛特部的游牧区。蒙古人在这里游牧,给山峰、沟谷、片地、河流起了大量的蒙古语地名。经不完全统计,目前蒙古语地名的存量仍有五百一十多,如隆化县的“乌兰哈达”(蒙语,意为红色的石砬子),有些地方最初是用蒙古语命名,后来,有的汉化取意译为汉语地名,如承德原蒙语为“哈伦告鲁”,后汉译为“热河”。有的依然保留蒙语地名发音,如围场县的“哈拉海土北沟”(“哈拉海土”为蒙语,系一种植物名称)等。
承德的少数民族地名中,存在满语地名与蒙语地名相混的特征,因为满语中有许多借词来源于蒙古语,存在满语词汇与蒙古语词汇同音又同义和同音异义现象。
同音同义地名:“巴颜”(满蒙语读音皆为bayan,均为富裕、丰饶、殷实的意思);“塔拉”,满语注音tala,蒙古语注音是tal-a,读音相同,含义都是旷野、草原、草滩。
同音异义地名:“波罗”满蒙语注音同为boro,满语含义是青色,蒙古语含义却是紫色、棕色、灰色、古铜色;哈洒:满蒙语注音同为hasa,满语含义是急速的,蒙古语的含义是大腿或大腿骨。
四、多民族地区多语合璧地名
承德地区的地名除了汉语地名、少数民族地名,还存在很多多语合璧地名,主要表现为满语、蒙古语和汉语的融合,除了少数民族地名的汉化,以及与汉语的合璧,满蒙合璧地名也曾出现,只是数量不多,或者后来废弃不用了,如“嘎拜和洛昂阿”意为“旁侧的沟口”,后汉化为“嘎拜沟门”。而满汉合璧地名最为常见,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专名满语、通名汉语的双语合璧地名
满语地名的通名改为汉语,成为专名部分是满语、通名部分是汉语的合璧地名。如:
巴克什营:“巴克什”是满语,意为先生、师傅,“营”是汉语。意为住有先生或博士的营子。
土门梁:“土门”是满语,意为驼形,“梁”是汉语。意为驼峰形的山梁。
(二)专名满语、附加成分为汉语的合璧地名
地名的专名部分保留满语,修饰或限制满语地名专名词的附加成分改用汉语的常用词汇,形成满汉双语合璧地名,其中附加成分多为方位名词或形容词。如:
大卡伦:“大”是汉语,“卡伦”是满语,意为哨所。“大卡伦”意为大的哨卡营子。
旧拨:“旧”为汉语词,“拨”为满语,意为房屋。意为在旧哨卡大房子处建的村庄。
(三)专名为满语、附加成分和通名均为汉语的合璧地名
修饰满语专名的方位名词和形容词及通名部分采用汉语,形成“汉—满—汉”双语合璧形式的地名。如:
前八台沟:“前”和“沟”是汉语,“八台”是满语,意思是地台子,地名含义为前边沟内的地台子村。
上月亮湾子:“上”和“湾子”是汉语,“月亮”是“岳乐”的转音,意思是藏狗或狗头雕。地名的含义是北边湾子内有狗头雕的村庄。
小槟榔沟:“小”和“沟”是汉语,“槟榔”是“毕拉”的音变,意思是河流。地名含义是小的河沟。
五、结语
通过对承德多民族地区地名语源的考察,我们发现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必将触发语言的融合,而地名的历时演变仅仅是语言变化层的累积,人口的迁徙和语主的嬗变是形成地名演变规律的主要原因。从本文的语源考察可以发现承德地名的主要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多民族地区地名的语源特点体现了地域的独特文化和历史发展轨迹,保护并挖掘多语合璧地名对于提升地域文化品位、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促进城市发展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锡惠.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J].满语研究,2000,(2).
[2]黄锡惠.满语地名翻译的语源、音变问题[J].满语研究,1991,(2).
[3]特克寒.浅谈承德少数民族地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4).
[4]黄锡惠.满语地名研究方法谈[J].满语研究,2004,(1).
[5]张颖.从地名看多元文化的交融——以承德地名为例[J].河北学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