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6-08 09:51韦宇航
艺海 2017年5期
关键词:办学课程体系环境

韦宇航

〔摘 要〕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改革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根据人才的需求状况,正确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环境设计 人才培养 对策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设计学科中的综合交叉型学科,主要是处理人、环境、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所处的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一般发展历史不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师资过于薄弱,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理论体系不够深厚成熟等因素,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环境设计专业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地方高校如何正确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

1.办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如没有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环境、发展的条件现状,没有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调研,盲目模仿或照搬知名高校的培养目标,使得办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现实,办学过程发展后劲不足,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能力上时常出现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背离了办学初衷。

2.教学资源限制。很多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在不同类型类别的学校开设(如工科背景院校或由专科升级的本科院校等),专业背景并不深厚,专业的发展规划做得并不详细。但为了能快速获得发展,近年来,这些地方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的师资力量紧缺,师资的年龄结构也严重的不平衡现象,过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的科研时间不足,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层次的人不多,又因为地方高校本身所处的整体环境问题,具备双师型、复合型、创新型能力的人才也较难引进。在硬件建设中,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一般的地方院校中都不属于受重视的专业,在物力资源,如学校的教学、实验场地,硬件设施等都得不到太多投入。这两方面的问题也造成了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得不到推动。

3.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由于办学历史不长,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上探索不深、经验不足等弊端会显得比较突出。由于受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的限制,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多为演示性质,设计课题也多为虚拟课题,综合性实验及专业实习类课程设置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另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基础课、专业课、任选课的课程选择、课时比例安排上不够合理,有些核心课程没有得到必要的強化突出,有些高校的人文综合类课程偏少,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4.专业发展缺乏特色。环境设计与现代经济、现代商业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从过去的艺术设计到当今的环境设计专业,地方高校在近年来虽然从办学规模到专业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国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是环境设计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设计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发挥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又可以使培养的毕业生能与社会接轨。

二、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办学特色,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强化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以坚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培养具备环境设计创作思维能力,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的优秀人才为特色,为达到目的,强化其科学发展的观点以及理念,做好长期学科规划,加强硬件设施投入,为地方高校创建出和谐的、良好的文化环境。

2.明确办学目标,制定以培养适合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长效的改革方案,其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努力创新办学体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从系统上确保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上的合理型、科学性,找到一条学校与地方、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特色办学新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做到“产”和“学”结合与统一。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是实现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以及在教育对象上所要形成的基本素质及其结构的关键。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据艺术教育的规律,紧紧抓住培养有能力创新的高级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来展开。首先,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力量。环境设计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其本质在于传承与创造,其宗旨是培养人的主体创造意识和创造力。其次,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不断演变,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在扩大, 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也在改变。如当前环境设计教育的重点已从过去单一的技法和造型训练转向掌握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而传统的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技能的狭小范围中的专才训练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变化了的社会需求面前,传统的环境设计教育显然难以培养出社会不断发展所需人才。而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 就要完善学科发展规划,将环境设计教育放到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艺术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位置来重新审视。

3.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改革现有的课程学习方法,在相应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实践性或实训(专题实习)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需在现有的条件下,稳步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了解社会需求、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地方高校要稳定并且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现有师资不断培养,通过进修、联合培养、定向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5.建立专业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全面快捷的“教学管理——实习——就业”信息系统,让用人单位能及时、准确了解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高校也能更便捷、更及时地掌握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结语

如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集成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具备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素养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是大多数地方高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与企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以适应经济发展为目标,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发挥地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和人才聚集、科技创新的优势,以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杰.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9)

[2]张英杰,王平,韩滨.地方高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猜你喜欢
办学课程体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环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