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艾琼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如果只是单纯的读、写、背,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对语文教学漠不关心,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情感的投入,更谈不上与作品或者是与作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喜欢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机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素材。不断变化的视觉和听觉出现形式及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苏州园林,或者是从网络上、电视上看见过相关介绍,但没有几个学生去过苏州园林,没法体会那里真实的美。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的系列图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园林美景。第一组图片主要展示的是园林的流水:那波光粼粼的水面,那淙淙的流水声,给学生一种身在溪边的意境,使人望溪止步,流连忘返;第二组图片主要展示的是园林的花卉:含苞待放的,争相斗艳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水中亭亭玉立的,叫学生目不暇接,凝神静气;第三组图片主要展示的是园林的建筑:雅俗共赏、独具风格的一座座亭台,镶嵌在林中,使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组组的图片,无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教学过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的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进行《〈孟子〉二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学習小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上网查询、工具书查询、同学之间的讨论、搜集生活课程资源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小组负责查阅孟子的简介,详细查询孟子的基本信息,包括孟子的生辰、名、字、国别、学派代表人、思想、政治和哲学主张等;有的学生查阅有关孟子的言行记录,有关孟子的大事年表;还有的学生查询孟子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通过分任务查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有很多学生查阅了教师布置任务之外的信息,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课上,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成果交流,并利用ppt或者是flash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可确定一个主持人,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主发言人,负责本组查阅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小组交流过程中,组间可以实现互动交流。教师在这个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样就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下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彰显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特色。
三、巧用信息技术加强沟通交流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监管的关系,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想办法逃避教师的管理和责罚。这样,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友好相处,基本上没有多少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很难实现新课程理念,很难落实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图片、声音,并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互动效果进行教学,组建教学网络平台,不定期分享教学课件、视频资料、课堂训练、专家讲座、名师微课等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语文课堂延伸到家庭,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博客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庭里、在学校、在社会上寻找自己认为最可爱的人,并把可爱之处告诉身边的人。这一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