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石榴

2017-06-07 20:03
曲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兜兜石榴树砖头

二十七八月黑头,

谁见过没过门的女婿去偷石榴?

前三天我路过我丈人的家门口,

在那后花园看见了一树的好石榴。

他家的石榴长得好,

黄澄澄的石榴赛金球。

有的石榴裂了嘴,

密密的红籽儿水兜兜。

馋得个小孩多么难受,

哈喇子顺嘴一个劲地往下流。

我低头一计有有有,

去到俺丈人家里去偷石榴。

迈开大步往前走,

他顺着墙根一跐溜。

用手一推门紧闭,

倒叫小孩发了愁。

用手抓住了墙头上的草,

鹞子翻身他就在了院里溜。

跳得巧,跳得妙,

跳到了石榴树下头。

小孩伸手往上够,

眼看就挨着了一对大石榴。

他两膀加上十分劲,

咔嚓嚓!一枝石榴就在那个地上丢。

你要问惊动了哪一个,

惊动了大姑娘在绣楼。

(白)惊动了一个大姑娘。那位说这个大姑娘是谁

呀,不是别人,她就是这偷石榴的小孩的未婚妻。大

姑娘今年十九啦,这小孩呀,才九岁。

大姑娘正在楼上坐呀,

忽听见我那后花园门儿吱扭扭。

姑娘一见心好恼,

吆,谁家的个野种来偷石榴。

她一行说着就把那个楼来下,

嗯,讨厌鬼、真讨厌、不学好、当小偷,

天生下流你个贱骨头。

这姑娘越说越恼越有气,

她就把这袖子挽到这个肩膀头。

一抬脚,一伸手,

就把个小孩摁在了树下头。

她两膀加上十分劲,

就照着小孩的腚上抽。

一行打,一行问,

问你往后还偷不偷。

没过门的媳妇就把这个女婿来揍,

惊动了老丈人、丈母娘、大舅子、大妗子,还有小姨子,

叽里咕噜就下了北楼。

老丈人听说偷石榴,

来到了石榴树下头。

东一摸,西一摸,

摸了一块大砖头。

两膀加上十分劲,

嘣棱嘣棱九砖头。

丈母娘听说偷石榴,

来在石榴树下头。

东一摸,西一摸,

摸了一块大砖头。

两膀加上十分劲,

嘣棱嘣棱九砖头。

大舅子听说偷石榴,

来到石榴树下头。

东一摸,西一摸,

摸了一块大砖头。

两膀加上十分劲,

嘣棱嘣棱九磚头。

大妗子听说偷石榴,

来到石榴树下头。

一块砖头拿在手,

嘣棱嘣棱九砖头。

小姨子听说偷石榴,

来到石榴树下头。

一块砖头拿在手,

嘣棱嘣棱就是九砖头。

这个小孩啊,一个石榴没有偷走,

直挨了五九四十五砖头。

打得个小孩咧着一个嘴啊,

骂了一声丈人你个老昏头!

你把我当成了哪一个,

我本是你那村东头的女婿前来偷石榴。

大姑娘听说女婿来到,

在一旁瞪大了两眼仔细瞅。

只见他脸上的疙疤像铜钱那么厚,

冲天的小辫儿扎着红绸。

光脚丫子开裆裤,

鼻涕过了河,

哧溜哧溜还往嘴里抽。

大说不过才十岁,

小说八岁刚出头。

俺今年年长十九岁,

打罢了新春二十秋。

倘若是过门去把他守,

但不知何年何月守出头。

姑娘越想越难受,

小孩在一旁骂不休:

“到明天我上城里去告状,

大老爷差人把人揪。

把你们都揪到大堂上,

大板子就往你们身上抽。”

老丈人听说要告状,

叫了声“门婿门婿听根由。

门婿门婿别生气,

来来来来来,我送给你一个耩地的耧”。

丈母娘听说要告状,

“女婿女婿听根由。

女婿女婿别生气,

我送给你一个大牤牛”。

大舅子听说要告状,

“妹夫妹夫你听根由。

妹夫妹夫你别生气,

来来来来来,我送给你一个花灯笼”。

大妗子听说要告状,

“吆嗨!小他姑父你听根由。

小他姑父你别生气,

来来来来来,我送你一对花枕头”。

小姨子听说要告状,

“姐夫姐夫听根由。

姐夫姐夫你别生气,

我送你一个花兜兜,

兜兜里边你装石榴”。

这个小孩闻听心欢喜,

他拉着耧,牵着牛,

牛角上挂灯笼,

胳肢窝里夹枕头。

脖子上套兜兜,

兜兜里边还装石榴。

小孩转身刚要走,

大姑娘上前把他揪。

叫了声“小孩小孩你别走,

我这里有话听根由。

你打算要和我成婚配,

等到三九把麦收,

等到三伏雪花下,

等到河水向西流,

但等日出西山后,

再叫你爹娘把婚求”。

小孩一听一咧嘴,

他回到家里去吃石榴。

赏析:

画龙点睛 推陈出新

—河南坠子《偷石榴》赏析

李广宇

河南坠子从酝酿到形成,一直在民间流传,保持着朴素的乡土风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早期从道情、三弦书(包括莺歌柳、仪封三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传统曲书目,以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曲书目。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坠子长篇、中篇、短篇传统曲书目约有300余种,其中保存了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

《偷石榴》就是河南坠子常演的传统经典曲目。清末民初以来,为众多河南坠子艺人所青睐,尤其是民国时期在女演员出现之后,更是常演不衰。

传统的《偷石榴》原词只不过是描写一个无知的顽童跳墙到丈人家中爬树偷石榴,被全家老小轮番痛打一顿,才发现是没过门的小女婿,最后都赔礼道歉,以喜剧结尾收场。情节十分简单,但采用了民间说唱中常用的反复夸张的手法,是个很有特色的趣味性小段儿。1952年经天津曲艺团著名曲艺作家王允平先生整理,1956年由中央广播说唱团刘慧琴演唱。之后,众多河南坠子演员争相传唱。目前,全国各地流传演唱的多是王允平先生整理本。

传统《偷石榴》开头原词是:“二十七八月黑头,有一个小孩去偷石榴。”整理者把它改为:“二十七八月黑头,谁见过没过门的女婿去偷石榴?”

同样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人物。前者直接叙述,显得平淡无奇。而后者人物身份(没过门的女婿)更加确定。一上来就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给后边的情节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试想,小孩儿偷石榴常见,而没过门的女婿偷石榴则很少见,因此足以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够上来就抓住观众。再者,采用反问的句式,演员和观众直接交流,也拉近了距离。虽只是稍作改动,却非常巧妙。

紧接着讲述事件的起因以及小孩儿去丈人家偷石榴的过程,充满情趣。对满树石榴诱人形态的描摹、对小孩儿垂涎欲滴的馋相的刻画以及对他的心理活动的解剖、动作行为的叙述都作了很好的艺术处理。有第三人称的叙述,也有第一人称的代言,说书人(演员)与书中人物(小孩)自由转换,充分体现了曲艺“跳进跳出”的特点。尤其是“黄澄澄的石榴赛金球。有的石榴裂了嘴,密密的红籽儿水兜兜。”“哈喇子顺嘴一个劲地往下流。”“他顺着墙根一跐溜”“鹞子翻身他就在了院里溜”“咔嚓嚓!一枝石榴就在那个地上丢。”鲜活地勾勒出了一幅动感画面。

小孩偷石榴,惊动了大姑娘。第二个重要人物出场。这个人物在原词中并未出现,是王允平先生整理时添加的。在此处他还加上了几句白口:

(白)惊动了一位大姑娘。那位说这个大姑娘是谁呀,不是别人,她就是这偷石榴的小孩的未婚妻。大姑娘今年十九啦,这小孩呀,才九岁。

寥寥数语,构成了一个小“包袱”。在演出实践中,演员每说到这里,总能够引起观众(听众)会心一笑。而且此时第二个悬念也自然形成,这一对年龄悬殊的夫妻如此尴尬相会,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没过门的媳妇就把这个女婿来揍,惊动了老丈人、丈母娘、大舅子、大妗子、还有小姨子,叽里咕噜就下了北楼。”全家人都来到石榴树下,把偷石榴的小孩儿一顿暴打。

“老丈人听说偷石榴,来到了石榴树下头。东一摸,西一摸,摸了一块大砖头。两膀加上十分劲,嘣棱嘣棱九砖头。”

“丈母娘听说偷石榴……嘣棱嘣棱九砖头。”

“大舅子听说偷石榴……嘣棱嘣棱九砖头。”

“大妗子听说偷石榴……嘣棱嘣棱九砖头。”

“小姨子听说偷石榴……嘣棱嘣棱就是九砖头。”

这一段曲词采用了反复夸张的艺术手法,语言简练生动,平实诙谐,充满谐趣,令人忍俊不禁。同时给演员表演发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小孩挨了一顿揍,这才亮明身份,是没过门的女婿来偷石榴。此时,通过大姑娘的观察,这个没过门女婿的“光辉”形象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只见他脸上的疙疤像铜钱那么厚,冲天的小辫儿扎着红绸。光脚丫子开裆裤,鼻涕过了河,哧溜哧溜还往嘴里抽。大说不过才十岁,小说八岁刚出头。”

大姑娘看到从未见过面的小女婿,想到自己的未来,心中难过,“俺今年年长十九岁,打罢了新春二十秋。倘若是过门去把他守,但不知何年何月守出头。”这一段心理描写,为后边大姑娘性格发展以及最后的出场抗争情节作了必要的铺垫。

当得知小孩儿要去告状,除了大姑娘,全家人都向他赔礼。这里依然运用了喜剧式反复夸张的手法。老丈人送一个耩地的耧,丈母娘送一头大牤牛,大舅子送一个花灯笼,大妗子送一个花枕头,小姨子送一个花兜兜,兜兜里边还装上石榴。

故事发展到了此处,应该是皆大欢喜。但整理者笔锋一转,故事又有了新的发展:

“小孩转身刚要走,大姑娘上前把他揪。叫了声‘小孩小孩你别走,我这里有话听根由。你打算要和我成婚配,等到三九把麦收,等到三伏雪花下,等到河水向西流,但等日出西山后,再叫你爹娘把婚求。”

这一段斩钉截铁的告白,是大姑娘向封建制度、畸形包辦婚姻强烈抗争的誓言。经过这一“画龙点睛”“点石成金”式的艺术处理,化腐朽为神奇,不仅更增强了喜剧性,并揭示了喜剧中的悲剧因素,进一步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总之,王允平先生整理的河南坠子《偷石榴》无论语言风格还是手法技巧,都与原作弥合得天衣无缝,充分继承了说唱艺术的优秀传统和优良基因,保持了与原作艺术风貌韵味的和谐统一;同时又改变了原作对封建婚姻制度流露出的肯定和欣赏的趣味,合理地发展和丰富了进步的思想内涵,恰当地赋予了时代新意,是一段成功的“推陈出新”之作。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实施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发展变化,让优秀传统曲艺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河南坠子《偷石榴》的整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兜兜石榴树砖头
石榴树想法妙
流火
兜兜
石榴树
一只白狐
一再飘零,只为与你相见
颠倒歌
一只白狐
魔逗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