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换挡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时代。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要顺应时代大潮流的变化,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应该逐渐实现经营管理的新常态,从而更好的规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发挥商业银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化时代,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都为社会各企业,包括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因此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这也就为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消极影响。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商业银行在信用方面存在很多的风险,其中不良贷款多、风险传递范围大、客户自身抗风险能力差等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出发,对强化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经济新常态呈现的特征
第一,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也可以说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的增长期,这主要是受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产品的出口量大大下降;同时在国内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很多传统型的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明显存在,所以国家和政府有意在放慢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二,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在很多传统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淘汰和升级,促进产业向着效益集约化的形式发展。
第三,推动了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新常态下,我国在土地、能源和劳动力上的价格优势逐渐下降,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所以经济增长的创新转变应该恰逢其时,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态势。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体现
1.商业银行发展理念陈旧的风险
传统的商业银行以业绩定英雄,侧重银行的短期业绩,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贷的准入标准,给银行增加了一些低层次、高风险的客户,不良贷款现象也就因此产生了。同时为了取得更加高层次的业绩,银行的客户经理多以放贷为主,无法准确把握退出的良机。很多银行在追求业绩时对抵押和担保过于信赖,无法对企业的还款能力进行及时的监督,所以在经营中随时都可能出现预警信号掌握不及时,判断不准确等风险。
2.银行制度执行不当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制度,但是在制度具体执行中一些存在的问题都会造成操作风险。首先,贷款前调查的不够细致,没有及时进行帐表的核实,也没有利用政府等官方网站进行贷款人背景的核实,对客户的财务报告过分依赖,片面化的轻信企业介绍,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等,都很难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识别。其次,对贷款中期的审查不够严格,信贷审查、决策形式化强,风险判断力度缺乏,所以很难对此进行风险监管。最后,对贷款后期缺乏监督,检查形式化严重,过场多,风险隐患难以规避。
3.客户群体单一而造成的风险
商业银行属于顺周期行业,也就是经济发展前景好时商业银行就会主动放款,当经济下行时,商业银行就不愿意主动贷款了。过去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行业,但是随着经济的下行,这些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断突出,也因此出现了无力还贷的現象,所以这种客户群体单一的形式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十分严重的。
4.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的风险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企业,所以在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形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取得实效性,这也就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主体不明,承担者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增加了。这种风险管理控制不到位的现象,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操作性风险不断暴露。
三、经济新常态视野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
1.革新发展理念,制定与新常态相适应的经营理念
首先,在经营理念上,将风险控制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发展质量与速度结合起来,不要以牺牲质量进行信贷规模的盲目扩张,不要过分放大贷款的杠杆作用,不以牺牲企业的长远效益换取短缺的业绩。其次,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培养员工将风险管理纳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在贷款工作的前、中、后期都要做好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第三,在考核方式上,将风险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对银行的信贷产品进行质量的严格评估,并且可以制定考核奖励兑现的延缓期,也就是将当期的奖励与未来的风险防控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规范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
2.遵守银行制度,在全流程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严格规避“贷款形式化强,风险高”的现象,明确规定贷款主体、资金用途、抵押担保等方面的责任,做到各个环节的真实可靠,避免通过交易、用途、报告等方面的虚假产生信贷资金套取的现象。其次,加强对客户风险的监测和贷后管理。据此避免商业银行在信用贷款中出现贷款挪用、违规套现等现象。第三,强化风险早期的干预行为。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等形式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3.拓宽客户群体,与客户群体建立起长期关系
上述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的客户群进行了分析,所以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必须要拓宽客户群体,避免交易对象的选择标准过于侧重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发更加有潜力的客户,以降低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但是,当前的商业银行在这种客户群体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所以拓宽客户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期关系,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流程,促进商业银行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型发展。
4.明确风险主体,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存在与内部人员的银行操作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加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风险管理是最为关键的措施。首先,明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体,完善岗位人员的管理制度,尤其对重点岗位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将内部职工的不正当行为进行严格的排查,加强对银行内部操作风险的防范。另外,加强各机构风险防控的意识,通过对员工的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各机构内实施风险指标预警,及时有效的发现商业银行信用中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风险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这对商业银行的健康长久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通过对风险银行的科学分析,在理念的革新,制度的执行,风险主体的明确等方面进行信用风险规范。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还要建立起较为长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信用交易前、中、后期的动态化管理,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华,张梦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6,(08):34-39.
[2]刘新彦.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控对策研究--以河北省商业银行为例[J].农银学刊,2016,(04):53-58.
[3]马景明,王杰,李湘,荆君超.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6,(03):57-58.
[4]于忠义.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思考[J].金融电子化,2015,(07):78-80.
作者简介:付楚涵(1996.08- ),女,汉族,辽宁省丹东市,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