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洪亮
摘要:本文基于对185家中小企业的长期跟踪调研了解到,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想获得持续、快速成长,必须明确并突破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内外部的障碍,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政府也要采取针对性行动,以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注重内涵发展,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
Abstract: Based on a long-term study of 185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ound: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SM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must clear and break through internal and external obstacles, dri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rough innovation,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take targeted ac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by service,actively guide SMEs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nt,further promote the growth of SMEs。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54-04
0 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国家为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近年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中小企业已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为了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近两年跟踪调研了广州185家中小企业,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到广州目前仅有40%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一种不健康状态,或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新老问题的严峻挑战。
1 经营成本急剧上升
经营成本的急剧上升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首要困境,受访的185家企业均表示这是企业目前感受最深的一个问题。
1.1 劳动力成本大大增加 可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调研的185家企业这两年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30-50%。并且大多数企业家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企业计划每年都会增加一定幅度的工资。因为企业不提高工人工资的话根本招不到人,即使提高工资也不能保证招到工人。甚至有些企业以高出其他企业10%左右的待遇吸引工人,这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用工成本。此外,许多企业反映,2009年推出的社保扩面政策及社保费转由地税部门全额征收,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企业所承担的员工社保费比例提高,人力成本压力加大。在调研中,大多数企业给出的数据显示劳动力成本普遍占到企业总成本的25%-40%左右,有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会占到50%,而有些技术密集型行业会占到20%左右。多数受访企业预计2017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幅度会更大。
1.2 税费重 自2008年以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再加上企業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及排污费、租金的不断上涨,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此外,导致企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还有政策因素,包括土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比如调研中某企业说因为土地税由1元涨到3元,每年仅土地税就增加100多万。当前企业税费重已成不争的事实,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在调研中,很多企业主表示,各项税费会占到企业运营成本的15%左右。税负高,负担重,企业经营压力大。企业主表示目前的税费负担程度基本可以接受,如果再提高的话就很难承受。大多数企业主表示,相比税收,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收费清理可能对中小企业减负效果更为明显。调研中有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减税空间很小,即使大幅降低税率,由于小型微利企业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都是采取核定征收,对这些核定征收的小型微利企业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1.3 融资成本高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银行信贷门槛高,手续繁杂,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才能贷到款,且还需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贷到款。目前,中小企业除了抵押担保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向银行贷款。而通过担保公司的贷款手续上更加复杂,成本比银行又要高出至少5%。小额贷款公司利息更高。一般是银行的2-4倍。民间融资成本更高,据测算为银行标准利率的4-7倍。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内源融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内源融资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外源融资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1.4 原材料成本上升 近年来,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煤、电、油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运输成本增长,工业生产资料供应趋紧,土地出让价格、环保标准的提高等增加了企业的刚性成本。尤其是处于低端产业的中小企业几乎不具备转移成本能力,直接削减了企业利润。根据调研统计,有30%以上的企业干干停停,微利经营。
2 企业自身发展障碍
2.1 人才短缺 在与185名企业家的访谈中,80%以上的企业家一致认为用工难是企业目前最大的难题和困扰。一是招不到工人,这一问题也是后危机时代沿海地区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以番禺区为例,2016年1-9月份有134家服装制衣企业进行招工登记,其用工缺口总数达1.4万人,截止到2016年9月仅成功招用5000多人,尚有近万名岗位空缺。2016年该区人力资源市场周六现场招聘会进场的近5000多家企业拟招员工8万多人,结果只招到3.5万人,缺口近5万人。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随着经济回暖,订单势头向好而欲扩大生产,却因招不到工,只好放弃新订单,甚至已接的部分订单要转给其他企业去做;有的企业不仅自己缺工,上游配件企业也缺工而供应不上,目前已影响产值20%-50%。很多企业表示想发展但不敢发展,就是因为担心招不到人。二是人员流动快,每年春节后工人的返工率不到80%,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开工率。三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尤为缺乏,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经济实力薄弱、经济效益不稳定、管理体制不完善、员工薪酬福利和社会地位不高等因素,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这正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缺乏的原因之一。由于创新人才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经营的市场主动性不强,难以跟随市场的需求,很难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2.2 创新能力薄弱 由于中小企业在人才、资金、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真正能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中小企业微乎其微,这是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陷入被动的关键因素之一。跟踪调研的185家企业中,处于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创新的动能,而新兴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在尝试不同形式的创新,有些企业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但整体上来讲,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2.3 企业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中小企业更多注重生产、销售等环节,没有精力或管理者自身的原因根本不重视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管理的变革。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依然是家族(庭)式的,管理人员大多由亲朋好友担任,且存在学历不高、管理能力差、管理随意化的情况。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基础管理的专项制度,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物质消耗、能源消耗高。
2.4 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不完善 中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合一,企业经营决策以业主个人决策或家族(庭)成员内部决策为主。企业的决策完全是企业家个人的决策,这种决策权高度集中的决策方式,导致决策具有随意化、非科学化的倾向,制约了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家庭(族)内部,而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则通过外聘而获得,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对企业的成长带来严重障碍,必然会妨碍非家庭(族)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影响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的设置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不利于实现整个企业快速有效的运作。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战略思维,导致市场格局受到很大局限。
2.5 转型升级压力大 由于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面对转型升级这一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小型企业还处在创业初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生存下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结构转换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困境:首先是行业进入的市场困境。民营资本在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限制,民营资本要想进入到一个利润比较高的行业,尤其是由国企垄断的高利润行业困难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只能进入那些自己熟悉度不高、竞争激烈程度又不亚于自己主业的那些行业,陷入新的发展困境,中小企业多元化经营原本是要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但发展的现实结果刚好相反,原有风险没有化解,新的风险接踵而来。其二是产业升级的市场困境。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换,唯一路径就是生产技术升级。实现生产技术升级的手段是进行生产技术创新。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其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属于低端环节的,在短期内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难度很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主表示,不转型是慢慢死,转不好是快速死。但终究是要转型升级的,不然的话企业就没有存活的空间,但希望政府做好引导和规划。
3 外部环境成长障碍
3.1 发展环境存在非均衡的情形
首先是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目前,中小企业在30多个行业或领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准入障碍,现行体制要求的企业规模、经营期限、资质证明等都是按照国有企业体制“量身定做”的,例如在招投标方面,有时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到歧视。
其次是融资环境障碍,造成融资渠道不畅。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风险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低,担保抵押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之所以无法从银行贷款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抵押物。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需要擴大生产规模而在没有报建规划的前提下盖了厂房或车间,很多企业主表示,当时扩建厂房的时候根本没想到那么多,就是为解决眼前的急需,如果报建规划再等政府部门的各项审批之后,可能市场机会早就失去。现在这些企业在融资的时候由于没有房产证是没法拿去抵押的,而一些通过租赁厂房进行经营的企业更不能通过厂房进行抵押贷款。
3.2 用地难
随着土地成本升高、城市改造搬迁等问题造成的企业经营场所困难,也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正常发展。调研发现,近两年厂房、办公用房的租金成本上升了至少30%。
被调研的185家企业中有172家企业表示目前的厂区只能保证基本的产能,如果要扩大产能的话已经没有空间。大多数企业已计划把企业搬到外地去经营,调研了解到有46家企业已在外省或省内其它地区投资建厂。并且大多企业表示考虑到企业运营成本的问题和周边地市信息、物流等各方面差距的缩小,这些企业并不打算把总部留在广州,这可能与广州发展总部经济和“腾龙换鸟”产业布局的思路不太一致。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对广州的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是非常满意的,但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成本的急剧上升,企业很难经营下去,只能到外地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较低的用地成本,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3.3 政策落实难
在调研中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家的利好政策出台了很多,但是执行层面的实施细则很少,好的政策难以落实。中小企业盼望现有惠企政策能够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例如,有企业负责人谈到,针对困难企业制订的一些税费减免政策往往因为认定标准高而难以落实。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盼望政策信息更加透明、规范和稳定。很多企业反映,有些政策他们根本不知道,或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比如,2009年国家拨付的9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是如何分配的?是否应当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在2010年3月12日两会期间召开的“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集体采访会上提出的“对应税额在3万以下(含3万)的微型企业所得税减半”的政策什么时间实施以及如何实施等等。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很少接到政府相关部门传递的政策信息,一般是通过商会和行业协会或者企业主动上网了解到一些信息。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不畅通,不关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只注重自身产品和市场,从而失去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机会。还有一些企业虽对政策有所耳闻,但对于申报条件、提交的材料、操作过程等要求理解不透,导致上报材料不齐全或者程序不规范,而错失了申请政策资金的机会。甚至会产生对政府政策实施误解的想法。在我们调研的185家企业中,只有27家企业享受过相应的政府少量优惠项目资金。究其原因,企业负责人反映有三方面:首先是企业不知道有具体的哪些信息,没有信息可以获取的渠道。其次是大多数企业认为国家或省市区各级政府的相关扶持资金从总量上来说很多,但具体到每个地方的具体企业可以申请的扶持资金很少,并且有很多限制条件。所以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在这些方面。还有部分企业担心政府的相关部门只会照顾到与其关系紧密的部分企业,政策受惠的往往始终就是那么几家,从而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就采取主动放弃的做法。
很多企业希望政府的政策能稳定下来。比如我们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对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担忧,企业决策过程很艰难。有一家玻璃制品企业近期考虑对生产线进行升级,但在采购设备的时候由于有些问题不确定,现在一直在搁置,如果用天然气的话,管道能不能铺设到厂区,二是天然气的价格在未来升幅有多大;如果用电的话,企业也考虑政府的错峰用电的密度如何,会不会影响企业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因为该设备一旦开启,如果中途停歇的话费用是非常高的。另外,该企业目前已把大部分的生产线转移到外地,留下了的厂房打算出租。是盖好一幢幢的标准化厂房还是简易厂房,企业很难决策,如果政府能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的话,企业的决策成本就会比较低。在调研中,有企业同样反映由于政府的政策不明确,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烈。我们碰到海鸥岛一家造船厂,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难题。企业表示,由于政府政策不明朗,不知道政府何时会把土地征收回去,所以一直不敢加大投入。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4 对策
中小企业要获得持续、快速成长,必须明确并突破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障碍因素,地方政府也要采取针对性行动,切实贯彻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
4.1 以创新驱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针对细分市场,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技术、产品、服务、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一是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等;二是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三是推进中小企业开展“互联网+”应用,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技能培训等途径,促进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营销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四是推动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五是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专业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维权成本,推动知识产权转化。
4.2 以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构建高效的服务机制,完善法律、规划、政策,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健全服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受理、信息共享,着力解决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营造受理程序简、办事效率高、服务成本低、中小企业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切实降低中小企业成本,进一步推进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推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重点扶持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引导其走高起点、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以及突出服务性的原则,抓紧制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大力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3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注重内涵发展
一是推动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引导中小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激发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二是推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加强管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推广。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论坛、研修、培训等形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引进。四是推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通过开展品牌业务知识宣传、培训和咨询,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为中小企业提供商标、专利、股權等知识产权信息,以及推广、交流合作等服务。建立品牌企业梯队,对发展势头好成长潜力大的企业品牌进行重点培育。设立专项资金,对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名牌或驰名、著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组织各类商品展会、博览会等,推动与国内外企业界的经验交流,为中小企业搭建品牌交流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艳清.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行为[J].企业经济,2011(9).
[2]Marris,R. A Model of the “Managerial” Enterpris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3,77(2).
[3]K M. Eisenhardt,Environment and Growth among US Semiconductor Ventures,1978-1988[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9(3).
[4]陈瑾.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与实践[J].企业经济,2012(7).
[5]Robert,Gibrat. Economic inequality[M].Paris:Sirey Press,1975.
[6]林平凡,陈冰.广东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J].南方经济,2005(11).
[7]孙顺根.中小企业政策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相关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