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研究

2017-06-06 11:14吴南中
中国远程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动力机制构建

【摘 要】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效用发挥的关键。学分银行建设的根本在于机制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是动力机制构建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揭示学分银行建设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与学习者诉求,分析了学分银行动力源及其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动力的方式。基于此,形成了学分银行建设动力发挥作用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等一体化动力机制。推动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构建,需要明确政府的构建主体角色,需要教育机构积极主动参与,行业积极配合。同时,充分认识学分银行理念是构建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前提;激发动力、控制过程、避免阻力是构建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内容;整合动力,形成上下联动、系统推进的各类措施是构建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 学分银行;动力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4-0072-07

自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以来,各国开始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按照朗格朗的思想,“未来的教育将社会整个教育和训练的全部机构和渠道加以整合,从而使人们‘在其生存的所有部门,都能根据需要而方便地获得教育的机会”(转引高志敏, 2003)。意思就是要建立覆盖所有教育类型的完备体系,将原本割裂的各种机构和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满足所有人终身学习和教育的需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关键制度设计是要构建各种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的机制。比如中国学者郝克明(2008)构想,未来中国应“按照终身教育原则,适应广大社会成员对学习的多种需求,构建包括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要推动各类教育机构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的通道显得尤其重要。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和实践,有的国家还成功建设了真正的学分银行。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实践来看,离预想的成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以及遵循的作用机理、构建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分析

“动力”一词来源于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现代汉语词典, 2002),后用来指推动工作、促进事业发展的力量。在管理学上,被认为只有正确运用动力,才能促使管理工作正常和持续进行。要使“动力”促进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找准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分析其动力作用方式,把握其作用机理,成为构建动力机制的逻辑起点。

(一)学分银行的社会价值: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运行

社会普遍认为,教育是关于社会不公平的最大测量者(迪恩·钮鲍尔, 2009)。在整个工业化世界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教育是开发资产资源的工具,也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对于很多中产阶级而言,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传奇性。甚至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中产阶层,都是依靠教育实现社会分层过程中向上的流动。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教育的拓展(深度和广度)是取得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也是各国大兴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因为如此,意大利学者艾特里·捷比尔(1983)认为“终身教育不仅‘以达成作为本质的个人的自主性或文化的自律性为目的,同时还‘作为社会的、政治的诸过程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富尔(1996)等人认为学习型社会应该将教育的功能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整个终身教育体系要得到正常运行,不同机构学习成果的沟通与互认必将成为维持和推動体系运行的动力。道理很简单,社会一个机构或者是一类机构不能承担学习者终身学习所有需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除了正规教育体系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非正式学习体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参与教育的经历需要高度连贯、富有意义并高效,更何况在广义的学习中,很多是以非正式课程的方式开展,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参与到终身教育体系,要经过沟通和互认才能实现学习者发展与成长的目标。通过专门的机构实现沟通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价值,促进参与者实现社会角色变化和社会等级的流动,就会成为终身教育体系运行的诉求,反映到实践层面就是建立成果互认、转换的学分银行。

(二)学分银行的经济价值:经济转型的人才培养成本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不仅来自资本、劳动等要素数量的增加,更源于治理水平的提高,在这些促进提高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活劳动”,教育是提升“活劳动”质量的重要途径(邸俊鹏, 等, 2014)。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1962)也系统论述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关键影响。杭永宝(2007)用计量的方法分析了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本科及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更是以数值量化的方式直观展现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于学习成果沟通价值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还没有,但借鉴道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学分银行对人才资本的激发作用有可靠的比较意义。提高教学成果流动的速度,搭建优质教育机构沟通的桥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培养成本的下降,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有效并且必要的。在国家经济转型阶段,大量资源用来消化落后产能,在教育资源增长极其有限的前提下更是需要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减少重复培养和低效率培养,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学分银行将各类教育机构和不同层次教育的学习成果整合起来,并通过对人才先前学习成果的情况开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也具有经济动因。同时,学分银行通过标准的建立,促进资源建设的共享,提高有质量的学习成果的比例,也能显著地提升经济效益。

(三)学分银行的教育价值:支持优质学习场域的塑造

教育是面向人的活动,学习者在教育情境中的舒适体会,是学习者产生学习冲动的来源。而学习者的学习冲动就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学分银行沟通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塑造了一个类似于皮埃尔·布迪厄所描述的“具有自身运行法则的小世界”, 实现了将动态的教学进程和固定的学习途径进行融合,影响了教师与学习者所存在的物理空间,并改变了教师与学习者的参与动力(吴南中, 等,2016)。首先,建设学分银行联结了终身教育的所有机构,塑造了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学习场域。整体功能的首要价值在于整体性,学习者参与学习场域可以获取各个方面的学习成果以支持自身的发展,并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而不是追究其成果是在线的还是实体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教师和学习者的发展空间增大,发展维度增加,全面发展更为坚实。其次,通过学分银行所建立的标准体系“筛选”的学习成果,是塑造更优质学习场域的基础。学分银行通过标准化认证体系,支持全域社会教学资源进入终身教育体系,也将不具备教育质量的教育资源拒在门外,学习者所面对的学习资源更有质量,教育更为高效,教师也能更积极地思考质量问题,并转化为日常教学活动,通过更多的教学改革支持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再次,学分银行将生活和学习联结起来,促使学习场域变成一种生活空间的组成部分。学分银行支持存储与积累,在理论上只要是学习者获取了相应的学习成果,就可以转换为资历或者文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身的学习与生活,改变了教育是通过专门时间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状况,有利于实现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将不同小场域所获取的学习成果聚合在一起,通过自身的對话,获取建构性的成长。

(四)学分银行的主体诉求:资历认同与过程性参与动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刘燕, 等, 2013)。当学习成果对于学习者有用时,学习者的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学分银行就是建立了学习成果“有用”的途径。对于学分银行而言,学习者的动力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学分银行所构建的资历认证对于学习者的事业发展或者身份认同有积极作用。从理论上来讲,通过学分银行获取了一定的学习成果,就可以兑换为相应的资历(文凭),可以获取相应的入职资格和身份认可,这样的机制对于学习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第二,学习者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的积累功能激发自身追求更高事业发展的决心和动力。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父。通过学习成果的不断获取,其成功经验和获取学习成果的满足感是促进学习者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积极因素。第三,学分银行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完整的学习档案,帮助学习者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可以为学习者判断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适合自身提供依据。同时,其学习成果经历可以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资源帮助学习者发展自身提供参考。第四,学习者受到自发型的动力驱使,也会积极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自发型动力指的是学习者即便是没有外力驱使,也会按照“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的规律发展,自觉参与学习。

二、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

“机制”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原指机器的构造与动作原理(现代汉语词典, 2002)。后被引申到其他领域,用来描述组织间相关要素及其运行关系。引申到学分银行建设领域,用于描述学分银行建设动力及其相关关系,称之为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包含了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在动力源的激活状态下发挥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现机制的层次关系与内在联系,设计了学分银行建设动力机制模型,见图1:

(一)层次机制

层次机制指的是不同层面的动力与相应层面的具体行为结合起来,形成产生动力的结构与相互关系。在层次上可以分为社会动力机制、组织动力机制和个体动力机制。

社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需要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需要学分银行为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便利,需要学分银行激发整个社会参与终身学习的热情。这种通过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对学分银行建设提出要求并通过特定的政策、文件、舆论传达给社会的各个层面,使之产生动力并改变社会运行方式,就是社会动力机制。

终身教育体系构成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要获取教育资源,谋求自身更好发展,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教育组织的使命,需要积极聚合资源,通过学习成果互认,沟通组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按照组织间的相互承诺建设有质量的课程、实施有质量的教学、按照规则开展评价,使成果能按照顶层设计所需要的质量要求参与流动,促进教育的发展,由此而来的动力及其主动改变原有教学生态,就是组织动力机制。

个人动力机制是学习者自身按照社会需求,熟悉组织规律,将自身需求与组织需求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取成果,通过学分银行体会获得感,并积极分享参与的体会,鼓励更多人参与学分银行,以促进学分银行的影响。相对于社会和组织动力机制,个人动力机制体现了更多的主观性,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可能会因为自身发展激发参与欲望,也可能受到身份认可影响而止步不前。

(二)形式机制

形式机制体现为在形式上考察动力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方式。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在形式上可以分为自为型动力机制、自发型动力机制。

自为型动力机制指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认识到了学分银行在推动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自由化、教育开放化等方面的价值,在追求“建立适应人们在其一生中对不断学习要求的新的教育体制和机制”的目标中(郝克明, 2007),自觉开展学分银行的建设,打通各级各类教育。学分银行的动力源解决了动力的发端问题,但是如果没有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将动力源和实践进行沟通,就不会产生学分银行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在悠久的人类发展史上,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兴起才二三十年时间。同时,学分银行也是政府将客观需求与个体发展结合,采取文化、制度、邀约、激励等措施,将动力转化为政策,将政府决策转化为组织与个体行动,加速学分银行的发展,促成了学分银行或者类似机制在欧洲、韩国、澳大利亚等地方的兴盛。因此,学分银行的积极推进,需要在政府的有效政策下,整合社会组织与资源,将学分银行的发展动力转化为自觉动力。这种自觉动力与有效政策和实施体系一起就是自为型动力机制。

自发型动力机制指的是组织没有学分银行相关理念,也不熟悉学分银行的价值,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会有一些建设学分银行或者类似处理方式的行动。比如转学问题、跨年级不同学分替代问题、四六级证书替代课程学习问题,采取认证、转换的策略。这种动力往往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将自然与现实发展需要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一些客观需要。

(三)功能机制

功能机制体现了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在学分银行建设上的功效以及运行方式。在功能上可以分为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与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指的是通过激励手段,调动与事务相关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事务本身的整体功能(吴南中, 2015)。学分银行涉及具体利益,需要组织和个体的积极参与,一定的激励能有效地调动组织与个体动力。对于学分银行而言,一般的激励措施包括身份激励、行为激励、效果激励。身份激励指的是通过特定身份的赋予,促进组织或者个人参与动力的办法,比如给予参与学分银行成果认定的积极分子“终身学习先进个人”“学习能手”称号。行为激励指的是对具体的行为予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动力,比如参与学分银行的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效果激励指的是对取得一定成果的组织与个人予以奖励的方式激发动力,比如对符合资历要求的学习者给予国家层面的资历承认。总之,激励机制的价值是通过有确定目标的激励标的物(实体或者虚拟)促进参与的动力。

制约机制指的是通过制约手段,对组织的行为以命令、利益阻碍等方式进行制约,促使其向规则制定者的方向发生作用(吴南中, 2015)。有效的制约机制包含行政制约、利益相关制约和舆论制约。行政制约指的是依托行政指令,促进组织或者个体参与动力的方式,比如给予课题支持的形式促进组织参与学分银行试点工作。利益相关制约指的是组织内部对同一事务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予以利益倾向和捆绑,以实现促使其参与的方式,比如组织对组织内个体要求参与学分银行并获取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才能晋升职称。舆论制约是指通过舆论的压力,促使组织或个体获得参与学分银行的动力,比如通过报刊宣传学分银行的价值促进组织和个体参与学分银行建设。总之,制约机制是通过过程性的手段促进并保持参与学分银行建设动力的有效方式。

保障机制指的是通过提供或确保组织和个体行为顺利推进相关方法、物质条件以及其他外围环境(吴南中, 2015)。对于学分银行保障机制而言,可以分为法律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法律保障是指学分银行成果认定与资历获得需要得到国家承认,保障成果的有效性推动组织和个人参与的动力。技术保障是指学分银行标准的建立需要专家的协同处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体现便利学习者的宗旨,提供有效的大数据支持。资金保障是指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是保障学分银行建设及其运行的动力基础,也会切实降低建设的难度。

三、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构建

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是在准确把握建设的动力源基础上,科学运用学分银行建设动力的相互作用机理,同时发挥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主动构建,加速学分银行的建设以及保障其良好运行的组织行为。为了更为清晰地描述动力机制构建的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本文绘制了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构建图,见图2。

(一)构建主体:政府履行职责、教育机构主动参与、行业配合

政府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领导核心,学分银行建设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必须认识学分银行的价值,理清学分银行建设的思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构建主体的职责,并分析动力机制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着力点和着力方式,通过有效的机制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提供足额的资金,促进学分银行的发展。教育机构是学分银行运行的主体。教育机构通过有质量的课程建设提供给学习者产生可以交换的学习成果,并通过执行学分兑换规则,提供相关资历,主动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学分银行建设的最终效果是为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行业要按照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教育机构提供标准建设方面的参考或者相应的意见,需要参与其中的标准建设甚至审核标准。同时,行业必须承认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并对成果的质量提供反馈。

(二)构建前提:理念认同

要建立健全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需要以理性认识学分银行的价值为前提。首先,学分银行的建设有助于国家经济加速转型。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政府推动学分银行的建设,提倡人们参与学习,并享受参与学习的成果,实现自我提升,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学分银行推动弹性学习制度以及向所有学习者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不同的学习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使命,通过学分银行接入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是终身教育體系建设的关键。再次,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有利于教育机构的特色发展。通过多样化资源的接入,教育机构不再需要为学习者全方位发展提供一切资源,更有能力和意愿建设基于自身优势的特色教育资源,并通过学分银行的渠道参与共享,提高特色发展程度。最后,学分银行的建设有利于个体的个性发展。学习者不再束缚于院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所设置的人才成长通道,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通过学分银行构建的“立交桥”通达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政府需要认清学分银行的价值,同时要科学认识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激发社会、经济和教育多来源的动力,实现政策、体系、平台、实施、监督、制约、激励等一体化机制,顺利推动与运作,保持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张力。

(三)构建内容:激发动力、控制过程、避免阻力

社会运行的机制一般认为由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动力机制、控制机制与保障机制三部分构成。动力机制的核心作用是提供动力,控制机制的核心是保持运行过程动力,保障机制的核心是提供外围环境动力保障主体运行。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参与到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来。可以通过理念传达、文化传播、舆论支持等方式,将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传达到社会每个角落,采取文化、制度、邀约、激励等措施,引导总结自发型动力机制作用于学分银行的机制与效能,充分发挥自为型动力机制的作用,加大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其次,加强过程控制,保持学分银行自身严肃性和严谨性。学分银行要维持持久的动力,需要以“有质量的学习成果”为依托,这就需要加强自身工作环节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做好学分认证与兑换工作,促使社会、政府、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体保持参与学分银行的热情。再次,要提供外围环境支持。为学分银行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比如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尽快制定中国的《终身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制度支持和经费支持。

(四)构建措施:上下联动、系统推进

学分银行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和激发自身成长的价值,具有来源于各个方面的动力。但动力不会自动转化为作用机制,而是需要厘清其作用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效结合推动整合动力

任何教育政策的落实都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效结合。“自上而下”是指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有上层紧迫感,国家和政府需要从民族参与全球竞争的高度在学分银行建设上做战略性的布局,在整体上做出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向全国清晰表达改革的决心和意志,同时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促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自下而上”指的是学分银行的各个参与主体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国家顶层设计的安排,落实国家意志,做好标准建设、转换平台、转换试点与推进的落实,尤其是推动机构之间的学分互换工作,做好不同阶段课程的衔接工作。部分教育机构比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老年大学和各种社区教育机构需要大力做好区域性的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工作。

2. 多机构、多组织共同协同聚集动力

学分银行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在顶层设计上,需要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合作,做好制度与资金的系统性保障工作;在实施层面,需要学分银行连同终身教育体系各个相关机构,建立起既能满足学分银行质量控制过程又方便学习者参与成果认定的系统,还需要建立认定与互换标准等协同性的组织。在目前的环境中,学分银行牵头与各类学院成立联盟,促进联盟内的学校与机构率先建立互认的标准,共同控制学分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认定对方学分、建立区域性的试点,是推进学分银行建设较为稳妥的办法,也是激发学分银行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从长远运行来看,需要社会所构建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机构参与到学分银行建设中,促使学分银行成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桥梁。同时,对于学分银行所认证和兑换的学习成果予以承认以维持学分银行正常功效的发挥。

3. 阶段性评估保持持续动力

新世纪以来,评估促进学习职能的功效受到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认同(曾文婕, 2015)。学分银行要保持参与机构的动力,需要借助评估的力量。首先,阶段性评估认证机构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是保持系统内部动力的有效办法。学分银行对个人学习成果的认证工作体现了对学习成果的尊重,同时也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要维持学习成果的公信力,就要保持认证机构的公信力和严肃性。阶段性的评估有助于认证机构不断优化认证流程和制度,反思问题和不足,保持学分银行的健康运作。其次,参与机构通过不断的评估影响自身的资源建设与人才培养。学分银行建设要求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和资源建设按照学分银行的标准进行,这对以往的办学惯性而言是一个改变。办学机构有自身的惰性,需要通过不断的评估促使其回到学分银行的轨道上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工作动力。最后,通过评估,参与机构也能感受到学分银行给学习者,尤其是给终身教育体系运行带来的积极影响,用社会转型的感召来促使自身参与学分银行建设,获得并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

4. 个体获得感反馈与扩大学分银行持续影响

学分银行的建设最终要反映到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上,只有学习者愿意参与并有所获,才能保持学分银行建设的持续动力。首先,要有效推进学分银行运行的通畅,保障“立交桥”所沟通的教育机构和教学资源的不断拓展,提升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体系的价值是自身有所获,乐学、趣学、智学的真正形成所依托的是教学资源和教育机构。其次,学习者“获得感”是参与主体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民众获得感,学习者参与学分银行也需要参与的“获得感”。教育机构参与学分银行的最大价值是帮助学习者自我发展,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得到了获取资历与学历的经验,获得了学习与成长上的自我满足感,不仅是自身继续留在学分银行获取知识的动力,也会通过知识共享、经验分享和途径分享等方式转化为扩大学分银行影响的不竭动力。

四、结语

沟通是学分银行建设的核心价值,机制创新是学分银行动力机制建构源泉。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的构建实质就是创新机制,沟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优质学习场域,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教育对经济转型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想通过本文呼吁的是,在我国开展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政府要明确学分银行的价值,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开放大学体系及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主体工作,各级各类教育体系要积极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而不是以被动参与者甚至是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学分银行的价值。不管是学分银行建设本身还是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都是系统工程,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最终实现学分银行的制度创新、服务为国家、为社会谋福祉的目标。

[参考文献]

陈丽,郑勤华,谢浩,沈欣忆. 2013.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资历框架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9-18.

邸俊鹏,孙百才. 2014.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分专业视角的实证分析[J]. 教育研究(9):39-46.

[美]迪恩. 钮鲍尔. 2009. 全球化和教育:特征、动力与意义[J]. 教育研究(7):45-51. 高志敏. 2003. 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 教育研究(1):79-85.

郝克明. 2008. 跨入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郝克明. 2007.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报告[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13.

杭永宝. 2007. 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测算其相关分析[J].教育研究(2):38-47.

[意] 捷比尔. 1983. 生涯教育——压制和解放的辩证法[M]. 东京:创元设.

刘燕,高艳,等. 2013. 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7):69-72,111.

江颖. 2014. 学分银行研究三大元问题探讨[J]. 中国远程教育(9):19-25.

柳士彬. 2016. 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J]. 教育研究(8):125-13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6.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吴南中,李健苹. 2016. 虚实融合的学习场域:特征与塑造[J]. 中国远程教育(1):5-11.

吴南中. 2016. 在线学习培育的顶层设计与推进机制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1):45-50.

吴尊民. 2016. 论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的路径与机制[J]. 开放教育研究(1):43-48.

现代汉语编委. 2006. 現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文婕,黄甫全,余璐. 2015. 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J]. 教育研究(12):79-88.

杨晨. 2012.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 中国远程教育(6):41-46.

张德明. 2012. 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J]. 开放教育研究(1):52-55.

张伟远,段承贵. 2013. 终身学习立交桥建构的国际发展和比较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9):9-15.

Schultz T·W. 1962. 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in Ma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0(S5):1-1.

收稿日期:2016-01-08

定稿日期:2016-06-17

作者简介:吴南中,副教授,硕士,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401520)。

责任编辑 邓幸涛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动力机制构建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