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志趣

2017-06-06 22:00李玉国郑爱华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志趣景象游记

李玉国+郑爱华

【技法指津】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除写景外,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寄寓作者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者抒发作者个人的感受情思,或者借景物发表议论。那么,在具体阅读时,我们该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呢?

一、仔细反复诵读,从优美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志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都具有语言优美的特色,这其中包含准确到位的用词、变化多样的句式、不一而足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绝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后给人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作者独具匠心所勾画出的山水美景如在眼前,同时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志趣,那就是纵然身处不得志的逆境中也决不放弃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诵读时要有语境意识,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整体把握文章,从而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志趣。需要强调的是,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是诵读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基础。

二、抓住景物形象,从美丽的景色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志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因体裁本身的特点,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哪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都不是纯粹地停留在写景上。作家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正所谓“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写景与抒情在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作品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对兰亭盛会的景象的描写就富有诗情画意,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王羲之平静、闲适的情感。又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描写的江月景象,实则衬托的是苏轼洒脱的胸怀,客人吊古伤今的情感。因此认真分析鉴赏散文中的景物形象,是我们领会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所阐述的哲理的关键。

三、了解作者经历,从文章的抒情议论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写景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载体,抒情说理是文章的灵魂。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多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无不刻上了作者所经历的生活的烙印,抒发作者在特定时间、地点所产生的感悟。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但在此基礎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表达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又慨叹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

四、善于发挥联想,从文章实与虚的关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志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是虚景。研读时,要充分展开想象,对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补充、再创造,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第一、二段重修岳阳楼的经过和岳阳楼之大观是实写,第三、四段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大都是想象中的景物。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猜你喜欢
志趣景象游记
重阳有感
杯中异景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夕阳晚秋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冬天的景象
“zhi”趣盎然话数学
超市游记
浅谈儿童钢琴弹奏“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