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
不久前,我寻访北京有特色的胡同和当地的名人故居。老北京人都知道,过去的宣武区今之西城区,在前门外大栅栏往西往北直到和平门虎坊桥一带,胡同聚集,而且有众多京剧名伶曾在这一带居住,并且多是几代人在这块地方居住,故名人故居比比皆是,所以此地一直被人称为京戏的“戏班窝子”。下面就讲几个特有故事的胡同和胡同里有着遗闻佚事的人。
在西城区的珠市口西大街西边,骡马市大街北侧,有一条名为“四川营”的胡同。这条胡同的名称与北京其他胡同有着明显的不同,顾名思义,为何在偌大的北京城,有这样一个地域性极强、让人过目不忘的胡同?这个“四川营”的地名是如何出现在北京城中的?它又将会有怎么一段精彩的人文掌故?下面就听笔者一一道来。
在讲述这段故事之前,笔者首先要向读者介绍一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秦良玉。何许人?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姓名,其实她与人们所熟知的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一样,都是保境安民、冲锋陷阵的女英雄。所不同的是,秦良玉并非出自人们的文艺创作,而是一位真实存在于中国历史,并且是唯一一位正史立传的女将军、女侯爷。
秦良玉,字贞素,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是位苗族女子。父亲秦葵是忠州贡生(秀才中的佼佼者),虽为少数民族,但却精通儒家文化。在他的教育下秦良玉自幼就通经史,晓谋略,工词翰。不仅如此,秦葵还看到明朝国力衰败,乱象丛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为国家出力,成为栋梁之材,还教育他们练兵习武,并立下了“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家训。秦良玉此后一生75年坎坷浮沉,无论升迁荣辱,她都谨记父亲的教诲。20岁时,秦良玉嫁给了石宣抚使(石即今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在四川省东南部。居民有土家、汉、苗等族。宣抚使,是明代石地区统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土司官)马千乘为妻。马氏是名门之后,汉朝“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是他的先祖。婚后秦良玉协助丈夫执政练兵,并亲自训练出了一支军纪严明、骁勇善战的军队。这支部队因持一种以白蜡树做杆,矛头带钩、矛尾带环的钢矛为武器,因此人们又称他们为“白杆兵”。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为保石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危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秦良玉(清·叶衍兰)
平定土司叛乱 保卫东北边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川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官杨应龙乘明朝内忧外患起兵叛乱,这些叛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派马千乘前去围剿,马千乘率兵3000,秦良玉率精兵500随行,一路追击敌人,连破敌寨7座。后又联手各路官兵拿下了桑木关(今贵州遵义市绥阳县城东7公里处,桑木关是古代播州通向正安、连接四川的重要通道),一举消灭贼众,平定了此次叛乱。南川路取得胜利,秦良玉所率的白杆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她却从未向朝廷邀功,率军回到了石。尽管如此,秦良玉还是因此战一战成名,女英雄的美名远播四方。大明总督李化龙听闻秦良玉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后,还特命人打造了一个银牌赠予她,上面镌刻“女中丈夫”,以示表彰。
泰昌元年(1620),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陷沈阳,时年46岁的秦良玉奉命援辽,她命兄长秦邦屏、秦邦翰与弟弟秦民屏率领白杆兵先行前往,其后她自率精兵3000赴之。这一战便是史上有名的“浑河之战”。努尔哈赤感到川军非常厉害,再三告誡八旗兵“勿轻敌”。白杆兵虽奋勇杀敌,血战到底,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落败,秦良玉之兄邦屏、邦翰战死沙场,其弟民屏也身负重伤。秦良玉随后帅3000精兵兼程北上,路过北京时,在驻军地赶制棉服1500件发送给前线劫后余生的白杆兵,同时,遥祭牺牲的兄长后,便火速率兵赶往前线,在榆关(今山海关)与南下的清兵(后金兵)遭遇,秦良玉纵马持枪杀入阵中,后金兵纷纷落马。秦良玉以一女子奋勇冲杀,所至勇不可挡,所向披靡,后金兵仓皇逃走。明熹宗闻报,御赐“忠义可嘉”匾,封秦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并命秦良玉率众回川再征兵2000赴援。
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率后金兵取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十一月攻克河北重镇遵化,后再夺永平。崇祯三年(1630)一月攻陷滦州,继又攻陷迁安,后金大军直逼京城而来,秦良玉与侄秦翼明率领9000名白杆兵奉诏北上勤王。白杆兵虽兵未满万,但一直为后金兵所忌惮,又有孙承宗等勤王兵陆续抵京,皇太极知战已难胜,遂退去,并弃已夺的滦州四城,兵撤关外。这就是秦良玉二次勤王,解北京之困的功绩。崇祯帝深受感动,不仅在紫禁城平台内亲自召见了她,还赐予她蟒玉、彩币、羊、酒,并赋诗表章。
“四川营” “棉花地”的来历
相传秦良玉率兵入京后,就在今西城区东北部、骡马市大街北侧驻军,大营也驻扎于此。人们为了纪念秦良玉保卫京师有功,就将其屯兵之处称为“四川营”,又在此地建造了她的祠堂,后扩建为四川会馆。清光绪年间有位文人为四川会馆题写了“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地”的匾额,此匾一直悬于会馆大门正中。离屯兵地点不远处,是兵士们种植棉花的地方,秦良玉命兵士们用种出的棉花织布做军装,实行屯垦政策,故称纺棉处为“棉花地”。后“棉花地”又逐渐演变成棉花诸巷。以棉花为名的街巷共有13条(棉花头条,棉花上、下二条,下三条,上、下四条,五条,上、下六条,上、下七条,八条,九条)。过去,许多京剧名家,居家之地不是在“棉花地”就是在“椿树园(椿树几条)”,就在棉花诸巷一带居住的名伶何止百人。今择其著名的略举:四川营,住过杨盛春、陈少霖、陈盛泰;棉花头条:张云溪、孟丽君、贯大元;棉花二条:刘雪涛、贾多才、徐和才;棉花下三条:于连泉;棉花上四条:张君秋、刘盛莲;棉花五条:叶盛兰;棉花下六条:萧长华;其他几条还住过:方荣翔、新艳秋、时慧宝、金少山、裘盛戎、马富禄等。此外,近代报业先驱林白水,刘宝全(有鼓界大王美誉的京韵大鼓泰斗),京味评书艺术家连阔如等知名人士也曾家居此处。最近笔者看到郭沫若先生在1962年写给当时《四川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笺,他写道:“歌颂赵一曼同志,我联想到了秦良玉……赵一曼是四川人,秦良玉也是四川人。赵一曼是女性,秦良玉也曾到东北抗击清兵。她们之间有这些相似,故使我发生联想。一位女性,出于爱国热情,能够万里请缨,抗击侵略,这行为是可以令人感动的。”
昔日秦良玉的川军撤出京城后,曾作为她的祠堂的地方,改为了四川会馆。百年沧桑,今故址尚存,但已改为民居。
大外廊营将重修谭鑫培故居
距四川营、棉花地一箭之地,在西城区大栅栏西街西南部,北起原李铁拐斜街(今名铁树斜街),南起韩家潭胡同(今为韩家胡同),南北走向的一条长215米、宽4.2米的胡同,便是大外廊胡同。明代即有此巷,称“廊营”或“郎营”。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明代燕王朱棣推翻了建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成为永乐帝。为了繁荣京城,从外地各省大量移民,安置在前门外新建的名为“廊房”的房屋内,后来成为街巷,便是今之廊房一、二、三条,而如今的大栅栏胡同,原为廊房四条。为了保卫这新建的廊房,在不远处驻兵把守,便起名为“廊营”,有大外廊营和小外廊营。今均在“营”后添上“胡同”二字。原大外廊1号为著名京剧泰斗谭派鼻祖谭鑫培故居。寓所坐西朝东,是东、中、西三进院落,房子不少,共有40多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早年谭家街门框上方曾嵌有一红色木牌,上面镌刻三个金字“英秀堂”。过去有名的伶人都有堂号。如京剧创始人程长庚,也就是谭鑫培的师父,为“四箴堂”。梅兰芳大师的祖父,四喜班班主梅巧玲为“景和堂”等。谭鑫培成为老生名伶后,每逢外出均乘坐讲究的骡车,今门外东墙上还有过去拴骡拴马的“拴马环”。谭鑫培共有8子4女,从事京剧艺术的后人有40人之多,为京剧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谭鑫培的第五子小培、孙富英、曾孙元寿、玄孙孝增等,几代人都曾经居住在这所谭家老宅里,直到“文革”的1968年,才被迫舉家离开这据说住了130年的老宅。
故居前院有北房三间半带前廊,东房两间;中间院落,北房也是三间半,前出廊,硬山顶,昔日为谭鑫培居住。老谭逝世后,为谭小培居住。南房也是三间半,东西厢房各二间。院后即西院(今已隔为两院),北房四间,南房也是四间。北房为谭派艺术家谭富英夫妇居住,南房当年为今之谭派艺术家、健在的年已89岁的谭元寿先生居住。我父亲张永和与元寿先生相交甚厚,“文革”前常去谭家造访,因而对谭家旧居故室较为熟稔。西院西侧还有南北两座相通的二层西式楼房,是谭鑫培亲自监工,建于1912年。北楼、南楼上下面宽均为两间半,南北二楼以宽大游廊连为一体,其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当时曾经引为一段梨园佳话。非常遗憾的是这一存在了100多年的谭氏故居,自上世纪60年代“文革”兴起,便改为民居,入住的居民越来越多,现在不仅成为大杂院,而且破败不堪,令人扼腕。如今,佳讯传来,今年(2017)西城区政府要对14处文物住宅启动腾退,其中就包括谭鑫培故居,以打造好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北京老百姓无不翘首等待谭鑫培故居再现昔日风貌,供游人瞻仰这一代文化大师的故居。
(编辑·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