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唐诗纪事》外,历代文献皆认为《咏弓》诗乃唐太宗所作,主要论据有三,一是唐玄宗时官修《初学记》最早载此诗于太宗名下;二是《玉海》有太宗与萧瑀对话为背景;三是有杨师道和诗佐证。然而笔者认为此诗或为董思恭所作,一是因为此诗在内容上与杨师道所和之诗、太宗萧瑀对话无关,或非太宗所作;二则通过对李峤、苏味道、董思恭等人的咏物组诗研究,认为《咏弓》诗或为董思恭对李峤《弓》的和诗。
关键词:咏弓;奉和咏弓;董思恭;唐太宗;初唐咏物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全唐诗·卷六十三》载董思恭诗《咏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应)枝转。”并注“一作太宗诗”。
一、《咏弓》诗所载文献考据
历代文献中,有关《咏弓》一诗的作者说法不一。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第三》将此诗归为董思恭作,清代奉敕编纂《全唐诗》中,分别将此诗编入唐太宗及董思恭二人卷下,并注“纪事作董思恭诗”、“一作太宗诗”。
而其他文集中,自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二》始,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三百四十八》、南宋王应麟《玉海·卷第一百五十》、孝宗时人《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十》,明代顾煜辑《射书·卷四》、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四》,清代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二十六》、陈维崧《陈检讨四六·卷一》、华希闵《广事类赋·卷二十一》、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百二十二》、徐倬·《全唐诗録·卷一》、张英《渊鉴类函·卷二百二十五》、张玉书《佩文韵府·御定卷四十三》、《佩文韵府·御定卷七十六》皆言此诗为唐太宗所作。
其中,南宋王应麟《玉海·卷第一百五十》明确提出史实,载:
贞观元年阳三月壬申,上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近以示弓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斜,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太宗咏弓诗,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杨师道和云,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
胡可先先生1992年于唐代文学研究会议中,发表《唐太宗诗歌考辩》一文,认为“此诗断非董思恭作”。其原文曰:
《咏弓》,题下注:“《纪事》作董思恭诗。”全唐诗卷六三三董思恭诗卷亦录此诗,题下注:“一作太宗诗。”按《初学记》卷二二《弓》第四引此诗为“唐太宗文武皇帝《咏弓》诗”,又《全唐诗》卷三四杨师道有《奉和咏弓》,可证此诗断非董思恭作,《纪事》非是。
另外,清代陈廷敬《御选唐诗·卷二十六》曾对此诗作注:
上弦明月半:诗,如月之恒,笺,月上弦而就盈,疏:月体正半,昬而中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上弦也;古乐府,绿沉明月弦;庾信,马射赋弓如明月对堋(堋,箭垛)。激箭流星远:北史綦连猛传,祖珽奏言,猛与赵彦深前推琅琊王事有意,故出猛为定州刺史,彦深为西兖州刺史;先是谣曰,本欲寻山射虎,激箭傍中赵老;周礼·枉矢注,枉矢者,取名飞星,飞行有光也;吴均诗:马头看落日,箭尾掣流星。落雁带书惊;战国策:更嬴与魏王处京台之下,有鸿雁从东方来,更嬴以虚弓发而下之;庾信射堂诗,惊心一雁落;汉书苏武传,常惠教使者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张正见诗,终无一雁带书回。啼猿映枝转:吕氏春秋·荆王,有神白猿,王自射之,则摶树而嬉,使养由基射之,调弓矫矢,未发,猿擁树而号;萧铨赋得夜猿啼诗,吟枝似避弓。
此篇文献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咏弓》诗的文献支撑,也让我们提出两种解释的可能:此诗或为在真实场景下的咏物之作,抑或为仿萧梁宫廷文学创作,其内容主要基于历代典故及作者的主观想象。
二、疑《咏弓》诗非太宗所作
前人大多认为《咏弓》诗乃唐太宗所作,其观点有三:其一,此诗最早载于唐玄宗时官修《初学记》;其二,有太宗与萧瑀对话为背景;其三,有杨师道和诗佐证。
然而,《初学记》仅载此诗乃“唐太宗文武圣皇帝咏弓诗”,并无其他说明。而《初学记》现存残宋本中缺第二十二卷,最早的应为明代嘉靖十年安国的桂坡馆刻本,由于尚无唐代底本问世,故难以服众。至于其二,太宗与萧瑀的对话主题为“木心不直,则脉理皆斜,弓虽劲而发矢不直”,与此诗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对于其第三个论据,本文认为,此首《咏弓》诗与杨师道《奉和咏弓》并无关联,可将此二首诗进行对比研究:
疑太宗《咏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杨师道《奉和咏弓》: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鸟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杨师道之诗既为奉和之作,便必然作于太宗皇帝《咏弓》之诗后,且内容需与太宗之诗呼应,或与所处环境、所咏意象相近。然而对两首诗进行具体对比,则可发现其中端倪。
首先,月半与月圆的时间区别:疑为太宗作的咏弓首句便写出“上弦明月半”,除指出弓之形状外,亦点明了作诗时月亮仅现出一半,时间乃是农历初八左右。而杨师道之诗“风高月影圆”,作诗时为农历十五月圆之夜。两首诗时间背景不同,并非同一天所作。
其次,猿啼与鹿鸣的声音区别:两首诗中虽然都咏及落雁,但太宗《咏弓》则除“落雁”外,还提及“啼猿”,而观杨师道之诗,“麟胶”二字,指牝鹿之叫声,则全诗围绕“鸣鹿、飞鸟、落雁”而做,内容并不相符。奉和之作旨在“和”,倘若太宗认为此处之声出自“猿啼”,杨师道是断然不可能驳斥太宗观点,认为声音出自“鹿鸣”的。
最后,乘船与山间的地理区别:“啼猿”之景,或出现于三峡(巴东三峡巫峡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或出现于崇山峻岭之中(如传奇《补江总白猿传》),总之是地势险要之处。且不说太宗是否曾亲临三峡等地,但看《咏弓》诗人所处位置,应当为既能射落雁,又能听猿鸣、观猿影的险要之处,若想抵达则只能乘舟或攀援而上。而杨师道之诗中,“鸟飞随帝辇”,加之鹿鸣、落雁,可推断此时应当是狩猎途中,乘车行于平路之上,不论是交通工具,或是地理环境皆不相符。
至于唐初文人奉和之作仿萧梁宫廷文学的考虑,笔者查阅唐初相关奉和咏物之作,吟咏对象大抵为风、雨、雪、舞、梅、桃花、日午等物,虽有萧梁遗风,但与所和君王原诗在时间、内容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因此,笔者以为,此首《咏弓》与杨师道《奉和咏弓》并无关联。杨师道作《奉和咏弓》,其所和太宗之作大概另有他诗,或已亡佚,并非此首。
三、高宗时期李峤、苏味道、董思恭咏物组诗背景研究
高宗年间,李峤、苏味道、董思恭当属同一文学团体,且三人之间屡有和诗,共同构成了高宗时期的咏物组诗现象。
首先,从咏物诗主题上判断,三者的咏物诗题目多有重复。确为董思恭所作的咏物诗包括《咏日》、《咏月》、《咏星》、《咏风》、《咏云》、《咏雪》、《咏露》、《咏雾》、《咏虹》篇。苏味道曾作《咏雾》、《咏虹》、《咏霜》、《咏井》、《咏石》篇。李峤咏物诗则多达百余首,涵盖天文、地理、艺文、兵器、乐器、歌舞、饮食日用、植物、动物等诸多方面,三人咏物诗题目之间存在交集。
其次,从诗人年龄、时名角度,三人岁数相仿,存在交游的可能。苏味道与李峤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全唐诗》卷六十五卷记载,“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时人谓之苏李。”唐代百户为里,在偌大的宦海生涯中,苏味道与李峤同为一里,二人年纪仅差四岁,又都满腹经纶,自然关系极好。董思恭生卒年不详,据《册府元龟》、《玉海》等书记载,董思恭大致活动在高宗显庆、龙朔年间,与李峤、苏味道处于同一时代。
最后,就诗歌内容而言,董思恭所作之诗与苏李二人多有唱和。如《咏雾》篇。
董思恭《咏雾》: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蘇味道《咏雾》: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两首诗中皆提及“公超”,《后汉书·张霸传》中提及,“(子)楷字公超,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可见此时董思恭与苏味道二人皆在华阴附近的秦岭山中,于遍览终南风景后,打算寻访公超隐居之所。可以推断,二人彼时当是一同交游,相互唱和的。
同时,董思恭《咏弓》诗与李峤诗多有相似之处,现将其诗摘录如下:
董思恭《咏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应)枝转。
李峤《弓》:桃文称辟恶。桑质表初生。宛转雕鞬际。依稀半月明。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徒切鸟号思。攀龙遂不成。
李峤《弩》: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李峤《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鸣鞞入嶂口。汎河历川湄。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弓鸣苍隼落。剑动白猿悲。芳树吟羌管。幽篁入楚词。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寄谢山东妙。长缨徒自欺(一作期)。
综上,笔者认为高宗时期,李峤、苏味道、董思恭三人应当属于同一文学群体,李峤与董思恭存在相识、交游、唱和的可能。
四、疑《咏弓》诗为董思恭对李峤《弓》之和诗
上文所引董思恭《咏弓》诗,与李峤诗多有相似之处。
一方面,就“月”之意象而言,董思恭、李峤诗作时间相同,环境背景相似。董思恭《咏弓》中强调“上弦明月半”,李峤《弓》中亦提及“依稀半月明”,正如前文所述,作诗的背景当是初八左右上弦月,月亮仅现一半之夜,同时,两诗都强调了月之“明”,可见彼时天朗气清,并无乌云遮挡。可推断出董诗与李诗属共同的时间节点。
另一方面,就“落雁带书惊,啼猿映(应)枝转”一句而言,董思恭、李峤诗作中存在共同意象,且意象的动作、行文的布局相同。李峤《弓》、《弩》、《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三首诗中都应用了“落鸟、啼猿”意象,鸟“行应尽、落雁影、苍隼落”,猿“坐见伤、怯猿声、白猿悲”,且“弓-鸟-猿”的意象呈“题目-上联-下联”结构布局。董思恭《咏弓》诗中,“落雁带书惊。啼猿映(应)枝转。”则亦将“弓”的意象与“落雁、啼猿”相联系。董诗中,鸟是“落雁”,猿是“啼猿”,且“弓-鸟-猿”的关系一如李峤诗之定式,存在极大相似性。
因此,笔者推测,《咏弓》诗应是与李峤《弓》诗的唱和之作。而李峤生于贞观十八年,太宗驾崩时(贞观二十三年)李峤年仅五岁,断不可能写下《弓》一诗。联系上文所述董思恭与李峤或属同一文学团体的背景,《咏弓》一诗的作者或非太宗,而是高宗时期的董思恭,且此诗为董思恭与李峤《弓》诗的唱和之作。
然而由于最早记载此诗的《初学记》早已亡佚,现存最早版本为日本藏南宋绍兴年间刻本,第二十二卷乃后人钞补,国内现存明代嘉靖十年(公元1513)安国的桂坡馆刻本,年代距离唐又过于久远。故《咏弓》一诗作者从古籍版本方面已无从考据,只能暂且献疑了。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全唐诗补编[M].中华书局,1960.
[2]胡可先.唐太宗诗歌考辨[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
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
作者简介:柴东,女,陕西西安人,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