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高层住宅平面演变及类型特点

2017-06-05 09:07杨保鑫
山西建筑 2017年8期
关键词:单元式住宅建设塔式

张 军 杨保鑫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哈尔滨高层住宅平面演变及类型特点

张 军 杨保鑫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分析了哈尔滨高层住宅户型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各个时期高层住宅的设计方法,归纳了板式、塔式、板塔结合式三种高层住宅平面的特点,提出了哈尔滨高层住宅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层住宅,户型,楼梯,平面布置

1 哈尔滨高层住宅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高层住宅的发展与南方地区相比较为落后,为了解决市民的居住问题,哈尔滨住宅建设工作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哈尔滨市区开始进行大规模住宅建设,新建住宅小区逐年增加。截止到1990年年末,哈尔滨全市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 641.8万 m2,全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为5.62 m2。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工作重点的影响,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兴建哈尔滨市区第一栋高层住宅建筑,共21层,总建筑面积11 590 m2,截止1988年12月才竣工使用。

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建设量逐渐增加,以塔式住宅为主,如建于1993年的新发小区和哈量小区、建于1990年的工商银行住宅楼(现名为斯大林东塔)、建于1999年的聚豪天下、建于1995年的铁路街小区等等。层数由15层~18层提升到18层~22层,塔式高层住宅在90年代独领风骚,一般为一梯5户~6户,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常见的高层住宅形式,单元式的高层住宅形式较少。

2002年,哈尔滨新建1 067万 m2住宅,其中高度在24 m以上的高层建筑为564栋,最高达到33层(壹江南);从2008年开始,哈尔滨市高层建筑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6%~40%左右,2009年是哈尔滨高层住宅的高速发展期,最高的高层住宅达到43层(哈尔滨滨江国际);截止到2011年年底,哈尔滨市高层建筑数量已达2 052栋,在城市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11年—2014年,哈尔滨每年约有1 488万 m2的住宅建设量,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新建高层住宅主要以高层为主,成为当前住宅建设发展的主要形式。由于近几年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哈尔滨住宅建设开始由增量向存量转变,截止到2015年年底,哈尔滨的住宅建设量大幅度下降,仅为898.4万 m2,与前几年相比,下降了38%。可见哈尔滨的高层住宅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期,回归到理性的发展阶段。

2 哈尔滨高层住宅平面的历史沿革

哈尔滨高层住宅的发展历史较短,其发展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0年—1989年),是高层住宅建设的初步发展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以中高层居多,层数为7层~9层和15层~21层,采用一梯多户形式,平面布局以廊式为主,由于当时住宅建设标准较低,再加上刚刚开始兴建高层住宅,在建筑设计、技术等方面缺少经验,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消防、采光、通风等问题,为了节约投资,一般情况下,一栋楼只设置一部电梯和疏散楼梯;二居室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45 m2,方厅的面积从4 m2~10 m2不等,面积较小的厅最多只能放一张桌子。由于住宅面积较小和居住人口较多的限制,在室内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动静分区、公私分区及空间专用等使用要求,使行为流线产生相互干扰。设计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引入“厅”这一空间,随着80年代“小方厅”户型的出现,住宅户内进一步做到了“餐寝分离”[5]。起居室的概念还尚未形成,会客、娱乐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此外,卧室过多的占用空间,使得厨卫空间偏小。

第二个阶段(1990年—1999年),住宅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居住水平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扩大起居室的面积是高层住宅平面变化的重点,起居室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开始作为家庭娱乐互动、团聚、用餐等功能的活动场所独立出来,住宅套型空间结构大为改善,进一步做到餐、寝、起三者分离[2]。几乎每户都有独立的服务阳台。两室一厅是这一时期的主打户型,三室以上的套型空间要设置双卫生间。住宅在这一时期的户型功能组织上更具人性化,对于居寝分区、洁污分区、动静分区更加重视,使户内的动线更加合理,各空间流线交叉干扰较少,尽量保证户型内各个空间既能相互独立又能相对联系。这一时期可以看成哈尔滨高层住宅的稳定发展期。

第三个阶段(2000年—2005年),哈尔滨的房屋住宅建设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05年的新开工面积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337.3万 m2,由于受到2003年的“非典”流感的影响,使得住宅的发展建设开始被重新认识,截止到2005年年底,住宅面积546.26万 m2,与2004年相比降低了20.8%,呈负增长状态。这一时期的高层住宅多以一梯2户~3户为主,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室内采光以外,有良好的通风,以单元式高层住宅为主,如建于2005年的爱建滨江紫园、建于2005年的傲城国际以及建于2004年的优度社区等高质量高层住宅。可以看作是哈尔滨高层住宅的稳定发展期。

第四个阶段(2006年至今),2006年是住宅建设的一个转折点,哈尔滨市住宅发展进入完全市场化时代,在愈发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下,住宅建设不仅仅在数量上有所改变,也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人们的需求上来,高层住宅的平面设计趋向多样化,此时建筑面积和之前相比明显增大,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和舒适度。在2011年以后,省外知名房地产纷纷来到哈尔滨,入驻扎营,如绿地地产、保利、恒大地产等,为哈尔滨市的高层住宅形式增添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推动了本地区住宅建设的发展,使高层住宅户型的发展有了本质的改变。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住宅建设量的逐年增加,人均住宅居住面积有明显的提高。

表1 住宅建设面积和居住面积统计

3 哈尔滨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

哈尔滨的高层住宅主要分为板式和塔式两种类型。呈阶段性发展,80年代以塔式高层住宅为主,90年代左右以塔式和板式高层住宅为主,2000年至今以单元式和板塔结合式高层住宅为主。不同类型的高层住宅之间差异性较大,具体表现在朝向、地理位置、面积、服务户数等方面。

板式高层住宅指的是东西长,南北短的住宅建筑,平面通常为矩形,东西向延伸,且由多个住宅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均设有楼梯与电梯的住宅,是哈尔滨最常见的高层住宅形式(如图1,图2所示)[3]。

塔式高层住宅是指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在标准层平面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见图3,图4)。

3.1 板式高层住宅

板式高层住宅按照交通方式上可分为廊式高层住宅和单元式高层住宅。哈尔滨的廊式高层住宅大多数为内廊式,公共交通是由共用楼梯、电梯和廊道构成的。电梯楼梯间设于中部,分户较为明确,垂直交通服务户数较多,公摊面积较小。但是由于公共走廊的存在,通风、采光不好。北侧用户房间完全北向,缺乏日照,对于哈尔滨地区来说并不是很适应。用户之间的流线干扰较大,还有一定隐私上的问题。所以后期到了2000年以后逐渐被单元式高层住宅形式所取代[1]。

单元式高层住宅是指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居住单元分为以起居室、餐厅、厨房所组成的公共空间和以卧室、卫浴所组成的居住空间。自从2006年哈尔滨住宅发展进入完全市场化以来,单元式高层住宅成为高层住宅建设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见图5,图6)。每个单元以楼电梯为中心,平面一般采用一梯2户~3户。住户之间相互干扰少,房间的通风采光较好。不足之处是由于电梯服务户数少,导致公摊较大,电梯费用增加。

3.2 塔式高层住宅

哈尔滨塔式高层住宅在90年代才得到应用,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形式较为简单,矩形和V字形是最常见的形式。

哈尔滨塔式高层与南方地区不同,其平面布局和廊式高层住宅相似,交通集中,通过长廊来组织各户的水平交通空间,私密性较差,有的住户有对视现象,北向住户朝向较差。平面一般可以做到一梯6户~8户。服务户数较多,对疏散距离、交通面积和朝向有一定影响[4]。如北侧用户的采光不足、住户互相之间流线干扰、住宅套型面宽较窄等问题。由于在哈尔滨地区,对通风、采光要求较高,塔式高层住宅的各个户型空间存在较大的差别等缺点,再加上受到地域性和居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哈尔滨塔式高层住宅近些年来很少建设。

3.3 板塔结合式高层住宅

哈尔滨板塔结合式高层是在大型房地产入驻后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住宅形式,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化出来的,高层结合了塔式与板式住宅的优点,又称“短板式”。从高层内部空间组合形式来看,可以看成是独立式的单元式塔楼,从住宅的整个平面布局来看,还近似一般的板式高层住宅[6](见图7)。

电梯间和楼梯间都集中布置在北侧内廊的外侧,前室合用。与单元式高层住宅相比较,有较小的长宽比,每户都有一个主要功能空间为正南朝向,户型空间均好性增加;与塔式高层相比,日照与采光都能满足居民需求,更加符合哈尔滨地区的居住特性。一般采用一梯3户或4户,在保证每户私密性的前提下,重点设计共用前室空间,还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

4 哈尔滨高层住宅平面发展展望

哈尔滨高层住宅平面的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层住宅户型的品质也提出新的要求。哈尔滨现阶段的高层住宅户型空间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如面积的浪费、空间适应性的缺陷、居民被动的接受空间、居民消费水平与理想居住空间的矛盾等等[7]。

高层住宅户型空间更加注重可变性和可改性的要求,未来哈尔滨的房地产商会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市场驱动因素的变化,调整户型结构的适应性,提高户型的弹性设计,这样住户可以根据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自行调整住宅的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家庭结构、生活人数,可灵活进行户型空间的重组,如套内空间可以分成新婚夫妻家庭模式(两室)、青年核心家庭模式(三室)、二孩家庭或老年核心家庭模式(四室)等等[2]。另外,公共交通空间设计需更加注重邻里之间的交流,增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此外,住宅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北向房间对日照的需求,提升户内房间的舒适度。

在高层住宅的改造方面,也会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哈尔滨现有的改造只是针对一些主要地段的多层住宅,但是改造关注度主要集中在立面的翻新、设备的更换等方面,在高层住宅的改造方面更是缺失。其实针对哈尔滨早期的高层住宅(塔式和廊式)的特点,对其住宅户型空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更有意义,如老龄化家庭的户型改造等,也将成为哈尔滨未来高层住宅户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哈尔滨高层住宅户型设计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由于地域的特殊性、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原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及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未来哈尔滨高层住宅户型设计当中,我们应更需要在汲取哈尔滨居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应哈尔滨当地居民时代性、适应性的生活空间,具有哈尔滨本地特色的居住文化和独特风格的高层住宅户型空间。

[1] 孙晓娜.大连地区高层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与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学院,2011.

[2] 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 张 丽,余林琴.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4(8):203-204.

[4] 关乃群.高层中小户型住宅得房率研究[J].建筑技艺,2016(7):111-113.

[5] 冯冰凌,毕冰实.北京高层商品住宅平面演变的三个阶段[J].城市建筑,2006(12):35,137.

[6] 隋 楠.北方地区板式高层住宅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7] 李振宇.从住宅效率到城市效益——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的类型学特征与转型趋势[J].时代建筑,2016(6):6-13.

Plane evolution and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arbin

Zhang Jun Yang Baoxin

(Civil Engineering School,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in Harbin, discussed the design method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in each period,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te type, tower type, plate combining with tower three kinds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plane, put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in Harbin.

high-rise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stairs, plane layout

1009-6825(2017)08-0005-03

2017-01-08

张 军(1971- ),男,博士,副教授; 杨保鑫(1990- ),男,在读硕士

TU241

A

猜你喜欢
单元式住宅建设塔式
某500MW塔式锅炉包墙过热器频繁泄漏分析与诊断
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
刍议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单元式幕墙系统防水设计探讨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试析单元式幕墙的隔层落差排水
西夏塔式擦擦造像艺术
转塔式砂轮架B轴回转机构设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