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日本京都)会议综述

2017-06-05 14:21刘征宇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饮食日本

刘征宇

(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文化科学研究科,日本 5658511)

2016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日本京都)会议综述

刘征宇

(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文化科学研究科,日本 5658511)

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于2016年12月3―5日在日本滋贺县隆重召开。来自十余个国家与地区、近两百位的研究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在为期三天的会议议程中围绕着“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本报告从主题演讲、分组讨论以及实地考察等三个环节对本次论坛进行简要地概括,并对该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与发展进行反思与展望。

亚洲食学论坛;饮食文化交流;会议综述

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于2016年12月3―5日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琵琶湖·草津校区)隆重召开,其主题为“饮食文化的交流——过去·现在·将来”。本次论坛由浙江工商大学(中)、立命馆大学(日)以及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日)共同主办,公益财团法人味之素食文化中心(日)与千里文化财团(日)协办,并受到了来自近畿经济产业局(日)以及立命馆孔子学院等中日两国的多家政府机关、企业集团与教育机构的大力协助与支持。来自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塔吉克斯坦等十余国家、近两百位研究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在为期三天的会议议程中围绕着“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论坛由主题演讲、分组讨论以及实地考察等三个环节构成。主题演讲于12月3日下午举行,开幕式由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以及立命馆大学国际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朝仓敏夫教授分别致辞;在此之后分别由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名誉教授石毛直道教授、哈佛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Theodore C.Bestar教授[1]以及(日本)饮食服务协会会长、RoyalHoldings株式会社董事长兼CEO的菊地唯夫先生进行了主题发言。其次,分组讨论于12月3日上午以及12月4日全天举行,除了“一般发言”的分组讨论之外,本次论坛还增设了“分科会”,由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立命馆大学以及中国内地的研究者组织与负责,分为“历史”、“文化现象·制度(社会主义与中国)”、“生态·资源(环境与身体)”、“消费·经济活动(经济)”、“情报(安全·健康)”、“管理(经营)”以及“博物馆”等七个主题。最后,参会的各国代表于12月5日前往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围绕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与该馆的研究者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与往届会议不同,本次论坛没有征集、印发参会者的参会论文,仅将论文摘要编辑成册,这使得笔者很难全面掌握每位发言者的考察事例、并进行分类概述。所以,不得不按照上述三个环节对本次论坛进行大致的回顾与总结,在此希望读者予以谅解与包涵,同时也期望其他参会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一、主题演讲

赵教授在开幕词中着重介绍了“亚洲食学论坛”的创立与追求。首先,他结合自己对“食学”的治学经历与研究心得,回顾了20世纪以来中国内地食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中国内地的食学研究者需要“向世界各国食学家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食生产、食生活的知识与经验”,进而“促进中国食学研究的科学、健康进步,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发展贡献华人的热情与努力”;其次,他总结并介绍了历届论坛的主题以及研究成果,并重申了该论坛所坚持的“文化有根,文明无界”的学术主张;最后,他对该论坛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与企盼:诸如“有计划地组织翻译多种语言的优秀食学著作”,“创办多种语言的食学期刊”,“促进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等等。

朝仓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他认为之所以将论坛的主题设定为“饮食文化的交流——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因为“古往今来,人类通过饮食的交流,形成了各国、各地域独特的饮食文化。可以说,饮食文化与这些国家、地域的‘国际化’密切相连。所以本次论坛正是希望从交流的视点出发,探讨亚洲饮食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接下来的三位主讲嘉宾则围绕着这样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首先是石毛教授的演讲,他运用“文化与文明”论的视点考察了处于东亚饮食文化交流圈中的日本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近现代的变化。他认为“共同享有饮食文化传统的最大集团是民族,而超越民族文化框架的更为广泛的文化可以被称为文明”,那么,“从饮食的历史来看,民族文化的交流促使东亚共通的饮食文明得以形成,但同时这种文明又迎合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发生变形,从而引发了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形成。”例如,从中国内地或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水稻作物所构成的米文化及与此有关的文化、民族认同,以及基于共通食器——筷子所形成的筷子文化及其所对应的饮食礼俗,等等这些都构成了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然而这些“传统”在近现代日本与西洋文化的交流中逐渐淡化与重塑,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下作为饮食文化传承载体的家庭饮食更是日趋衰弱,这些也成为了日本饮食文化在现时代所呈现出的发展现状。

经历了如此变化发展的日本饮食文化,以“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饮食文化,尤其以新年庆祝为最”为题于2013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事实也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由此,在第二场的主题演讲中,《筑地》一书的作者Bestor教授对“和食”的定义进行了解释与梳理,并对“和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个人展望。首先,他介绍了日本政府对“和食”的官方定义,并认为“和食与食物有关,但其内容并不仅仅指代食物本身”;其次,他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和食”一词产生的历史背景:伴随着西洋饮食文化在近代日本的传播与普及,人们为了与“洋食(欧美饮食)”进行区分,才不得不“创造”“和食”这一称谓来指代的日本料理并逐渐对其诠释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最后,他从日本民众的饮食实践入手,考察了“和食”一词所指代的饮食特色及其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社会阶层间的文化表象。作为总结,他认为在面对“和食”的国内外推广的时候,如何维持“本土民众对传统饮食的热衷”、提升“海外消费者对日本料理的兴趣”以及保护“和食的本真性”等成为了日本政府所要完成的发展目标;尽管这三者很难同时实现,但是他认为第三个目标,即“在日本境外守护其饮食本真性的边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2]

除了日本政府的官方宣传,日本的餐饮企业在日本料理的推广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了饮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所以,在第三场的主题演讲中,菊地先生为与会者介绍了RoyalHoldings集团的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该集团创业于1951年,秉持“通过饮食为国民生活的提高作出贡献”的集团目标,历经半世纪的发展其业务领域已经扩展至外食、食品供应、航空餐饮、酒店等各个方面,并成为了日本著名的餐饮服务集团。最后,他结合“人口逐渐减少”的日本社会特征、利用生产性的视点对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考察与探讨。

二、分组讨论

本次论坛的分组讨论分为两种形式,即“分科会”与“一般发言”。下文依据七个“分科会”的不同主题以及笔者所参加的两组“一般发言”进行简要介绍。

(一)分科会

1.历史

该分科会由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博)的池谷和信教授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Francoise Sabban教授主持,其主题为“欧亚大陆的饮食文化交流史”。通过欧亚两端的研究事例,该分科会主要探讨了在欧亚大陆的饮食文化交流中是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外交官、商人还是普通民众)、究竟交换了什么(食材、菜谱还是进食方式)、以及这些交流引起了怎样的社会变化等内容。

在食材的流动方面,民博的池谷教授以鲍鱼的捕捞、生产以及流通为对象,考察了其在日本境内的传统历史以及2011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的变化发展,进而探讨了东亚三国在饮食文化交流史中的相互关系与影响;与其类似,来自一桥大学的赤岭淳教授以日本的鲨鱼捕捞为对象,介绍了其在亚洲地区的流通以及相关的食用习俗,进而考察了在关东大地震以及全球反鲨鱼捕捞运动的影响下当地捕捞组织的适应方法及其相关影响;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高木仁博士生以加勒比海地区的海龟捕捞为对象,回顾了尼加拉瓜东部地区20世纪中期以来海龟捕捞、龟肉食用及境外流通的历史,进而探讨了全球食物流通系统的影响以及与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相互博弈下本土海龟捕捞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大学的邹小娟博士以中国的野生蔬菜为主要对象,考察了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历史变迁,重点比较了其在唐宋时期与现代社会中不同的角色更替,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对其未来的市场发展进行了探讨。

在不同地域间的饮食文化交流方面,京都橘大学的南直人教授以及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Stefano Magagnoli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德国饮食文化、意大利饮食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亚洲的影响;另外,四川旅游学院的张茜副研究员通过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等资料的分析,梳理总结了先秦、汉、晋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饮食文明对外传播的主要情况。

在饮食文化交流的记录者方面,Sabban教授以十九世纪中、欧旅行者的记录文本为基础,分析了他们在体验异国饮食文化实践中所产生的观念差异,进而探讨了记录者基于同自文化比较而产生的对异文化的误读现象;哈佛大学的AllenJ.Grieco教授以及浙江工商大学的周鸿承博士分别从十六世纪旅欧的日本青年、十七世纪来华的传教士所撰写的记录文本出发,分析了记录者所理解与诠释的当地饮食文化及其文本在出版传播中所产生的影响。

2.环境与身体

该分科会由民博的野林厚志教授主持,其题目为“后工业化亚洲国家中口味与健康的饮食纠葛”。个体对“口味”的鉴别不单取决于身体感官,更多地会受到所处社会、阶层以及文化的影响,所以被视为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人们对于某种口味的认同,不仅体现了与其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个体性差异,同时也隐含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特别是全球化下本土食物系统的变化与影响。该分论坛主要考察了在食材与资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实践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口味、健康以及场所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实践与意识观念,进而探讨了在全球化时代下健康与独特的饮食习俗在本土的存在方式。

在口味、健康与本土饮食习俗的互动关系方面,大阪樟荫女子大学的浜田信吾博士以日本传统的鱼类腌制食品与“咸味”为对象,分析了传统“重盐”的腌制方法与现代“少盐、无盐”的健康观念之间的冲突以及围绕两者健康争论的话语,进而探讨了在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速食与后工业时代下的慢食相冲突的两难情况下与健康有关的话语讨论对本土饮食发展与重塑的重要作用;在此之后,民博的野林教授以台湾的甜味饮料为对象,回顾了前殖民地时期、日本殖民时期以及二战之后经济增长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下甜味饮料的发展,探讨了社会经济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对“甜味”以及甜味饮料的饮用功能、糖分含量以及消费群体特征的影响;京都大学的大泽由美博士则以日本的鲜味为对象,对作为第五种味觉的鲜味在日本国内外的生产与消费的历史过程与发展变化进行了回顾,进而探讨了科学论证与人们健康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在食物系统、食品工业与饮食方式的关系方面,Rutgers University的Ethan Schoolman助理教授与京都大学的若松文贵博士分别介绍了美国与日本的事例。前者以美国农业局所统计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美国境内不同食物系统在维持中所体现出的地域性差异,考察了美国本土各地区出现的食物系统对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后者则以日本的捕鲸产业出发,考察了在鲸鱼肉的产业化生产的历史发展,探讨了与此相关的饮食方式的推广中工业化以及科技化进程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3.社会主义与中国

该分科会由民博的河合洋尚副教授与笔者共同主持,其题目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饮食文化与日常生活”。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食物分配系统的实行,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饮食生活方面产生了许多与以往王朝时代所不同的发展与变化。由此,本次分科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在这样的社会制度转换之下,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状态究竟是怎样的,进而探讨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在主旨说明中对考察内容进行了时空限定,将其界定为“1949年以来中国内地饮食文化”的相关研究,并且简要回顾了人类学对该主题的既往研究及发展动向;特别强调了该分科会所采用的研究视点,即在兼顾全球化影响所带来的外在刺激的同时,通过各位发表者的不同考察内容来讨论社会主义制度对民众日常饮食生活以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在影响。

具体说来,浙江大学的陆颖博士以五六十年代宣传画中食物图像为对象,分析了食物图像的“表象”在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下的不同“表现”方式及其所传达出的预期心理效果;笔者的发表以配给制度下天津城市居民的蔬菜消费为例,考察了食物配给系统下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状态,并探讨了居民对该系统的适应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浙江大学的王斯博士从中国内地21世纪出现的“餐桌文明”运动出发,揭示了该运动所隐含的饮食伦理与身份困惑问题,进而揭示了该运动中“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餐饮精英”所起的推动作用;中山大学的苏世天博士生以粤北排瑶的“米”食文化为对象,考察了基于传统生计系统、亲属关系以及宗教仪式的饮食实践与族群认同,进而探究了全球化时代下劳动力与商品的区域性流动对其产生的影响;首都大学东京的川濑由高博士生以南京高淳地区的粽子为对象,考察了该传统节日食品与构建,再构建当地社会关系以及唤起个人生活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首都大学东京的阿部朋恒博士生以云南大学门口的小吃街为例,考察了其中所蕴含的饮食习惯的延续,以及外来饮食习惯、食材以及口味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民博的河合副教授以广州西关地区的饮食景观为对象,探讨了城市特色景观建设中饮食景观的打造过程及其对本土民众日常饮食实践的影响。

4.管理与经营

该分科会由立命馆大学的三藤利雄教授主持,笔者认为从发表者的题目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数据管理、食品产业管理以及餐饮服务管理。在数据管理方面,立命馆大学的有吉纯基博士生从菜单的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出发,分析了数据构成与社会环境互动影响下用户对菜单网站平台的认可程度,进而探讨了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某种新式饮食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在食品产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横滨国立大学的张馨元副教授以红豆以及红豆制品为对象,考察了其在东亚地区的贸易流通及其对各地区饮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韩国的研究团队(梨花女子大学的Oh Jieun教授等)以谷物棒为对象,对比了韩国、中国以及美国等不同消费者对此食物的食用习惯以及消费观念,对其在未来的产品开发与经营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考察。在餐饮服务管理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的Waston Baldwin博士以香港的日式料理店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厨师、料理店管理者、服务员以及日本饮食贸易协会成员的访谈调查,揭示了香港本土口味、民众对日式饮食的固有观念、服务方式上的文化挑战以及日本与香港之间的餐饮文化差异等因素对日本厨师的影响,以及后者对这些影响的应对措施;韩国水原大学的金喜燮教授以韩国传统的葬礼饮食为对象,回顾了葬礼在韩国社会的文化意义及其举行方式从传统的家庭空间逐渐转移至社会场所的历史过程。具体考察了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为民众提供丧葬服务的殡仪馆中葬礼饮食的变化及其在现代韩国社会作为感情联络媒介的重要作用。

5.经济

该分科会由立命馆大学的井泽裕司教授主持,其讨论内容主要为与饮食有关的消费、经济活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Michelle E.Bloom教授以真人传记电影《世界第一麦方(27℃-LoafRock)》为分析文本,探讨了在面包消费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台湾、日本以及法国等三者间面点技术(人才)、原材料以及口味的流通及其相互影响,同时剖析了全球饮食文化交流影响下各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混杂现象;华中师范大学的程小敏女士的考察在梳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美食之都”的评审标准与国际理念进行了阐释与探讨,并在比较总结海外事例的基础上对其本土发展的不足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考察。在此之后,接下来的三位发表者对中国以及日本的茶叶消费及茶文化进行了事例考察,日本茶道师Soren M.Chr.Bisgaard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日本的饮茶文化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MaJunhong博士生对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茶叶文化及与其有关的茶叶贸易进行了考察;同校的Jean Debernardi比较考察了不同文化表象、作品中的中国茶叶文化及其在西方的影响。最后,立命馆大学的井泽教授以该校计划于2018年开设的“美食艺术与科学”学院为主要对象,介绍了其所设立的食品管理、饮食文化与食品科技等三个分支,着重阐述了行为科学与认知科学在理解与提高食品相关产业的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对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与建构进行了规划性展望。

6.安全与健康

该分科会由立命馆大学的海老久美子教授主持,从生命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的研究视点出发进行了讨论。其中饮食、营养教育与学生群体的日常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龙谷大学的石原健吾教授通过比较学生们前往山顶的方式(自动扶梯与电梯),说明了参加营养课程的高年级学生们更倾向于选择体力消耗更大的乘坐方式的行为现象;立命馆大学的村上裕佳子以垒球队员为对象,考察了营养教育对她们身体构成以及精神表现的影响;池坊短期大学的山中祥子副教授则初步考察了趋避训练运用与饮食行为控制之间的关系;立命馆大学的海崎彩通过对中学学生身高体重指数等各项数据的记录,探讨了营养与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进食方式的教导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立命馆守山中学校·高等学校的首藤由佳以棒球队员为对象,考察了不同位置的队员在补充营养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而探讨了以他们为对象的营养管理方法。在情报处理与认知行为方面,日本农研机构的和田有史研究员从个体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出发,对比了与杀虫剂残渣有关的文字描述与视觉图像对体验者的影响,强调了视觉效果在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促进作用;立命馆大学的吉川直树考察了消费行为中亲环境意愿与食物制品标签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在意愿支付行为中产地信息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长崎大学的增山律子副教授考察了维生素D的健康效益;立命馆大学的Fujiwara Natsumi以立命馆大学琵琶湖校区为分析模型,考察了食材自产自销运动在当地的推广情况以及不同群体之间(老师与学生)的受用程度,进而探讨了建立自产自销食物系统的可能性。

7.博物馆

该分科会由浙江工商大学的赵教授与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文化总监王永强先生发起、由浙江工商大学郑南教授主持,旨在探讨中国内地地区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方向与发展策略。首先,赵教授对正在筹建的、位于山东曲阜的“中华食礼馆”进行了介绍,从中国内地饮食文化发展以及民众饮食实践的现状出发阐释了该博物馆的重要引导意义与示范作用,同时还强调了其对外宣传中华文明的积极作用;接下来,作为该博物馆筹建与未来运营的主要支持集团的代表王先生对该馆的展陈内容以及运营理念进行了介绍与补充说明。在此之后,来自大陆的三位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考察事例:四川旅游学院的刘军丽副教授以四川当地的饮食类博物馆为对象,介绍了“川菜博物馆”、“川菜文化体验馆”、“中国泡菜博物馆”以及“重庆火锅博物馆”等四家饮食类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与运营方式,考察了饮食类博物馆的建设对当地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林叶新以广西饮食为对象,考察了其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文化特色,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出发对广西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理念进行了探讨;最后,哈尔滨“老厨家”第四代掌门人郑树国先生以百年老号“老厨家”为事例,介绍了其作为博物馆式饮食文化体验餐厅的展陈特色与经营理念。

(二)一般发言

本次论坛共设立了10个一般发言的小组,并依据不同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进行了划分。由于小组数量众多、且大多属于同一时间,所以笔者很难兼顾所有的小组发言进行总结。由此,笔者不得不仅从自己主持与参加的两个小组出发,进行简要概述。

另外,笔者还旁听了12月4日上午的小组发言。其中,来自台湾的朱嘉雯副教授对红楼梦文本中的糕点餐晶复原问题进行了考察;广西大学相思湖学院的黄傲主任基于饮食文化的视野分析了珠江流域“那文化”的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对“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台湾的刘智豪博士对台湾新竹地区客家群体“赛神猪”祭祀活动进行了介绍与考察;西藏大学的次旦扎西教授结合西藏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了介绍与考察;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师范大学的李建刚主任以湖北省内某村落的村民日常饮食生活为考察对象,以当地档案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改革开放以前村民日常饮食生活的具体内容,并且考察了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与人口流动(农民工区域流动)对村民饮食生活的影响,由于该考察中的档案资料具体详实以及研究内容丰富,引起了其他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特别是笔者,该内容与笔者的研究范围类似,都是关注改革开放前后的民众饮食生活变化),纷纷表达了对其进一步研究的期待。

三、实地考察

在对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中,民博的野林教授首先为参会代表简要地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作为研究机构与大学共同利用机关(即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所在机关)的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以及博物馆的展陈内容等。随后参会代表分成三个小组参观了展览馆,并且在下午的综合讨论中结合展陈内容与该馆的老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

第六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顺利落下了帷幕。众所周知,日本在饮食文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筱田统先生所开创的东亚饮食史研究对周围各国、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客观上推动了东亚其他各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发展。相较于日本,中国内地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开拓研究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研究者的研究途径逐渐从早期的厨师间经验与记忆的口口相传转向为对古代文献资料、笔记小说记载的历史性还原,并兼顾相对应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渐次发展形成了旁杂历史学及文化思想史等内容的复杂的学科体系。在经过了如此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饮食文化研究正处于“食学研究拓展与学科建构”的发展过程之中。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也印证了这一研究动向,来自中国大陆的五十多位与会代表,通过各自的考察事例不仅回应了之前处于领先地位的日本饮食文化研究者,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沟通。

可以说,亚洲食学论坛的召开不仅为大陆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国际交流与学术讨论平台,还促进了相关研究者对“食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认识与理解。既往的会议综述中对这一积极意义进行了探讨,故而不再赘述。接下来笔者想从自己的研究心得与学习体会出发,对其的所呈现出的成果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反思,以期为大陆“食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除了第二届在泰国举办的论坛之外,笔者参加了其余五届论坛,同时还参与了第一届杭州论坛与这届日本论坛的筹备工作,特别是在这届论坛中担任了分科会的筹划工作。通过笔者对往期会议的观察,海外参会代表不断增加的同时,本土研究者的参会论文从早期的事例介绍(类似“区域饮食特色与民俗、烹饪技术、餐饮经营”等内容),逐渐向着具有理论化分析的事例研究(诸如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理论方法的考察与分析)发展。然而在这样的发展下,早期以“食学”作为“学科归属”的笔者在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处于这样的两难状况:一方面,以“饮食”为对象的研究范围之广泛,似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既有学科、并且能够与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与讨论;另一方面,在对这些介绍事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又不得不参考既有学科的理论与相关研究、甚至不断更新与其有关的知识储备与理论基础。在这样的两难情况下,“食学”作为学科归属的边界逐渐模糊、进而转变成了笔者研究的“关键词”——即“饮食研究(foodstudies/食文化の研究)”;正如其他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了“食学”在学科理论、研究范畴以及学术成果方面所呈现出的不足状态[3],这可能也是“食学”学科在未来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1]Cwiertka,Katarzyna and Chen Yuien. The Shadow of Shinoda Osamu:Food Research in East Asia[A],Kyri W.Claflin and Perer Scholliers, eds. Writing Food History: A Global Perspective[C], New York:Berg Publishers,2012.

[2]王斯.2013绍兴·亚洲食学论坛会议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1):9―16.

[3]杨杰宏.食学的概念内涵及学科属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1):14―20.

[4]赵荣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食学研究历程.立命馆大学社会システム研究所编[J].社会システム研究(特集号),2015.

[5]郑南.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会议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1):1―13.

(责任编辑 陈 兰)

A Summary of the 2016 Sixth Asian Food Conference in Kyoto

LIU Zhengyu

(SchoolofCulturalandSocialStudies,GraduateUniversityofAdvancedStudies,Osaka, 5658511,Japan)

The 6thannual 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 (AFSC) on 3―5 December 2016 was held in Kusatsu, Japan. Nearly two hundreds scholars from more than ten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tended this conference and exchanged view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topic of `Exchange and Dynamism of Food Culture in Asia'. This report will give a brief summary on keynote speech, panel discussion/general presentation and museum visit of this conference, and make some rethinking on AFSC's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until now.

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 (AFSC);food culture exchange;conference summary

2016 - 12 - 20

刘征宇(1985―),男,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比较文化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历史人类学。

TS971

A

1671 - 7406(2017)01 - 0004 - 07

猜你喜欢
饮食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夏季饮食三宜三不宜
探寻日本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黄金时代》日本版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何为清淡饮食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