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张晶
核心提示:完善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很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产品与技术。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行业、光学器件、机械工程材料等许多领域。
比如,石油钻井中使用的钻头上,往往覆盖着一层金刚石薄膜,以增强钻头的强度、锋利性及防腐蚀性。
要优化薄膜材料性能,离不开物性分析(物理性质的分析)。而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仪通”),正是一家聚焦于“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器”研发与销售的公司。
从世界首台纳米级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到国内首台能在24秒内从常温升到1200℃的加热炉,嘉仪通一直都在细分市场里耕耘。
嘉仪通创始人王愿兵向《支点》记者介绍,2016年,嘉仪通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长江存储、东风汽车等企业都是其客户。
放弃百万年薪只为创业
1982年出生的王愿兵是湖北黄梅人,高考志愿他填报了南开大学化学专业,但最终因竞争激烈被调剂至工商管理专业。
虽然接受调剂,但王愿兵一直保留着浓厚的技术情结。2005年,大学毕业的王愿兵择业时,进入国内知名科学仪器公司深圳亚泰光电。
所谓科学仪器,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工业自动化物性分析的各类设备,主要用于科研院所中,而亚泰光电的产品主要聚焦于故障诊断、状态监测类仪器。
“当时我从事的是销售工作,我也坦然接受,一是因为销售回报高且锻炼人,二是想为以后创业打基础。”王愿兵说。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缺乏销售经验,王愿兵首月工资仅1200元,连房租都付不起。后来,通过学术会议、看行业杂志等方式锁定客户,王愿兵的业绩日益出色,2008年他被提拔为亚泰光电油液检测产品中国区销售总监,年薪突破百万元。
那时,王愿兵的生活步入正轨,但他心里总有点疙瘩,“在科学仪器领域,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基于对该领域市场的了解及民族品牌情怀,王愿兵想创业的念头不时冒出。2009年,他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嘉仪通,希望在科技仪器领域打造出民族品牌。
不过,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烧钱”。借着在仪器行业积累的人脉资源,王愿兵拿到了10多家国外公司的设备代理权,希望快速打开市场,赚取研发资金。
可事与愿违,代理国外产品并没有想象中容易:上游厂家掌握着定价权,没有议价空间;下游客户的选择太多,利润空间很小。
很快,资金用完了,公司最困难时,王愿兵不得不向岳父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技术为王
2011年,去深圳出差时,王愿兵遇到了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学者”缪向水。当时,缪向水正在研究纳米级薄膜的热特性检测技术。
这次会面成为王愿兵创业历程的转折点。
“薄膜材料使用广泛,比如火箭升空后,航空发动机表面的高温薄膜涂层会在1450℃高温下连续作业数百小时,材料不能出现问题。”王愿兵说。
但薄膜厚度达到纳米级后,检测难度非常大。过去,一般先把薄膜涂在某种主体材料上,然后一点点刮下,对粉末进行相关检测。
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也不够准确。
而缪向水研发的技术,是将激光照射到涂着纳米级薄膜的主体材料表面,通过反射功率检测相变温度点和热膨胀系数,这种技术能大幅提升检测精度。
当然,薄膜材料的物理特性有很多种。但在当时,相变温度点、热膨胀系数这两类测试,是国内外科技仪器企业未关注到的领域。
2012年,王愿兵买下了这一专利技术的三年独占许可权。但这仅仅是第一步,从技术到产品,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为解决产品光路问题,研发团队连续几个星期加班,终于将光路调通。此外,产品设计也反复修改,仅外观选材,就改了20多次。
2013年底,世界首台纳米级薄膜材料物性分析仪——光功率热分析仪终于面世。
“这款机器能无损检测薄膜材料的热学性质,这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王愿兵说,2014年该产品销售额就达到400万元。
虽有专利使用许可权,但专利权毕竟不在企业。2014年,这项成果在光谷联交所正式挂牌后,被嘉仪通彻底买断。
机器、专利解决了,但王愿兵还有个苦恼。
加热炉,是光功率热分析仪的重要配件。发展初期,为达到更精准的升温、控温要求,嘉仪通一直采用日本进口加热炉,每台售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
“我一直擔心日本企业会‘卡脖子停止供货,就找了北京、四川一些研究机构,但一直没能研发出符合预期的产品。”王愿兵说。
果不其然,2015年底,日本公司拒绝了嘉仪通五台产品的订单,原因是嘉仪通有款物性分析仪与其产品线存在竞争关系。
于是,王愿兵组织了7-8人小组,投入近两百万元,花了近一年时间,终于研发出国内首台能在24秒内从常温升到1200℃的加热炉。
“目前这款加热炉除作为光功率热分析仪配套设备外,还用于独立销售,已销售了20多台,销售额达数百万元。”王愿兵说。
聚焦细分市场
有人提出,王愿兵并没有丰富的技术背景,掌舵科技企业时会不会比较吃力?
王愿兵表示,很多科技公司创始人都不是技术出身,“比专业背景更重要的是在尊重技术的同时,去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平日里,王愿兵会花大量时间与客户沟通。他的名片上有两个职务,一是总经理,一是产品设计师,后者侧重于结合用户需求、体验进行设计。
比如,在推广光功率热分析仪过程中,王愿兵发现,除相变温度点、热膨胀系数测试外,国内外针对薄膜材料其他物理特性的分析仪器,也存在大量市场空白。
“2014年,全球薄膜材料市场规模已达800亿美元,且以每年6.4%的速度增长。薄膜材料用得越多,需要的物性分析仪器无疑也越多。”王愿兵说。
基于以上判断,王愿兵决定聚焦薄膜材料检测领域,研发更多产品。
随后,基于客户需求,嘉仪通相继推出薄膜热电参数测试仪和薄膜热导率测试仪,这两款产品得到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的认可。
目前嘉仪通正在开发的另一款产品,则是热电器件手提式检测设备——这个创意,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一位老专家的建议。
“这款产品的实验室技术已十分成熟,手提式改造并不复杂。一旦完成,在企业领域有很大应用空间。”王愿兵说,公司还有款薄膜热电参数物性分析产品尚处于开发阶段,就已收到了清华大学的预付订单。
此外,王愿兵还会跟踪客户体验,不断优化产品操作方式。
有客户提出,有款检测仪器在材料安装、拆卸方面很是麻烦:要把涂着薄膜的介质放在检测台上,再分别用四个螺丝慢慢拧紧,使之与探针贴合。
“我们现在正基于客户反馈改进设计,让研究人员可不用螺丝拆卸,直接把样品放上即可。”王愿兵说。
专注核心业务
因发展迅速,嘉仪通已连续三年被东湖开发区授予“瞪羚企业”称号。去年4月,王愿兵与东湖开发区20余家“瞪羚企业”负责人,前往美国硅谷考察。
在位于硅谷帕洛阿图的惠普总部,王愿兵了解到惠普的核心业务都只聚焦业内排名前三位的产品,非核心业务则全部外包给其他服务公司,以降低成本。
这令王愿兵深受启发。回国后,他迅速找到武汉富士康谈代工合作,并将公司除研发、设计以外的非核心业务陆续外包出去。
富士康的強项在于大批量生产,但嘉仪通的订单都是小批量的精细化生产,有些产品可能只有10多单。
“富士康之所以愿意接我们的小批量订单,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业务每年都以接近10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这对他们的制造工艺也是种提升,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开拓市场。”王愿兵说。
不过,就外包制造环节这一做法,《支点》记者有不同看法。
今年初,《支点》记者赴德采访时发现,德国并不认可英国、法国“把生产环节搬到海外,只留下核心研发、设计环节”的思路,认为生产制造环节是提高精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必须建立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
原因不难理解,保留制造环节,能使制造环节意见畅通地反馈到设计部门,巩固企业行业地位。
如今德国制造业享誉全球,并成为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
“这的确是理想化的发展思路。但对个体企业而言,当资源禀赋不足以支持这一模式时,就要根据自身资源调整战略。”王愿兵说。
目前,嘉仪通尚缺乏建立大规模生产线、收购制造类企业的资本实力,而将生产外包,能使企业进一步发挥协同优势。
“我们公司工程部原有五六十人从事工程化生产,这部分完全可以外包,省下的人力成本能全部投入研发。”王愿兵说。
一台设备有两三百个零部件,除核心部件外,电路板、芯片、光学零部件等常用配件,富士康有大规模采购优势,生产成本也能降低,质量也更为可靠。
另一方面,富士康不只负责制造,还派出结构工程师对嘉仪通的产品结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也能“从制造反馈于设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产外包更适合,但未来不排除收购制造型企业,或建立合作紧密产业战略联盟的可能,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王愿兵说。
面临诸多挑战
在科技行业,小公司靠产品有可能击败大公司,但大公司的迅速跟进,也可能迅速蚕食小公司的既有市场。
美国化工杂志C&EN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仪器公司TOP25排名中,9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10家在欧洲,6家在日本。
“这些企业普遍有几十年品牌、技术积淀和资本优势,即便在薄膜材料性能检测领域布局较晚,但也具备后发赶超的实力。”王愿兵说。
从2015年开始,已有外企陆续推出针对薄膜材料性能检测的仪器。即便嘉仪通产品性价比较高,但也可能被知名度更高的品牌蚕食市场。
而且,美国、德国、日本精密制造业发达,同样的设计图纸在中国生产和在美国生产,性能可能存在较大指标差距,这是需要长期攻克的难题。
“嘉仪通作为本土化企业,更易于建立完善的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但这不是绝对门槛,最核心的还是产品与技术。”王愿兵说,目前嘉仪通研发投入在整体投入中占30%以上,“去年投入超过400万元,今年将投入更多,包括建立一个投资数千万元的工程实验室。”(支点杂志2017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