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社会背景下日本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2017-06-05 09:27刘在良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少子育儿家庭

王 幡,刘在良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2.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少子化”社会背景下日本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王 幡1,刘在良2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2.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自1980年代末期以降,日本开始遭受少子化问题困扰。因为少子化不单单是一个人口减少问题,它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在少子化背景下养育孩子、如何实施学前教育,便成为日本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课题。以至于学前教育政策竟然成了日本举国应对少子化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0-14岁青少年的比例都呈不断下降态势。迅猛发展的老龄化与日益严重的少子化叠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减少,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对人口结构的负面影响必将日益显现。反观日本,其多年来努力遏止少子化趋势、想方设法克服少子化不良后果的经验教训,对于已经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似应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日本;少子化;学前教育;战略;遏止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少子化问题就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积极推动相关鼓励婚育措施,以期减缓少子化趋势。2015年,日本政府在3月20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新的“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①「少子化社会対策大綱~結婚、妊娠、子供・子育てに温かい社会の実現をめざして~」(http://www8.cao.go.jp/shoushi/shoushika/ whitepaper/measures/w-2015/27webhonpen/html/furoku02-1.html(2015-12-18). 内閣府子ども・子育て本部. 子ども・子育て支援新制度について[P].2017,5-10. http://www8.cao.go.jp/shoushi/shinseido/index.html(2017-3-13)该“大纲”认为,伴随着出生人口不断减少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已经造成了“可能动摇日本社会经济根基”的态势。该“大纲”关于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下:为了减缓少子化的速度,从2015年开始的5年间,政府将集中实施相关措施,减轻有3个以上孩子的“多子女家庭”的负担,对多子女家庭从第3个孩子开始免除学前教育费用,争取让这些孩子优先享受学前教育等。②「子供3人以上の世帯」負担軽減へ 結婚支援策も盛り込み 少子化対策大綱を閣議決定.http://www.sankei.com/life/news/150320/ lif1503200013-n1.html(2015-9-2)鉴于少子化给日本综合国力、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该国政府将鼓励和促进生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那么,在少子化社会背景下,日本政府实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什么特征呢?为了厘清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探讨日本少子化的现状,剖析少子化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其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措施,以及其学前教育目标。最后,阐述少子化社会背景下日本学前教育政策的特征及其对我国遏制少子化的趋势、优化人口生态平衡的启示。

一、 日本的“少子化”状况及其由此衍生的社会问题

(一)日本的“少子化”状况

日本社会少子化问题由来已久,且将持续发展。1989年,合计特殊出生率降低到1.57人。③2003年和2005年,这个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29人和1.26人,尽管2012年回升到1.41人,但距离维持基本水平所需要的2.08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总人口依然是减少的趋向。其现有人口约是1亿2000万,据推测2055年将可能不足9000万。④日本の少子化問題・原因と対策.http://www12.plala.or.jp/rekisi/syousika.html(2015-9-2) .少子化问题将长期困扰日本社会,并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譬如,本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劳动人口数量正以每年50万的规模减少。预计到2025年,日本劳动人口将跌破6000万。劳动力减少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发展。⑤张旌.日本人口数量创15年新低 延迟退休难免.http://news.xinhuanet.com(2015-9-13).可以说,人口的年龄构成、收入变化、地区间的人口移动等,都会随着人口的变化而变化,继而家庭构成、社会结构、教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社会都市化、核心家庭化⑥由夫妇和孩子构成的最少人数的家庭形态。、国际化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迅速向经济性和效率性优先的社会发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口出生率降低,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少子化的速度加快,少子化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劳动力人口减少,社会保障负担加重,甚至开始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出生人数不断减少,兄弟姊妹人数减少,在家庭和社区孩子之间的交流减少,这必然影响到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与此同时,少子化还引发了“晚婚”、“独身不婚”等问题。不少人认为“养育孩子负担太重”、“养育孩子会增加工作负担”、“经济负担重”等,因此“个人的婚姻观和价值观也开始发生变化”。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国家应该创造能够安心生孩子、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坚持工作的女性人数不断增加,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夫妇都在外工作的家庭增多,故希望进保育所的孩子增多。但是,许多大都市仍存在不能进入保育所的“等待入托儿童”⑦“等待入托儿童”,指符合入保育所的条件,提交了申请,却因为满员而不能马上进保育所的孩子。的严峻问题,这就要求社会进一步加强保育所等设施设备的建设[1]。

因为少子化等因素影响,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育儿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以下:第一,育儿孤立化。与以前的大家庭相比,现在核心家庭增多,在社区内邻里之间的交流弱化。养育孩子的负担一般是由母亲一人承担。祖父母、亲戚朋友、熟人都离得较远。很多家庭的父亲因为工作时间长而不能做家务,不能帮忙照顾孩子,所以母亲的负担增大。另外,近年来围绕孩子的恶性案件不断增加,所以,家长一般不放心让孩子在外面玩耍。因此,育儿工作被严重孤立,只有紧密的母子关系,这也是育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父母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许多父母一般是在核心家庭中长大,自己的兄弟姊妹少。自己在成为父母以前,几乎没有照看孩子的经验。因此,不懂得如何照顾孩子,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当孩子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常常会感到意外,觉得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而且,很多人小时候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的时间过长,与很多孩子一起在外面的游戏⑧俗称“玩儿”,即无忧无虑、轻松自如地玩耍。较少,自身就不擅长与人交流和沟通。所以,当自己成为父母、面对种种育儿问题的时候,常常不能够及时地和他人沟通交流。正因如此,现在一些有小孩子的家庭,因为这些问题而出现一些困难,甚至出现虐待孩子的事件。这些育儿方面的负担和困难,又成了加速少子化速度的因素。所以,应该给所有的育儿家庭以支援和帮助,幼儿园和保育所等应该在育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⑨森上史朗、小林紀子他編著.最新保育講座1保育原理[M].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9,185-186.

可以说,少子化已不仅仅是数字所反映的人口减少的问题,而是已经成了导致日本社会许多问题非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对生育、育儿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少子化问题成了包括幼儿园和保育所等机构在内的全社会都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二)少子化与学前教育

今天,日本由于少子化等问题的影响,孩子在外面游戏的机会不断减少,在室内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游戏的机会却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意识到,今天孩子的游戏不再像以前那样丰富多彩。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游戏伙伴减少、游戏场所和游戏时间减少。人口减少是导致游戏伙伴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游戏的机会大幅减少。在家庭中,孩子人数减少,即导致一起玩耍的兄弟姊妹减少。不少家长的出发点是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就尽可能早早的给孩子创造所谓的良好的教育环境,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在此背景下,教育产业迅速发展,设置各种各样的课程,为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习项目。电子游戏、电脑网络、电话普及等对孩子的游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电子游戏让孩子的游戏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玩电子游戏,孩子在外面游戏的时间减少,因此也就失去了很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而电子游戏基本上是一个人独自玩,在这样的游戏中,不可能学习构筑人际关系的技能。[2]可以说,现代社会的文化和产业等已经渗透到了婴幼儿生活的很多方面,它使婴幼儿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的同时,也对婴幼儿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一群孩子一起在外面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减少的同时,缺乏人与人直接交流的电子游戏却不断增多。因此,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同伴玩耍中学习构筑人际关系的技能的机会等,都显著减少。

由于孩子的游戏不断减少,本来是在游戏、同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学习一些技能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本来是在与同伴的游戏当中就能够自然学会的沟通交流的技巧,也是因为游戏减少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如今不少孩子不能够很好地与他人交流,也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同时,由于游戏的减少,心中挤压的各种不满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充分的发泄,不少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了一些本来是可以消除的障碍,以至于今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不断增加。更为严重的是,不断增加的恶性事件中低年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甚至有不少蹲在家里不出门不上学的孩子、不参加工作的青年。

简言之,少子化导致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已经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立世行事等诸方面。如此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面对少子化和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学前教育。如何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特别是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最初几年的教育,不仅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也会对年轻父母的生活方式、人生规划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二、日本政府的育儿援助政策和措施

(一)育儿援助政策

针对少子化和家庭育儿困难的现实状况,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第一,1994年实施了“今后育儿支援施策的基本方向”。由于1989年日本的合计特殊出生率降到1.57人,政府相关部门开始讨论少子化对策的问题。1994年12月,文部、厚生、劳动和建设4省的大臣联合下发了“今后育儿支援施策的基本方向”,明确了今后大约10年育儿支援措施的基本方向。作为“今后育儿支援施策的基本方向”这一政策具体化的一个措施,1994年12月制定了“紧急保育对策等5年计划”,根据保育需求多样化的现实状况,明确了推进紧急保育对策的基本思想。

第二,1997年,日本修订了《儿童福祉法》。由于少子化、夫妇共同工作的家庭增多、家庭和社区的育儿功能降低等问题的存在,儿童及其家庭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7年6月,修订了《儿童福祉法》的一部分,其基本思想是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支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自立,为此要采取比较灵活的措施,放宽对保育所的一些限制等,以便提供良好的环境。根据上面的“紧急保育对策等5年计划”的实施状况,1999年制定了“新的支援育儿的综合计划”。1999年12月,少子化对策阁僚会议(即大藏、文部、厚生、劳动、建设和自治6省大臣)确定了少子化对策的基本方针,明确了应该重点推进的少子化对策的具体计划,即规定根据社会的需要,综合实施充实育儿支援服务的项目,包括多样的保育设施和家庭育儿等。

第三,2002年,厚生劳动省制定了《少子化对策——加一》的方针,从四个方面,即“支持年轻人兼顾育儿和工作”,“调整工作状态(包括男性)”,“支援社区的育儿功能”,“从社会保障方面支援培育下一代”,制定了更加综合性的育儿支援政策。2003年3月,制定了《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2003年7月,制定了《支援培育下一代对策推进法》;2004年制定《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其中《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规定了下列事项:改变年轻人难以自立的状况;减轻育儿的不安和负担,改变工作单位优先的习惯;加深对延续生命和构筑家庭的重要性的理解,以创造对育儿和育儿家长实行支援的社区等。

第四,2005年4月,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新的少子化对策“支援儿童、支援育儿计划”,这是“根据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重点措施的具体实施计划”,目标是全社会共建支援儿童、支援育儿的社会环境。要求根据前面两期“支援育儿的综合计划”的实施情况,以保育事业为中心有计划地开展工作。[3]

第五,2007年少子化社会对策会议通过了“支援儿童和支援家庭的日本”重点战略。该重点战略包括:①协调工作和生活 、②构筑适用于全社会的支援养育下一代的机制,这两者应该并行开展、是缺一不可的。⑩公益財団法人 年金シニアプラン総合研究機構.「少子化問題と少子化対策に関する調査研究」(32頁) .http://www.nensoken. or.jp(2015-9-18)

第六,2010年“孩子·育儿理想”以 ①孩子是主人公、②从“少子化对策”到“支援儿童·支援育儿”、③协调生活、工作和育儿,这三个方面为重点,力图改变传统的只是由家庭和父母承担育儿的机制,以期构筑全社会共同支援育儿的机制。⑪公益財団法人 年金シニアプラン総合研究機構.「少子化問題と少子化対策に関する調査研究」(33頁) .http://www.nensoken. or.jp(2015-9-18)

第七,2012年6月,少子化社会对策会议通过了“破解少子化危机的紧急对策”,基本方针如下:针对至今实施的①支援育儿和②改革工作方式这两方面的措施,有必要进一步实施相关政策来消除等待入托儿童、控制长时间的劳动,这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大。③关于支援结婚、怀孕、生育,至今的措施比较薄弱。为此,紧急对策的支柱是进一步强化①支援育儿和②改革工作方式,同时,增加③支援结婚、怀孕、生育相关的措施,今后将重点推进这三大支柱政策。⑫「少子化社会対策大綱~結婚、妊娠、子供・子育てに温かい社会の実現をめざして~」(http://www8.cao.go.jp/shoushi/shoushika/ whitepaper/measures/w-2015/27webhonpen/html/furoku02-1.html(2015-12-27)

第八,2015年3月通过的“新的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的重点课题如下,①进一步强化育儿支援措施。②完善有利于年轻人完成结婚、生育愿望的社会环境。③在支援育儿方面进一步支援多子女家庭。④改革男女双方的工作方式,尤其是要创造有利于男性参与家务劳动和育儿的条件。其中,关于对多子女家庭育儿的支援:在儿童补助、学前教育等方面,优先照顾多子女家庭;针对“多子女家庭”,从第3个孩子开始给予免除学前教育费用等。⑬公益財団法人 年金シニアプラン総合研究機構.「少子化問題と少子化対策に関する調査研究」(44頁) .http://www.nensoken. or.jp(2015-9-18)2015年4月,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儿童及育儿援助新制度”,就是根据2012年制定的《儿童及育儿援助法》等3个相关法律,推进幼儿期的教育和保育工作、扩充和提高地区育儿援助的“数量”和“质量”。每年用约7,000亿日元来推进新制度,旨在将宝贵的财源有效地运用于儿童及育儿援助之中。新制度重点推进工作如下:争取普及集幼儿园和保育所优点于一身的“认定儿童园”;增加保教场所、减少等待入托儿童,创建方便育儿、便于工作的社会等。[6]

如上所述,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开展儿童及育儿援助工作。此外,还从社会保障、劳动福祉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应对少子化的政策法规(如表1所示)。目标是全社会共建支援儿童、支援育儿的社会环境,力图改变传统的只是由家庭和父母承担育儿的机制,以期构筑全社会共同援助育儿的机制。

表1 日本关于少子化对策的法令法规等

(二)育儿援助措施

根据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各个地区逐步建立了支援育儿的体系。第一,社区育儿支援中心。根据1994年实施的“支援育儿的综合计划”,各地方政府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社区育儿支援中心。目标就是促使社区社会共同支援育儿,开展育儿的各种咨询服务,同时也实施一些综合的调整措施。与儿童咨询所、学校、保健中心等机构联合,对一些家长和孩子提供更恰当的支援服务。中心设置家长和孩子游戏的场所、交流沟通的场所等。在该中心,以保育工作者为主,社区育儿经验丰富的高龄者、民生委员等,为孩子的游戏和育儿咨询提供服务。社区育儿支援中心面向社区的每一个人,开展各种育儿服务。

第二,儿童咨询所。这是都道府县、指定都市设置的儿童专门机构,对未满18岁的少年开展各种咨询服务。近年来,为了能够迅速应对并正确处理虐待儿童、不良少年等问题,社会对儿童咨询所的要求日益增强。同时,因为育儿不安等问题,育儿咨询等需求也不断增强。为了便于早期发现需要保护的儿童,并能够提供恰当的保护,相关机构在共享信息,并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开展合作。关于防止虐待儿童等问题,2004年修改的《儿童福祉法》明确了市町村的责任和义务。市町村的作用是把握儿童的实况,提供信息,开展咨询、调查和指导。儿童咨询所的作用是应对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的事件,对市町村进行重点支援。关于儿童咨询问题,要求儿童咨询所、市町村等多机构开展更加细致的工作。

第三,社区保健中心。该中心从母子保健方面开展育儿支援工作。以社区内的所有孩子为对象,通过健康检查把握孩子的健康状况,开展育儿支援。对孕妇进行健康检查,从孩子出生前开始实施支援父母的工作。发现身心患病儿、有障碍儿,防止虐待,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展工作。保健师通过家庭访问,把握孩子在家庭中的状况、家庭生活状况、父母的社会状况等,对孩子及其父母实施支援。对发育状况不稳定的孩子、患疑难病症的孩子、过敏症孩子、有障碍的孩子等,开展各个方面的健康咨询。社区保健中心与社区育儿支援中心一样,面向社区的每一个人,开展各种育儿服务。如表2所示,2015年,在所有的市町村,孕妇都能接受健康检查。

第四,幼儿园。如表3所示,2016年,幼儿园数目是11,252所,在园幼儿约134万人。幼儿园是根据《学校教育法》而设置的教育机构之一,以满3岁到入学前的孩子为对象,实行入小学以前的幼儿教育。在育儿支援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外出工作母亲人数的增加,实施到傍晚的“委托保育”的幼儿园增多。在不影响正常保教工作的前提下,幼儿园与保育所共享一些设施设备,发挥幼儿园和保育所的特性,更加灵活地开展保教工作。幼儿园在早期保育、暑假保育、2岁儿保育等方面,作为社区育儿支援的场所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第五,保育所。如表4所示,2010-2016年,入保育所婴幼儿人数都有所增加。其中,2016年比2015年增加84,993人。保育所是根据《儿童福祉法》而设置的保育设施之一,是孩子的生活场所,以0岁至入学前的婴幼儿为对象。特别规定,是白天欠保育的孩子的保育场所,主要是支持夫妇共同工作的家庭的育儿。随着《儿童福祉法》的修订,保育所开始承担社区的育儿支援功能。譬如,开展育儿咨询、开放保育所、实行体验保育、开展跨年龄孩子之间的交流等,即作为向社区开放的保育所,发挥更多的作用。保育所的职员具备育儿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在孩子游戏、保证生活节奏、健康和饮食等各方面,能够进行丰富的育儿支援工作。根据社会需要多样化的特点,保育所应该提供更加丰富的保育服务。

第六,儿童馆。儿童馆是根据《儿童福祉法》设置的一种儿童福祉设施。孩子在儿童馆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戏,这是孩子们很宝贵的游戏场所。在儿童馆,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够一起游戏,是孩子们体验众多伙伴一起游戏的重要场所,对家庭育儿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儿童馆一般设置育儿广场,开展婴幼儿家长交流、育儿咨询等工作。儿童馆与当地的小学、幼儿园、保育所、保健中心开展交流活动,与当地民众共同开展育儿援助方面的相关工作。

第七,放学后儿童健康培养事业。这种机构以监护人都工作,监护人白天不在家的家庭的小学低年级孩子为对象,放学后或暑假等给孩子提供服务,是保护儿童生活的事业,1998年开始法制化。各地方政府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儿童俱乐部等,是孩子们重要的活动场所,孩子能够体验不同年龄伙伴之间丰富的游戏和生活。2015年,日本1,603个市町村(全部是1,741)设立儿童俱乐部达到22,608个,登记儿童人数达到1,024,635人,首次突破100万人。[4]2016年,设立儿童俱乐部达到23,619个,登记儿童人数达到1,093,085人。[7]

第八,家庭援助中心。这是厚生劳动省的育儿支援事业。在社区,委托照顾孩子和愿意照顾孩子的双方互助、自愿的会员组织,实施登记制度。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协商和合作帮助家庭解决育儿方面的一些问题。如表2所示,2014年,769个市区町村实施了该项目, 49万人来寻求帮助, 13万人提供帮助。

第九,认定儿童园。如表3所示,2016年,达到4,001所,这是将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功能一体化,实施有效经营的综合设施。2006年10月开始,依据《认定儿童园法》运行的认定儿童园,不论父母的工作状况如何,对所有的孩子提供教育和保育,同时实施育儿咨询等社区育儿支援工作。有些幼儿园和保育所进行合作,扩大功能接受相关认定而成为认定儿童园,有的机构一开始就是作为认定儿童园开展保教工作。《儿童福祉法》规定,应该为所有的儿童保障幸福、健康安全的生活场所,保障儿童身心的发育,这是监护人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行政部门、企业和社区应该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作为有效的社会资源、相关的保教设施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⑮無藤隆、増田時枝他編著.保育の実践 原理 内容――写真でよみとく保育――[M]. 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168-173. http://www8. cao.go.jp/shoushi/shinseido/outline/#toukei(2017-3-13)另外,如表2所示,各地还实施了“各地区育儿援助基地项目”、“对有婴儿家庭进行全访问项目”等。

表2 日本各地区儿童及育儿援助项目实施状况

表3 日本保育所、幼儿园、认定儿童园利用状况

表4 日本近年入保育所婴幼儿人数变化情况

三、日本学前教育的目标

经过长期发展,卢梭等人倡导的“儿童的游戏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得到“幼儿园的创立者”福禄贝尔等人的继承,逐步形成了尊重儿童固有的特性、保护并培养儿童特性的现代“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可以说,日本现行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规定的“通过环境实施保育”,“通过幼儿的游戏来进行综合指导”的基本思想,与此是一脉相承的。[5]

日本《学校教育法》(第22条)规定,幼儿园的目标是,培养义务教育及其以后各阶段教育的基础,保护和教育幼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当的环境,帮助其身心发育。⑯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you/index.htm(2015-12-28).因此,《幼儿园教育要领》规定,“因为作为幼儿的自发活动的游戏是培养幼儿身心协调发育的基础的、重要的学习,所以,要以指导游戏为中心,综合完成第2章规定的目标。”[8]强调“要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中重要的事情,是幼儿的主体力量得到发挥,幼儿体味作为生存能力的基础的生存的喜悦。”“通过游戏,幼儿从发挥主体力量到进行自我表现,逐步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并开始探索,尝试实践,逐步形成积蓄知识的基础。”即充分肯定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求根据幼儿的特性,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游戏,通过游戏实现相关的教育目标。⑰参照王幡.论日本学前教育中的“五个领域”[J].外国教育研究,2014(1),84-92.鈴木正敏.幼児教育・保育をめぐる国際的動向[J].教育学研究,2014(4),460-471.幼儿园和保育所等机构的教育和保育内容如表5所示。⑱長谷範子. 子ども・子育て支援新制度と保育者養成についての一考-「保育」概念の複雑化と保育の質を手掛かりとして-[J]. 四天王寺大学紀要. 2015(60),107.概而言之,少子化社会背景下,幼儿园等保教机构应该充分保证幼儿自然的、自由自在的游戏,保证孩子充分体味生存的喜悦,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表5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情况

四、思考与启示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要求幼儿园、保育所等保教机构在育儿和支援家庭育儿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创造更好的育儿环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少子化社会背景下,日本相关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涉及家庭、企业、保教机构、社区、行政部门等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求相关部门都采取措施援助育儿家庭、援助儿童的成长。目标是全社会共建援助儿童、援助育儿的社会环境,力图改变传统的只是由家庭和父母承担育儿的机制,以期构筑全社会共同援助育儿的机制。第二,从不同的侧面支援男女青年恋爱、结婚、生育和养育孩子,社区、企业、行政部门和保教机构等都实施了一些援助年轻父母养育孩子的举措。第三,除了幼儿园和保育所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机构为孩子提供游戏玩耍的场所,为父母提供育儿援助。第四,幼儿园、保育所等保教机构是充分保证孩子自然、自由自在游戏的场所,帮助孩子充分体味生存的喜悦,在此前提下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简而言之,日本学前教育政策是援助孩子开心愉快地成长、援助家庭顺畅育儿的全方位的、系统的工程,是其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有些人看来,日本正在经历的少子化之痛,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⑲总和生育率(英:total fertility rate,简称TFR),也称总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估计仅在1.3理行为。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在2012年出现净减少;按照1.3的生育率来计算,未来人口每过一代人(约30年)减少40%。与此同时,迅猛发展的老龄化与日益严重的少子化叠加,带给国家的将不光是经济动力的减少,更有严峻的社会挑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顾宝昌称,中国人口的负增长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就难以逆转。⑳参见王羚.“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 中国面临低生育率的严峻挑战.http://city.ifeng.com/a/20141204/415736_0.shtml(2015-9-20)2015年10月,我国政府终于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显然是改变目前我国人口状况的重要举措。但是,此举能否有效遏制少子化的趋势、优化人口的生态平衡,还需拭目以待。令人困惑的是,我国很多地方“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日趋严峻,学前教育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度的重视。而且,违背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将学前教育小学化,不尊重幼儿的主体作用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少子化问题实乃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且会因此而衍生出很多其他问题。如果历史的他山之石真有攻错借鉴作用,那么从一个角度来看,已经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社会的中国,面对此类问题应该研判、参照几十年来一直不懈努力遏止少子化趋势、想方设法克服少子化不良后果的日本社会。

左右(低于同期日本的1.39);0-14岁青少年的比例仅为16.6%。根据人口统计学标准,这一比例在15%-18%都属于严重少子化。南京大学人口学者陈友华判断,中国可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事实胜于雄辩,除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铁证和多个研究机构学者对生育意愿的实地调研外,2014初推出的单独二胎政策遇冷也算是一个证据,证明已经走低的生育率不会因为生育政策的调整或者相关奖励政策的出台就明显上升。生育早已成为一个现代人根据现实左右权衡的理性行为,而绝非简单的生

[1]森上史朗,小林紀子他編著.最新保育講座1保育原理[M].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9,183-184.

[2]日弁連.子どもの貧困レポート――弁護士が歩いて書いた報告書[M].東京:明石書店,2011,113-114.

[3]無藤隆,増田時枝他.保育の実践·原理·内容――写真でよみとく保育――[M].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6,166-167.

[4]福士輝美. 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の展開と課題[J]. レファレンス(The Reference), 2016(789),18.

[5]小田豊他.改訂保育原理―子どもと共にある学びの育み―[M]. 東京:光生館,2013,6.

[6]高月教惠.子どもの育ちと学びの連続性を考える――日本の保育内容の変遷の視点から――[J].福山市立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紀要,2015(13),62-63.

[7] 福士輝美. 放課後児童健全育成事業の展開と課題[J]. レファレンス(The Reference),2016(789),9-18.

[8]瀬眞喜子他. 幼稚園教育要領・保育所保育指針の変遷と保育要領を読み解く[J]. プール学院大学研究紀要,2016(57),365- 380.

A Study o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y of Japan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Low Birthrate"

WANG Fan1, LIU Zai-liang2

(1.Jin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hua 321017,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Since the late 1980s, Japan began to be troubled with low birthrate, which is not just a problem of population decline, but will give rise to a lot of other social problems. Therefor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ow to raise children and implement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clining birthrate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which the whole society has to face in Japan. So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nationwide response strategy to Japan's low birthrate. In recent decades,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our popul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0-14 year old teenagers have been declining continuous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ing along with the low birthrate brings us not only the labor force decline, but also the increasing negative impa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contrast, the lessons and experience, which Japan has drawn over the years by taking efforts to curb the declining birthrate trend and overcome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declining birthrate, have some implications to China which has entered the society of low birthrate and aging as well.

Japan; low birthrate; preschool education; strategy; curb

G40

A

1008-2395(2017)02-0124-10

2017-1-12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12JYB009)

王幡(1966-)女,博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刘在良(1964-),男,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少子育儿家庭
偷偷摸摸育儿
家庭“煮”夫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少子化
恋练有词
经济学视角下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