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的思考

2017-06-05 18:46孙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分层教学内容

孙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每个学生数学基础、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教材内容以及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提高教学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对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

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层,如:将学生成绩优异或认知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层;将数学成绩一般或认知与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层;将成绩相对较差、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不强的学生分为C层,然后对学生实施教学。

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第一节课教学结束后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卷调查。教师可以透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对相同层次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学生的不足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教师依据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与多次的考试成绩发现A层学生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很强,但是自律能力较差且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统一为这三名学生做出教学计划,并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三人在竞争中互相促进学习。

二、分析教材,对教学目标分层

其次,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垂线与平行线》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如:要求C层学生认知线段、直线与射线知道三者之間的区别,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要求B层学生在C层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初步了解垂直与平行属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垂线与平行线;而要求A层学生在B、C两层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可以初步感知空间概念,并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书面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垂线与平行性之间的关系,如:要求每个学生准备5张小纸片,每张纸上只能画两条线且不同重复,根据学生的实践练习结果为学生引出平行与垂直的知识。

三、巩固知识,对课后作业分层

在传统小数数学教学中,通常教师是以为不同层次学生布置相同的数学作业,没有考虑到部分作业对A层学生的难度较低巩固作用甚微,也没有考虑到部分作业对C层学生难度较大学生不能有效理解,以至于作业成为C层学生的负担。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中应将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数学作业,以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完教学内容后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两个难以不同的课后练习作业,如:第一个,“请量出数学课本的长与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数学课本的面积是多数?”第二个,“我们班的教室宽为6米,长为10米,每块地板的面积为1平方米,请问铺满这间教室的地面一共需要用多少块地板?(不考虑讲台)”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话语暗示学生:第一道问题是所有学生都应可以独立完成的,而第二道问题有能力想提高数学成绩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哪道题目,以此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

四、总结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因材施教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这种教学方法,首先可以了解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另外教师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练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分层教学内容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