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2017-06-05 18:24王国艳艾如璋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创新

王国艳+艾如璋

摘要: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已经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当前,越来越多的专职教师加入到班主任队伍中,更应以新媒体创新的工作理念为契机,构建新的学生工作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探索出适合学院学生发展规律及身心特点的工作机制,使学生工作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网络等。新媒体在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使班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更加深入,得到更多的互动,根据自己的喜好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新媒体传播具有自主性、广泛性、互动性、目的性等特点,可以使广大学生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为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可以增加班级内部成员的交流,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具有繁杂性,传播方式具有隐蔽性。目前大多数班级已经根据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在班级工作开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仍存在因兼职班主任精力不够,导致教学和班级管理重心失衡,应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没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与新媒体教育的合力作用,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的把握不够准确。

二、新媒体给高校班级学生创新工作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1.多渠道获取班级动态,及时处理班级突发事件

班主任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班级学生进行互动,借助新媒体轻松自由的气氛,能做到平等、有效的沟通。班主任以新媒体媒介为纽带,参与班级新媒体线上交流,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参与,有利于构建畅所欲言的新型交流模式,让新媒体平台成为班级内部成员的互动交流平台。在班级与学院各种通知的上传下达、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以及班级班风学风的建设中,新媒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新媒体交流平台传播方式多样化,为班级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拉近了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得班内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把握班内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2.信息传播速度快,主流思想引导难度增大

新媒体是班级信息快速传播的双刃剑。新媒体作为班级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在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并广泛地传播正确的班级价值理念,同时引导班内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其在自身运行过程中所传递的班级文化正能量,则能够以更为隐性的方式影响班级的文化氛围。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多种新媒体媒介共同作用,使信息传播范围更广,更新速度更快,这为班级掌握校园最新动态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也给班主任对班级舆情的控制造成了困难。班级生活中的一个突发事件很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现实生活中的低俗信息、负能量信息也会由此肆意传播,流言、传言泛滥,真伪难辨的信息可能很快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班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班级稳定。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借助新媒体对班级内主流文化的引领,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构建舆情监控体系,使新媒体在高职院校班级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到引领和推动的积极作用。

3.学生对新媒体依赖程度渐深,社团活动热情度降低

随着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手机,学生群体更是如此。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占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网络和智能手机等设备让学生变成“屏幕奴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隐患。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其丰富的娱乐和服务信息,加剧了大学生对新媒体媒介的依赖,使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成为手机的奴隶,甚至出现早退、逃课的情况,使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三、以新媒体为契机,创新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工作模式

1.组建班级新媒体团队,构建主流文化引领新模式

在新媒体工作环境下,班级文化引领的力度不够,影响了班级文化宣扬的效果。传统的官方信息通知、单向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缺少人性化。新媒体团队成员主要由班委会成员组成,团支书和宣传委员负责构建团队组织结构。团队应对各种官方通知进行加工,以亲切易懂的语言在班内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引领班内学生参与校园活动、配合学校工作;对于班级内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误解,团队成员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进行在线解答,深入沟通;对于班级、校园或国内外热点事件,团队成员及时进行跟踪播报,做好思想引领工作。通过新媒体团队与普通学生的实时网络互动,可以实现班级文化引领的常态化,逐渐摆脱原本的单向灌输模式,实现了与学生群体的亲密互动。

2.构建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建设新媒体传播网络

高职院校大多数班级文化传播的方式简单、单一,缺少多样化的新媒体形式。有的可能仅局限于QQ群,无法适应学生群体的新媒体使用习惯。班级文化传播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班级主流文化建设的影响效果不佳。所以,班级团支书、宣传委员应负责建立班级新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平台,班级微博平台等新媒体宣传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组建班级新媒体评论员队伍,增强班级舆论可控联动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复杂性,班级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稳定专业的新媒体评论员队伍。这是引导班级舆论工作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创新的根本。班级要以班级班委会成员为主体,班级团支书、宣传委员为主要责任人,组建班级新媒体评论员队伍,通过评论员对班级舆情进行敏感把握与正确引导,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为班级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评论员可以将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即时信息通过新媒体渠道,与校内其他新媒体平台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有利于班级掌握校园内其他班级的舆情,增强班级与其他学生组织的互动。

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借助新媒体引领主流文化,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构建舆情监控体系,使新媒体在高职院校班级发展过程中真正起到引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敦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分析[J].才智,2016(32).

[2]杨桂.德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及对我们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3(13).

[3]李寅旭.高職院校学生管理方法探究[J].现代教育,2012(8).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职院校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