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烨
虽然很多人都会有开一家书店或者咖啡馆的想法,但直到2013年年底书房君也没如此憧憬过,他就是想看看书,听听讲座,与人交流。
2014年3月,出于好奇心,他想了解南京民国建筑的情况,就参照《首都计划》的内容,依着《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所列位置,在南京转了近一周的时间,把能看到的民国建筑都看了一遍。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这些民国建筑是独特的文化资源,但这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呈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商业化过度,多是酒店、会所、私房菜这些文化承载力不足的业态在消费民国文化;另一个极端是大量的民国建筑处于破落的状态。书房君开始思考赋予民国建筑公共服务功能,激发民国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2014年4月,他在鼓楼傅厚岗的一处1932年建造的民国建筑当中实践了自己的想法。该空间处于二楼,又朝向南面,故取名“二楼南书房”。经过半年时间的运营,到过这里的朋友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增强了他的信心。但傅厚岗书房因为一些限制因素不适宜对外开放,很是遗憾。
南京市秣陵路21号,是书房君觅得的一处民国建筑片区,离新街口地铁站15号出口只有500米,原属国民党军政要员刘峙。因为权属复杂、公共配套不足、年久失修等原因,极为破败。
2014年12月,经一位住户同意,书房君开始着手对4号楼进行改造利用,他要打造南京首家24小时开放的公共阅读空间。因又处于二楼且向南,故沿用了傅厚岗“二楼南书房”的名字。
2015年4月13日早上9点钟,新街口秣陵路二楼南書房正式对社会开放,自此南京有了一处24小时开放的公共阅读空间,藏书3000余册,每一本图书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力求不让一本烂书上架。他们的口号是“不灭的理想,不关灯的书房”。一楼的小厢房被改造成可容纳10人左右的“欣然诗社”,免费为社会团体、个人开展公益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支持。二楼的3个房间,成为可供13位读者同时舒适阅读的地方。
克制商业冲动,追求社会目标的想法得到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二楼南书房加入了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的“拾珠计划”,成为爱德孵化的社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