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国
拍虫可归类于微距摄影,也是生态摄影的一个门类。在大自然中,许多虫个头小,又善飞喜跳,拍摄难度很大,那么拍虫有什么诀窍吗?拍攝昆虫,并不一定非要微距镜头才可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标准镜头反接、加增倍镜、放大镜、利用皮腔或接圈等手段达到一定的放大比。当然,这些办法具有一定的控制难度,所以最方便快捷的设备还是微距头。
广角、长焦都能拍虫
其实,拍虫一样可以用广角镜头甚至鱼眼镜头,这种摄影我们称之为广角微距摄影。
如图《求偶中的阳彩长臂金龟》,是用尼克尔AF 20mm f/2.8D拍摄的,这只镜头最近对焦距离0.25m,最大放大倍率0.12倍;当昆虫本身个头较大的时候,也能在画面中占据较大位置。阳彩长臂金龟,体长约69毫米,体宽约40毫米,前肢长度为约103毫米,就属于比较大的虫。
也可以用超长焦镜头来拍摄我们难以达到的距离外的虫,如图《一边吸水一边喷水的角斑樗蚕》、《守护领地的豆娘》,是用尼克尔AF 80-400mm f/4.5-5.6D ED VR镜头拍摄的。
拍虫实用附件
除了镜头,拍虫还需要很多器材的辅助,如三脚架、单只或多组闪光灯(双灯或环闪)、柔光系统、防风夹、强光电筒等等。拍虫的装备比较复杂,也比较辛苦,很多时候,为了拍摄到一张好的照片,要匍匐或蹲在草丛中几个小时。无论日晒雨淋甚至蚊虫叮咬,都需要保持安静的状态。否则,好不容易寻找到的那只小精灵就会逃之夭夭了。
图中是我最常使用的部分装备单反相机、卡片机、60mm微距镜头和80-400镜头、微距脚架、防风夹、闪光灯和柔光罩、插入式电筒支架、不同色温的强光电筒等。
如何寻找可拍的虫
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虫,从不足一毫米的小跳虫或虫卵,到几十厘米的竹节虫或蝴蝶等;花花草草,真菌苔藓,还有蜘蛛、两栖爬虫、大小动物,都可以成为镜头里的主角。
虫,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花园里、小溪边、树丛中、岩石下……都会发现它们的倩影。当然,大山深处和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等地,更是拍虫的天堂。去那些地方寻虫拍摄,往往会收获颇丰!大多时候,我都会沿着溪流边的小径,在低矮的灌木丛或草丛里搜寻;还有很多粗大的树干或者细嫩的枝条、叶片上,都会有虫的身影。
了解虫的习性
很多虫,它们只对移动的物体和声音敏感。只要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还有植物寄主或天敌,不去干扰它们的生活,甚至把自己当作它们当中的一员,那么你就可以接近它们。它们也会很愿意做你的小模特,为你摆出风情万种的POS!
大多不常见的虫都喜欢夜间出来活动,很多虫还有趋光性。那么我们就不妨利用虫的这些习性,去寻找并拍摄它们。
还有一些虫在清晨的活力是最弱的,比如蝴蝶、蜻蜓等,那么在刚刚亮天的时候,出去拍摄它们,是最恰当不过的。尤其那些顶着露珠的昆虫,在朝阳的照耀下,更加楚楚动人。
还有一些角蝉、叶蝉等,一般在上午六点至八点间,是不跳不飞的。哪怕你用手指碰触它,它也只会在枝条上转圈,宁愿跟你捉迷藏,也不会逃跑,反而为拍摄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还有不要穿鲜艳颜色的衣服,尽量迷彩服。接近虫的时候,一定要轻缓,不要惊吓它们。当它们无视你的存在,也就是你随便怎么拍的时候啦!你尊重它们,它们也会给你一个美好的回眸。
拍虫跟拍摄人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实虫的世界也有情感,有喜怒哀乐。很多时候,可以坐在草丛里,用心与虫对话,然后在一旁默默地关注着它们的一举一动,等到时机,按下快门。
接近虫的方法
如果在自然界,你突然发现一只漂亮的虫,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取好的角度,先拍一张纪念照;然后放缓节奏,慢慢地接近它,每接近一点,就拍摄一张,这样步步为营,逐渐到达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然后再完美地构图,选取不同的角度以及合理选择光线。一张漂亮的虫照片就会应运而生了!
拍虫用光技法
拍虫是全天候的。只要有虫活动,就可以拍摄。很多时候,夜晚出去寻虫,在强光电筒下,虫会无处可逃。大多虫对强光电筒的照射,以及闪光灯的强光,都会无视,彻底地无视!
如图《雄性黄粉鹿角金龟》,就是利用强光电筒与闪光灯配合拍摄的;图《曲腹华笛竹节虫的雄虫》是利用早晨的日光和暖色的强光电筒来补光拍摄的;而《天牛》则完全依靠暖光电筒和白光强光电筒交叉布光拍摄的。
在选择光线时,要考虑拍摄对象的形态和色调,然后选取一定的角度,既要确保主角在一个焦平面上(如图《南瓜须上的小甲虫》),又要兼顾背景的光线与色调;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光影。考虑好这些,剩下的就是把握时机,抓拍到虫最灵动的一瞬间;或腾空飞起,或机敏警戒,或怡然自得,或火热性爱,或拼死打斗,或大快朵颐……
当把这些难得一见的瞬间收入镜头后,这张虫的照片就有了生命和内涵;就有了感染力,也就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