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兰
2006—2015年国内会展旅游研究综述
肖雅兰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近些年来,会展和旅游通过功能互补和产业延伸产生的“会展旅游”业态,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会展旅游”成为了备受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之一.经国内各相关领域学者多年来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2015)收录的542篇相关研究文献,一方面以研究时间为轴线纵向展开,将各研究时期进行合理划分,把握不同时期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特点;另一方面按比例选取2006—2015年各代表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学术性强、写作规范的论文,按照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会展业与旅游业整合发展研究、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以期为会展旅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会展旅游;会展;研究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资金、资源、人口等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流动配置,旅游、节事活动、会议、展览等活动日趋频繁.理论界认为,我国会展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与国际接轨[1].会展旅游(“MICE”,Meeting Incentive Conventions Exhibitions)指的是包含专业会议、博览、文体活动、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一系列消费性活动在内的综合旅游服务形式,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兼容性更强,辐射范围更广,消费档次和文化含量更高.国内学术界对“会展旅游”研究经过20余年的积累,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此,已有部分学者不同程度地对一定时期内会展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
周春发[2]最早从基础理论、研究分期、区域研究状况等方面对1980—1999年约20年间国内会展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认为这一时期会展旅游研究明显存在着概念不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介绍性文章过多、缺乏理论背景等缺陷.邓四渭[3]等则从会展管理、会展营销、会展服务的角度,阐述了国外会展旅游经验对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启示.李力[4]等通过梳理1999—2008年间国内会展旅游文献,总结分析了会展旅游的定义、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产品及市场开发等内容,并提出应以会展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论、可持续化等内容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李旭[5]等通过梳理《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三大权威旅游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会展旅游的文献,总结出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的四大主题,即会展经济影响、会展地点选择、会展旅游者决策行为和会展目的地营销组织.王春雷[1]在综合分析国内会展旅游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企业、学术界等对会展旅游的两大认识误区,从多个角度对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探讨了会展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对接途径并提出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孙晓玲[6]等从会议旅游、奖励旅游、节事旅游三个方面对国外会展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国外会展旅游的发展经验,并试图将其引入到我国会展旅游发展和会展城市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在文献的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自2006—2015年约10年间我国会展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部分研究内容已形成相对成型的体系,但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较少.因而有必要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准确及时地反映目前我国会展旅游的研究现状、学术动态和水平,据此把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1.1 选文依据及范围
本文以“会展旅游”为关键词,以2006—2015年为检索时间段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学科类别的文献进行模糊搜索,剔除重复文章、宣传报道及记录文章,得到2006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会展旅游的文献共542篇,其中刊登在《旅游学刊》、《江苏商论》、《商业研究》、《商场现代化》等核心期刊的文献共110篇,约占全部论文总数的20%.刊登文献数量超过7篇的核心期刊分别有《旅游学刊》(9篇)、《江苏商论》(10篇)、《特区经济》(13篇)、《商场现代化》(7篇)、《商业研究》(9篇),10年间共刊登论文48篇,占刊登在核心期刊论文总数的44%,可见以上5种期刊是这一时期会展旅游论文发表的主要核心期刊.鉴于此,本文研究的文献来源主要选自以上5种核心期刊,同时兼顾其他期刊.
1.2 文献时间分布及研究内容
表1反映了2006—2015年各年度公开发表的会展旅游研究文献的数量分布.为了体现研究的连续性,笔者在数据分析部分参考学者李力[4]等关于“1999—2008年会展旅游研究文献时间分布”的统计数据,结合表1得出以下结论.
1)据统计,1999—2008年10年间会展旅游研究文献总数为301篇,2006—2015年10年间为542篇,近10年会展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明显.
2)以2011年为节点,2006—2011年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总数保持稳定增长,而2011—2015年总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且落差较大,2015年为0篇.
表1 2006—2015年各年度会展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分布
根据文献[4]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为我国会展旅游研究的探索期,这一时期研究文献数量少,内容较单一,研究层次较宏观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2003年开始会展旅游研究进入了发展期.
表2 2006—2015年会展旅游研究文献分类统计
通过对文献数量、内容的多角度梳理,笔者认同这一研究分期,并以2011年为节点将发展期划分为前发展期和后发展期两个阶段,对比分析这两大阶段的文献资料,发现了前后两个研究时期的主要特点.
1)前发展期(2003—2011年):相较于“探索期”而言,这一时期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其中刊登在各核心期刊的文献数约为文献总数的22%,2010年达到32%.研究主题涉及会展旅游发展策略、会展业对会展旅游的影响和作用、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及营销管理等,范围较广,以定性研究和策略性研究居多,其中对某地区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数量最多.研究层面较宏观,主要在于梳理会展旅游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介绍研究问题的基本框架和理论分歧.
2)后发展期(2012年至今):这一时期研究文献总量及刊登在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研究水平较前期有了较大提高.研究主题也与前期不同,从对会展旅游基本概念、定义、某地区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等转到分析探讨会展旅游的经济影响、内驱力、会展旅游决策者行为等主题上.研究层面更微观,倾向于探究对象间更深层次关系,如针对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通过深度挖掘“会展”这一概念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对“节事”“大型活动”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同时,开始在研究中更多地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方法,引入了“耦合理论”、“触媒效应”、“母体效应”等基础理论,结合案例、数据进行剖析论证,研究结果更精准.
本文选取目前会展旅游研究中形成独立体系的五个主题,以时间为轴对其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多角度反映国内会展旅游的主要理论内容.
2.1 (区域)会展旅游发展策略
目前国内对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一是通过剖析会展旅游概念、产业关系和发展特征等基本问题,宏观性地提出发展策略.陈鸣[7]、孙玉梅[8]、王梓[9]、文秋红[10]、赵永红[11]、郭蔚[12]等先后从会展旅游基本问题的界定入手,提出关于会展旅游发展的宏观策略.李华敏[13]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探析了会展旅游发展条件的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评估体系.谭宏玲[14]运用IPA分析法对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应在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会展业硬件设施的提升、发展软环境的优化、旅游业对接效能的提高等方面因势利导,整合资源,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二是运用SWOT分析法,围绕目标城市的区位条件,探析目标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路径,如陈乡[15]运用SWOT分析法对南京的会展旅游进行了探讨、蒋伟[16]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桂林市会展旅游的发展战略、郑凌燕[17]通过SWOT分析,提出可通过完善会展市场、培育品牌展会及网络会展旅游营销等途径加快浙江宁波会展旅游的发展.这类立足于某一城市,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对城市的会展旅游发展战略、方向展开探讨的研究相较于概念性、整体性的发展策略研究而言,其研究对象更加具体,信息渠道、资料更加可靠,结论更具现实指导性,相对而言研究更有意义.此外,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涌现出一部分围绕世博会展开的关于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如王玉霞[18]以上海世博会为研究背景探究了会展旅游的品牌化发展策略,李向明[19]认为世博会与旅游业已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应在旅游促销、资源后续利用、旅游区域合作、旅游产业升级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发展措施,以充分发挥后世博时代的旅游效应.
目前,对会展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相较于其他研究主题发展最为成熟,总体来看,专业管理机构缺乏、人才建设欠缺、品牌培育不足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四大因素仍是影响会展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桎梏.同时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政府行政参与一直被认为是阻碍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客观来看,20世纪初期至今,国内会展旅游产业取得瞩目的发展成绩仍然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不同程度的参与(部分地区甚至是主导).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国内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政府正逐渐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从过去的主导地位脱离出来,让位于会展、旅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如行业协会、展览公司、旅行社等).可见,在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中,应及时把握政策趋势,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政府的作用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准确定位现阶段政府在会展旅游发展中的角色,避免因主观臆断全盘否定其在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这一“逻辑惯性”.
2.2 会展业与旅游业整合发展
这一研究方向强调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性及整合发展的相关策略.武虹剑[20]等认为旅游业与会展业存在相关关系,但旅游业对会展业的推动作用大于会展业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朱华[21]等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对会展业与旅游业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应从构建核心吸引力、整合产业部门和优化管理机制三个方面着手.郑天翔[22]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展开定量研究探讨了世博会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及其贡献程度.潘文焰[23]借助化学的“触媒效应”和生物学的“母体效应”,探究大型活动和会展旅游二者互动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理顺管理体制、明晰运行机制,科学发展“大型活动旅游”是把握二者互动发展路径的关键.杨建[24]对会展节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缘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会展活动和旅游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会展拉动旅游增长的同时旅游又促进会展发展.一方面,会展能够带来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一体化的“消费链”,并直接为旅游业带来批量客源(尤其是商务客源),通过辐射作用和凝聚效应拉动旅游业发展,多数城市的会展场馆本身可成为旅游景点;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为本地会展活动带来外地顾客,增加城市会展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可成为会展配套服务提供者,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服务产品质量.目前,会展旅游集团和会展旅游经济联合体两大发展方式在实现会展和旅游两大产业部门整合发展方面表现出众.以成都为例,在1997年组建了会展旅游集团,将会议、展览、旅游、景区经营、酒店、房地产开发等业务整合起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使会议展览与旅游项目紧密结合,实现了会议展览到旅游服务的产业联动,开创了独特的业务发展模式.
2.3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指对某种事物或者现象的发展系统所做的简练描述,最终表现形式通常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图表或者模型.任何模式的价值都在于既可以简化对复杂数据的分析,又能够保持适度的灵活性,使相关人员能够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对事物发展做出精确的预测.目前,国内对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会展旅游模式的理论研究.如吴书锋[25]提出应根据会展的特殊性和旅行社的自身特点量身打造灵活多变的开发模式.郭峦[26]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存在本质区别但两者在城市发展中又存在共性,在产业上又有重叠和融合渗透部分,因此应构建兼顾会展和旅游的双动力源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吴开军[27]通过分析会展业和旅游业战略联盟的模式及行为,将其战略联盟形成模式分为“单业主导模式”和“双业互推模式”,将其战略联盟行为分为“单向对接行为”和“双向互动行为”;在此基础上,吴开军[28]以“粤港澳”跨区域会展旅游企业为对象,对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竞合联盟的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另一类是对某个具体城市的会展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如梁明珠[29]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会展旅游的典型发展模式,结合澳门地区的经济区位条件,提出了澳门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与之类似,其他学者如张雪莹[30]、王钊[31]、孔永生[32]、龚敏[33]等均先后就某个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在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会展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实践和理论发展程度不够充分,而发展模式本身又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因此尚未形成独立、系统、专门的关于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成熟理论,在实践中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如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匹配性.
2.4 会展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
会展产品是为满足会展旅游需求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的以供销售的物象和劳务的总和.会展旅游的市场营销是会展旅游相关服务提供者出于吸引客户、提高展会影响力、提升地区知名度、推动旅游发展等不同目的,通过价格、服务、形象设计、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的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会展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推广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郑晴云[34]认为可从产品的时空分布与需求分布两个视角来构建三圈层时空结构与三阶段需求结构的会展旅游产品开发双体系.黄蔚艳[35]先后从旅行社层面对会展旅游业务拓展途径和会展旅游产品优化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周明忠[36]对桂林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桂林市可开发的会展旅游产品类型及会展旅游营销对策.
刘敏[37]通过研究新加坡会展旅游现状和市场营销等,归纳了有关会展旅游的营销管理经验,包括政府大力支持、积极宣传、及时的市场调查以及快速应对的销售策略等.沈和江[38]等以会展旅游的客商需求为出发点,对城市会展旅游需求市场的结构、特征以及会展旅游供应系统的要素构成及配置进行了探讨.罗峰[39]以会展旅游客源市场为切入点,提出了包括完善会展旅游产品体系、从国际化经营视角营造会展旅游英语环境、联合营销在内的会展旅游营销方法.
目前,学术界对会展旅游产品的研究已呈现出明显的微观趋势,学者们借助于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模型对会展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等展开研究.但对会展旅游营销策略的研究仍较多地从整体着手,微观研究较欠缺,尤其是在会展旅游的市场类型和特征、市场细分策略等领域.这恰恰是目前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实践中迫切需要的理论知识.
2.5 会展旅游产业经济与效应
这一研究方向具体包括会展旅游发展竞争力、动力机制及产业带动效应研究.王俊红[40]认为我国会展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足的主因是会展旅游市场结构的混乱和不成熟.李星群[41]等从会展产业链的角度提出,通过建立会展旅游战略联盟来塑造品牌、整合价值链从而提升竞争力.田至美[42]根据我国各省级区域具备的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和设施水平,对我国各省市级区域发展会展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的“北上广”“江浙”等地区具有较强的接近国际平均水平的发展会展旅游的竞争力,属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中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心.梁圣蓉[43]在分析影响城市会展旅游发展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以武汉市为例计算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值.周娟[44]等运用定量模型分析香港会展旅游在城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贡献显著性问题,认为会展旅游对旅游业的贡献是显著的,贡献率可通过Y=0.0042198∗X+10973.8这一最优模型来表示.石美玉[45]等结合北京会展旅游发展及相关统计现状,提出会展旅游总收入等于会展旅游直接收入、间接收入和会展游客消费中非重复的消费诱发收入之和,运用投入产出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得出北京会展旅游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的系数达8.44,验证了会展旅游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此外,李淼焱[46]、李云[47]分别对沈阳和苏州两地会展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具体城市会展旅游实际经济效应的量化”和“会展旅游经济效应衡量方法与模型”等相关主题展开研究的文献数量偏少.一直以来,在描述会展活动的经济带动效应时,往往引用“1∶9”乘数进行说明,以体现会展对周边产业的巨大经济带动力,但就国内多数地区的会展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而言,会展活动对所在城市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远未达到这一比例甚至缺少相应的发展条件来实现这种规模效应,笼统引用使得研究中对会展产业实际经济表现的论证缺乏严谨性.毕竟,根据胡叶星寒[48]等对长春市国际汽车博览会的经济带动系数的测算,得到实际值为1.535,远低于“1∶9”这一比例.与之类似,在会展旅游的经济效应的衡量问题上,应对会展旅游的经济效应进行客观、科学、全面地分析,区分会展旅游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内的实际表现.事实上,会展旅游的经济效应影响并不表现为某种单纯的积极或直接影响,其经济效应往往呈现出复杂化的影响机制,因而只从一般性意义上探讨会展旅游的经济影响往往使得其实际影响被夸大,失去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会展旅游经济效应的衡量应注重采用经济学的多种分析模型和方法开展量化研究,以此为相关各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总的来说,经过探索期和发展期的会展旅游研究,已经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科学地界定会展旅游概念内涵、特点、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对会展旅游的外延、类型、演进规律以及会展旅游者行为等进行了一定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和其他学科基础理论的交叉运用,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提升.但从文献梳理的结果看,目前我国的会展旅游研究在横向范围和纵向深度方面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相比探索期和发展期,目前国内的会展旅游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采用统计抽样、模型构建等实证分析法,也有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原理与研究方法,如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形成了针对会展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视角的综合研究技术和方法,但这类研究相对而言尚未形成规模,研究成果还未能上升到形成理论体系的程度.因此,加强对会展旅游研究方法、模型以及原理的运用和探索将更好地推动会展旅游研究系统化、成熟化并推进研究深度.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除对各研究主题的评述外,在会展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方面,缺乏对会展旅游负效应的研究.诚然会展旅游的发展能为地方建设和相关产业带来可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城市知名度、目的地形象、社会文化等社会效益,但会展旅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缺少科学规划,盲目进行项目建设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破坏环境、恶性竞争等,给地方环境、相关产业发展带来负担等.但是,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探讨会展旅游的积极影响,而对其可能带来的负效应的研究尚属空白.另外,在对会展旅游综合影响研究中,需要运用各种模型和计量方法进行深入探究,相比较描述性的定性研究而言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而言之,会展旅游及其管理研究涉及的具体研究对象较多,除了本文概述的五大主题外,还包括会展旅游营销、会展旅游顾客感知、旅行社管理、风险评估、供应链配置等等,多为微观方面的定量研究,研究更为细化深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但同样尚未形成规模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会展旅游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旅游形式,与展会活动的举办密切相关,涉及到展会活动的收益预测、营销宣传、人员管理、风险评估管理、危机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对会展旅游的研究需要顾全大局,立足于整个活动的实践来探研其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春雷.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评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77-81.
[2] 周春发.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8-10.
[3] 郑四渭,郑秀娟.国内外会展旅游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2006(2):56-59.
[4] 李 力,余构雄.近十年来国内会展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旅游论坛,2010(3):324-329.
[5] 李 旭,马耀峰.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3):85-89.
[6] 孙晓玲,陆 林,孔 伟.国外会展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4):353-359.
[7] 陈 鸣.论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6(15):159-162.
[8] 孙玉梅.会展旅游发展之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7(23):84-85.
[9] 王 梓,李忠宝.我国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8(11):86-88.
[10] 文秋红.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09(12):87-89.
[11] 赵永红.关于我国会展旅游发展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1(26):187-188.
[12] 郭 蔚.我国会展旅游发展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2):76-77.
[13] 李华敏,吕建中,孙 灵.会展旅游发展条件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2):63-66.
[14] 谭宏玲.基于改进IPA法的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3):109-112.
[15] 陈 乡,张树夫.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会展旅游发展对策[J].江苏商论,2006(3):90-92.
[16] 蒋 伟.桂林市会展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9(10):24-27.
[17] 郑凌燕.基于SWOT分析的会展旅游之对策研究——以浙江宁波为例[J].商业研究,2008(8):127-129.
[18] 王玉霞,高维全.构建大连会展旅游品牌战略的路径选择——以上海世博旅游为例[J].特区经济,2011(10):140-142.
[19] 李向明.后世博时代的世博旅游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8-36.
[20] 武虹剑,谢彦君,王 娟.我国旅游业与会展业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8(3):125-127.
[21] 朱 华,游 佳,张 炬,等.成都会展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89-92.
[22] 郑天翔.大型会展对地方旅游业贡献的影响——以上海世博会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4(8):80-84.
[23] 潘文焰.大型活动与旅游业的互动研究——基于“触媒效应”与“母体效应”理论[J].人文地理,2012(6):124-129.
[24] 杨 建.会展节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3(3):84-87.
[25] 吴书锋.会展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103-107.
[26] 郭 峦.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模式[J].商业时代,2007(25):82-84.
[27] 吴开军.会展业和旅游业合作动因——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1(4):73-81.
[28] 吴开军.会展企业和旅游企业竞合联盟伙伴选择——基于粤港澳跨区域会展旅游企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3(4):133-140.
[29] 梁明珠,钟金凤,廖奇辉.澳门会展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其推进路径[J].旅游科学,2012(2):77-84.
[30] 张雪莹.滨海新区会展旅游业优化模式构建[J].特区经济,2009(4):61-62.
[31] 王 钊.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优化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中国商贸,2011(28):196-197.
[32] 孔永生,冯红英.省域会展旅游发展模式的三维框架——以河北省会展旅游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50-353.
[33] 龚 敏.会展旅游发展路径及实例分析[J].商业时代,2006(33):68,91-93.
[34] 郑晴云.会展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08(9):127-132.
[35] 黄蔚艳.基于旅行社层面的会展旅游产品优化创新——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纵横,2008(11):109-111.
[36] 周明忠.桂林会展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1(6):159-161.
[37] 刘 敏.会展旅游的市场营销研究——新加坡旅游委员会市场营销经验借鉴[J].江苏商论,2008(7):85-86.
[38] 沈和江,郭任聪,张丽伟,等.城市会展旅游客商需求与会展系统要素的配置——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626-632.
[39] 罗 峰.会展旅游客源市场及行为特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48-151.
[40] 王俊红,祁凤华.基于SCP模型分析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和应采取的行为[J].商场现代化,2006(17):170-171.
[41] 李星群,文 军.基于产业链融合的会展旅游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7(4):90-91,97.
[42] 田至美.中国省区会展旅游业发展竞争力评价[J].商业研究,2012(10):210-216.
[43] 梁圣蓉.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评估——以武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10):76-81.
[44] 周 娟,胡 平.会展旅游对城市旅游贡献的显著性研究——以香港为例[J].旅游论坛,2009(6):907-910.
[45] 石美玉,王春才.会展旅游带动效应的统计研究——以北京为例[J].经济管理,2013(8):116-125.
[46] 李淼焱,杨 帆.沈阳会展旅游对区域经济影响及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9(4):149-151.
[47] 李 云.苏州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影响及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2(12):96-100.
[48] 胡叶星寒,冯春艳.会展对旅游经济的产出效应评估及支持研究[J].商业时代,2013(10):128-129.
(责任编辑:陈 丹)
F592
A
2095-4476(2017)05-0051-06
2016-11-07;
2016-12-15
肖雅兰(1992— ),女,瑶族,湖南邵阳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