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孙连城们”
——“儒家传统缺陷”的代表人物
4月17日,有市民称,《人民的名义》中让办事群众叫苦不迭的小窗口在株洲上演了现实版,出现在火车站派出所的制证点,经曝光后已经整改
遇到事情能躲则躲,能推则推。处理问题,要么“不偏不倚”,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谁都不得罪。于是乎造就了不少“官场好人”——什么事都不管,什么责任也都不负。
在《人民的名义》中,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就是京州市光明区区长孙连城。
这位孙区长很有意思,每天掐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从来不贪污,也从来不干事;信访办窗口太矮,群众不断吐槽、领导要求整改,他就派人花60块钱买四个小板凳敷衍了事。孙连城还有句名言“无私者无畏”,言外之意是自己不贪也不占,即使庸庸碌碌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艺术源于生活,孙连城式的庸官懒官在现实中并不鲜见。
如今,在一些地方官场,混日子的人不在少数。曾经有媒体报道,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一近200人上访团,为反映政府限价房问题,前往县信访局上访。业主代表在与县领导开会时,一位刘姓副县长“竟然在人声吵闹中睡着了”。虽说该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称,睡着的并非副县长,而是县长助理,但是无论是副县长或者是县长助理,这种解释显然难以平息人们心中的愤慨。
其次,还有一类官员,认为自己不被领导重用,仕途已经到尽头了,于是白天进会场,晚上走会所,吃拿卡要。应酬回来后,则更是把办公室当休息室,酒醒之后,到了应酬时间便又继续“酒肉穿肠过”。
《人民日报》曾报道,内蒙古某县城以温泉著称,这里分管外宣工作的副县长对记者说,年底了,很多部门要过来参观考察、检查验收。有一天,他接待了十来批客人,大多数来的人都要体验一下当地的温泉,他一天陪洗了八次,整个人都快泡虚脱了。最后一次他都没有更换衣服,直接就在洗澡池子里等客人到来。
不难发现,庸官混日子、混光景除了个人思想观念出了偏差之外,似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升迁无望。在这些官员中,他们无视组织的培养与教育,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是想着如何才能升迁,如何才能使手中的权力更大一些,职务更高一些。在这种官本位思想的长期侵蚀下,“晋升”就如同鸦片,只要能吸一口就精神百倍,而如果得不到就如同行尸走肉般萎靡不振。
在“枪打出头鸟”的生存逻辑之下,如何做到不显山、不露水成了不少官员思考的核心命题。于是在苦苦寻思之后,一些官员选择了“不作为”,遇到事情能躲则躲,能推则推。处理问题,要么“不偏不倚”,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谁都不得罪。于是乎造就了不少“官场好人”——什么事都不管,什么责任也都不负。
这点在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身上体现的最为透彻。与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其他省部级官员不同,童名谦的落马并不是因为其贪污受贿,也不是因为其生活作风出现问题,而是因为玩忽职守。认识童名谦的湖南政商界人士对其评价相当一致:谨小慎微的老实人,有“官德”而无官威。根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在一些邵阳官员看来,童名谦属于继承“儒家传统缺陷”的代表人物:明哲保身,绝不多事,且缺少担当精神。
童名谦式的官员被查意义绝不低于其他因为贪污受贿或者经济问题被查的官员,它宣示着“玩忽职守、碌碌无为”式的官场生存法则终结的开始。
童名谦的结局,也给那些习惯于推诿扯皮、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怕得罪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的“庸官”敲响了丧钟。
《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么一则寓言:有人梦中到了阴府,看见一个官员在阎王眼前自称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阎王笑了笑说:“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也不用喝,岂不是更胜于你?”官员答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又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对某案因避嫌疑而不言,对某人某事因怕麻烦而不办,岂不是负国负民了。无功就是过啊。”
“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从表面看,尸位素餐、效能低下的庸官懒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不像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那么直接和明显,但实际上,他们不仅占据并浪费大量国家资源和财产,而且会让一个地方、部门、单位因其庸政懒政而丧失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机遇,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危害甚大。
从严治理“孙连城们”不妨借鉴国外经验。美国有《公务员法》及《政府绩效与效果法》,英国有《文官守则》,新加坡制定了《公务员守则和纪律条例》,这些法律对“为官不为”问题有明确的惩戒制度或纪律处分规定,官员或公职人员如果不能履行职责义务或出现失职违法行为,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制度建设对“为官不为”行为进行预防治理,体现了发达国家法治化治理行政不作为问题的理念,为从源头上治理“为官不为”问题建立了长效机制。
剧中的孙连城,被群众怒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现实中“为官不为”的“孙连城们”也该醒醒了。
(《河北日报》2017.4.20、《检察风云》2016年03期、《学习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