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状告儿子
——只为多看你一眼
中国老百姓是不太喜欢到法院打官司的,更不用说父母和子女之间了。但是4月13日,据《江淮晨报》报道,北京市房山区一位90多岁的李大爷自己蹬着三轮车,颤颤巍巍地来到房山区法院,起诉大儿子李某,要求他常回家看看,给自己买药治病。老人自己也承认,其实买药治病是假,想大儿子了是真。新闻再次引发舆论媒体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热议。
其实仔细翻看这些年媒体的报道,这类案例并不少。例如,2012年,因无法忍受“空巢”,落寞的两个老人将他们的3个儿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子女们每周末回家和父母团聚;2016年,一位老人起诉索要1元赡养费,只为让儿女常回家;2016年,一位老人报警称工资卡被子女抢了,真相却是让民警联系孩子“回家看看”……
天津一位法官曾向媒体说:“通过众多案例来看,其实老人们对物质赡养的要求一般都很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即可,但对‘儿孙绕膝’的向往却很强烈。”南京一位民警也曾向媒体表示,“警方曾连续接到有关空巢老人的报警,这些警情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因为思念子女引起的。还有邻居报警,老人天天乱扔垃圾,是想引起大家关心。”
2017年4月7日是第68个世界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些老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出现了失眠、食欲不振、沉默寡言等症状,慢慢地不爱与人交往,甚至出现自闭、抑郁等精神疾病,应当引起关注。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陈晋东教授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成为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红网发表评论认为,虽然说“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有的地方还出台“孝老假”等措施鼓励回家看看,但问题的关键还在儿女。除了儿女的责任外,政府的作为也重要。对政府来说,要加快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现在各地的老年活动中心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老人居住的各社区里,新社区因为房价高,根本就不会预留老人活动的地方,老社区缺乏改造资金,老人也没地方玩。想要进入一所正规的公办老年大学,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年人之间缺乏交流和活动的互动,加剧了他们对子女的依赖。
沙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建议,预防老年人患上心理疾病,家庭社会需形成合力:一是子女应多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关怀;二是加强社区医生、基层保健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心理干预,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及时对社区老人进行情绪筛查,及时发现情绪障碍者并进行社会心理干预;三是相关部门多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健身和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结识新朋友,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让老年生活老有所乐。
《台州晚报》则建议,老年人要多学习,实现“精神自我赡养”。“精神赡养”不能全靠子女,老人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我精神赡养的新路子,享受精神赡养的幸福,比如,干事找乐、结伴逗乐、出去看乐、自娱自乐。
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一个社会如果不给老年人一个安心之处,也就使每个人心里永远得不到着落。”从这个意义上说,敬老爱老养老,就是敬我们自己、爱我们自己、养我们自己。“常怀敬老之心,常扬尊老之德,常兴助老之风,常行为老之事。”愿奇葩招数找儿女的事少些再少些,愿老人与子女团聚的时间多些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