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肖 华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 激起科技创新“一池春皱”
——访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
◎ 文/肖 华
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
5亿元!日前,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发明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专利“租借使用”费,刷新了山东高校成果转让费用的记录,如此高额的独占许可使用费在国内高校中也不多见。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极大关注。它不仅火了毕玉遂教授,也再一次把山东理工大学推到了台前。为了探寻产出这类重大成果背后的“必然”因素,《中国科技产业》近日采访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
2月24日,山东省科技厅和山东理工大学共同签订了一份《开展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协议》。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说,之所以选择山东理工大学作为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一是因为学校对科研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二是学校注重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工作,成绩突出。
“科研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科研政策引导出来的。这些年,山东理工积极鼓励老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投入更多的时间做科研,形成了很好的科研氛围,取得的专利数量在山东省的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吕传毅说。他表示,对高校而言,教学、育才是基础,但没有研究能力、只会照本宣科的老师很难教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在山东理工,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必备的,并非可有可无。”
吕传毅介绍,围绕“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山东理工近年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学校多年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山东省科研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将80%的收益划归科研团队和研究人员所有,“毕玉遂教授团队也将按照政策,获得绝大部分收益,且由他们自由支配。”吕传毅说,科研人员工作很辛苦,给予他们优厚待遇是对其默默无闻工作的肯定,也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山东理工大学,还有生物质研究团队、智能电网研究团队、废热利用研究团队等众多同样优秀的团队,学校从不与他们争利,更看重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在吕传毅看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潜力,最关键的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可以心无旁骛。他说,科研人员除了科研还有许多事务性工作要处理,学校量帮他们解决。如毕教授提出儿子和儿媳在就业方面有困难,学校就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并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由毕教授担任负责人。类似这样的困难,研究团队只要提出来,学校能解决就尽力解决。其他科研人员提出的办公条件问题,孩子入托、入学问题,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尽力做好“精准服务”。
“学校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管理服务人员要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要带着感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科研人员擅长研究工作,但对研究之外的事有时力不从心,其他部门应该做好这些研究之外的工作,让科研人员感受到温暖,可以有尊严、有荣耀地投身研究工作。”
据吕传毅介绍,在职称晋升中,山东理工大学逐步加大了对那些把论文写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主战场的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对人才的评价,除了注重高水平的论文,也越来越重视其经济社会贡献,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对于山东理工大学这些年为了营造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的大环境而做出的努力,毕玉遂深有体会。他说,此次取得重大突破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研发过程前后历时10余年,期间学校领导给予了长期的关怀,“这种理解和学校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据他介绍,专利转让的谈判过程是学校专门组织团队负责的,由于谈判团队的用心和专业,谈判结果远好于他的预期。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山东理工大学近年强化了对创新平台的建设。
2015年9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学院为正处级建制,兼具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双重职能。全面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方向的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培训任务、众创空间等。这是学校激励支持师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6年6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首次项目进驻评审会成功举办,标志着“大红炉”众创空间进入运营阶段。仅半年时间,本着“全链条、协同式、生态化、零收费”的建设理念,它就成功吸引了近百个项目进驻,展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2017年4月,学校特地从商界、文化界聘请了24位知名人士担任学生创业导师。
如今,山东理工已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上形成了完整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级孵化模式、专业机构参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以及管理融合、建设融合、孵化融合的校地企合作模式。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于2016年落户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已被认定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
“我们计划建设十几个由学校直属的二级学院,并在这些学院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给予首席专家更大的支配权,以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激发全校创新活力。”吕传毅说。
据了解,山东理工大学近年还推出了“双百工程”,意在将其打造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的重要平台。
“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发明人毕玉遂教授(右一)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支撑,大学发展同样需要地方的支持。山东理工大学近年通过市校合作,全面融入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2011年,淄博市投入5000万元建设经费,山东理工大学投入科研人员、技术与设备,共同组建了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2015年,双方共建鲁中创新中心;2016年,双方签订了《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010年12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与招远市共建了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早年,学校还曾推出《山东理工大学服务山东制造业强省建设行动计划》。
在山东理工大学,有一个特殊的学院——鲁泰纺织服装学院。在这里,校企强强联手,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双方联合攻关的项目“超高支纯棉面料加工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市校合作、校企合作,使山东理工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学校的科学研究也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采访最后,吕传毅特别强调说,山东理工大学要培养的是“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五有”人才,社会责任被放在首位。学校应当成为能够容纳点儿“情怀”的一方“静土”的理念,一直影响着山东理工大学的科研体制改革,引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出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沉下心来做科研的大环境,这也是学校近些年在科研上取得一些关键突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