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剑
黎明之光
——记全国最美职工、中国航发黎明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
◎文/曾剑
洪家光,黎明的光。
洪家光,中国航发黎明公司高级技师,自1998年7月到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工作至今,他获得荣誉无数,成为企业的精英、“工匠”的楷模、行业的明星。
“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创人、“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创人、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航发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中航工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劳动模范、2017年“全国十大最美职工”……
洪家光,一个普通劳动者,却散发着巨大的能量,给企业以光,以热,以温暖,以希望。
1979年12月,洪家光出生在沈阳市新城子区(今沈北新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洪家光的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是下乡的知青。洪家光从小就喜欢机械,初中毕业后,他如愿考入了沈阳黎明技工学校车工专业。
从洪家光家到黎明技校上学的路程很远,这条路没有直达的车,必须要坐火车,再倒汽车,4个小时漫长的上学之路,洪家光把它用来学习。他把火车和公共汽车当成阅览室,别人在车上睡觉的时候,他就看书。路途虽然远,但洪家光从未旷过课。他如饥似渴地听老师讲课,并在实习操作中不断地积累知识、掌握技能。
1998年7月,洪家光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发公司58车间,成为一名车工。黎明航发公司的车工,自然要与航空发动机打交道,他怀揣希望与梦想,骄傲而自信地走上那个神圣的岗位。
然而,当时正值公司低潮期,工资很低,年轻人在外面随便找个饭店当服务员都能挣三四百元钱,而洪家光的月薪却只有180元钱。许多同学转行了,洪家光却坚持留了下来。
1999年年底,工厂的效益逐渐好起来,洪家光被分给张凤义为徒。张凤义是厂里大名鼎鼎的老八级工,当车工40多年。洪家光立刻要拜师,可张师傅却把他从上到下打量一番后,说:“你先学着吧,拜师的事,以后再说!”
洪家光细心观察张师傅干活。他刀具磨得好,加工认真,零部件误差值都在允许范围内。洪家光感到,自己在张师傅的带领下,也正在由一名“游击队员”向“正规军”转变。
一天,趁张师傅不在,洪家光忍不住把张师傅的刀具卸下来自己用,结果,技术不行,刀弄坏了。张师傅得知后,将他一顿狠批:“拿别人的刀具,算啥能耐?有本事,自己磨刀具。”
洪家光的脸红得发烫,他痛下决心,从那天起,天天加班练习。一般的车工,一年也就磨30把刀具,他三个月磨了100把刀。
冲着这股韧劲儿,张师傅接纳了这个徒弟。在师傅的指点下,洪家光技术突飞猛进。
张师傅退休后,好强的洪家光知道,要想进步,还得继续学习。航发黎明工装制造厂有位全国劳模——孟宪新,他的“高速切削内螺纹”技术,每分钟转1200转,还不用反转退刀。洪家光决定拜孟宪新为师。孟师傅却表示,想学艺可以,但得付出持久的辛苦和努力。
从那天起,洪家光苦练技术,总结出“看、问、练、悟”四字诀,撰写了10万余字的心得体会。十几天下来,他的“高速切削内螺纹”终于也能达到每分钟转1200转,完成了他个人技术上的第一次突破。三个月下来,他硬是把车刀磨削技术练得炉火纯青,而他的手,也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于是,孟宪新收下了他这个爱徒。
2002年,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发公司生产任务异常繁重,洪家光第一个把行李搬到厂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由于过度劳累体力不支,搬运工件时没有拿住,左手指砸伤,当时他疼得满身大汗,瞒着领导没去医院,挺着干了一天活儿。晚上,洪家光疼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实在挺不过去了,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是粉碎性骨折。医生要求他在家休养两个月,他不顾爱人的劝阻,只歇了三天又跑回工作岗位。他只用一只右手操作机床,坚持了两个月,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工作疯子”“独臂大侠”。
2004年临近春节,公司下达一项紧急任务——加工发动机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精度要求极高,所有尺寸公差都必须在0.003毫米以内。起初,洪家光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完成该任务。他大胆上阵,可当他将成品十分兴奋地送去检验时,竟然没有一个尺寸合格,这给了洪家光“当头一棒”。他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独自闷坐了半天。
当晚,他彻夜未眠。是坚持干下去还是放弃?倔强的他,选择了坚持。一遍又一遍地操作,并改善加工方法,每天工作14个小时,饿了就把兜里揣着的大饼掏出来咬几口。他在短暂的10天内攻下了这一难关,并且完善了几项加工中的不足之处。
航空发动机由于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叶片是决定发动机安全性能的关键承载部件。叶片自身的精度、叶片与叶盘和机匣的配合精度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长期以来,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的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受到西方国家的严格封锁,成为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整体水平提升的一个瓶颈。这一难关,终于被洪家光攻克。该成果打破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对我国的长期封锁,此项技术的应用累计为公司创造产值9200余万元,并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2005年,公司每两年一届的技能运动会如期举行,第一轮考理论,然后是实际操作,洪家光的总成绩排名公司第一,被评为高级技师。仅仅用了7年时间,他就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坚持自己的理想,创造自己的奇迹。”2011年,洪家光以超群的技艺,摘得第七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冠军的头衔,成为中国顶尖的青年车工,并被评为集团十大风云人物和首席技能专家。
洪家光火了,成为航发黎明的明星。
一道道技术难关在他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下被攻破。洪家光自行设计了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数显自动对刀仪,该装置对刀过程操作方便,对刀精度高,提高了加工质量,平均每加工一件普通零件即可缩短对刀时间3-5分钟,这样每年每台设备可节约加工成本2万余元。他不断寻求创新,自创多项加工方法,申报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每年可创造产值120余万元。
洪家光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工作,把家里的事抛在脑后。他动情地说:“军功章里,有我妻子的一半,我对家庭是有亏欠的。家里有年幼的女儿,有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有年迈的父母,照顾这一大家子的重担,全都落在妻子的肩头。”
女儿三岁那年,得了急性肺炎,当时妻子不在家,而他生产任务量大,又太紧急,根本就抽不出时间,他得将年幼的女儿一个人留在医院住院。车间领导知道情况后,执意给他放一天假,让他回去照顾女儿。当他走进医院推开病房门时,却看见女儿正趴在床边呕吐……
想起家人,他愧疚。想起妻子的辛苦、对女儿的歉疚,他就会暗自落泪。那泪水是酸涩的。
2016年,洪家光荣获国家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站在领奖台上,洪家光难掩心中的激动,热泪奔涌。那泪水是炽热而欣喜的。
每一个晨曦初露的黎明,洪家光都会提前来到单位。头顶有飞机飞过,那是新一代的战机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柔和的阳光洒在洪家光肩头。“黎明”的光,黎明的光,充满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