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东盟

2017-06-03 14:48陈庆鸿
世界知识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韧劲东盟国家共同体

陈庆鸿

4月26?29日,第30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今年恰逢东盟成立五十周年,轮值主席国菲律宾将今年的峰会主题定为“结伴应变、融入世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还强调将东盟建成“具有地区主义示范效应的世界玩家”。那么,在东盟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将如何理解和看待东盟呢?

“东盟奇迹”

东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除了地理邻近之外,东南亚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宗教文化信仰。然而,这样一個差异性极大的地区却孕育出了历经五十年而不战不散的地区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某种意义上说,成立已满五十周年的东盟是成功的。因为它成功地管控住了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一个曾经被斥为“东方巴尔干”的东南亚实现了五十年的和平,尽管这期间也曾爆发过小的摩擦和冲突,如泰柬2011年围绕柏威夏寺归属的摩擦,但从未升级为大规模战争。它还为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使该地区陆续出现过“四小龙”、“四小虎”等新兴经济体,被国际社会誉为“亚洲奇迹”。不仅如此,东盟还迈出了经济合作的坚实步伐,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而在政治舞台上,东盟在政治解决柬埔寨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区架构的创设方面,东盟也是当仁不让地坐到了驾驶员的位置上,不断利用“东盟+”等机制设置,如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对话机制以及东亚峰会等,成功地将各大国“网入”以其为中心的地区机制之中。

东盟取得的成就既出乎国际社会的意料,也超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范围。从理论上看,有现实主义者认为,像东盟这样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很难开展地区合作,更不用说构建地区共同体了。而且放言,东盟国家之所以走到一起,不过是为了应对“共产主义”的扩张罢了,一旦共同的威胁消失,东盟也就会走向分裂。然而,走过五十年的东盟不仅没有消失的迹象,而且还提出了以“经济共同体”、“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建设目标。自由制度主义者则认为,东盟国家虽然建立了一些对话平台,增加了相互之间的透明度,提升了相互信任,但因为没有出现超国家的制度建设,反而处处强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加之东盟国家在经济上对域外经济体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对地区内国家的依赖,因此很难达成共同立场和实现政策的协调。但事实上东盟不仅没有走向分裂,还在对“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协商一致”原则的坚守中维护了团结,而且东盟内部的经济合作反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快了步伐。

而在实践方面,东盟的一体化进程也完全异于享誉世界的欧盟一体化经验,尽管欧债危机和英国2016年脱欧公投成功使欧盟的这一形象深受打击。第一,与欧盟主要由政治制度相似、经济实力相当、宗教文化信仰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合作不同,东盟主要是由一群上述各方面差异都极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地区合作。第二,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首先从经济领域合作即煤钢联营开始逐渐外溢至其他领域不同,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实际上是以安全问题为主要着眼点的,即对外和解、对内靖乱,或者按照东盟自身的说法就是提升“国家韧劲”开始,而经济合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所进展。第三,与欧盟一体化更多采取正式的、法律化制度化的、约束力强的、甚至超国家的形式不同,东盟一体化则更加倾向于非正式的、松散的、自愿而非约束性的以及强调国家主权至上的形式。

东盟智慧

目前,东盟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6.3亿人口、经济总量高达2.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而且其地缘战略地位重要,不仅连接亚洲与大洋洲,还沟通着太平洋与印度洋,成为各大国竞相拉拢的对象。而东盟则试图通过独特的地区机制创设,在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曾发动了对“亚洲价值观”的激烈讨论,一是因为经过80、90年代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对柬埔寨危机的成功斡旋,东盟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二是为了回应美国克林顿政府发动的“扩展民主战略”对亚洲国家内政的指责与干预。总之,尽管东盟仍然面临诸多的缺陷和挑战,就其一体化目标而言还远未成功,但确实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地区主义路径、一种寻求地区和平的有益尝试。笔者认为至少以下几点经验也是值得总结的。

第一,辩证地对待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在东盟创建之前在部分东南亚国家之间就有共识,即“经济进步是国内政治稳定的基础,而政治稳定是维护政治独立的最佳保障”。时任印尼总统苏哈托为此提出了“国家韧劲”的概念,即通过增强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等领域来增强国家的韧劲,使其对内可以实现必要的社会变迁,对外能够应对各种类型的威胁。东盟又将此概念拓展成“地区韧劲”的概念,“如果每个成员国都发展出自身的‘国家韧劲,那么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地区韧劲”。在此概念的指引下,东盟国家实现了国家间和解,为各国政府将精力和资源转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又为消除国内叛乱奠定了基础。

第二,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综合应用接触与制衡的手段。东盟是由一群发展中的中小国家组成的地区组织,在大国环伺之下,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本应采取所谓的“大国平衡”策略,例如联合美国遏制崛起中的中国,抑或反之。然而,东盟认识到,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而且会在联合他国之时丧失自身的独立性,甚至被迫卷入大国的争斗之中。因此,冷战结束后,尽管东盟对崛起中的中国满怀疑虑,但并没有追随或者联合美国对中国进行遏制,反而一方面想方设法拉住似乎正在该地区战略收缩的美国,另一方面则向中国张开了双臂。这实际上是奉行一种开放的地区主义,从而避免了地区出现冷战式的分裂与对立。

第三,巧妙利用机制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发展中的中小国家,东盟深知自身实力的不足。为了获得对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东盟国家以机制创设的方式来维护和提升自身的相关性或者说是“中心地位”,如设置地区机制的入会门槛、轮流主办系列峰会、设置会议议题与日程,等等。东盟借助其在各种机制网络中处于节点的位置而享有中心地位,而这种“高度的中间状态”将允许东盟在大国的默认下在地区主义的进程中发挥影响力。

因此,如何看待东盟?首先就是要理解东盟。它不是一个松散而无足轻重的地区组织,而是对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秩序走向有着重要相关性的一方。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拉尔夫·艾莫斯所指出的:当亚太地区还在为地区领导权相持不下之际,东盟尽管有许多缺陷,但将继续领导地区制度架构的创建。而其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凝聚了第一代领导人如苏哈托、拉扎克、李光耀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不过,随着领导人的世代更替,面对着风云莫测的亚太新形势尤其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以及各国国内日益活跃的公民社会,东盟的未来已经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维护自身的中心地位,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新格局之下保持东盟的相关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东盟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猜你喜欢
韧劲东盟国家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夯实基层基础 我们有韧劲
对“到此一游”该有监督韧劲
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把虚功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