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石山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研究

2017-06-03 07:20郝辉辉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唐三彩山村艺人

郝辉辉,顾 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洛阳南石山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研究

郝辉辉,顾 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属于低温铅釉陶系统,这种低温铅釉陶源于汉代,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尤其是唐代中期,在质量和数量均为历史之最。然而,因史料缺乏记载,唐以后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几近失传。清末民初,唐三彩重被发现。随后,洛阳南石山村的老艺人们于1920年前后成功恢复了唐三彩烧制技艺,并历经近百年艰难传承,于2008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拟从其传承环境和特点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南石山村;唐三彩;传承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多彩铅釉陶器,在唐代时并没有这一专门称呼,被泛称为“埏埴”,即泥塑陶器(图1)。唐三彩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民国时期。一说当时王国维和罗振玉在北京的琉璃厂见到这种陶器后,非常珍视,因其发现于唐墓,并有非常绚丽的釉色,且以黄白绿或黄褐绿三色居多,故取名“唐三彩”。一说当时的英国人非常喜爱这种陶器,为其取名“Tang-Three-Color”,而后中国人将其英文名字翻译过来,即“唐三彩”。这说明,唐三彩在民国时期已经非常受欢迎,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图1 三花马

1 传承历史

唐三彩的大量发现始于1900年前后,当时为修建陇海铁路,在邙山上勘探路基时,发现了一些唐墓,并从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和唐彩绘陶器。刚出土时,并没有人对它感兴趣,人们只认识墓里的金银玉器等珠宝,并不知晓这些陶器。但这些陶器辗转到北京以后,被专家学者、古董商贩以及外国人认为是陶中珍品。旋即,古董商贩们云集洛阳,大量收购唐三彩。一时间,邙山上的唐墓被盗墓贼大肆洗劫。由于唐三彩长期存放于地下,加上盗墓产生的破坏性,导致许多的唐三彩残损不全。于是,修补唐三彩文物的行当便应运而生,而最先走入这个行列的就是邙山上的南石山村民。

南石山村位于现在的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东部,在民国时期属于洛阳统辖,据说因此村向南离洛阳城有13里地(6.5 km),故有“南十三村”之称,后取谐音南石山村。村子以高姓人居多,村里有位高良田老艺人,在清末时期曾到山西南部烧过琉璃脊兽,而后,唐三彩在民国初年走红的时候,高良田等老艺人便回家开始尝试修补残损和破碎的文物唐三彩,其运用的便是烧制琉璃的技艺。由于琉璃与唐三彩一样,同属于低温彩色铅釉陶系统,因此其烧制技艺的原理相通,如胎料和釉料的主要成分以及工序都比较相似。故高良田在修补唐三彩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终于在1920年前后成功仿制出唐三彩[1]。由此开启了仿古唐三彩的烧制历史。

1.1 民国初年高良田成功仿制出唐三彩至新中国成立(1920—1949年)

这一时期,是南石山村老艺人们对唐三彩烧制技艺初步的摸索阶段。1920年前后,以高良田为首的7位南石山村老艺人在经过大量的临摹、雕塑、试烧之后,终于仿制出唐三彩,并仿得越来越像,甚至许多古董贩子前来修补破损的唐三彩时愿意出钱收买仿唐三彩。尽管这一时期,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已经被逐步恢复出来,但是技艺的传承依然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导致这些手工业的生产活动不得不长期停歇,以至于技艺的传承面临困境。好在当时烧制仿唐三彩的行为还算比较自由,市场对唐三彩艺术品的需求也比较大,但当时的烧制技艺仅掌握于几位高姓老艺人手中。

1.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这一时期是仿唐三彩集体化生产时期,期间经历了烧造事业的高潮也经历了低谷。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手工业的恢复生产比较重视,于1953年在洛阳成立了工艺美术合作社,地址位于洛阳老城北大街,其主要技术人员便是从南石山村聘请来的老艺人,这批老艺人以高松茂为代表。当时的合作社不仅生产仿唐三彩陶器,而且还生产其他实用的陶瓷制品。但到1959年前后,因为经济问题,合作社难以支撑,于是解散,许多的老艺人重回南石山村,自起窑炉,继续烧制唐三彩。

直到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出唐三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要尽早恢复生产。同年,南石山村成立了副业生产队,由史玉芳和莫西宽指导仿古唐三彩的生产,与此同时,许多村民也加入了生产队,开始学着烧制唐三彩。1973年南石山大队集体副业生产队升级为唐三彩仿古厂[2]。一直到改革开放后,许多在该厂工作过的年轻人,得以接触并逐步掌握仿古唐三彩的烧制技艺。由于时代的特殊性,有些老艺人并不愿意将手艺全部传给外人,所以没有加入集体生产的队伍,而是自己在家庭作坊里烧制。因此社办工厂的产品工艺欠佳,而且为追求数量,降低成本,开始使用石膏模批量生产,艺术水准大打折扣。虽然仿古唐三彩的核心烧制技艺在工厂没有完全传承下来,但是通过社办企业的集体传承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仿古唐三彩的烧造过程[3]。

1.3 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是仿唐三彩行业的全面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市场逐渐宽松,新的原料和工具被开发出来,使得私人作坊逐步兴起。80年代初期,社办工厂倒闭,南石山村的村民们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在家庭作坊中闭门烧窑。到1984年前后,大量的村民已经可以独自仿制出唐三彩,但当时所使用的原料和技术跟原来的烧制方法已有明显不同,其成品也被称为新工艺唐三彩。其主要变化在于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化工原料,尤其是釉料,多用广告颜料替代过去的矿物质颜料。制坯的方法也摆脱了按坯和轮制(图2),而多采用灌浆法,即用石膏制模,灌入灰浆,一次成型,可以大批量生产(图3)。正是由于这种比较简易的新工艺的普及,降低了仿唐三彩烧制的门槛,使得许多没有仿唐三彩烧制经验的人们也投身其中,据说最多的时候,仅洛阳就有上千家作坊生产唐三彩。这一浪潮的兴起,造成了粗制滥造和满街地摊货的局面,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唐三彩产业的凋零。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市场调整,烧制唐三彩的作坊,由上千家缩减到不足百家。

图2 按坯成型

图3 灌浆成型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与新工艺唐三彩的境况不同,传统的仿古唐三彩制品越来越受市场追捧。尽管仿古唐三彩并没有新工艺唐三彩的生产效率高,也没有那么绚丽多彩,但其质地却更加的结实、细腻,其艺术价值显然更高。这一时期,引领仿古唐三彩烧制潮流的代表艺人是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高水旺。经过10多年的努力钻研和用心经营,仿古唐三彩重新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唐三彩烧制技艺也于2008年被收录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民国初年到现在的近一百年,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经历了许多波折,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文化和市场的原因。幸运的是其主要的技艺仍然传承下来,并且被发扬光大。可以说,今天的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已超越民国时期,其作品更趋近于古唐三彩。

2 传承环境

由南石山村仿古唐三彩的传承历史可知,在近百年的技艺传承中,所面临的传承环境是不太理想的。如早期的社会经济水平低下,自然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着仿唐三彩行业的发展。

2.1 自然环境

南石山村位于莽山腹地,周围只有黄土,并没有唐三彩的原料高岭土,因此胎料必须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采集得到。釉料更是个麻烦,当地不仅没有矿物原料,而且替代品也比较难以获取,如铜、铁等金属矿物质都要依靠对铜锈、铁锈,甚至有色玻璃瓶的碎渣进行收集(图4)。其他的如水源、燃料和工具等资源在过去也都比较匮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物质才逐渐丰富起来,但是有些原料的质地依然不够理想。因此,可以想象,位于邙山上的南石山村在自然资源上没有太大的天然优势,那么它能成为烧制仿古唐三彩的一个重要起源地,必定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

图4 施釉

2.2 人文环境

首先,南石山村所处的邙山,周围唐墓遍布,出土有大量的唐三彩文物,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当地的艺人可以更多地目睹唐三彩真品,这为唐三彩的仿制提供了真实丰富的范本和模型,这是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得以恢复的前提,即充分了解真品。

其次,南石山村在民国时期,有一批会烧制琉璃的手艺人,正是他们的砌筑、烧造窑炉经验,使得南石山村最早走上了修复和仿制唐三彩之路[4]。

再次,在南石山村附近也存在一些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厂房,这些厂子里的技术工人对唐三彩原料的开发和研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南石山村北邻连霍高速,南依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距离洛阳市区不过几千米远(图5),交通条件便利,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都比较方便。

另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使得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空前重视,投资和保护力度加大,这样的社会环境将更有利于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图5 A地为南石山村

3 传承方式

南石山村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受社会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经历坎坷,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重新摸索和恢复。总的来说,其传承方式包括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

3.1 血缘传承

血缘传承是指依靠血缘关系维系技艺的传承,典型的血缘传承关系有父亲传儿子,哥哥传弟弟以及叔叔传侄儿。在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南石山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方式便以血缘传承为主。民国初年,唐三彩刚仿制出来的时候,这种手工技艺仅流传于几位高姓艺人家里,起初是他们相互交流和学习,而后在长期的生产环境中,他们的后人得以耳濡目染,并逐渐学会了仿古唐三彩的烧制技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的愈加宽松,家庭作坊逐渐兴起,由此唐三彩烧制技艺开始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各自传承。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便是高水旺传授唐三彩烧造技艺于其弟弟高顺旺。

3.2 业缘传承

业缘传承是相对于血缘传承而言的,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传承方式,典型的师傅收徒弟。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唐三彩的烧造进入了集体化生产时代,大量外姓人接触到仿唐三彩的烧制过程,得以掌握烧制技艺。因此,这一时期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主要靠的是集体生产中的业缘传承。如1953年,工艺美术社和后来的美陶厂,里面的工人大多跟高姓艺人没有血缘关系。而后来的南石山副业生产队里面的工人都是南石山村的村民,当然有艺人们的后代和亲戚,但更多的是村里的外姓人。可以说,这种业缘传承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因为这种手工技艺得之不易,对于农民来说,既是谋生的手段,也可能是命运翻转的砝码。但在当时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个人的才能只能通过集体来表现,因而老艺人开始把烧制技艺传授给徒弟或者工人,故这一时期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业缘传承。当前南石山村烧造三彩的艺人或者其父辈绝大部分都在过去的副业生产队里面做过工。如工艺美术大师冯玉增就是在搞副业时期练就了一身本领,现在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都在做仿古唐三彩。

4 传承问题

唐三彩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伴随着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在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在传承方式上面,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存在矛盾。这主要表现在艺人们不愿将核心技艺传授给外人,想学这门技艺的人得不到学习机会,而有的艺人后代又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使唐三彩烧制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第二,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南石山村现有烧造唐三彩的从业人员上千人,但年轻人寥寥无几,90后的学徒几乎没有,主要的从业人员除了做小工的妇女,便是中老年人。

第三,在市场环境方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长期存在,大量的残次和劣质的唐三彩工艺品因价低充斥市场,使得精品唐三彩无人问津,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对唐三彩产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第四,改良后的唐三彩原料质量欠佳和部分技艺失传。如从有色矿物质中提炼釉料的技艺早已失传。以上几大问题或多或少地都在阻碍着仿古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只有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其技艺有序传承。

5 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5.1 原因

产生传承难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生产环境差,收入也并不高,导致传承人的后代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而传承人又不愿把自己的技艺外传。其次,市场环境的无序竞争在于部分生产者目光短浅以及买方市场缺乏鉴别能力。而烧制技艺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另一方面是部分技艺确实失传。

5.2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例如,可以组织开设传习班,招收对唐三彩烧制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免费学习,给有意教授技艺的传承人和有意钻研技艺的学徒发放津贴,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改善生产环境,努力打造唐三彩旅游文化小镇。

制定唐三彩企业税收优扶政策。就目前现状看,企业税赋在18%左右,唐三彩行业又不同与其他企业,艺术附加值较高,进项税抵扣十分有限,致使生产者只愿注册为个体工商户,而不愿注册企业,商标的注册更是无从谈起。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唐三彩生产标准,并严格监督生产商按照标准执行。组织展览和比赛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与鉴赏中。制定获奖作品、认证大师的奖扶政策,鼓励传承人做好精品。对于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惩处。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传承人把这门技艺带到学校的课堂上,作为艺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以此吸引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

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好的作品要多报道,对于次品,假冒商标的行为要多曝光。

作为传承人,要肩负起传承优秀技艺的重任。在做工方面应努力提高技艺,原料挑选应尽量择优选取,工序上应尽量按照传统的手法来操作,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创立自己的商标,树立品牌意识。

唐三彩烧制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唯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以及生产商和传承人的积极配合,才能使这一珍贵技艺百世流传。

[1]孟津县史志办.孟津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252.

[2]高水旺.大唐三彩[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30.

[3]河南省孟津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孟津文史资料.第二辑[Z].1988:46- 47.

[4]陈旭照.一个村庄的三彩路[J].当代人,2008(8):38- 41.

Research on Luoyang Nanshishan Tangsancai Making Skill Inheritance

HAO Huihui,GU Jun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Tangsancai is a kind of low temperature lead glazed pottery in Tang dynasty, which is produced in Han dynasty,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rived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went to the top level in histor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historical data record, Tangsancai making skill was lost.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Tangsancai was refound. Then, some artists from Nanshishan villiage of Luoyang recoveried the skill of making Tangsancai in 1920s. After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skill was rated as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8. But no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inheriting Tangsancai making skill. This article will invalid the inheriting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Nanshishan villiage; Tangsancai; inheritance

K825.4

A

郝辉辉(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E- mail:595496493@qq.com.

猜你喜欢
唐三彩山村艺人
山村日出
试析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深埋千年的瑰宝
——唐三彩
山村一天一个样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绚丽之花——唐三彩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山村晚归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