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的相互影响研究

2017-06-02 22:51罗芳
大观 2017年4期
关键词:结合问题

罗芳

摘要: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虽不是服装工程的全部,却是十分具体而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抓住二者的关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因此,将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有机结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好的完成服装工艺教学任务,解决好学生动手能力问题,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服装结构制图;缝制工艺;问题;结合

近几年对技术工人需求量猛增,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的服装制作专业也是如此,开始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对于服装制作专业来说,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掌握较强的服装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技术技能。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关键作用,服装结构制图和缝制技术教学是服装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一、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相结合的作用

(一)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呈现

在教学中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将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相结合,可以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呈现。结构制图是缝制的准备,是把平面的原料变成立体服装的重要过程,缝制是制图的延续,对于一件衣服、一个款式而言,它们是一个整体。制图、缝制分开讲述,往往是某一款式的服装制图已经学过很长时间,才进行这一款服装的缝制练习,前面学习的制图内容又要重新去拾起来,多费了时间,效果也不好,无形中增加了教学和学习的负担。学习了某一款服装的结构制图,接着学习它的缝制,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但对结构制图进行了复习,而且通过缝制练习对结构制图及其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服装是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两门课程的相结合,以服装的不同类型分成不同的单元,促进效果的呈现。

(二)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服装形态千百万化,受流行时尚的影响,还会出现更多的造型、变化。我们在教学中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把所有的服装都学一遍也不可能,经济上也允许。将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相结合,采取抓典型、重点突破的方法,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裤装中西裤的工艺就最为典型,其他裤形其结构和西裤相似,多是在裤长、裤腿造型上有差异,其结构上没有实质的区别。在缝制上,西裤的要求最高、最全面、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有中低裆之分,裤装的难点是做绱腰、做侧袋、后袋、绱拉链,在西裤中显得尤为突出,学生可以较轻松制作其他裤形;解决了西裤的缝制工艺问题也为上衣的缝制解决了许多问题,像挖口袋等。

二、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与缝制工艺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不协调

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缝制工艺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款式、结构和工艺上需要一致,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两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却不能够一致,如供全国职业高中使用的国家教委规划教材明及装结构制图》和《服装缝制工艺》(第二版)(全国职业高中服装类专业教材编写组编,下同),必修部分五个品种书,两个品种举例服装在款式、结构上完全不同,三个品种举例服装在款式、结构上部分不同。这种不同,就使学生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上裁剪出来的服装不能在服装缝制工艺课上运用。服装缝制工艺课老师只好根据服装缝制工艺教材中举例服装的款式、结构,重新教学生结构制图;否则,服装缝制工艺课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

(二)两门课程教学进度不一致

两课程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不一致,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裁剪”与“缝纫”两环节存在着先后关系,因此,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求服装结构制图课稍前,服装缝制工艺课稍后,以使学生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上裁剪出来的服装,能及时地在服装缝制工艺课上缝制。两课程不同时开设,服装结构制图先开,服装缝制工艺后开。由于裁剪好的服装裁片必须及时缝制;否则质量要受到影响,学生学习服装结构制图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实践,很难深人理解。如果等到上服装缝制工艺课时再裁剪,学生对先前所学的知识又不那么熟悉,又必须复习,然后才能裁剪,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果。

三、如何将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课结合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都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结构制图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曲线部分的画法,就需要反复实际绘制,反复修正,而且,还需经过具体缝制来检验修改的效果。缝制工艺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单开线口袋的制作课上,学生经常因为在画線、打剪口或缝纫过程中的误差,出现口袋上边不能和垫袋布缝线处重合,两侧直角处有褶皱或毛边现象。

(二)探究二者与人体的关系

结构制图是为人体穿着服务的,制图的正确与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穿着效果。因此,在把握结构制图整体的同时,针对每一难点、重点分步进行研究,使之更适合穿着。工艺操作和人体特征也有微妙的关系。同样一个人,用同样一种结构制图,裁剪出来的服装经过两个不同的人去缝制,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教学中要时刻抓住这些细节部位的处理,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三)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

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他们最有发言权。定期组织集体讨论,针对知识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内容,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尤其是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办法。每一次讨论的结果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根据各方面不同的建议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只有发现不足,才能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朝阳,陈乃红.《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创造性教学”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1(8):15-16.

[2]黄泽雄.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谈《服装结构制图》课的教学创新 [J].科技信息,2012,2(20):20-25.

[3]俞兰荣.浅谈高职《服装缝制工艺》与《服装结构制图》一体化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30-31.

猜你喜欢
结合问题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