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选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精英群体,也是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主体的关键少数。论文基于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搭建嵌入式民族交融的平台等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措施。
关键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一、问题提出
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指出,“如果不对“民族”这个概念以及由它派生的有关词汇的了解,就无法理解人类最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对于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认同建构都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就是构建多民族国家内部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就地理位置、民族构成、文化传统、国家安全、外部干预、政治生态等诸多方面而言,我国西北边疆都是最独特而又重要的地区。因此,如何构建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已成为当前无法回避的紧迫任务。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维护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他们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将引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因此,本文基于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特点与成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不仅对于丰富国家认同理论研究,而且对于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民族地方治理创新,实现西北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涵及现状
认同心理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包含着鲜明的价值判断与心理期待,它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某种群体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一般而言,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确认自己的国民身份,并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主体意识。国家认同是维系一个多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国民的国家认同水平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性指标。因此,应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各民族的共有认同观念,实现主权范围内的民族文化整合。历史经验表明,共同利益是建构共同价值观念的基础。当代国家认同建构的实现不仅要不断构建和巩固全体国民的共同物质利益,而且要不断整合全体国民的共同文化利益。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识别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民族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迅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国家利益和集体至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正是在这种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利益分野加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与日俱增。一方面,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大大提高。但另一方面,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也给较为封闭、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震荡和冲击,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和巨大的收入差距往往强化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认同。
从理论层面分析,一方面,我们对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民族(nation)”这一概念界定不清,其内涵指代也不甚明了,缺乏适应中国语境的中国式表达,导致对单个民族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概念往往对等混用在民族国家建构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华民族”这一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建构的“国族”研究不足,建构方式陈旧,不能适时对中国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总结,使中华民族当代内涵及意蕴失于空泛。从实践层面分析,诸如“二战”时期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民族作为整体的民族意识被调动的场景不再突出。市场经济取代计划体制使利益主体多元化,中华民族整体带给个人的利益和存在感不及各个民族的民族身份那样直接。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对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整合带来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不断加剧;二是长期以来,我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不足、创新不足,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内涵研究不足。
三、数据与样本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力军、接班人,对于人才相对缺乏的广大民族地区而言更是宝贵的人力资源。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研究生109704人,占全国总数的5.74%,普通本专科生2142946,占全国总数的8.16%。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适应新形势的国家认同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课题组在访谈、研判及讨论基础上,参考Phinney, J.S.(1992)民族认同量表和万明钢教授等的《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问卷》编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类问题:个人基本信息;国家认同相关问题(包括认知、情感及价值判断);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共38道题目。对于题目的回答,我们趋向于被调查者的确认、肯定或探索三个维度。除确认答案外,其他题目均以5点计分,从0(完全不赞同)到4(非常赞同)。调查问卷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使用。
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分八个板块进行,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认知、评价、情感三个方面。
(二)调查点的选择
调查以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两所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据统计,2017年春季學期,兰州大学在读少数民族本科生1890人,占全校本科生人数的9.78%,其中回族461人,藏族198人,维吾尔族151人,蒙古族125人,东乡族48人,哈萨克族47人。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16120人,占学生总数的65%。两所大学同处西北内陆,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大多数大学毕业后回到西北民族地区工作。作为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参照,他们的国家认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样本特征
2016年6月上旬,我们以随机取样的方式向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一至三年级本科生300人,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一至四年级本科生700人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53份,有效问卷932份,其中男生488人,占52.36%;女生444人,占47.64%。调研对象的民族成分主要是回族、维吾尔族、藏族、东乡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西北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体现了研究目标的精确性和研究对象的典型性、代表性及不同质性。通过SPSS 16.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国家政治符号的认同较高。从国家认同的认知视角分析,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包含政治认同,特别是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的发展道路及意识形态,英雄人物及当代领袖,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等基本象征的认知和了解。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对上述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高,没人选择“非常不了解”这个选项;对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传统节日认知程度也较高,平均达到91.27%。说明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的国家认同常识是具备的。
2.对国家和民族重要性排序上仍有一定差异。在回答“在您的心目中,以下人们共同体按重要性如何排序”。54.29%的同学将国家排在第一位,5.71%的同学将民族排在第一位,28.57%的同学将家庭排在第一位,有17.14%的同学将国家排在第四位。这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较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同学对国家这种共同体的认同感较弱。在回答“您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吗?”80%的同学认为“非常骄傲”和“很骄傲”,仅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这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比较深刻,对其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
3.对当前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评价上分歧明显。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的表现如何?”结果表明,28.57%的同学对解决民族问题的表现不是很满意;51.43%的同学认为“还行吧,基本上做的还不错”,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民族问题的态度和主流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
4.民族歧视依然存在。在回答“您是否感到经常受到其他民族同学的歧视?”42.86%的少数民族同学曾经或多次感受到歧视的存在,“没有歧视”的只有57.14%,说明民族歧视现象或者自认为受到民族歧视的心理普遍存在,这要求我们必须分析可能造成歧视的原因,采取措施减弱歧视现象。
5.家庭经济状况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明显。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家庭年收入与国家认同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关系。可见经济状况与国家认同关系密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水平。
6.校园文化建设对国家认同有直接影响。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整体上比兰州大学的高出5个百分点。原因在于西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更觉得适应一些。兰州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毕竟只有9.78 %,而西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比例高达65%。兰州大学校园文化少数民族氛围明显少一些。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访者大多数是九零后,生长于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时期,学生更关心自我,对集体、民族、国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关注度不够。根据访谈及问卷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市场条件下的区域发展差距及民族之间竞争态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多鼓励竞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在统一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巨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与民族边界大体重合的现实对国家整体观念的建构形成一定影响。这一点在我们的访谈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本民族认同越强烈,国家认同就相对弱化。在相对稳定的民族聚集区,基本上都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人和人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而进入大学校园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会立即感觉到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为人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因而更容易“扎堆”,与自己本民族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来密切,民族之间“自我”与“他者”的区隔尤为突出,强化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有所弱化。
3.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国家认同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沉淀,形成一个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而社会实践可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中国社会基层,了解我国建设和发展的现实,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文化特别是富有民族特征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容易得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可和更高参与度,更有助于增加国家认同观念。
4.语言文字差异成为交流交往的巨大障碍,从而对国家认同产生消极影响。从调查问卷来看,汉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交往更加广泛,汉族同学的朋友较多,对待社会问题更持宽容平和的心态。相反,汉语言能力较低的同学,愈加封闭,朋友圈多限于老鄉会,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很少,学习生活圈子相对较小,国家认同偏低。
五、讨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整体乐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小觑,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
1.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就必须要注意构筑他们共同的文化基础。”中华文化由5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各个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国际比较中最优秀的文化,她是基于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结合马克思主义精髓时代选择的结果,是基于中华文化血脉适合中国语境的先进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就要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开始,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打造各民族学生嵌入式的交融平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渠道,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发挥协同育人功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网络育人的氛围,形成线下线上育人的合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切实困难和问题;创造各种平台增进各民族的学生相互交流和沟通,在相互交融中达到共识。
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首先来源于民族宗教差异,但根本原因还是利益的冲突。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现代化大生产的适应能力,这将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改变宗教观念、民族认同,继而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的过程中促进国家认同意识的增长。
4.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充实中华民族的现代内涵。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和充实中华民族的当代内涵,如何进一步整合各民族利益和民族文化,积极构建各民族共享、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国家认同的“合理内核”,应在加快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各民族共同经济利益的同时,大力加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进各民族的文化共性,从而根本上促进国家认同建构。
参考文献:
[1]徐波,陈林.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现实与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qg/201610/t20161012_284504.html,2016-10-12.
[3]徐柏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