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学阐析

2017-06-02 23:15崔晓彤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政治学公民现代化

崔晓彤

[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这一进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多个研究维度。从政治学维度去研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变迁层面进行阐释,以此推进我国“第五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制度体系;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2-0028-03

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制度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思想规定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和正确方向,必须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提升治理的现代化程度。

一、政治学视角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是在政治学的学科框架下进行定位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规范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上述对于两者的内涵界定中,都涉及到了政治学在制度建设层面的几大核心要素:制度、制度效能以及将制度转化为制度效能的人。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会推动国家治理的“善治”的实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都指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长期价值目标,两者是相互促进且正相关的关系。其中,国家治理体系更倾向于形成以及完善一套成型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的政治效能要较之松散的制度有效果,将制度转化为制度效能则有了一个稳定的、可以依存的制度路径,进而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力。而国家治理能力更加关注将制度转化为制度效能的人的因素——这种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好的制度,还要有能执行好制度的人,这样才能产生最大合力。政治学视角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促使国家治理达到“善治”的重要推动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符合社会治理的终极追求,即“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治理领域,要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治理术,即强调治理方式和途径的有效性的实践效能以及中国特色治理实践的统一。“目前,中国的治理术,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而中国特色治理实践则体现在完善各个领域的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政治学层面的宏观阐析:構建国家制度体系

在政治学视角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完善的大格局。制度完善首先依据于构建国家制度体系。制度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基本利益的实现甚至现代国家的形成都有重要贡献。

17世纪,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在没有任何制度和规则约束的自然状态中,人们的生活处于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了“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显然,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社会将失去秩序。可见,制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制度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和维持正常秩序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俞可平曾经准确地评价制度的实践价值“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可以使政府享有足够的权威,同时使公民有充分的自由。一个有足够权威的政府,是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就难以发展经济,社会的物质利益就不能正常地增长。”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和其他国家、地区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人民性上,即致力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度的优越性要转化成制度效能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的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两者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格局之中。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依靠制度的支撑得以实现。广义的制度(包括治理)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极端重要性。早期的国家形式也存在治理,只是治理线条比较粗,主要集中在治理对象,治理机构(官僚)以及治理依据(法律制度)几个方面。但这足以说明在早期国家的治理史中,制度已经成为治理中的必要要素。制度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也凸显出来。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是对我国制度建设进行反思基础上得到的正确认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制度建设对于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战略布局的推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三、政治学层面的中观阐析:提升政府合法性和效能

如果说构建国家制度体系归属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层面,那么在中观层面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密切相关。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建设的导向意识就是要加快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政府的合法性和效能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释放最大制度红利。

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和效能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步发展。

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各种制度和体制之间要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最好效果,实现其最大效能。所以,要实现制度体系和治理体制的现代化,就必须有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打造现代政府顾名思义是指政府治理的职能转型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发生调整和变化。调整的方向当然要与我国近些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相适应并且要积极地进行政府创新,以我国未来政府转型的目标为指导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容回避的是,近年来,我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对于这些挑战,国家进行了应对,即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完善现行的制度和体制,以期待实现化解矛盾冲突的目标。很多资料都表明,当前,我國实践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直接指向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根本上看,这些矛盾和冲突是由于现存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各级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及民众对于政府部门的信任。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则是对于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加关注政府自身的终极价值的实现,即把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和效能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

四、政治学层面的微观阐析:提升政治人能力素质

政治学视角下,从微观层面看,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于提升政治人的能力素质非常必要。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国家治理能力在实践中非常注重人的积极能动因素。“除了制度因素外,影响国家治理能力效能的,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治理主体的素质,既包括官员的素质,也包括普通公民的素质。”政治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最关键的人的因素。政治人指的是“关心并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公民以及在政治公民中产生的政府公务员和政治家”据此,提升政治人的能力素质包括三大类的群体:政治家,政府公务员,政治公民。

提升政治家的能力素质。在我国,制度的执行者是中央的核心领导集体及其智囊团队,这一群体可以称为是我国的政治家群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升政治家群体的能力因素。首先,提升世界眼光。要写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篇大文章,政治家的世界眼光是一个必备要素。政治家要在反思和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实现在国家治理领域的实践效果。其次,提升政治家科学决策行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家科学决策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提升政府公务员的能力素质。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政府公务员的履职行为将越来越受到公民的关注,越来越受到的法律法规的规约。基于此,提升政府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则十分必要。首先,教育和培训。尤其要对政府公务员进行公民教育和能力相关的培训。通过对公务员进行必要的公民教育和能力培训激发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政府公务员能动作用、给予他们工作的正确导向,从而极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转化为制度效能的效率。其次,建立制约机制。提升政府公务员能力素质除了教育和培训之外,制约机制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在建立政府公务员的制约机制方面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提升政治公民的能力素质。政治公民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推动力。提升政治公民的能力素质代表着国人的政治观念现代化的程度。由此,提升政治公民的能力素质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相适应。首先,扩展政治实践广度。提升政治公民的能力素质除了国民教育体系中提供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上的培养渠道之外,更迫切的是增加其政治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实践的真实历练,增加政治公民的感知和实践体悟。其次,与时俱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培养政治公民的稳定的、长远的精神导向。由于政治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所以每个时期都有代表这个时期思想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据此,对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公民要用不同的政治文化引导,才能起到有效提升政治公民能力素质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政治学的视角下,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国家层面、政府层面、政治人层面拓展了政治制度和政治变迁的延伸。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呈现发展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政治学公民现代化
论公民美育
边疆治理现代化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十二公民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