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华
摘要:构图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创作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很多名家都在构图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创新,使传统中国画艺术呈现出了全新的风貌。鉴于此,本文从构图的含义谈起,简述了中国画构图发展历程,并就近当代几位代表性画家的构图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近当代;中国画;构图;多元化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06-02
一、构图含义和发展历程
绘画中的构图,是指创作者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称为“章法”或“布局”。在中国古代重要的绘画理论典籍《画品》中,曾将“经营位置”列为“六法论”之一,是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绘画史上,曾有过多次构图方面的创新,使中国画艺术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推动。首先是宋代的马远和夏圭。宋代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在李唐“截取式山水”的影响下,马远和夏圭对传统的全景式构图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马远善于选取众多表现事物的一个角落进行描绘,然后予以大面积的留白。而夏圭则善于以小见大,用局部来表现整体,因此两人也被称为是“马一角”和“夏半边”,并称“马夏”。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西方绘画得以大举涌入中国,众多创作者也针对中国画该朝着何种方向发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认为中国画应该进行内部的创新,并在创作中予以具体的实施,表现在构图上,则是如吴昌硕将横幅改为长屏,齐白石的随意率性、黄宾虹的平面化色彩以及潘天寿的造险和破险。与之相对的是林风眠、徐悲鸿、高剑父等人,主张对西方绘画进行全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体现在构图上则是林风眠的方形构图、徐悲鸿对古典主义构图法则的运用以及高剑父对空间渲染手法的尝试等。可以看出,构图的发展是与中国画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构图的研究,能够获得对中国画艺术更加深刻和本质的认识。
二、近当代中国画构图的多元化表现
(一)齐白石的随意构图。齐白石是传统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绘画的领军人物之一。很多创作主张都对当代中国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到构图上来说,齐白石主要表现出一种随意、率性的特点,善于运用点、线、面、体等多种元素,通过巧妙组合、排列与变化,使画面效果生动自然,独具一格。比如其花鸟画作品《荷》,画面元素包含荷花、荷叶、荷枝、莲蓬、题款和印章六种元素,齐白石先是分别为这六个元素选定一个大概的位置,将整个画面分割为面积不等、形状巧妙的几何图形,加之这些图形分别有着不同的色彩,所以给人以生动灵活之感。特别是题款和印章,更像是一条条由众多点组成的直线,这样一来,整个画面就分明带有了西方绘画中的构成主义色彩。另一幅作品《蜻蜓莲蓬》,整个画面十分简单,只有两条直线,一条直线是向上生长的莲蓬,另一条直线则是竖行的提款,画面的右下角处还有一只向左侧倾斜的莲蓬,与垂直的莲蓬相交错。从左上角飞往右下角的蜻蜓,则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先是用两条直线获得了视觉上的平衡,然后又将画面分为三个面积不一的三角形,实现了对线和面的处理,然后墨色的莲蓬和工笔的蜻蜓,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点、线、面三者完美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齐白石的构图是较为随意的,基本上不受传统中国画构图法则的约束,但是这种随意又是十分科学和自然的,正式对其“妙在似与不似间”艺术追求的最佳诠释。
(二)潘天寿的造险破险。潘天寿是中国近当代绘画史上的大家,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和教学生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创作和教学思想体系,直到今天还有着广泛的影响。具体到构图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造险破险。所謂造险破险,是指在构图中先给自己制造一些难题,然后再利用高超的创作技法来解决这些难题。这源于潘天寿个性化的创作理念,他认为作画要自信,甚至要有一点自负,要从大处、高处、新奇处入手。在具体的创作中,其喜欢先在画面上随意放置一个巨大的对象,几乎填满了整个画面。当人们认为这幅画一开始就出现严重的构图失误时,也就达到了其“造险”的目的。随后,潘天寿则又胸有成竹的提笔在画之上下左右,视位置所宜,点缀一些闲花野草或鸟兽鱼虫,顿觉生气蓬勃,化板为奇,是为“破险”。比如《雄视图》,画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巨石,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面积,而且石头上还有两只鹰,更显得上重下轻,给人以随时都要滚落之感。但是妙处在于,潘天寿在左侧的山间引出了一汪清泉,潺潺的流水瞬间打破了之前的危势,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又如《松石明月图》,画面上粗壮的松树枝干,几乎占据了七成以上的面积,而且墨色较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潘天寿则用树枝、藤蔓等对其进行分解,这些粗细有致,疏密自如的线条勾勒,瞬间就将把之前庞大、笨拙刻画的灵动而自然。潘天寿的造险破险,打破了传统中国画构图稳定、和谐的特点,使中国画呈现出了新奇、壮美的新风貌。
(三)林风眠的方形构图。林风眠被誉为是“真正的中国绘画先驱者”,也是近代中国绘画史上一位重要的革新者。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进入柯尔蒙工作室学习,多年的海外求学经历,使他对中西方绘画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在回国后提出了“调和中西”的主张,表现在构图方面,则是方形构图的大量运用。在林风眠看来,卷轴式构图固然能够满足创作需要,表现创作特点,但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以体现出对中国画的改良和发展,加之其在西方求学期间曾深受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所以在很多作品中都采用了方形构图,旨在彻底颠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感受。如著名的《仕女赏花图》,画面中,一位古代仕女端坐于椅子上,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整理头发,衣着上粉下白。从构图上看,先是由仕女形态和衣着所形成的金字塔结构位于方形画面的中心,然后由仕女身后浅色幕帘将背景自然分割为三部分,彼此相互映衬。考虑到方形构图有可能产生单调和不适,林风眠又用低矮的栏杆将背景进行了二次分割,形成了横竖交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大胆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法,使仕女形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突出,既有传统中国画的含蓄和雅致,又带有西方绘画的表现色彩。可以看出,林风眠的方形构图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对中西两种绘画充分认知基础上的大胆创新,为中国画构图注入了一阵清风。endprint
(四)徐悲鸿的西式构图。徐悲鸿是主张中国画学习西方绘画的代表者,在巴黎求学时期,曾接受了系统而正规的西画基本功训练。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其没有追求当时日渐兴盛的现代画风,而是对古典主义绘画情有独钟,所以在他的中国画创作中,经常采用古典主义绘画严谨、对称、均衡的构图。这一点在他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上体现的尤为鲜明。该作表现的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田横一家誓死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从人物构图来看,因为画幅较大,人物众多,所以采用了古典主义最典型构图方式,给人以稳定和均衡之感。同时为了避免呆板,徐悲鸿又在局部构图上做文章,比如在左侧人群中,整体上是稳定而紧凑的线条排列,但是却画出了几个振臂高呼的人,先是打破了整体上的规整,随后这些人又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画面又一次趋于稳定,可谓是收放自如。在景物构图上,徐悲鸿继续沿用了水平构图的方式,占据面积最大的海面和海岸,都是采用了水平方式呈现,还是为了避免呆板,徐悲鸿在中景表现中特意加入了一些斜线,左侧树林中的树叶突破线使用了S形,这就让不同的线条之间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画面节奏感,将不同距离和空间的景物更好的统一为一个整体。在对徐悲鸿最擅长的表现对象——马群的刻画中,远景和近景的马匹站位十分恰当,远处的马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近处的马匹则是整装待发,神采奕奕。从人物和景物的搭配来看,徐悲鸿将人物放置于画面的右侧,同时为了避免右侧压倒左侧,特意引入了人物和海面、天空、陆地之间的呼应,在沉稳、简约的同时,避免了两部分界限分明的生硬感。可以看出,徐悲鸿对于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是有着深入研究的,而且能够根据中国画的实际特点予以有机的运用,真正获得了中西合璧的完美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绘画,构图都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要进行绘画创作,就必须要对构图进行处理。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构图在中西方绘画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在构图上出现了多次创新,每一次创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当代,无论是构图理念还是技法都更加多元化,使中国画艺术本身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在今天的创作中,除了对之前各种构图的深入研究之外,也應该树立起一种创新意识,并敢于在实践中探索和表现,真正体现出当代人对中国画艺术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芳,张华静. 形式和空间:现代中国画构图的特征及法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马天栋.浅析中国画构图[J]. 大众文艺. 2011(16)
[3]沈路.从构图形式品中国画之美[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4]郭颖. 浅谈中国画的构图法则[J]. 美术大观. 201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