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艳,徐百灵,魏红(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中医循证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关学艳,徐百灵,魏红
(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中医循证护理在肺心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将确诊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需知、心理舒适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护理巡视效果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采取中医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较好临床效果。
中医;循证护理;肺心病
肺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高发于中老年群体。该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炎症、肺血管慢性病变等致肺血管血流不畅,而引起肺动脉血压增高,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发展为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1]。肺心病是慢性疾病,病程长,患者需反复住院治疗,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我国传统医学护理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循证护理理论相结合,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肺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2.5±12.1)岁,病程2~11年,平均(5.7± 3.2)年,合并高血压22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4例,按照中医分型:风热犯肺型11例,风寒束肺型13例,肺肾两虚型5例,脾肺两虚型7例,痰湿蕴肺型5例,水气凌心型6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4.3±13.0)岁,病程2~10年,平均(6.1±3.6)年,合并高血压26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6例,按照中医分型:风热犯肺型13例,风寒束肺型8例,肺肾两虚型7例,脾肺两虚型7例,痰湿蕴肺型7例,水气凌心型6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临床护理的一般内容。观察组患者行中医循证护理。根据中医辨证获得的患者信息,查阅相关书籍、科研文献寻求理论支撑,针对每名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循证问题,并进行循证支持、观察和应用。
1.2.1 循证问题及循证支持 肺心病患者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较难根治,容易形成悲观、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加之喘促日久,心悸、胸闷不能平卧,心烦不寐,致使患者生活质量差,对预后持悲观情绪。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护理经验,提出了情志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护理、运动护理等内容。
1.2.2 循证护理 (1)情志护理:中医观点认为“心主神志,心主血脉,喜伤心,悲伤脾”[2],消极、悲观心理会影响疾病康复,心气是推动血循环周流不息的动力,肺气有贯心脉作用,肺气壅塞可导致心之血脉运行不畅。该病患者常因焦虑过度,损耗心血,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产生烦躁、心悸、失眠等症状。责任护士应该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安慰、鼓励,为患者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3]。(2)呼吸道护理:多数患者住院期间均需进行吸氧治疗,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按时、按量吸氧,多拍背、翻身、咳痰,责任护士按时检查患者吸氧情况及吸氧器械有无污染、泄露等。(3)中医特色护理:针刺足三里穴位,可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针刺合谷、人中、关元等穴位,可减轻冷汗、四肢乏力等症状;患者日常可多食赤小豆、冬瓜、绿豆、鲤鱼烧汤、大枣、银耳等,利于补气、利尿、消肿,对于脾虚者可选用丹参、阿胶、生地、山茱萸、党参、桔皮、白及、生姜、黄芪等中药,加食桂圆莲子大枣汤,以补脾养阴益气;体质虚者可多食动物心脏、血、瘦肉等;心气虚者可服人参类补药,但应注意剂量;对于头痛、心烦、睡眠差等患者,可给予低流量氧疗,同时口服大枣、天麻等,从而起到养心、安神、止烦等功效;患者规律作息时间,忌烟酒。(4)运动护理:中医观点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所以应适度运动以使血流加快。患者可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如太极拳、慢走等[4],太极拳可调节血供、中枢神经及促进消化,平心静气,对改善心悸、失眠均有益处。
1.3 评价指标 (1)参考相关文献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5],包括住院需知、心理舒适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护理巡视效果,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评价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需知、心理舒适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护理巡视效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质量得分比较(分)
2.2 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50例患者,总满意度为:76.0%,而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达到92.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4.762,P<0.05)。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比较
循证护理是在传统整体护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基础,强调以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科研文献和书籍获取最新医护信息,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将护理经验与相关病情的科研理论有机结合,作为临床护理行为的决策依据,做到以病患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是临床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6-7]。杨朝娣等[8]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循证护理组30例,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结果发现,采用循证护理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健康知识、自理技能、心理积极乐观状态、合理用药、合理饮食等自护能力明显提高,显示出对肺心病的良好效果。
中医护理理论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中医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学的循证护理相结合,通过寻找问题、查阅证据、运用实践,将中医应用于临床护理,使护理工作做到有证可循、有的放矢,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实现对患者护理的最优化。结果显示,采用中医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需知、心理舒适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护理巡视效果等护理质量得分比较中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
综上所述,中医循证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较好效果,得到患者和家属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1] 刘晓萍,李鸿妍.中医循证护理在肺源性心脏病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3):122-123.
[2] 王凤香.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护理要点[J].光明中医,2013,28(8):1701-1702.
[3] 赵晓容,张小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7):112-113.
[4] 蒋丽莉.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中医护理[J].河北中医,2001,23(6):464-465.
[5] 叶亚月.循证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11-312.
[6] 何碧波,励莲.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2.
[7] 侯春影.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2653-2654.
[8] 杨朝娣,杨会玲,张红侠.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自护能力的临床影响[J].河北中医,2014,36(8):1240-12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