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军,蒋素珍,冯石莲,杨燕,陈金凤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931)
踝部骨折术后应用穴位对应肌肉电针疗法预防小腿肌肉萎缩的临床研究
杜启军,蒋素珍,冯石莲,杨燕,陈金凤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931)
目的 深入探讨和分析踝部骨折在接受手术治疗过后,应用穴位对应肌肉电针疗法预防小腿肌肉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主要采取回顾分析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选取踝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的患者64例,将该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增加选取小腿肌肉相对应的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预防方法后的功能效果JOA评分方面,观察组(19.37±2.35)显著优于对照组(17.3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VAS评分观察组(6.83±1.41)以及对照组(6.53±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2.24±0.61)显著低于对照组(3.2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程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目结合上述两种治疗,在常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治疗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作用,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更加全面有效,并获得临床推广。
踝部骨折;穴位;电针疗法;小腿肌肉萎缩
小腿肌肉萎缩主要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从而导致人体肌肉体积逐渐缩小,远低于正常水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肌纤维变细或者消失[1]。小腿肌肉萎缩对于患者而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旦人体小腿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问题,患者将很难在行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很有可能造成终身残疾。而小腿肌肉萎缩的发生机理大多半都是由于人体肢体肌肉组织长时间不活动,或者是因为活动量与之前相比较明显减少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造成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着人体肢体组织内神经感受器丧失了最基本的刺激性,换言之就是指向心性刺激或者是离心性刺激冲动减少,甚至呈现消失的状态[2]。最终造成患者该部位(本文指踝关节部位、小腿)血液供应严重不足以及组织代谢大幅度降低,这也正是导致并形成患者肌肉和骨组织萎缩的主要原因。当然,这种现象症状也可以称之为废用性萎缩。
1.1 临床资料 本文基于踝部骨折术后应用穴位对应肌肉电针疗法预防小腿肌肉萎缩的临床观察的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回顾分析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的统计方法,选取了本院近2013年1月~2016年1月门诊/住院所收治的符合踝部骨折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的患者共计64例,将该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50±11.34)岁,患者病程(5.53±3.12)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83±12.70)岁,患者病程(5.60±3.4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术后早期局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后即可进行常规的康复运动治疗,制动早期以被动屈伸膝关节及足趾关节,每天2~3次,每次30 min,术后2 w后通过指导进行制动肢体小腿肌肉主动等长收缩训练[3]。在坚持常规性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非制动侧肢体训练,该阶段由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来亲身指导,包括指导患者在分步掌握股部以及小腿肌肉等部位的训练动作,均以长收缩动作为主。每天2~3组,每组10~20次[4]。
1.2.2 观察组 在术后1 w开始在对照组同样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选取小腿肌肉相对应的穴位电针治疗,频率为2.5 Hz,连续波,强度以肉眼看到肌肉明显收缩且患者没有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为度,分别选取阳陵泉、委中、胫骨前肌相对应的足三里、上巨虚和条口穴,腓骨长短肌相对应外丘穴,趾长伸肌相对应的丰隆穴、足拇长屈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相对应的三阴交穴、小腿三头肌相对应的筑宾穴,比目鱼肌肉相对应的地机等穴位,患者伸膝侧卧位,开窗取穴,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2寸毫针刺入穴位,每天1次针灸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 min电针灸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2~3天[5]。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拆除石膏固定时(一般制动6周后)包括对患侧小腿肌力恢复的情况及双侧小腿中上1/3处周径及小腿肌力的测定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取预防方法后的功能效果JOA评分方面,观察组(19.37±2.35)显著优于对照组(17.3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VAS评分观察组(6.83±1.41)以及对照组(6.53±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2.24±0.61)显著低于对照组(3.2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程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接受预防治疗后痊愈者组间疗程统计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接受预防治疗后痊愈者组间疗程统计比较
踝关节骨折是当前医学临床创伤骨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该骨折占到了患者全身骨折的3.92%。大量的研究表明:踝部骨折患者多是因运动制动或者是运动过程中身体肌肉去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均会使得患者身体骨骼肌发生明显的废用性萎缩[6]。本疗法研究应用祖国医学中的针灸针止痛、松解、舒筋活络的原理,使孪缩的肌肉松解,疼痛缓解,很快恢复肌肉弹性,加上电刺激可以促进萎缩肌肉发生等长收缩,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肌肉正常的张力和肌紧张。临床上对踝部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可以帮助其更有效预防废用性肌萎缩的程度,进而全面地提升其生活质量[7]。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踝部骨折术后,由于长时间的制动,造成小腿周围各个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预防和治疗的措施就显得由为重要,常规的康复运动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的缓解肌肉萎缩的程度,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以及医从性等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均存在疗效不确定或不满意的结果[8]。大量研究证明电刺激是具有延迟肌肉萎缩的作用,加之电刺激治疗用于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本项目结合上述两种治疗,在常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治疗,通过两组对比治疗后恢复状况的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联合治疗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作用,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更加全面有效,并获得临床推广。本文基于踝部骨折术后应用穴位对应肌肉电针疗法预防小腿肌肉萎缩的临床观察的课题研究,采取预防方法后的功能效果JOA评分方面,观察组(19.37±2.35)显著优于对照组(17.3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VAS评分观察组(6.83±1.41)以及对照组(6.53±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2.24±0.61)显著低于对照组(3.2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疗程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预防治疗后痊愈者组间疗程统计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治疗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作用,使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更加全面有效,并获得临床推广。
[1] 吴秉铨.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2] 罗蔚,何思伟,陈永强.电针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10):43-44.
[3] 蓝先金,邱晓虎.电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11):730-730.
[4] 楼永坚,陈红卫.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12,18(19):3248-3251.
[5] 张传伟.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及康复训练[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2):270.
[6] 庄伊洢,陈玄,叶笑然,等.宽脉冲电针防治肌萎缩及机制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
[7] 燕铁斌.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其临床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 2006,20(30):30.
[8] 李晓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创新,2011, 10(13):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