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综述

2017-06-01 12:20严碧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幼稚园教科书研究者

严碧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2000)

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综述

严碧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2000)

对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综述,研究者主要从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编撰特点、民国时期教材编审制度、民国时期教材编写人员、民国时期幼稚教育课程等内容展开研究;对当前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成果的总体印象是:民国时期小学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已开展得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认为民国时期幼稚园教师教育教材研究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综述

PDF获取: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5.014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民国课本热”,民国时期的教材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为了解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研究的现状,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以“民国教材”并含“儿童”为篇名进行文献检索,查阅了2000年至2016年的文献资料,通过筛选题目和摘要,获得“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相关文献26篇,其中期刊论文21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这26篇论文中有11篇是对儿童国语教材的研究,主要从民国时期儿童国语教材的编撰特点、体例、内容、教材的审编制度等方面开展研究;有5篇是对中小学各类教材编撰特点的研究;有5篇是对民国时期《教育杂志》、民国《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的杂志、教科书的特点进行研究;有3篇是研究民国时期地方教材(藏族和苗族地区)编撰情况;2篇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本文拟就查到的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论文进行简要的梳理与综述,对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促使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能得到更深入研究。

一、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研究的内容

(一)对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编撰特点的研究

1.对儿童教材内容的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为民国时期的教材打破了传统私塾教育只读“四书五经”的局限,同时,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教材既注重传统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教育,又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民国时期的教材对学生的教化,决不靠训诫和管教,更多的是以小见大,用儿童耳闻目睹的生活场景,切身感受、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将来如何立身酬世,即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共处,从而达到育人目的。[1]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充斥太多“小猫叫、小狗跳”之类的“鸟言兽语”,认为这时期的教材过分强调儿童需要而缺少社会价值,不适当地强调趣味性,忽视了传统语文教材选编中的有益经验,过分强调外国经验而忽视民族经验。[2]

2.对儿童教材体例特点的研究

民国时期的教材在编撰体例方面设计较合理,每课的编制,除课文外,附有研究问题、观察、实验、调查、测验等项,用以训练儿童思考,以便自动学习。语文课本每课的正文前面有引入的问题,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每课的后面有相应的作业和思考题,以问题作为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是非常符合认知心理规律的。教科书的编制十分注重弹性设计与规范,由于教科书叙述扼要,各科教学时均要求“教师应酌量补充”,各种教科书另编有教学指引数册,详列各科教材、教学方法、参考资料,供教师之用。[3]

民国时期的教材编排时采用的是“语体文”,从“文言”到“白话”的过渡,“语言文白融会、典雅优美,散发着纯粹的中国风味”;[4]字体大多选用楷书颜体。民国时期不同版本的国语教材有一个突出特征,即插图艺术在课本中得到充分应用,插图取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技法,往往只需几笔,插图的图式及编排灵活多变,主次分明,笔法生动有致、惟妙惟肖,不仅现常有的中国韵味,而且贴近儿童生活。[1]

3.对儿童教材编撰所秉持的哲学观及意识形态的研究

研究者普遍认为本时期教材编写贴近生活,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注重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心理,体现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编写的形式到内容都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并且他们把这种理念投射到老课文文字与插图的安排配合上。[1]

李燕华的硕士论文《〈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研究了《教育杂志》创刊以来刊登的有关民国时期学前教育方面的文章、史料,并总结出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认为民国时期教育家对课程本质的问题都贯彻了以儿童为主的生活教育观,认为以儿童为主的生活教育观对后来的儿童教育影响深远,认为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民国时期教育改革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5]

教材的意识形态方面,吴小鸥等认为民国时期中小学教材的编撰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为宗旨,政治全面渗透;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中强调教材之精神,“适合党义,适合国情,适合时代性”。[3]李汉潮认为国民党统治时期教材的编写过分强调三民主义,而中央苏区和抗日根据地时期教材的政治色彩较浓厚,甚至有的教材编成政治教材,教材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体现了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观。[6]

(二)对民国时期教材编审制度的研究

民国时期教材的编审一般以审定制,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通过自己设定的教材审定机构,对有关出版单位编辑的各类教材进行审查鉴定,审定通过后准予出版、发行、使用的一种教材编审制度。凌云岚认为这种制度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各种民营书店、出版社得以进入教材市场,这是民间自编教材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7]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府对中小学课本的编印实行审定制,但管制相对宽松,官方、坊间均可依据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拟订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自行编写课本,经教育部审定后即可印刷发行,供学校使用。自此民国时期中小学课本开始呈现“一纲多本”、多样化发展的态势[1];吴小鸥认为民国时期教科书编辑出版形成地域性,以鼓励优良教科书为主导,成就了出版的多元良性竞争。

同时,吴小鸥也指出民国时期对教科书的编审制度是较为严格的,有严密的审查机构和严格的审阅制度。当时的国立编译馆设有严密的审查机构,教科图书设有初审、复审和终审三审制,还设有初审、复审发生争议时的特审制及内容牵涉时的会审制。审定结果分为不予审定和准予审定两大类,准予审定再分别为准予审定者、修改后审定者、修改后再送复核者、改编后再送审查者等类别。对教育部征选的国定本教科书则实施严格的审阅制,参阅者队伍庞大,其中编辑委员会有25人,既有政界要员,也有学科专家,足见政府对国定本教科书的重视程度。[3]

民国时期对教材的组织有严格要求,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要求“全书分量适宜,程度深浅有序,各部轻重适度,条理分明,标题醒目确切,有相当之问题研究或举例说明,有相当之注释插图索引等,适合学习心理,能顾及程度之衔接,能顾及各科之联络”;关于文字者,“适合程度,流畅通达,方言俚语屏弃不用”;关于形式者,“字体大小适宜,纸质无碍目力,校对准确,印刷鲜明,装订坚固美观。”[3]

1942年教科书是国定本的部编教材,是由教育部部编小学教科书委员会所编辑,在印刷版权页有“教育部特许印行”字样。国定教科书分三部分:自编,由国立编译馆专任编审担负;约编,有若干科目,由该馆特约国内有名学者编纂;征编,即另有若干科目,由私人编辑,经教育部征选。[3]由此可见,受时局、政策等因素影响,民国时期教材的编审制度在不同阶段要求不尽相同。

(三)对民国时期教材编写人员的研究

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张元济、王云五、顾颉刚、陈鹤琴等。他们学贯中西,视野开阔,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 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下身来,不辞辛苦为孩子们编写国语课本,原因就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教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教养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4]

(四)对民国时期幼稚教育课程的研究

李燕华指出民国时期幼稚园课程就是儿童的经验和活动,课程中心制和设计教学是课程的组织方法,认为民国时期编订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体现了民国时期教育家们以儿童生活观为基础的课程观,解放儿童,培养儿童生活力的教育观[5]。赵宇静在其硕士论文《清末民初幼儿教育研究》中指出民国初期的课程与清末的幼儿园课程相比变化不大,主要还是以游戏、音乐、故事、谈话、数数为主,但民国初期幼稚教育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方面有较大的变化,课程不再用科目制来编制,幼儿园的课程大纲代替了以往有固定科目的课程表,教师的责任是拟定全年度课程大纲以及日课表,将课程分为几个单元,为儿童预备材料,进行指导。同时,民国初期的幼稚园各科目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设计教学法,打破学科体系,以儿童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组织教学活动。[8]比较遗憾的是以上两篇硕士论文涉及民国时期教师用书编撰特点的研究只用了廖廖数笔,尚不足以再现民国时期幼稚园教师教育用书的编撰特点全貌。

二、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一)现状评价

1 .研究力度不均

一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在26篇文献资料中有11篇是针对儿童国语教材进行的研究,研究者从民国时期儿童国语教材的编撰特点、体例、内容、教材的审编制度等方面开展研究,应该说当前对民国时期小学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已开展得比较成熟,也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鲜有研究者对民国时期教材的编撰成员的构成展开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对民国时期幼儿园教师教育教材进行系统地研究。

2.研究广度有待加强

目前已有研究的广度仍较为局限,研究者更多的是以小学国语教材的内容展开研究,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学教材的研究则明显较薄弱,对幼儿园教师教材研究尚未发现;多是从教材的编撰特点、编审制度展开研究,而对教材的运行与管理、教材发行制度等研究则较少见;多数研究者对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的是单项较简单的研究,鲜有人对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系统的纵深地研究。

3.缺乏多学科视角研究

当前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的研究者较多的是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教材的编撰特点,编撰风格等,笔者认为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的特点是与其时代背景、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分不开的,因此,研究者除了要研究教材编撰的特点,风格,编审制度外,还应该对民国时期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当时的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二)研究展望

1.运用多学科视角,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研究

今后研究者应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学科研究,从社会、经济、生态学等层面对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以探究教材的编撰特点、教材运行、管理与政策、经济、文化等的关系,分析政策、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对教材的编辑、发行与管理等的影响,即从多学科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教材进行研究,以便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为当前中小学教材建设提供借鉴。[9]

2.开展民国时期教材与各国教材的比较研究

对民国时期教材研究目前大多局限于对本国教材的研究,二十世纪是世界教育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教材研究成果如何?各国在编撰教材所秉持的哲学观、教育理念、儿童观方面有何异同点?教材内容、体例、编撰特点、编审制度、编撰人员的构成等方面与我国民国时期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将同时代儿童教育教材与世界各国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存在的异同点,并站在历史的同一时期对民国时期的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客观和公正的。目前研究者往往是将民国时期教材与当今教材进行纵向比较,得出当今的教材优于民国时期教材的结论。笔者认为因时代发展的不同,这样的比较有失公允。

从中国教材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民国时期儿童教材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面对国外的教育理念时,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研究者是如何吸收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这值得我们研究,它对当今儿童教育教材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3.加强民国时期幼儿园教育教材资源的当代开发应用研究

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尚没有人对民国时期幼稚园教师教育教材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项的研究。民国时期已经有出版的并发行幼稚园教师教育用书,笔者通过其他途径,查找有关民国时期幼儿教育方面资料,其中文集类3部:《陈鹤琴全集》(1-6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1987-1992)、《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戴自俺,1994)、《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张沪,1985);民国时期教材类6部:《幼稚园课程》(上、下册)(徐枫吟,2013)、[10]《幼稚园教材研究》(粱士杰,1935)、《幼稚园的故事》(沈百英,1935)、《幼稚园的社会》(张宗麟,1935)、《生活课本》(春夏秋冬)(林荫,1935)[11],《幼稚园工作一百六十组》(沈百英,1936)。从这些资料中不难看出民国时期已有公开出版并发行的幼稚园教师教育教学用书,而且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师教育教材用书从内容的编写、体例的编排乃至编撰过程所秉持的教育哲学观以及管理工作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认为开展对民国时期幼稚园教师教育教材编撰及管理工作的研究,对更进一步推进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教材的编撰与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总之,对民国时期幼儿园教师教育教材资源的当代开发应用研究是今后民国时期教材研究的一个方向。

[1] 查玮.论民国时期国语课本的插图特色及其当代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2):49-50.

[2] 孙梦岚.浅谈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经验的积极意义[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0(1): 79-80.

[3] 吴小鸥,石鸥.烽火岁月中的启蒙——试析民国时期国立编译馆中小学教科书编审[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3):166-180.

[4] 李兴茂.“民国教材”:逝去的风景[J].人民教育,2012(11):37-38.

[5] 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 李汉潮.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嬗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4) :93.

[7] 凌云岚.“民国教材热”及其背后的民国想象[J].国学,2013(5):33.

[8] 赵宇静.清末民初幼儿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9] 许琼华.儿童行为管理研究综述[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5).

[10] 徐枫吟.幼稚园课程[M].北京:海豚出版社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印行,1935),2013.

[11] 林荫.生活课本(春夏秋冬四册)[M].北京:海豚出版社(进步书店印行,1935),2012.

[责任编辑 张雁影]

Review on the Textbooks for Children’s Education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YANBi-fang

(QuanzhouPreschoolEducationCollege,Quanzhou,Fujian362000,China)

The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literatures on children’s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by analyzing the compil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editorial system,the compilers,and the teaching curriculum,etc.The study finds that researches on elementary textbooks are relatively rich,comprehensive and fruitful,especially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language,and holds the view that preschool teachers’education material is a field that needs more studied.

Republic of China;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researches

2017-01-08;

2017-03-0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FJJKCG16-459);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题(QY2016-06)

严碧芳,女,福建龙海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史。

G613

A

2095-770X(2017)05-0062-04

猜你喜欢
幼稚园教科书研究者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香港特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研究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读《幼稚园教材研究》,随想“课程游戏化”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