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本体论意义与传播学价值

2017-06-01 12:20李文明吕福玉
关键词:能量物质人类

李文明,吕福玉

(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四川理工学院 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信息的本体论意义与传播学价值

李文明1,吕福玉2

(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四川理工学院 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表现为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本体论信息与认识论信息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比的。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人类智慧的源泉、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信息的有效增值。信息以能量与物质为媒介,自由地超越空间与时间进行传播,乃新闻传播学的逻辑起点。从新闻研究到信息研究的转型,一方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闻学研究对象的相应扩大。信息能使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能量有序运行,能使整个社会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

信息;本体论;传播价值

“信息是什么”,在中国科学院编写的《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一书中,被列为第88号难题[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甚至认为,结合历史与现实看来,“给信息下定义是极其困难的,也许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2]。美国信息科学界名家萨瑞塞维克(T.Saracevic)在回顾20世纪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时,曾以些许遗憾又无奈的笔触写道:“在科学的意义上,对此问题的答案是‘我们不知道’”。[3]不过他同时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现象,信息同物理学中的能量或重力、生物学中的生命等现象一样,我们都“无法回答它们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索信息的表征(manifestations)、行为(behaviors)和效应(effects),信息科学可以沿着这些维度对信息进行研究,帮助我们更深入与正式地理解与解释信息是什么。按照美国信息研究所的看法,信息概念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4]:有关现实的事实;能减少对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并进而改变人类决策的某些目标性事实或概念性模型;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所构成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在梳理信息哲学的发展脉络时指出:

信息的哲学问题从20世纪40年代申农(C.Shannon)建立信息论起,探讨就未曾停止。而且讨论的重点大都集中在信息的本质方面,中外哲学家对信息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基本已经告一段落,因为从信息哲学的角度看,信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解释学装置”。我们没有必要再追问信息“是什么”,而是要追问信息能“做什么”。[5]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曾经通过对“是”与“应当”之间的划分,从逻辑上把“事实”与“价值”区分开来。他认为,我们不能从关于“是”的事实命题,推断出关于“应当”的价值命题,即从纯粹事实的描述性说明中,不能推断出应当做什么的标准或有关道德的准则或规定。因为前者是关于某种状况自身属性非真即假的说明,而后者则是关于某种状况与认识主体的利益与需要之间关系的评价以及主体对该状况的态度。一般地说,前者是认识论的问题,后者是价值论的问题[6]。19世纪,以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人本主义也认为,哲学不是追问“存在是什么”,而是追问“存在有什么意义”,因为“存在的意义问题”才是“存在”的本质问题。因此,他们不再关注与人无关的抽象世界,而是把眼光放在人的生存领域、人的活动领域以及人的意义领域。以此来观照信息问题,也就有了人本信息观[7]:与人无关的信息,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存在不存在我们无法知道,也无须知道。也就是必须也只能从人的视角去理解信息,这就是涉人的或属人的信息观。

由此看来,作为发展信息学引论,不仅需要探讨信息是什么的问题,更需要回答信息能做什么的问题。当然,对于认识论的探讨,是展开价值论探讨的基础所在,因而有必要从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引入基于信息生态的科学主义信息观,更应当坚持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信息观,追寻信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之独特价值与意义。只有以人为本位,才能解决经济增长与社会信息化中的根本性问题。离开了人的自身发展,发展信息学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目标和检验标准;而坚持以人为本位,就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而持久的推动力。

当今,信息已与物质、能量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当今社会的发展,除了必须依托大规模的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和消费流外,还离不开强大的信息流来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无缝衔接。包括新闻在内的信息传播,在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中,处于基本与核心的地位[8]。正是信息概念的引入,才使我国的新闻传播学寻求到了自己的逻辑起点;正是包括信息论与信息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才有了当今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各类信息传播的崭新局面。笔者认为,寻求“信息是什么”与“信息能做什么”这两个相关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明确信息同物质、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换句话说,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或许正是物质与能量同信息所构成的金色三角及其排列与组合。

一 信息的本体论意义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指解释、陈述,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为“information”。根据《牛津大词典》记载,information在14世纪时被解释为传播的行为,在19-20世纪则被解释为传播的内容。从其英语语源上看,“in”是接收到消息,“formation”则是顺理成章。也就是说,信息是增长人们的知识、传播各种事情与东西,是把我们不明确的知识弄清楚后整理成章,再传递给需要获取信息的人。一般而论,哲学上对信息概念的界定,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层面。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表现为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本体(Ontology),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起源于哲学[9]。在哲学中,本体是一种存在的系统化解释,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即用来研究客观事物存在的本质与组成,也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某个应用领域概括或抽象为一组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从而构造出这个领域本体。在这种意义上,本体就是通过对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化描述,勾画出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与描述语言。本体论的概念与方法,被计算机领域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和知识运用。一个本体可由概念(concepts)、关系(relations)、函数(functions)、公理(axioms)、实例(instances)五种元素构成。其中,概念,指因共有某些属性而同属于一组对象的集合,一般采用框架结构表示,包括概念名称、同其他概念间关系的集合以及自然语言对概念的描述;关系,指在领域中概念及其属性间的关系;函数,指一类特殊的关系,前n-1个元素唯一决定第n个元素;公理代表永真断言;实例,则代表元素。本体化思想,可从单个关键词,上升到概念语义联系的层面。从本体论层面来看,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与特征的反映,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信息的本体论启示我们,信息首先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一)信息的广义与狭义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以及关于这种状态与方式的广义知识,其作用是消除用户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的不确定性,其数值可以用它所消除的不定性的多少来度量。作为物质的普遍属性,信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任何其他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10]。严格地说,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讲,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诸如日出、月落,花谢、鸟啼以及气温的高低变化、股市的涨跌等,都是信息。这是一种“纯客观”的概念,跟人们主观上是否感觉到它的存在没有关系。只有狭义的信息,才是指信息接收主体所感觉到并能被理解的东西。换句话说,狭义的信息,才是一个跟接受主体相关的概念。

人们习惯于把煤、石油等称为能源,把文字、图片、影像等称为信息。但是实际上,任何事物本身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都能够存在、联系、运动和发展。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运动、发展的,而事物相互联系、共同运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既独立于物质与能量,又依存于物质与能量。换句话说,物质、能量、信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信息来源于物质,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信息产生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即来源于它的信源物。信息的内容与变化完全取决于系统物质的结构形式的变化。没有物质,信息就成为无源之水。不仅如此,信息运动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作为载体与动力。离开了物质运动,就不会有信息的产生,也没有信息的传递。信息总是靠能量来传递,并且以物质为载体的。反过来说,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总是以信息为内容的。只有物质的运动与能量的交换而没有信息传递,或信息的传递可以离开物质与能量,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因此,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统一,不仅表现在其根源上,也表现在它们的运动过程之中。物质、能量、信息是系统的三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属性,它们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物质信息的变化恰恰是物质与能量之间转化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这两种转化的表征或中介。在大自然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埋藏在地层下若干万年后,古代生物通过信息(结构状态)的变化,把它们昔日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即变成天然气、煤炭或石油,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物质、能量、信息是系统的三种属性,共同属于物质范畴,即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如果将物质与意识看作第一层次的问题的话,那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可以看作第二层次的问题。”[11]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通俗地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事物的三个基本方面。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支持的三位一体关系[12]。甚至可以进一步说,信息与物质、能量构成了事物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信息是“虚”的—面,物质与能量是“实”的一面。信息、物质和能量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三大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三位一体”关系,具体表现在:物质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则给予知识与智慧。其实,电、磁和电磁波这三种形式的客观存在,也不具备实体物质形态,然而它们具有能量属性,可以通过与其他实体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比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不过,在德国著名传媒学者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的“信息物质主义”视阈内,作为一个物质性的事物,“信息和传播系统融合为一:信息被转变为物质,物质被转变为信息”[13]。

值得提及的是,英国科学家波普曾将信息世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它反映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变化,也称“客观信息”;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它反映人类所反应、感受的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变化方式,即隐性信息或称“主观信息”;第三类是客观意义上的概念世界的信息,即认识意义上的显形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达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一般借助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载体来表现,可称之为“主客观信息”,例如电视等传媒所传递的信息便是这种“主客观信息”,系电视等传媒以自己特有的视觉方式对其加以组织或表达即加工后的信息。

根据信息定义覆盖的水平与深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将信息定义归为四种:作为资源的信息、作为商品的信息、作为认知方式的信息、作为基本力量的信息。每一定义,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侧重点和优缺点,无法互相替代。

(二)存在论与过程论

任何本体论哲学,基本上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部分叫存在论,讨论being;另一部分叫生成论或过程论,讨论becoming或process。在讨论存在或实在问题时,我们不能将“实体”范畴看作是绝对不变的质料或纯粹无差别的实体,实体不过指的是能独立存在、自我支持而不需要别的载体来支持的自立体,不过是个别特殊的具体系统。当然,实体是基础的东西,是完全意义的存在;属性、关系与过程则是刻画实体的第二位的、不完全意义的存在。不过,用系统的视野去看存在,“实体是关系与过程的载体”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系与过程又决定了实体的本质结构、相互作用乃至实体的运行机制。我们完全可以说,实体是关系的纽结,是过程的一个结构和过程的持续性的表现。“这样,存在或终极实在就被看成是实体—关系—过程三位一体的东西,从而将实体实在论、过程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三个学派的学说统一整合起来。”[14]人类的一切生产与生活过程,都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汇合过程,三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

在哲学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早已明确地把本体论分为物质与存在形式:“本体之一义即为物质,其另一义则为形式或形状”。[15]这就告诉我们,本体论是物质与形式的统一。亚里士多德还曾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物质只有结合成一定的形式才是确定性的事物,比如房屋的质料是砖石与木材,而砖石与木材按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才是房屋。他认为,“一切要素组成之事物,均为物质与形式的复合体”,“物质与形式必须皆先在”。此外,康德也认为,客观普遍性的认识,是质料与形式共生的结果。皮亚杰与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指出,经验事实与形式构架,是科学概念与理论表述的两大基本要素,客体要素的内在结合方式――即形式,实质上是客体内容的内在本质规定性[16]。

由此可见,信息是物质及其运动的存在方式与根本属性,同物质与运动一样是普遍存在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的物质运动有序度低、信息量小,有的物质运动有序度高,信息量大。”[17]

正是维纳,把信息的定义引入了控制论。他在《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一书中说:“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就我的看法: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事物的状态、特征和内在的性质。”维纳认为,“信息显然不同于物质与能量,客观世界可以说充满了各种信息,有自然界的信息(如:天气、地震、海洋、环境等等),有人类社会的信息(如:股票行情、体育、新闻等),更有各种知识信息。”[18]96作为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客观实在性。例如,“高共振物质十分普遍地都有一种非常的储藏能量和信息的能力,这样的储藏在肌肉收缩时肯定是发生的”[18]133。至于基因携带的信息,更是与人类的认识无关。

信息不仅具有实体与过程之间的区别,还存在无形与有形之间的区别。这两种区别,切分出信息四个截然不同的方面[19]:

图1 信息的四个方面

首先,作为过程的信息,是无形的,但用户却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其次,作为知识的信息,也是无形的,但却可以产生知识的传递;第三,作为物质的信息,以数据、文献等形式客观存在;第四,作为信息加工也是有形的,即处理、运算作为物质的信息并派生出新的形式或版本。

研究表明,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领域或思维领域,信息过程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其典型而最集中的表现,则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不断地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传递、处理和再生信息的过程,而改造世界则是把再生信息通过传递与控制机构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也叫作施用信息的过程。从人类个体来说,获取信息功能由感觉器官承担,传递信息功能由传导神经系统承担,处理与再生信息功能由思维器官承担,施用信息功能则由效应器官承担。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实施信息运动的全过程[20]:

图2 信息的基本过程

也就是说,信息科学要阐明信息过程的机制与规律,实质上就是要阐明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以及信息施用这些过程的机制与规律,同时还要阐明这些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机制与规律。换言之,也就是要阐明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力活动的机制与规律。

(三)本体论与认识论之间的相互转化

进一步分析,信息可分为两个基本大类:第一大类可称为本体论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大类可称为认识论信息,即人们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它们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与水平,本身又可分为第一类认识论信息,或称感知信息与第二类认识论信息,或称再生信息。

一般而言,在人类所及的有限时空中,本体论信息与认识论信息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其转化过程,大致与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相统一[21]:

图3 信息转化模型

从上图可见,由对象产生出本体论信息,而作为主体的人类则从本体论信息中提取所需信息,尤其是结构功能方面的信息,即感知信息,然后通过分析、综合等过程,生出优化结构与新型功能等信息,即再生信息,再作用于对象,使对象结构发生改变,并产生人类所期望的新功能。这样,对象又产生新的本体论信息,开始新一轮的转化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其实就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将造就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且会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

人类历史,是人类信息利用在量上不断增容、在质上不断精细化的历程,也是通过信息掌控自然、发展自身、协调人类同自然关系的历程。随着人们对信息认识的科学化、掌控的精确化和利用的规模化,信息被提升到基础资源的高度,并被赋予了与物质、能量同等的重要性。最终,三大资源并驾齐驱、相互倚重,支配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

二 “三大要素”说之由来与意蕴

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这不光是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也是国际上流行多年的一种观点。1996年4月28日,信息基础结构国际大会通过的《信息时代宣言》指出: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可利用的三项战略资源[22]。古代人类利用物质资源,发明创造了人力工具,进入了农业社会;近代人类利用能源与物质资源,创造了动力工具,进入了工业社会;而现代人类则是在利用能量与物质资源之外,又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计算机、互联网、平板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工具,从而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对人类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23]: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信息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之说

作为科学术语,信息一词最早出现在哈特莱(R.V.Hartley)于1928年撰写的《信息传输》一文中。信息这一概念的形成与所谓“控制危机”有关。贝尼格(James R. Beniger)在《控制革命》(The control revolution)一书中指出,资讯社会肇始于19世纪日益复杂与加速变迁的物质、能量过程和经济社会系统中广泛存在的控制危机。正是这些危机所提出的跨地域控制、实时控制、科学管理等要求,导致整个社会对通信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通信理论与控制论思想的出现,信息概念终于在20世纪40年代被提出。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C. E.Shannon)对信息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被人们视为经典性定义而广泛引用。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出发,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今天,关于信息的定义已多达200余种,但最重要的不外乎这样三点:其一,信息是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讯息,以符号的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其二,信息是一切通信与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其三,信息能够再现或部分再现物质与能量过程。

诞生于20世纪40-60年代的系统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即所谓“老三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便是控制论的著名观点之一。

首次将信息与物质、能量相提并论的是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诺伯特·维纳(N.Weiner)[18]:

机械大脑不能像初期唯物论者所主张的“如同肝脏分泌出胆汁”那样分泌出思想来,也不能认为它像肌肉发出动作那样能以能量的形式发出思想来。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不能存在下去。

维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更像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与“形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有客体由这两者组成,缺少一个则什么都不会产生。根据维纳的说法,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相互有区别的,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世界由物质组成,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动力,信息是人类了解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凭据。如果说,申农主要是从信息的发送端来研究信息的,那么,维纳则着重从接收端如何利用信息来加以研究。正是在写于1948年的这段话里,维纳第一次把信息同哲学相关联,尖锐地触及了信息的本质定位问题。也正是这段话,启示人们将信息与物质、能量并列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用今天的话来说,人类是“信息客体”(Information Objects),其个人认同跟信息处理与持续存在的信息模式紧密相关,而不是同物质的特定部分紧密相关[24]。事实上,每个所谓“客体”或物理实体是关系与过程的持续模式,相当于数字化的、“是/否”“开/关”信息流。

维纳所说的不同于能量与信息的物质,属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25]。通俗地讲,就是质料、材料。因为按照物理学原理,静止质量不为零,是物质不同于能量的本质标志。如此理解的物质概念,虽然不同于哲学把能量看作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的物质概念,但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可以说,它们之间虽有差异但却是相通的。以维纳命题的提出为标志,人类开始明确地把信息同物质与能量区分开来,看作构成客观世界的第三种要素。这一对科学世界图景的重大修正,表明人类终于在物质意识与能量意识之外,又具备了独立的信息意识。这种觉悟的取得,是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理论源头,意义非同小可。这就告诉我们,信息并不等同于物质或能量,它是一个独立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物质系统的某种可能状态,也就是不确定状态。

(二)信息的资源属性

在传统的资源观里,一般只把纯粹的物质、能量视为资源[26]。这就意味着,在传统的“资源”概念里,作为“道”之内涵的是物质、能量自身对人类的物质需求(人作为生命体的生存需求及改造、适应物质世界的直接需求)的直接有用性,其对人类的精神需求(包括科学认识)的有用性则居于从属地位。而将人类文化信息(尤其是文本/文献信息)这种人类精神、认知的智能结晶上升到“资源”的价值观高度,在实质上也就意味着对“资源”本体道器二元建构中“道”之内涵的一种极具革命性的置换。这里的道不是纯物质的(尽管含有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是精神的、智能的,它只对人类的高级需求即精神需求、认知需求具有直接的有用性,它对人类物质需求的有用性则是间接的,须经诸多认识与实践上的转换环节才能实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社会信息资源视为文本/文献在社会维向上的现实的、价值型的表现形态。

在经济学家眼里,信息更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给出了著名的资源三角形:

图4 资源三角形

哈佛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安瑟尼·G·欧廷格教授把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关系描述为:

没有物质,什么东西也不存在;

没有能量,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

没有信息,什么事物也没有意义。

这表明,物质、能量的利用率,取决于信息调控作用的发挥。一种富于诗意的说法是: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所谓资源,本义是指那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自然存在物。资源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投入。把信息看作资源,是指信息作为一种“潜在”,需要人们去开发才能体现出它的真实价值,它也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之一,并且能促使人类更好地开发利用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因而它与物质、能量一样,成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和进行其他一切活动均不可或缺的东西。

信息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7]:

表1 信息、物质、能量三大资源特性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质、能量的消耗是一次性的,而信息资源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只要有实践活动存在,就会有信息产生,因而信息资源具有无穷尽性。信息资源更具有无损耗性、扩充性以及共享性等特点,它可以供许多人共同反复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非但不会造成其信息量的减少,反而会带来信息量的增加与扩充。信息资源的这些特性,弥补了物质、能量资源的劣势,因而与物质、能量一起,被视作现代社会资源的三大要素,并处于日益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

在“物质—能量—信息”的资源链条中,物质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因而最先被人类所认识、开发和利用,然后逐渐涉及较抽象的能量,再到更为抽象的信息。信息要素,是除劳动力、资本之外,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来源。在现代社会中,除资本与劳动外,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三个要素是信息要素(包括科技进步),而不单纯是科技进步。社会总产品生产函数为[28]:

Y=a·Iα·Kβ·Lγ

其中,Y: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GDP);I:社会信息要素量;K:社会总资本量;L:社会总劳动量。a,α,β,γ为系数。这个公式,就是信息化的经济增长函数。

图5 信息要素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由此可见,信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函数为:

Y=f(I)

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生产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对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提出了挑战。信息等无形资本的可创造、可共享、可传承、不排斥他人的特质,对传统的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也提出了挑战。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无限的且可更新的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信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生产力因素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以至于可以说,信息就是生产力。作为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生产力,信息生产力不光能解决信息的高速传播问题,而且由电脑代替人脑、线上代替线下,足以解决信息的感受、储存、加工和处理等相关问题。信息技术的变革,正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资源是一种可复制、再生、重构和重复使用的社会财富,对于全球信息资源的拥有与使用程度,将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信息对物质与能源具有替代作用,所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总社会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它所直接创造的价值。

有学者曾经指出:“事实已经说明,地球的物质资源要依靠自然界所发出的信息去发现和开发,行动和能量要用信息去触发,所以认为信息应该与材料(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是不无道理的;但他[它]们是“鼎足而三”的关系,还是其中某个更基本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29]现在看来,物质、能量、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转换的:在刀耕火种与小规模生产的传统农业时代,物质显然更基本;在以蒸气化与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时代,能量在更大程度上左右着基本面;进入计算机与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信息时代,信息的地位与作用则相对更为重要而突出。物质、能量和信息不仅是构成自然世界的基本自然量,人类在自然世界中从事活动与创造发明也依赖于这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30]。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认识、理解、掌握、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相应地划分为物质时代、能量时代和信息时代。透过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类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31]:第一阶段为物质实力发展阶段,人类的主要任务是充实自己的物质力量,包括发展自己的体力、精力,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来不断壮大自己;第二阶段为能量实力发展阶段,人类从注重自己体力与物质力量的发展,转向发展能量,其主要标志就是动力机械技术的应用;第三阶段为信息实力发展阶段,主要标志是人类信息获取与存储技术的发展。信息获取与存贮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信息能力,使信息借助于发达的技术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力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面貌。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分别经历了以“物质”(材料)技术为主的时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以“能量”(能源)技术为主的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等)和以“信息”(知识)技术为主的时期(信息时代),从而实现了从以质能型技术为主导的技术时代,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时代的转型[32]。换一种说法,人作为系统存在,与环境存在着三种形式的交流,一是物质交流,二是能量交流,三是信息交流。围绕这三个方面,社会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中心时代[33]:体格人中心时代,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体力的分配与转换,以原始社会到私有制形成为上下界;经济人中心时代,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对物质财富的相互占有与分享,自私有制形成到现代工业化社会;信息人中心时代,人际关系主要体现为对信息的占有与利用,这一时代才刚刚开始。

若从能量与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则可以得出如下推论:能量概念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三个字母——mas表达;力概念比能量更加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两个字母——ma表达;信息概念最具普适性,可以用一个字母——a表达。如此,可以从更加抽象的层次上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符号逻辑[34]:人类第一次文明始于整体直觉,认识了“能”——三符号时代(mas),并学会了利用自然能,产生了原始文明,得以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第二次文明,始于逻辑分析,认识了“力”——二符号时代(ma),并学会了使用人工力,产生了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得以从繁重的体力消耗中解放出来;接着,人类通过从整体直觉到逻辑分析,认识了“势”——一符号时代(a),即导数的本质——信息,也就是认识了信息的多方面意义,并充分利用信息,实现人类的第三次文明——信息文明,或曰精神文明。由此可见,从“mas—ma—a”的符号逻辑演进中,可以抽象真正的核心价值“a”,即“信息”,从而揭示人类文明演化的科学机制。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说在工业社会,在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生产力要素中,能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在新出现的生产力结构中,信息将起主要作用。如果说人类世界的基础在于物质,人类改造自然的威力在于能量,那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魅力,就在于信息。20世纪最大的成就之一,莫过于继认识物质、能量之后,发现了信息的本质及其应用。人类从认识物质到认识能量,进而认识信息,并建立信息学科,是实践与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可以说,信息论是人类认识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35]。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但是人类对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片面到全面、由浅薄到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同人类改造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解放的程度密切相关。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当时的人类不可能形成能量与信息的概念。到了近代,人们为了用自然力代替人力,实现体力解放,于是在发明与使用蒸汽机的基础上,开始对能量有了科学的认识。历史发展到现代,人们为了利用自动控制机让人工智能代替人的天然智能,用物质的手段驾驭能量,实现智力解放,才开始形成了信息概念,建立了信息科学。因此,信息论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新的层次,它将有助于进一步揭露人类思维活动的秘密,推动认识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三)从物质论到信息论的转向

信息资源属性的确立,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思想的三大转向,即由物质论转向信息论、由构成论转向生成论、由公理论转向模型论。用一位中国科学家的话来说:“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物质、能量和信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的兴趣中心从物质和能量转移到信息,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已经建立了它们的信息基础,物理科学也开始努力寻找其信息基础。”[36]其实,早在1961年,维纳在《控制论》第二版的序言中就曾这样写道:

如果一门新的科学学科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它的引人兴趣的中心就必须而且应该随岁月而转移。[18]

在哲学层面上,信息科学关于非物质、非能量的阐述,为文化研究信奉的历史化、关系化的本质论提供了哲学依据[37]。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则是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及相关的哲学问题的论争异常广泛。在国内,1979年版的《辞海》尚无“信息”一词,1983年出版的增补本虽然收录了这一辞条,却只限于对其古代词源的例释,并无作为当代科学术语的解释。直到1989年版,才有了下面的释文:

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通常须通过处理和分析来提取。信息和物质、能量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

在此基础上,权威人士进一步明确指出:“可以认为物质,能量(运动)和信息是一起构成宇宙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现象的三大基本要素。”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赞成这种看法。例如,有人就曾这样认为:“从人类认识的实践来看,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对于认识和描述自然界已经足够,我们没有必要滥用信息这个词语。所以,把信息与物质、能量并列是很不妥当的。相反,信息过程得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态,并具备一定的实现机制。”[38]实际上,信息之所以区别于物质与能量,并与物质、能量同等重要,乃源于信息所拥有的两大特性,即可重复性与可增值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是消耗的;能量就其个体而言在使用中也是消耗的,就其整体而言则是永恒的;而信息在其传递与使用的过程中,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通过加工与处理而产生信息增值,也就是在信息运动过程中出现信息在量上、质上和价值上的增长变化。任何信息,都是以形式、内容、价值三位一体的方式存在与变化的。信息的价值主要在于,它不仅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相互作用,才使诸要素有机结合为世界的运动形态。在推动当代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信息流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总之,“20世纪40年代,人类终于发现: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而不仅仅是由物质组成,或者由物质与能量两种要素组成。现在,没有人能否定信息的存在和作用,没有人能够不接受、不利用信息,信息的作用、处理信息的手段是前所未有的。”[39]可以说,信息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古典概念,使之让位于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种成分组成的概念。

今天,人们已把信息看作一种重要的资源,甚至把当今的时代视为信息革命的时代,因为如果没有信息与信息传递,就不会形成有组织的系统,也不会具备有序的能量转化与物质交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真理性,即是基于信息对资本、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的增值作用。信息作用于资本,可以提高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信息作用于技术,可以提升效益,产生创新;信息作用于人,可以使人具备有效利用资本与技术的能力。

信息增值,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有的人类生产活动,都可视为一个资源投入——实践活动——产品产出的过程:

图6 人类活动投入产出基本模式

投入的资源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产出的产品则包括实用物资、服务及其价值。在不发生核反应的前提下,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物质转化遵循物质不灭、质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遵循能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因而,物质与能量的投入与产出,表现为等量关系。而信息投入生产活动中,既可能产生增值,也可能守恒,还可能出现减值的情形。如果总产出U=R(m)+R(n)+R(i),其中,物质投入R(m)与能量投入R(n),根据守恒定律,其产出值不变,而信息投入R(i)在产出时则可能增值、减值或守恒,那么,总产出U能否持续增长,就完全取决于R(i)能否增值。因此,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信息的有效增值。这正是从物质论到信息论转向的实践意义之所在。从理论上说,实现信息转向,即以信息科学与控制理论为基础,建立信息系统科学。历史上,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一系列革命,从发展信息学的视角来看,都可以归结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或手段的革命。“如果说封建社会主要的财产形式是土地、资本主义的财产形式是资本,那么信息社会主要的财产形式就是信息。”[40]

三 信息——新闻传播学的逻辑起点

世界不仅由物质、能量构成,而且由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即信息构成。人类不能离开物质(质料)、能量而生活,也无法离开信息而生活。而信息又是不能与物质、能量相互割裂的。我们不可能找到没有物质载体的信息,也不可能设想,离开能量的消耗、转换可以获取、传递、处理和输出信息。物质运动要以能量来表现与度量,能量的控制需要信息,信息的变换得消耗能量,信息的构成与传输又离不开运动的物质。联系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耗散结构论指出,孤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会由于系统内部的熵增而日益混乱、无序;只有开放系统通过从环境中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从而获得负熵流,才能够形成有序、发展的结构。也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质上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传统社会中,物质与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信息社会里,信息成为比物质与能源更为宝贵的财富,因而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活动越来越多。新闻传播,就是其中典型而重要的一种。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后的产物,能为人们的决策、管理及日常生活带来价值。其特定的价值内容,可从完整性、有用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加以概括。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即[41]:

图7 信息价值三角

由上图可以看出,信息价值的内容,除了完整性之外,还包括信息的有用性与可用性。信息完整性,是指信息的精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标识出信息的可信性。有用性是指,信息对于特定的对象是适当的;可用性是指,信息是可获取的、可访问的和易于理解的。例如,信息可以从数据库中得到,也可通过对互联网的访问获取,或通过形象的文字、图表、声音、视频、漫画、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易于方便地理解,也可以再次导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原始数据使用。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M.C.约维茨将信息置于被利用的特定场合,定量地研究与评价信息量、信息价值的诸个特性,指出:

式中,Pi为行为路径的选择概率,Vti为行为路径的期望值。由于信息状态的变化,决策者对于决策情形的判断与决策的选择会发生变化:

VDt=Vt-Vto

式中,Vt、Vto分别表示用户接收信息D前后的决策结果,VDt就是信息D的价值体现,即为D的信息价值。

因此,对于信息的价值,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式中,Vi=信息的价值,Ui=信息的有用程度,Ts=传递过程时间。可以看出,传递过程时间越短,信息的传递过程越迅速而及时,即Ts越小,信息价值(Vi)则越高,其实际意义体现为信息越新,价值就越大;反之,传递过程时间越长,Ts就越大,Vi则变小,即信息的价值就越小。

(一)“信息三象原理”的启迪意义

作为科学逻辑的起点,应该是最抽象、最简单、最直接、最原始的概念。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联系。作为逻辑体系的起点,它也应当是人类认识的起点。人类认识世界的辩证法,首先认识的就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信息以能量与物质为媒介,自由地超越空间与时间进行传播,乃新闻传播学的逻辑起点。目前,“不少有新意的理论新闻学论著把研究信息作为研究新闻理论的逻辑起点”[42],“现代理论新闻学如果以信息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那么就应该把信息看作是新闻的本体”。

有学者曾论述过“信息三象原理”:

信息的物质性,即信息的形式(外壳);

信息的信息性,即信息的内容(含义);

信息的能量性,即信息的功用(功能)。

“由于信息是有结构的,对信息进行三象性划分,意味着按三象性对信息结构进行划分,也就意味着把信息看作三象系统。即把信息看作形式、内容、功用系统,并由此来研究信息的结构、结构转换和结构自组织规律。”“信息三象原理”对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信息传播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故事,都可以视为信息,它们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在实践中,信息主要包含作为知识的信息与作为新闻的消息。作为知识的信息,是一个存量,即关于数据资料的积累体;作为新闻的消息,则是一种增量。这种客观知识的增加,可以导致理性当事人或曰信息人主观信念的调整,进而影响其相关决策。作为信息的传授行为,传播是信息得以同物质与能量一起构成世界三大要素的运动形式。简而言之,“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43]。信息的作用,在于把由物质与能量所构成的浑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也就是减少其不确定性,增强其有序性。

(二)“数据-信息-知识”转换模型的借鉴意义

加拿大Ottawa大学教授Barry Wellar(2005)在Geography and the Media: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一文中,就媒介对真实地理的描绘建构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清楚地揭示了媒介地理的塑造过程。这一模型对于追寻新闻学的逻辑起点颇具借鉴意义,兹转引如下[44]:

图8 “数据-信息-知识”转换过程

这一模型,简明扼要地勾勒了媒介对真实地理的塑造过程,对认识新闻与历史的相互关系及其转换过程亦有相当裨益。因为在传播领域,框架(frame)指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作为符号交往论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可定义为对不同信息片断加以组织的模板或数据结构。

借用这一模型。我们可以说,无论新闻还是历史,都需要已存在的现实(exisiting reality)为起点,通过对客观数据(data)的采集,用陈述(states)的方式将数据结构化即转化为信息(information),以反映人们所偏爱的现实(prefered reality)即前文所论及的主观现实。不难看出,这正是新闻与历史的共同点之所在。二者的不同之处,则体现在数据的反映形态上:新闻止步于信息这一形态,其功能主要在于减少或消除存在的现实即当下现实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成分;历史则并未到此为止,而是将信息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形态,其功能主要在于通过文化传承来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社会生活的经验教训,向人们昭示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等。

正因为如此,有专家指出:“图书的意义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更加接近知识,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更不是大众传媒所追逐的娱乐”。历史书籍的意义当然也不例外。它所提供的更加接近于知识的信息,同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娱乐化(infortaiment)过程中所炒作出来的娱乐化信息具有明显的区别。这就告诉我们,能够通过陈述方式变换为知识的信息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成为历史,只有那些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新闻以及具有一定道德评判价值的资讯才能拥有恒久的新闻价值和与传播意义。具体来说,硬新闻中的事件与人物才可能富于历史意义,这样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才有条件成为真正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从而得以在严肃的历史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今中外都是以硬新闻的传播作为主流、为什么新闻被视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一过程,必须以物质与能量作为载体,表现为数据的传输需要数字传输网络的支持,当数据转化为信息,直至目标、计划和策略信息时,则需要整个信息系统与辅助决策系统的支持,而信息的传输,则需要互联网的支持。正是由于数字传输网络、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和互联网的支持,实现了从数据流到信息流再到知识流的“流变过程”。

(三)从新闻研究到信息研究的转型

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传播与受传者和社会的关系,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提高电子媒介的传播效果等,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信息传播学[45]。1992年,日本东京大学对“新闻研究所”进行改组,并更名为“社会信息研究所”,把研究内容定位为“关于社会信息的综合研究”[46]。当时,他们对“社会信息”一词做了如下定义:“人类在社会运作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即作为形成社会的基本因素的个人或组织所生产、处理、积蓄、使用,同时在这些个人或组织间相互流通的信息。”这样的界定,旨在区别于单纯的机械性信号信息与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这一变动,反映了发展信息学本质上的“跨学科”属性,具有方法论演变的意义。除直接关联新闻学、大众传播研究等领域之外,还涉及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邻近的社会科学。

从新闻研究到信息研究的转型,一方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闻学研究对象的相应扩大。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需要顺应发展大势,尝试将传媒产业与传媒事业相对分离,分别组建传媒产业集团与传媒事业集团;与此同时,将传统媒体之报刊、广电和网络之间的固有界限逐渐打破,由集团进行多媒体的信息采集、编辑与内容分发,以实现信息传播的价值链重构与生态化转型。

学术界通常将涉及自然界与生物界信息传递的研究划归信息科学,而将有关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研究归属于传播学。因此,严格地说,早期的传播学,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而只不过是大众传播学而已。从新闻研究到信息研究的转型,突破了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局限,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47]:传播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完整的传播不应仅指大众传播,还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甚至包括在人内部展开的信息传播,即所谓人内传播,也就是自我传播。当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就提供了这方面的有力证据。从航海日志演化而来的博客,开辟了自媒体发展的道路。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自我传播的外向化、公开化与圈子化,使自媒体立足于传播之林的能力日益强化。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信息传播领域,不仅有助于信息研究的发展,也势必促进传播学的研究,进而构建完整的传播学理论与实践框架。

四 结语

物质、能量、信息,既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开发自然能力的提高,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物质与能量均呈与日剧减之势。一些高度依赖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国家、地区或城市日渐式微甚至出现经济断崖式下跌的触目惊心的实例,就发人深省地揭示了这一真谛。仅靠大自然的恩赐,显然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寄希望于信息的有效增值。信息技术通过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提升信息传播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有效增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信息技术,利用信息的可反复使用、可创新性等特性,通过不断提高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信息的传播效率与质量,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增值,不失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鉴于此,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作用[48]。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成为现实。实现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减量化要求,即减少物质流的主要路径,是增加经济活动中的信息流,通过信息流的增量,弥补甚至超越物质流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对信息资源与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提高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发挥信息对物质与能量的置换作用。

社会、经济、生态和信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社会、经济、生态达到和谐,绝对不可忽视信息的“黏合”作用[49]:

图9 社会、经济、生态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信息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反映,是以社会、经济、生态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但是,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信息,社会与经济之间、社会与生态之间、经济与生态之间所发生的一切联系,都源于信息。

物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图景,更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50]。这一新型传播形态,将在极大程度上打破物体自然属性之困扰,通过持续的“内容生产”,实现“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

综上所述,根据对信息的研究成果,科学的信息概念可以概括如下: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与变化的实质内容。作为标志物质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信息与人相关并能够被人所识别、意会、加工和改造。因此,它既不是纯物质的,也不是纯精神的,而是二者的辩证统一。那么,信息能“做什么”呢?概而言之,信息能使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能量有序运行,能使整个社会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

[1]李喜先.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1.

[2]陈 禹.复杂系统中的信息——概念、视角与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

[3]T Saracevic. Information Science[J].Journal of the America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50(12):1051-1063.

[4]美国信息研究所.知识经济:21世纪的信息本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53.

[5]刘 钢.信息哲学的发展脉络[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2(4):4.

[6]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J].医学信息,2005(3):163.

[7]肖 峰.论人本信息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7.

[8]季燕京,毛 峰.以文明传播思想为核心的传播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05.

[9]Lonsdale D W, Embley D W, Ding Yihong, et al. Reusing ontologies and language components for ontology generation[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10,69(4):318-330.

[10]黎 鸣.论信息[J].中国社会科学,1984(4):21.

[11]乌 杰.系统辩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7.

[1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物理学与高新技术[M].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物理专业必修课教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67.

[13]Kittler F.Literature,Media,Information Systems:Critical Voices[M].Amsterdam:OAP,1997:126.

[14]张华夏.走向21世纪的新辩证法思潮:系统主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1):9.

[1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83:161.

[16]王迪兴,季长印,扬卫民,冯武文.准全息元数学模型的哲学意义[J].思维科学通讯,1999(3):23.

[17]高 德,高 亮.秩序论——象数学及中医哲学理论实质[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84.

[18]维 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19]巴克兰M.K.作为物质的信息[J].美国信息科学学会会刊,1991(5):22.

[20]钟义信.信息科学与信息论[J].通信学报,1990(1):47-48.

[21]霍国庆.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层次[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5):68.

[22]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43.

[23]周兆经.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5):51.

[24]特雷尔·拜纳姆.繁荣伦理学:信息时代的一种伦理学理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

[25]苗东升.申论作为四论之一的信息科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0.

[26]张欣毅.PIR&CM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4.

[27]葛慧莉.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增值与社会可持续发展[J].情报杂志,2002(7):9.

[28]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5.

[29]蔡长年.信息科学[J].信息与控制,1980(4):1.

[30]马大川.略论信息科学的两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1989(4):12.

[31]刘昆雄,李慧玲.信息的生产关系特性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1):91.

[32]肖 峰.信息技术哲学的兴起[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46.

[33]丰成君.信息与交流[J].图书情报知识,1987(2):35.

[34]李德昌.信息作用与信息力学——回应王斌先生有关问题[J].晋阳学刊,2012(5):56.

[35]张守刚.信息论与认识论[J].江汉论坛,1983(2):14.

[36]董光璧.自然科学史与科学文化[M]∥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报告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

[37]王轻鸿.“信息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J].文学评论,2011(2):198.

[38]杨安平.论信息的哲学意义[DB/OL].http://www.qiji.cn/eprint/abs/2853.html.

[39]孙东川.系统工程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76.

[40]娄耀雄.信息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5.

[41]乐嘉锦,刘绍波,朱三元.日趋重要的信息价值完整性[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1):1.

[42]姚福申.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6.

[4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44]明安香.漫话西方的信息传播学——从两本有关著作谈开去[J].读书,1984(7):56.

[45]滨田纯一.“社会信息学”综述[J].国际新闻界,1999(1):28-31.

[46]邵培仁、潘祥辉.论媒介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135.

[47]高 洁,李 琳.信息传播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66.

[48]杨雪锋,张卫东.资源减量化、信息替代与经济流程的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5(5):7.

[49]程 鹏.社会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情报学报,1997(6):474-475.

[50]肖荣春.“物联网”: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J].传媒,2010(7):51

(责任编辑 耿晔强)

Ontological Meaning and Communication Value of the Information

LI Wen-ming1,LV Fu-yu2

(1.CollegeofNetworkCommunication,ZhejiangYuexiu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Shaoxing312000,China;2.CollegeofEconomics,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Engineering,Zigong643000,China)

At the ontological level, the information is an objective phenomenon, which is not subject to the human's subjective will. It is the stat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xternal relations of things. The information of ontology and that of epistemology can be transformed and contrasted with each other. The information is the premise of human existence, the source of human wisdom and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limited natural resour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depend on the effective incr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hich spreads beyond space and time with freedom in the medium of energy and material.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news research into the information research, is a reflection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flect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journalism has been expanded commensurately. In the physical world, the information can make various materials and energy work orderly, and can make the whole society in constant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ontology;communication value

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7.01.007

2016-10-20

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研究中心课题“宁波发展互联网经济的路径及对策研究”(2015-20)

李文明(1955-),男,四川自贡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研究; 吕福玉(1965-),女,山东威海人,四川理工学院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网络经济研究。

G206.7

A

1000-5935(2017)01-0048-11

猜你喜欢
能量物质人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能量之源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